“好!出去吧!”
李艺书拍了拍华仔的肩膀,1:1仿制的古代盔甲,发出了沉闷的声响。
“好的总导。”
华仔点点头,转身走出了帐篷。
李艺书带人跟着出去,此时帐篷外,“曹军”已经准备就绪,几十名虎豹骑,还有数百名士兵都已经就位了。
李艺书来到监控器边,便开始检查起了现场的布局。
华仔也迈着大步,快速走到了一匹人造马边,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翻身上马。
不是他不想自己上,主要是这身盔甲太重,足足三十多斤,加上这匹1:1仿制的人造白马,足足高1.85米,比华仔本人都要高,没有人拿来一个小台阶,他根本上不去啊!
按照《三国演义》记载,赵云的马叫照夜玉狮子,是传说中的名马,外形纯白如雪,混身上下没有一根杂毛,从头到尾长一丈,蹄至脊,高八尺,据说能日行千里。
汉代八尺,相当于1.8-1.9米。
李艺书朝着华仔方向大喊了一声:“准备好了没有?”
华仔手握一杆两米左右的长枪,大喊道:“准备好了总导。”
“行。”李艺书看向身边执导马戏的李骏导演,“李导,华仔那边准备好了。”
闻言,李骏点点头,便拿出对讲机喊道:“各部门就位,先拍第一镜!”
一瞬间,十几个士兵围了上去,赵飞跟几名摄影师,全都扛着摄影机,站在不同的角度,准备拍摄近景。
“开始!”
随着李骏导演的一声令下,摄影师们纷纷开机拍摄,华仔深吸一口气,握紧长枪大喊,周围的士兵们,口中大喊:“杀!”
便一窝蜂的冲上前,拿着手上的长兵器,开始刺向华仔。
因为是坐在马上,人高马大,手上长枪又是骑兵武器,要比寻常的长枪兵的长枪要长,他一番快速的刺出,便迅速解决了几个士兵。
之后镜头对准了被刺中喉咙开始咕噜咕噜冒血的曹军士兵。
表达这场血战的残酷。
七进七出的戏,目前来说是最难拍的一场戏了,主要的是繁琐,需要拍拍停停。
这跟之前的赤壁大战不同,赤壁大战虽然也是近景远景切换着拍,但只需要表达出战争残酷,曹刘孙三军交战即可,没有武将大规模冲杀的戏份。
可赵云的七进七出就不一样了,既要表现出被大军团团包围的压迫感,也要表达出赵云赵子龙纵横沙场,在百万曹军之中杀他个七进七出的英雄形象。
所以要想拍好,就必须得反覆的拍拍停停。
场上,华仔在刺死几个围攻上来的士兵后,的动作,一边面色狰狞的拿着长枪左突右刺。
李骏眉头一皱,大喊一声:“咔!”
听到这话,现场瞬间喊杀声安静下来。
他大步走到华仔身边,看着骑木马的华仔:“华仔,你的表情不太对,现在的你不仅仅是要杀出重围的坚毅,更多的是想尽快逃离,因为你胸前裹的是主公刘备唯一的骨血,在杀人的时候,你还要多一点四处张望的动作。”
华仔点点头:“我明白了李导,给我几分钟时间,我酝酿一下。”
“嗯,你先酝酿。”
李骏指点完了华仔,随后又回头跟李艺书还有武指袁和平交流。
三国赤壁这部电影,上下两部,最精彩的打斗戏份,全都围绕在赵云一个人的身上。
其他的人,诸如刘备军的关羽丶张飞,孙权军的周泰丶甘宁等人,大都是冲杀的画面。
唯独赵云不一样,他的七进七出,是《三国赤壁》上部结尾最精彩的大戏!
起到了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旦这场戏拍的不如意,让观众没有那种欲罢不能,恨不得马上看下部的冲动,那对第二部上映会造成巨大打击的。
为此,李艺书不仅从香江请来了知名的武术指导袁和平,还把洪金保的洪家班也给喊来,让他们的人来扮演士兵,突出赵云七进七出的风采。
时间一点点流逝。
从上午一直拍到了下午。
这场戏才算是告一段落,不过接下来万军之中冲杀的戏份,又是一个麻烦事。
晚上。
剧组围炉夜话。
李艺书道:“华仔,明天你跟阿龙一起,先排练一遍。”
“好的总导。”华仔点了点头。
“阿龙,你明天也跟华仔一样,换上盔甲,到时候可能要你进行替身。”李艺书看向了邹照龙,这位是洪家班的成员,因为身形跟华仔相当,特意借过来用一用。
邹照龙笑了笑:“没问题总导,我就等着这一天了。”
李艺书看向了李骏:“李导,有没有什麽要说的?”
李骏道:“接下来的戏,我希望大家一定要小心,拍马戏没那麽简单,别看大家现在骑的马很温和,但毕竟是兽类,喜怒无常,之前在内蒙拍一场戏,演张辽的黄海兵,就是因为马突然尥蹶子,整个人一时没注意被掀翻,摔断了胳膊……”
拍马戏是最难的,特别是战争的马戏就更难了,不是专业的骑手,一群演员哪怕训练再好,等到拍戏的时候,一旦遇到突发状况,都会有点手忙脚乱。
众人听着李骏导演的剧组安全,纷纷点头赞同。
这段时间拍戏,就有不少群演军人受伤,人工湖拍水战戏的时候,更是有一个不怎麽精通水性的士兵,掉进水里面后,不小心胳膊被船撞了一下,整个人脱力差点淹死。
幸好边上有人及时拉上来,不然麻烦可就大了。
李艺书认同道:“李导说的没错,拍戏安全第一,一定要万分小心,大不了重来,不要因为一时意气受伤,那样反而耽搁剧组拍摄。”
说完了剧组安全,众人又开始讨论起了明天的戏份。
剧本交流持续了大半个小时。
李艺书这才让大家回去休息养精蓄锐,好准备明天拍赵云在曹军之中七进七出的戏,到时候就不止现场这两百多名曹军士兵,而是两三千人了。
这边李艺书前脚刚回帐篷,后脚韩三坪就从横店影视城那边赶来,直接掀开帐篷走了进来。
看到韩三坪来了,李艺书诧异道:“三叔,你怎麽来了?沈导那边出问题了?”
韩三坪如今是在横店影视城里面,跟沈好放等人拍攻打新野之战。
根据《三国志》记载,刘备在荆州时是驻扎在樊城,而非新野的,一直到曹操抵达了新野,刘备才得知了情况,第一时间弃樊城而逃。
但李艺书拍的是《三国演义》,自然是要拍一点火烧新野的戏码,来突显出诸葛亮的运筹帷幄与神机妙算。
韩三坪摇摇头:“没出问题,沈导他们拍的挺好,我来是因为陈凯哥的事情。”
“陈凯哥?”李艺书眉毛一挑:“他又整什麽么蛾子了?”
“么蛾子倒是没整,就是资金不够了。”
“资金不够了?”
李艺书眉头紧锁:“三百万他就这麽花完了?”
当初为了重新补拍《刺秦》这部电影,李艺书准备了200万美元,后来重新找了个制片,又让编剧重新编写剧本,核算出大致预算在800万人民币就能补拍完成。
这800万,主要是演员片酬,群演工资,伙食费,还有摄影设备租金丶场地费等等开支。
预估补拍的时间大概在20-30分钟左右,之所以补拍这麽长,不单单是多点战争戏,主要还是给陈凯哥擦屁股。
他拍的无用镜头太多了。
花里花哨的,外国人根本看不懂。
无错版本在读!首发本小说。
他们不会去了解秦朝历史,更不会了解七国之间的恩怨。
所以李艺书就删掉了不少戏份,又添加了不少新的剧情,把一个复杂的刺秦故事,给改成了一个雄才大略的帝王要一统天下,对手国家派出杀手来刺杀他,没能成功,从而让秦始皇统一天下,成为了史上第一个皇帝。
没有太多的阴谋诡计,更没有莎士比亚的腔调,就是一个很典型古代战争题材的影片。
因为只有这样,外国人才能看懂。
韩三坪道:“花完了,不过我跟方制片聊了聊,倒不是陈凯哥故意花完的,主要还是那边拍戏进展很快,让你赶紧拨下一笔款过去,白天给你打电话打不通,我正好没事就跑一趟。”
“可能是手机没电了吧,等会儿我充个电,就打给公司那边,让他们拨款。”
李艺书听韩三坪这麽说,倒也没讲什麽,监制跟制片都是公司安排的人,不担心陈凯哥假公济私乱花钱。
“华仔的戏拍的如何?”
“今天先拍了一点,效果还是很不错,明天就会加大力度拍摄,估计十天半个月就能拍完。”
“要这麽久?”
“主要还是难拍,得表现出赵云的风采,毕竟是上部电影的结尾大戏,不拍的热血沸腾一点,怎麽吸引观众看下部?”
闻言,韩三坪道:“那后面的大战,是不是要等明年拍了?”
李艺书点了点头:“嗯,等明年春暖花开之际,才会拍摄大战。”
韩三坪问道:“等明年那场戏拍完,应该就差不多可以进行后期制作了吧?”
“嗯,明年那场戏拍完,就差不多可以进行前期剪辑了。”
李艺书感叹道:“说起来时间还挺赶的,97年初就要上映,所以最好明年中旬就得粗剪好,十月份之前搞定。”
《三国赤壁》分为上下两部,上部以曹操东征乌桓丶之后发兵南下,夺取荆州,击败刘备,赵云七进七出,刘备等人顺利撤退为节点。
而下部就是以诸葛亮舌战群儒,孙刘联军,赤壁大战跟岸上的万军大战为主,之后便是关羽义释曹操为结束。
赤壁大战的戏已经大致拍完了,后面等看素材的时候,才考虑是否要补拍一些镜头。
现在拍的是一些岸上的戏份,主要是以赵云七进七出为主。
至于攻打新野,火烧博望坡等等,这些场景电影中只会简单表现一下,可现实中还是要拍一拍才行。
明年春天,拍的是火烧赤壁之后,曹军岸上部队惊慌失措,被孙刘联军逐一击破,那场戏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会汇聚最多的士兵。
从三国演义的角度来看,火烧赤壁之后,曹军就败了,曹操就跑去华容道了,但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三国志也记载此战中,曹军被烧死者很多,但大部分的曹军都是因为饥饿和疾病而死。
火烧的不仅是曹军的战船水寨,还包括他们的粮仓。
所以消灭了曹操的水军过后,孙刘两方联合数万兵马上岸,与曹操剩下的缺衣少粮的兵马决一死战,这才是关键所在。
而这场戏,也是突显出孙刘猛将的关键一场戏,也是动用人数最多的一场戏,足足高达5万多人。
吴语森的赤壁,大场面其实是有的,刨除掉酷似黑帮内斗的桥段,有些镜头光从视觉效果上来看,其实还是蛮不错的。
可就是太傻了一点。
居然踏马的还用回光阵,把盾牌反面打磨的比玻璃还亮眼,利用阳光折射,闪瞎曹军骑兵跟马的眼睛,真是让人笑死。
所以李艺书对待这场戏是非常看重的,负责的导演沈好放跟杨光元导演,更是查遍了古代军阵的书籍,又找来历史专家,来多次推演与模拟,最终敲定了一场数万人之间的大战阵法。
时间一晃,来到了1996年1月5号。
赵云这场戏,原本规划的是拍十天半个月,但最后硬生生的拍了二十天,直接跨过了十二月份。
之所以拍这麽久,还是因为李艺书精益求精,这场戏毕竟承上启下,要是拍的不够精彩,还真没办法吸引到更多观众去看下部。
期间,蒋琴琴丶于飞鸿丶陈虹也都来剧组探班,就连远在香江的李佳欣跟蓝洁英,也是在拍完戏后,跑来探班看望。
李艺书时间管理学的不错,倒是没有出什麽岔子。
步入一月份,横店这边,天已经很冷了。
有不少人感冒,考虑到长达大半年的拍摄,李艺书也是让剧组放假三天,让大家好好休息休息。
《刺秦》那边已经基本拍完了,李艺书看了重拍的粗剪镜头。
有一说一,陈凯哥的拍摄功底还是有的,加上又是按照剧本去拍,沈好放丶谢进等导演,偶尔还会去剧组指点拍摄战争戏,这近三十分钟的剧情,一大半的战争戏,拍的还是挺对味的。
其中最精彩的,可能就是上万秦军抵达城外,高呼“大风”的镜头了。
这场戏,李艺书借鉴了后来的《英雄》。
陈凯哥的审美功底是有的,也拍出了他想要的感觉。
本来李艺书还想着请《刺秦》剧组的人,办一个杀青宴什麽的,可谁知道拍完以后,陈凯哥直接拍拍屁股走人了。
韩三坪说是他的新片拉到投资,急着回去攒剧组,可实际上是陈凯哥不想见到李艺书,更不想承认对方改的剧情,比他更有趣。
对此李艺书也不在意,反正工具人用完了,接下来就等《三国赤壁》在海外上映,只要在欧美跟东南亚国家票房不俗,那就反手推《刺秦》。
到时候不管是上映还是直接卖版权,都一定能让李艺书大赚一笔。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