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力求食 作品

第137章,我父亲已经死了

一九五八年十月七号这一天,赵满仓觉得自己今天已经足够倒霉了,结果中午的那点事儿,压根儿就不算有多倒霉。

另外一件事,更倒霉!

傍晚下班回到家,赵满仓就发现家里来客人了。

后院客厅里,赵振生、戴国栋、安怀民三人坐着,旁边还有街道办主任齐东方作陪,章冬月则是忙着端茶倒水,准备水果糕点等来这些人。

这些人的气场都很强,特别是赵振生,一身西装皮鞋,跟旁边穿着军装的戴国栋、安怀民等人形成了强烈对比,跟身穿普通印花衣服的章冬月和林慧君两人更是完全一个天一个地。

小小年龄的林慧君,还是第一次近距离看到有人穿西服的呢,挺奇怪的,但也挺好看的。

不过,衣服再好看也没有桌上那些糕点来得诱人,所以她都是盯着糕点看。

“爹回来了!”

林慧君发现大黑小黑摇着尾巴兴奋地跑向前院,她就知道她爹回来了,于是便也高兴地追了出去。

等赵满仓牵着林慧君来到后院客厅的时候,赵振生等人也都起身迎接了。

“齐主任,您可真是稀客呀,他们这些都是领导吧?”

赵满仓一开口,看似热情,实际上拒人于千里之外。

他还以为这些人都是来尝试说服他前往莫斯科的领导,因此他说话的时候,面带笑容,语气却有些僵硬。

至于说赵振生这个人,他都没正脸看对方,只是一眼扫过去,根本没仔细深思。

一者,对方在赵满仓很小的时候就已经离开前往大不列颠留学了,留在赵满仓记忆深处的赵振生,已经十分模糊不清了。

二者,此时的赵振生,虽说上了年龄,已经有白头发了,但意气风发,保养得还很不错,面色红润有光泽,又穿着西服,很有学者气质,当然没办法让人联想到十多年前的那个赵振生了。

三者,赵满仓这会儿还在想自己的事儿,也完全没有想到赵振生还会回国。

“赵医生,您看看他,有没有想到什么?是不是觉得很眼熟?”

齐东方不以为然,并没有深思赵满仓为什么会用这样的语气说话,反而是笑呵呵地指着赵振生问道。

后者的眼眶已经红了,显得很是激动。

将近二十年没有回来,他儿子都把他忘记了。

想起他前妻林淑仪说过的话,赵振生内心就更加难受了。

是的,前妻!

出国将近二十年的时间,赵振生在国外又再婚了,最关键的是,他还把他那个老婆和孩子都给带回来了。

在他跟林淑仪的婚姻存续期间,他又跟邵文君结婚了,等同于他娶了两个媳妇。

按照现在的说法,那就是重婚了!

所以他只能跟林淑仪离婚,承认跟邵文君的婚姻关系。

可不管他跟林淑仪是什么样的关系,赵满仓是他的儿子,这一点是无法改变的。

既然回国了,那肯定要看看赵满仓啊。

然鹅,他的儿子,果然不认识他了。

看着自己儿子那宛如陌生人的眼神,赵振生就心如刀绞一般疼痛。

“齐主任,您别说笑了,我不认识这位同志。”

赵满仓看了对方一眼,确认过眼神,是不认识的人。

齐东方、戴国栋、安怀民他们闻言,顿时感慨不已,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啊!

将近二十年的时间没见面,就算以前是亲密无间的父子关系,也跟陌生人一样了。

“满仓,你真的不记得我了么?”赵振生的眼泪,一下子就出来了,激动地问道。

来之前,他就听说了不少关于他儿子赵满仓的事情,知道他儿子经历了很多,却没有想到再见面会是这样的情况。

他没资格批评赵满仓,他知道这一切都跟他这个父亲有很大关系。

本来他还想着回国之后,能够多帮衬一下林淑仪他们,结果除了小女儿赵满冬之外,赵满堂和赵满仓这两兄弟都过得还不错。

特别是赵满仓这个小儿子,年仅二十四岁,就已经是副主任医师了,工资有两百多元人民币。

虽然两百多的工资很低,但赵振生当然十分清楚如今国内的工资水平,普遍都是三四十元的工资,但更多的临时工、农民等,那真的是食不果腹呢。

因此,赵满仓那两百多的工资,是真的很高了。

此时的赵满仓,心中已经猜测到了什么,不过他却是摇头,再次表示不认识。

他就是故意的,本来他就没打算认这个父亲,特别是对方从外国回来,那就更不敢认了。

而且,对方跑回来了,赵满仓觉得,自己真的要好好规划一下未来的路了。

一直待在京城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反正等到起风了,他必须得离开几年时间,否则的话,真说不准会遇到什么意外。

尽管他可以跟赵振生不再来往,就好像跟林淑仪、赵满堂他们一样,但血缘关系摆在那边,断不了。

其他人只怕会深思几层,到时候赵满仓肯定会受到牵连。

唉,麻烦!

“你真的不记得我了?”赵振生越发激动,“我是你爹啊,你忘记了么?”

“我爹早就死了,怎么可能死而复生呢?”赵满仓硬邦邦地怼了一句,心中怨气暴涨。

小时候不见他这个父亲站出来主持公道,母亲又偏心,赵满仓年龄还小,又想不开。

所以才有了后面这些事儿。

当怨恨堆积得多了,想要再回头,已经不可能了。

破镜不能重圆的道理,谁都懂,但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会有多疼。

现在这个时候,赵振生跑回来干嘛呢?

绝对就是添堵的存在!

他要是八十年代再回来,赵满仓都觉得还挺好的,可对方偏偏这个时间点回来。

可能对于国家来说,赵振生回国是一件好事儿,毕竟他是庚子赔款留学生,之前在普林斯顿高等数学研究院当教授。

这样一位数学教授回国,就算他只是待在大学里当教授,那也是非常不错的事情。

何况,赵振生并不是当教授,而是去了保密单位搞科研。

所以他回国,对国家来说是一件好事儿。

可对于赵满仓而言,那就恰恰相反了。

招人厌不说,关键是大麻烦啊!

因此赵满仓怎么可能会跟对方相认呢?

戴国栋、安怀民、齐东方他们面面相觑,几人都没有想到赵满仓居然会这么说话,也太伤人了吧?

“赵同志,赵教授确实是你的父亲,我们都知道你可能对你父亲有怨气,但他现在已经回国了,回来帮助建设我们的国家...”

安怀民于心不忍,对赵满仓劝说道。

作为秘密部门的领导,安怀民很清楚赵振生的价值,所以才会选择开口帮忙,让赵振生心里能够舒服一些。

“这位领导,我再强调一遍,我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死了,这是事实,毋庸置疑的事实。”

赵满仓打断道:

“可能这位教授对国家确实有功劳,我也很开心,但这些跟我一个小老百姓没有任何关系,我也不敢高攀这样的关系,更不需要这样的关系,我能自食其力........”

“从很小的时候,我就已经独立出来了,我并不需要依靠谁,也不会去依靠谁。”

“如果你们今天来我家是说这件事,那么我告诉你们,我父亲已经死了,你们就不要再来打扰我了,我还要做饭,你们都是领导,肯定也吃不惯这些粗粮,我就不留你们了,慢走不送。”

如此决绝的态度,属实是把戴国栋等人给惊得目瞪口呆,赵振生更加愧疚和后悔,但这会儿除了抹眼泪,他也没有其他办法。

章冬月抱着林慧君,呆滞在原地。

她没有想到赵满仓的父亲来头这么大,只不过可惜了,赵满仓都不认,她这个说话没分量的丈母娘,就更加不可能开口说话了。

所以她悄悄地抱着林慧君退出了客厅,因为后面的事儿,不能继续往下听了。

齐东方却在这个时候开口挽留了:

“林大妈,您是赵医生的丈母娘,要不您帮我们劝劝他?”

此话一出,戴国栋、安怀民、赵振生他们都纷纷看向章冬月,后者顿感压力倍增,支支吾吾地罢手道:

“齐主任,这件事我说了不算,要看满仓他自己的意见,我先去做饭了,你们慢慢聊。”

说罢,章冬月就抱着林慧君逃也似地离开了。

客厅的气氛太压抑了,早知道她就先逃跑了。

出了后院,章冬月碰巧看到自己女儿也回来了,于是赶忙上前,把林婉拉到厨房里八卦了起来。

她主要想问一问林婉,之前赵满仓有没有跟她说过关于他父亲的事情。

结果林婉也是一头雾水,她怎么可能知道赵满仓父亲的事情呢?

他都完全没有提及过这件事。

当初结婚的时候,也就林淑仪和赵满冬来过,除此之外,就没有赵满仓的至亲出现过了。

不对,林婉想起了,赵满仓当时好像是简单提过一嘴,但真的就是一句话带过的那种。

所以她完全没有印象了。

“娘,你怎么突然问这个呀?”林婉皱眉问道,林慧君这会儿却是抢答道:

“娘我知道,是爹的爹回来了,就在后院客厅那边。”

爹的爹?

章冬月和林婉两人哭笑不得,那是爷爷,不过算了,赵满仓都不认那个父亲,加上林慧君也不是赵满仓的亲生女儿,更加不可能让林慧君喊赵振生爷爷了。

一番了解过后,林婉正准备去后院瞧瞧,结果戴国栋他们面色难看地走了出来,只是勉强挤出笑容冲林婉她们笑了笑,然后就出门离开了。

他们面色难看,赵满仓的心情也不太好。

虽说他以强硬的态度把赵振生他们一行人给赶跑了,但是赵振生回国这件事,还是让他心情十分郁闷。

“满仓,怎么了?”

见他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林婉上前关心问道。

“想事情呢,算了,做饭吧,娘,现在公交车估计都走了,要不我骑车送你回去?”

赵满仓摇摇头,转移话题说道。

他丈母娘还需要回黑芝麻胡同给老丈人他们做饭,每天都是这么奔波,那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其实最好的办法,那就是早上由林婉带着林慧君到黑芝麻胡同,傍晚下班之后再把孩子给带回来。

可是林慧君不乐意,她想要跟大黑小黑一起玩。

此外就是家里那么大,又存放了那么多粮食和肉,林婉也挺担心的,所以才会选择那么麻烦的事儿。

倒座房这边的地下室总共有两层,第一层就放置了不少粮食、肉、酸菜之类的吃食,那就是家里的库房重地。

平日里,就连章冬月都没有打开地下室的钥匙呢,特别是林慧君那次偷吃之后,备用钥匙也被赵满仓重新藏起来了。

“不用了,我走路回去吧。”章冬月闻言,马上摇头道。

林婉却是表示让她母亲骑自行车回去。

她母亲章冬月已经学会了如何骑自行车,所以骑回去的话,问题不大。

这事儿就这么定了下来。

由于赵振生他们的到来,导致赵满仓今晚这顿饭都吃得不那么轻松了。

一夜无话,金乌玉兔交替之间,转眼已经是第二天凌晨四点。

城外紫竹院路附近的小树林,这里有一个农贸小集市,是赵满仓从别人口中得知的一处秘密交易场所。

这个地方,简单来说,那就是有不少好东西。

而今天赵满仓也是第一次过来,准备碰碰运气。

既然这地方号称小集市,那就说明它比鸽子市更大一些,何况还是农贸小集市,那么这里面肯定有更多稀奇古怪的玩意儿。

走进小树林,赵满仓就被眼前热闹的景象给震惊到了。

好家伙,还真是热闹啊。

这里面怕不是有三四百人吧?

反正就是特别热闹,虽说大家没有多么喧哗,但说话声音可不是低于三十分贝的那种,而是在三十到五十分贝的正常说话分贝值区间内。

就这个规模,真的是非常不错呢。

唯一不太好的一点,那就是这地方的门票更贵一些,但是值得。

小树林这样的地方,一旦有袖章队来了,那些守在附近的警戒就会提前示警,大家可以一窝蜂地四散开来,完全不需要太担心被围追堵截。

像城里的鸽子市,出入口就那么几个,一旦出事儿,想要逃跑都很困难。

“这是从内蒙来的皮料子,绝对是过冬最好的御寒衣物,您摸摸,是不是特别柔顺暖和?这要是穿在身上,这个冬天就不愁了......”

“我这儿可是从景德镇进贡给康熙的瓷器,您瞅瞅这纹路.....绝对是真品,您要是真想要的话,这个数就可以带走了.....什么两毛钱,是二十块钱!!!”

“都是新鲜的山货,木耳、香菇这些,您闻一闻,是不是很香?”

漫步在小集市里,赵满仓听着这些人的对话,心中很肯定,这里有不少人都是二道贩子。

简单来说,就是从山上农民手中收购来的山货,然后拿来这些地方售卖。

山里的情况比京郊附近的农村要好太多了。

可能到处都割尾巴了,但山里却未必。

原因也很简单,山里都是独门独户,就算多养了几只鸡鸭鹅,外界也很难查到。

至于说村里的那些领导,他们肯定也不敢乱说,毕竟住在山里,谁家还没藏几只鸡鸭鹅呢?

更上面的领导来查询了,那肯定会提前做好准备,藏起来就可以了。

总之,山民们应对这一套还是非常有经验的,毕竟解放之前,那些大头兵们没少霍乱乡里,经验就是这么来的。

大部分人都是遵守法律,但总有那么一些人铤而走险。

否则七八年之后,就不会那么快就有那么多万元户、百万元户出现了。

甭管是不是春江水暖鸭先知,也不管其他,任何时代,总是不缺乏聪明人。

有了这些人的存在,山里多余的山货就有了出货的渠道,甚至是山民们亲自担着这些山货来小集市或者鸽子市进行售卖。

至于说不能随便出远门这件事,一旦出远门就需要介绍信之类的,呵呵,百公里范围内就不算远门。

再说了,论吃苦,估计这个时代的人绝对不差。

纵观中国历史,吃苦耐劳这样的优良品质,那是流淌在中国人血液里的基因。

虽说也有不少懒惰的人,但更多的是吃苦耐劳的人,比如后世那些没苦硬吃的老一辈人。

不是说吃苦耐劳不好,而是需要‘与时俱进’。

“这个小集市的二道贩子们,比我想象的还要多......这就是这个时代的商业吧?”

逛了一会儿,赵满仓便已经大概知道了情况,心中如是猜想道。

从内蒙来的皮料子,赵满仓对这玩意儿很感兴趣。

买回来的话,可以让林婉帮忙缝制一下,将这些好料子缝制在棉衣内,从外面看不出来,但穿着绝对非常舒服。

赵满仓摸了一下这些料子,说实话,确实很不赖。

听对方介绍,那是从内蒙那边拉过来的货,只不过这些都是计划之外的货。

计划之外的货想要卖出去,而且还要卖个好价格或者说换好东西,那就需要门路。

反正对方自有一番说辞,报价还不低,并且表示只有今天,过时不候。

今天都已经是十月八号了,距离冬天那是真的不远了。

京城下雪时间应该是在十一月中下旬前后,差不离就是那个时间段。

毕竟今年小雪是在十一月二十三日这一天,在小雪前后下雪,那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于是,赵满仓就花钱买了一些料子,但价格是真的很贵啊。

人生四大事儿:衣食住行,衣排在第一位,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因为穿衣并不仅仅是为了避寒署、防虫防风雨、遮体避羞等,还具有装饰身体、美化生活,显示人的身份地位、民族信仰等作用。

在中国古代,服饰是民族历史、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

古代的中国,每到冬季,冻死的人比正常死亡的人数,甚至是比战争死亡人数还要多,这一点都不夸张。

只因为我国冬季十分严寒,不管是中原大地还是边疆南蛮等地方,冬季就是一个令人恐惧的季节。

封建社会时期,很多普通农民、佃农等,每到冬季,如果没有足够御寒的衣服,那就只能翻山越岭去很远的无人深山老林里砍伐树木。

至于说为什么不就近砍伐?

呵呵,县城、农村附近的山林,那都是有主的,如果没有得到地主的允许,谁敢砍伐?

买木炭的话,那就更加不可能了,因为穷啊。

进入深山老林去砍伐,又容易遭遇大虫子、灰狼、野猪等意外,很容易就人没了。

所以说,进入冬季之后,可能都不需要下雪,就会有人冻死。

一旦大雪,死的人只会更多。

除了这些原因之外,华夏二字也能够解释一二,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华夏二字便说明了中华民族有精美的服饰与悠久的礼仪等内涵,是衣冠上国与礼仪之邦合而为一。

‘衣’之影响深入到了中国文化和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作为过冬御寒的皮料子,它价格昂贵,也就很正常了。

不过,对于赵满仓来说,这些皮料子再贵都好,他也能买得起。

除了这些皮料子之外,赵满仓还买了一些山货、山珍等,还有就是粮食。

系统空间里已经有一千五百斤大米、五百斤面粉、一百多斤花生油、三十斤菜花籽油、二十五箱熏肉腊肉罐头等,这些粮食可真是不少,并且种类还十分齐全。

即便如此,只要顺手的时候,赵满仓还是会尽可能采购一些粮食。

毕竟后年的时候,他想要买到粮食,已经不可能了。

别到时候家里的粮食份额下降,他一个开挂的穿越者都因为这些而发愁,那就悲剧了。

反正有系统空间,也有地下室,完全可以放得下这些粮食。

“同志,您身上还有多余的美金吗?我想跟您换,您看可以么?”

刚买完粮食没多久,赵满仓就被人拦住了去路。

美金这东西,还是刚才赵满仓跟人交易皮料的时候,拿出来了一张十块钱面值的美钞。

没想到马上就有二道贩子闻着味儿追了过来。

“什么价格?”

听到赵满仓的提问,二道贩子查成孙立马来了精神,兴奋不已地比了个手势。

也就是一块美金换四块人民币。

这个价格,让赵满仓挺吃惊的。

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上个月的价格好像还挺便宜的啊,怎么突然又涨了?

几乎是一瞬间,赵满仓就知道这里面怕不是发生了一些他不知道的事情。

绝对是有更多的润人资本家们想要离开,所以收购美金的人变多了,导致美元现钞进一步紧缺。

一旦紧缺,那么价格上涨,就十分正常了。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刚巧有人从不远处的摊位走了过来,同样凑近赵满仓身边,迫切地追问:

“同志,您手里还有美元现钞对不对?跟我换,我按照五块钱人民币换一块美金的汇率,有多少换多少.....”

苏元福说话间,已经掏出来一沓人民币,少说也有一两千人民币,视觉冲击力很强。

查成孙闻言,掐死苏元福的心思都有了,这混蛋简直就是搅屎棍。

“同志,您这样就外道了吧?凡事可得讲究一个先来后到吧?您这样半路插手,太没礼貌了......”

“嘿,你自己给的价格那么低,这不是纯欺负这位同志不懂行嘛......”苏元福嘿嘿一笑,没有继续搭理查成孙,而是催促赵满仓道:

“同志,您有多少钱美金,我来给您换,五块钱人民币换一块钱美金已经不少了.....”

此时的赵满仓,反倒是不着急了。

尽管他很想让汇率的价格变得更高一些,但也得有人配合才行啊。

眼前的查成孙和苏元福两人,双方之间的身份绝对不一样。

出价四块钱的查成孙,绝对是二道贩子,而舍得拿出五块钱来换美金的苏元福,很大概率是润人。

对于急迫想要逃离京城的润人来说,手里持有的人民币太多了,他们必须得尽快出手。

四五年前,公私合营之后,苏元福他们这些资本家们就变得轻松了下来。

本来当一个混吃等死富家翁的话,还是挺不错的。

坏就坏在,最近几年来的事儿太多了,票证制度的出现,让苏元福他们手中的钱,几乎要变成了废纸。

甭管干啥,都要票。

而票这玩意儿,又都是固定的,不可能有很多。

然后又是今年夏天开始的‘以租代售’,房子都快要被弄没了。

被人统一管理,就感觉他们最后一块遮羞布都没了。

温水煮青蛙啊!

有危机意识的润人们,一个个都担惊受怕,所以赶忙下定决心,先准备,然后开始跑路。

按照现如今的情况,他们不跑路可不行啊。

别等到时候水都开了,想要再逃跑的话,那就来不及了。

然而,市面上的美金现钞太少太少了。

听说还有不少资本家也想逃跑,他们手里的人民币更多,想要全部换成美金的话,对整个黑市的冲击将会更大。

苏元福原本是给那些二道贩子开价八块钱兑换一块美金,结果好些天过去了,才兑换了几百美金回来,这点钱,能够干嘛?

一旦他们离开京城,人民币就等同于废纸。

也因此,苏元福亲自来鸽子市、小集市等地方冒险,开价五块钱来收购。

“我手里的美金不多,只有三百美金,但是我不想换人民币,我想点黄金,换么?”

赵满仓虽然不是很着急,但钓鱼嘛,肯定需要鱼饵,不然的话,人家也不上钩啊。

他手里头的人民币并不多,但够用就好。

反正在鸽子市、小集市等黑市这些地方,还是美元现钞、黄金这些更值钱。

苏元福和查成孙两人都有些意外,但还是后者表示可以换,但就只能按照现在国际黄金价格来计算。

对此,赵满仓懒得搭理对方,而是看向苏元福道:

“同志,如果您没有黄金的话,那就算了,我不打算换人民币。”

说罢,他就准备离开了。

查成孙这混蛋简直就是耍流氓,在京城这地方,美金和黄金的兑换,居然按照国际金价来兑换?

就跟后世那些人去洗脚店买单时,不用人民币,而是用越南盾来支付一样,真特么流氓。

所以,对这种人,多搭理对方一秒,那都是对智商的侮辱。

眼见赵满仓离开,查成孙没有追上去,但是苏元福却顾不上那么多,三百美金也是钱啊。

他都计划要润出去了,拖家带口,出门在外,一分钱都恨不得掰开来当做两分钱来花。

既如此,他手里的人民币自然也就是废纸了,反而美元才是真正的全球硬通货,这一点在民国的时候,就已经被验证过了。

因此,他肯定不能就这么放任赵满仓离开。

小集市另一边的角落里,苏元福耐着性子,开价到八块钱兑换一美金的汇率,这才成功用人民币跟赵满仓换到了美元。

花两千四百元人民币,这才换到了三百元美金。

亏是亏了一点,但是没办法,必须得换。

“同志,如果您有黄金的话,可以随时来找我,我还能弄来美元现钞或者英镑、加币,兑换黄金的话,按照一美元换五块钱人民币这样的价格,那也是没有问题的.....”

听到赵满仓的话,苏元福顿时狐疑道,“您真的还有美元?”

“那是肯定,我没有必要骗您。”

“那好,您明天还来这儿么?或者我们约其他地点?”

苏元福当即便急了,只要能够换来外币,那他绝对十分乐意。

“对了,您除了黄金之外,电视机、收音机、汽车、自行车、别墅这些您需要么?”

赵满仓闻言,顿时惊讶不已。

好家伙,不会是崽卖爷田不心疼吧?还是说为了当一名润人,真的就这么迫不及待么?

甭说一九五八年这个时期了,就算是后世的二零二四年,依然还有很多这样的润人。

要知道,三万亿美元的资金背后,那是很多很多的中产阶层了。

众所周知,华夏有个区,那里人均资产亿万,全都过着人上人的生活,这就是短视频的评论区。

中产阶层这些可不是活在梦幻世界的评论区里,他们有房贷车贷,小孩学费等等,养活了不知道多少企业,几乎可以说是他们凭借一己之力盘活了很多经济。

毕竟他们这些中产阶层,每年小孩的学费就几十上百万,其他费用支出就更加惊人了。

裁员之后,于是后来不就出现了很多润人嘛。

因此,赵满仓对于苏元福这样的润人,其实是很能理解的。

但理解归理解,他是无法赞同对方的行为。

跟苏元福约定好具体的交易时间和地点之后,赵满仓便离开小集市了。

小集市这地方给他带来的收获,不算多,但也不能说少。

如果他继续兑换下去的话,那么他以后说不准都可以直接开一家金店了。

回到家里,林婉母女俩刚起床没多久,大黑小黑正在院子里打闹。

“爹,你看,我在喂鸡。”

瞅见赵满仓回来了,正在喂鸡的林慧君马上笑着炫耀道,脸上写满了快夸夸我的表情。

“小君你好厉害啊,知道主动帮你妈妈分担家务活了,真棒.....”

之前她娘请她吃过竹笋炒肉,这些天都乖巧懂事了不少,也不敢再偷吃了。

孩子嘛,还是要多夸夸,而不是一味地打骂。

赵满仓将野菌菇这些山货和蔬菜全部放在厨房,有些可以今天吃,吃不完的话,可以直接晒干当干货。

现在还是有山货的季节,等到大雪封山,天气寒冷的时候,那就很难再看到这些山货了。

香菇这些菌菇,在天气寒冷的时候,生长特别缓慢,只有在湿润潮湿的温暖环境当中,才会疯狂生长。

南方地区有一种十分美味可口的菌菇,也就是鸡枞菌,这玩意儿是特定在夏至前后才会出现,而且仅限南方,北方真的很少见。

不过,鸡枞菌在彩云之南这个省份会很不同,每年六到十月份都可以采摘到鸡枞菌,并且数量还不少。

京城这边想要吃到这种美味,难如登天,赵满仓也是想念这一口美味,想念了很久。

早餐的饭桌上,赵满仓就跟林婉和林慧君两人分享着关于鸡枞菌的事儿,让她们母女俩听得津津有味。

赵满仓之前去过川蜀之国,在那边遇到过彩云之南那边的人,并不出奇。

因此,听他讲述这些故事,林婉也不会想什么。

吃过早饭,赵满仓和林婉就准备出门了。

就在赵满仓他打开门,准备出去的时候,突然看到门口站了一个人。

“满仓,你这是要去上班么?”

来人是赵振生,赵满仓的生父,以及仇人。

在年幼阶段的赵满仓看来,当时的赵振生如果不离开那个家,他也不至于要离家出走,学习成绩也不至于那么差。

年幼的赵满仓把自己的父亲当仇人,现如今的赵满仓则是当对方是陌生人。

“这位同志,请问您有事儿么?如果您没有什么事情的话,还请不要再来打扰我,我家不欢迎您。”

赵满仓那生硬的语气和冰冷的话,让赵振生心里更加难受。

可眼前这人毕竟是自己的儿子,他想要弥补过去近二十年来丢失的父爱,这些冰冷伤人的话,就必须忍受。

都说日久见人心,赵振生相信他儿子不是那么冷血无情的人。

然而他却是忘记了还有一句话,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破镜又怎能重圆呢?

更何况,现如今的赵满仓,根本就不缺吃穿,赵振生能够拿得出手的东西,似乎真的没有。

“别骑自行车了,我开车送你去上班吧。”

听到对方的话,赵满仓瞟了一眼门口不远处的汽车,面无表情地冲林婉催促道:

“你们先出发吧,我来锁门。”

对方可以选择死缠烂打,赵满仓也可以选择直接无视。

林婉担忧地看着赵满仓,林慧君也同样小脸紧张。

赵满仓安抚了她们母女俩一下,叮嘱林婉路上骑车注意安全。

等林婉骑着女式自行车离开之后,赵满仓这才再次看向赵振生道:

“这位同志,如果你再来打扰我们一家的生活,我马上就会报警,别以为你是教授就可以随便插手别人的生活,我告诉你,这里可不是资本主义国家,这是我们自己的国家!”

说罢,他转身锁好门,跨上二八大杠便离开了。

半天都没回过神来的赵振生,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儿子,会那么恨自己?

或许赵振生忽视了叛逆期的少年,会有多么能钻牛角尖,也无法想象当初的赵满仓又是经历了怎样的绝望,才会选择举报他亲哥赵满堂考试作弊。

一切或许是意外,但好像又是命中注定。

赵振生能够通过庚子赔款基金会的考试,后来成为了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数学教授,说明他的智商绝对不低。

当然,父亲智商高,并不一定就说明儿子的智商会继承下来。

不过赵满堂和赵满仓两兄弟的智商明显是够用,并且是超过常人。

只不过,从小就缺失父爱的两兄弟,或许是有性格上面的缺陷,这才会导致两兄弟走向了对立面。

作为父亲的赵振生并清楚这一切,他现在回来就只是想要挽回这一切。

但是,很可惜,困难重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