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九年一月十一日,星期天,京城中关村南大街,友谊宾馆附近赵家四合院。
今天又下雪了,京城再次变得银装素裹,看上去非常的浪漫。
但这些浪漫都跟林婉没有任何关系,她现在憔悴了不少,因为思念赵满仓,担忧他到底是不是出事了。
这周,从李保国他们那边传出来关于赵满仓被雪崩给活埋的消息,一直困扰着林婉。
尽管她去找钢铁厂一把手邢书旗,让他帮忙问一问外交部街工字楼那边,赵满仓在莫斯科那边具体是什么情况。
齐正则这位办公室主任亲自登门,告知林婉具体情况。
被雪崩活埋这件事,子虚乌有,根本不存在,这是谣言!
林婉听完之后,也分辨不出齐正则这位主任到底是安慰自己,还是赵满仓真的没有出事。
即便齐正则是一位较大的领导,对方的话可信度应该非常高。
但是空穴不来风,谁又能保证这件事不是真的呢?
只要一天没有见到赵满仓活生生地站在自己面前,林婉就不可能真的放心。
莫斯科那个鬼地方,果然害人不浅。
“难怪之前满仓他一直死活不愿意去,唉,早知道我也劝他不要去了.....”
林婉胡思乱想,她女儿林慧君又捂着肚子跑来找她,“娘,我饿了。”
小家伙的小脸蛋,同样日渐消瘦,倒不是思念导致的,而是她饿得慌。
赵满仓离开京城之后,林慧君的零食来源就没有了,每天吃饭也少了肉,导致她营养不够。
而她每天又带着大黑小黑到处玩耍,运动量拉满,就算现在是隆冬季节,每天也是照样到处跑,根本闲不住。
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营养不足的话,肯定就容易变瘦了。
以前赵满仓还在京城的时候,除了中午那顿饭之外,早晚她都不缺吃喝,隔三差五又出去外面下馆子。
每次下馆子必点肉食,所以她吃得可不差。
哪里像现在啊,什么都要存起来,唉,导致她也确实很想念赵满仓这个爹了。
林婉闻言,只好去地下室拿些红薯给小家伙,让她自己慢慢啃。
但就在林慧君啃着红薯的时候,门口来人了。
大黑小黑狂吠了两下,就没有继续叫唤了。
穿着厚厚袄子的林慧君,一边啃着红薯,一边跑去大门那边。
来人却是一位老爷爷,林慧君见过这人,听她娘亲说是她爹的亲生父亲,只不过她爹不认这个父亲。
反正挺复杂的关系!
她爹赵满仓不让她喊爷爷,她外婆和她母亲认为小孩要有礼貌,所以最后她还是称呼对方为老爷爷。
“诶,真乖,你冷不冷啊?怎么就这么吃红薯了呀?都不煮熟了再吃......”
赵振生心疼地关心道。
虽然林慧君不是赵满仓的亲生女儿,甚至也不是林婉这个儿媳妇的亲生女儿,但是赵振生却十分疼爱和关心小家伙。
只不过,每次赵振生送来的糕点零嘴、肉等之类的东西,都被林婉给退回或者送去给隔壁邻居了。
出于礼貌,林婉只是跟赵振生简单客套了几句,谢过对方的好意之后,就下逐客令了。
林婉肯定不会像赵满仓那样,十分生硬地下逐客令,她是让林慧君这个小屁孩去洗茶壶,重新换水。
画外音就是让赵振生喝完这一口茶水便到此为止,莫要再闲聊了。
关系不够,不要乱凑。
站起身来的时候,赵振生突然说道:
“我跟我同学打听过,满仓在莫斯科那边应该是出事了,不过,也不完全是出事,据说是他逃出来了,可能会在近期回来吧........”
“刚才我来的时候,发现门口这边有人一直没有离开,我想他们很有可能也是在等满仓回来......”
“你往后出门要多注意一下,有什么事情,一定要第一时间去隔壁的友谊宾馆找人帮忙,千万不要自己硬抗.....”
“如果满仓回来了,你跟他说尽可能离开京城吧......不过他应该不会光明正大地回来,所以你最好还是不要太激动.....以免刺激到肚子里的孩子.....”
林婉身怀六甲,最忌讳太过激动,导致肚子里的孩子出现意外状况。
听到对方这么说,林婉顿时激动不已,“您说的都是真的?”
这会儿,她已经忘记了逐客令的事情,甚至更希望赵振生能够多透露一些信息。
后者毕竟是留学归来的教授,又在秘密部门工作,地位高、人脉广、见识多,所以他说的话更可靠更可信一些。
“如果我的同学没有欺骗我,那么我刚才说的话当然都是真的。”
赵振生自信地笑了一下,旋即目光黯然,叹了一口气道:
“有机会的话,你帮我跟满仓说一句,我对不起他,没能在他最需要的时候站出来.....”
对此,林婉也沉默了。
关于赵满仓的过去,林婉知道的也不多,但仅仅只是从别人口中得知的一些传闻,她就心疼坏了。
不说别的,当初赵满仓跟林婉结婚的时候,他亲生母亲林淑仪都出现在现场,结果赵满仓愣是一点面子都不给。
管中窥豹,可以大概知道赵满仓当初都经历了什么,才会导致母子之间的关系如此紧张。
“娘,老爷爷走了,这些巧克力是不是送去隔壁呀?”林慧君那脆生生的声音响起,这才让林婉回过神来。
此时的赵振生已经离开了,不过他带来的东西却没有拿走。
见小家伙直勾勾地盯着巧克力流口水,林婉噗嗤一笑,开口道:
“走,我带你去买巧克力........”
“真的么?”
这可把小家伙给惊讶到了,直到她看清楚她母亲笑着点头,她顿时高兴地蹦了起来。
就在林婉带着林慧君出门去购买巧克力的时候,远在两千多公里外的港岛,赵满仓已经入住了新房。
九龙半岛观塘,怡景花园八楼。
这是一套豪华大平层,在十八层,可以看得到维多利亚港湾的景色。
赵满仓本来是想购买深水湾的别墅豪宅,奈何没人出售,最后他只能购置地皮,自己来修建豪宅了。
所以,眼前的怡景花园的房子,就是深水湾六十六号别墅庄园修建好之前的家了。
在港岛有了落脚的地方之后,赵满仓就开始筹划回京城的事情了。
现如今的情况,想要走正规渠道回京城,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华润公司就在中环添华道,想要联系到他们并不困难,问题是,赵满仓跟对方没有任何的关系,怎么搞?
再说了,赵满仓回到京城之后,肯定还需要回到港岛,难道也是走正规渠道么?
另外,他本来就是想要隐瞒,不希望被克格勃那边知道他回来了。
毕竟他自己可是非常清楚他在莫斯科那边到底干了什么事情,如果被莫斯科那边知道他在港岛,那他以后甭想有安稳日子了。
下午,赵满仓拎着包裹,来到了中环皇后大道中的汇丰银行,准备将手里的五十万英镑换成港元。
而此时的银行大堂内,银行经理约瑟夫格兰特不耐烦地跟虞景荣客套寒暄,随手招呼了另外一位主管安东尼劳伦斯来接待虞景荣。
后者是汇丰银行的一般客户,存款有十万港币,算是不大不小的客户了。
换做是平时,那么约瑟夫格兰特绝对会好好地招待一下虞景荣,但是今天不同。
便是这个时候,约瑟夫格兰特看到再次登门的赵满仓,喜笑颜开,特别是看到后者提着的黑色皮包,更加热情了。
因此他毫不犹豫地甩开虞景荣,以超高待遇来迎接赵满仓。
作为汇丰银行的经理,约瑟夫格兰特本不应该出现在大堂位置,但赵满仓提前打电话通知他了,所以他肯定要早点过来等候啊。
“约瑟夫,你要等的客人就是他吧?我告诉你,我今天可是要来你这里存五万港币的,如果你不接待我的话,那我就去隔壁的渣打银行......”
虞景荣甩开安东尼劳伦斯,来到赵满仓和约瑟夫格兰特两人面前,傲慢地说道。
大不列颠人是很牛逼,但也要分人。
就好像眼前的约瑟夫格兰特和安东尼劳伦斯两人,他们仅仅只是汇丰银行的职员而已。
在汇丰银行,类似约瑟夫格兰特、安东尼劳伦斯这样的银行中高层,那简直不要太多。
而他虞景荣则是银行大客户。
能够在银行存款十万以上,在这个时代来说都是大客户了。
银行都有吸储的要求,中高层的任务要求就更高了。
所以维护好跟客户的关系,是约瑟夫格兰特他们这些人的日常工作之一。
“虞先生,我希望你明白一点,我本来就是在等这位赵先生,而不是专门为你服务的!”
约瑟夫格兰特很生气,但对方是大客户,不好轻易得罪,所以他还是耐着性子解释了一下,旋即对安东尼劳伦斯吼道:
“还愣着干嘛?还要我教你怎么做事么?”
后者还没来得及开口,虞景荣却是不依不饶了起来。
很明显,虞景荣就是暴发户,根本没有低调的意思。
边儿上的赵满仓,根本没有在意这些,而是跟在约瑟夫格兰特身后,走进了里面的贵宾室。
贵宾室很豪华,约瑟夫格兰特还让人准备了茶水,关键是倒茶水的银行职员穿黑丝,颜值还不差的样子。
赵满仓目不斜视,笑呵呵地打开手皮包,露出了里面英镑。
嘶!
约瑟夫格兰特和漂亮银行女职员宁书佳都倒吸了一口凉气,因为五十万英镑,视觉冲击力直接拉满。
“赵先生,这是多少钱?”约瑟夫格兰特激动不已地问道。
他其实能够大概估算出来,但他还是想要知道一个准确数字,所以开口询问更快一些。
五十万英镑这个数字,让宁书佳的眼睛亮了几分,看向赵满仓的神情愈发温柔。
在一九七二年之前,港九一直都是承袭具有本土特色的英镑汇兑本位制,这是自从一九三五年港九币制改革后的本土化制度。
所谓的英镑汇兑本位制,一是港九大不列颠政府成立‘外汇基金’,一定程度上执行着‘货币局’的功能,但又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货币局,二是改革后的货币发行权并不集中,而是较为分散。
也就是说除了港九大不列颠政府可以直接发行金属辅币之外,也可以直接发行港币,同时汇丰、渣打和有利这三家私营商业银行也均可发行港币。
而这个时候的港币跟英镑之间的汇兑都是一元英镑等于十六元港币。
换句话说,赵满仓这次拿过来的五十万英镑,等同于八百万港币。
在现如今的港九,普通工人辛苦劳作一天的工资也仅仅只是三元,普通白领的工资也就是三五百块钱,一份报纸仅仅只是两三毛钱,物价低廉,工资水平并不高。
宁书佳的月薪也仅仅只是五百八十元罢了,在汇丰银行来说当然很低,但在港九来说,也算蛮高了。
然而就算是这样的月薪,想要赚到八百万港币,那也是需要一千一百四十九年的时间才行。
赵满仓微微一笑,对眼前两人的惊讶并不意外。
“约瑟夫,麻烦尽快帮我兑换成港币,然后存在汇丰银行里。”
“哦,好的,赵先生,我这就亲自给您办理.....”
约瑟夫格兰特恭敬不已地说道,这个态度绝对是服务到位了。
上次赵满仓还只是拿出来五万英镑而已,这一次直接就翻了十倍,真不知道这位姓赵的富豪到底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能够拥有这么多英镑现金,肯定不是一般人,他必须得服务好才行。
整个过程,约瑟夫格兰特都是在贵宾室内帮助赵满仓完成这笔钱的汇兑和存款业务,恭敬的态度就跟伺候皇帝一样。
拥有八百万港币的赵满仓已经是银行的超级大客户了,再往上那就不是一般的客户了。
宁书佳的大眼睛水汪汪的,一直想要靠近赵满仓,可后者却是不为所动,也让她没有机会。
直到约瑟夫格兰特替赵满仓办理好业务之后,后者就直接起身离开了汇丰银行,整个过程都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
离开汇丰银行之后,赵满仓去换了一个行头,往添华道那边逛了一下,算是路过那边吧。
只不过,他根本探听不到任何消息,真的就只是纯粹路过。
因此他想要离开港九,回到京城的话,要么是自己想办法,要么自己回去。
他自己想办法的话,那么可以直接找立信置业背后的大老板霍英东,凭借此人的关系,赵满仓很大概率能够搭上顺风船返回京城。
可这个办法的难度系数还是蛮高的,赵满仓思考过后,还是否决掉了。
因为很简单,他跟霍英东是什么关系?顶多就是他在对方的企业下购买了房子而已,所以人家凭什么给他赵满仓做担保呢?
另外一个办法,那就是找到霍英东或者华润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让对方帮忙给我们国内捐钱。
如果现在是一九六零年或者六一年,那么赵满仓在这个时候捐粮食的话,我们国内有很大概率会接受。
不过,这可能性也不大,而且到时候赵满仓也会被调查,反而容易惹麻烦。
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自己回京城。
九龙半岛观塘,怡景花园十八层的阳台,赵满仓看着远处维多利亚港的美丽落日,思考着对策。
“如果我自己想办法回京城的话,首先就需要确定是走水路还是走陆路,亦或者是乘坐飞机........”
“水路太慢,危险系数很高,毕竟从港九这边北上,经过宝岛那片区域.......”
“陆路的话,需要制造假身份,同样很麻烦,所以选择乘坐飞机,但是......”
乘坐飞机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国泰航空公司是目前港岛唯一的航空公司,人家的航班并没有直接飞京城的,倒是有直接飞往木村大阪的航班。
然而,大阪那个鬼地方,赵满仓又不太想去。
一时间,赵满仓也没有什么招儿了。
这些都不是最关键的,因为最要紧的事情,还是现在的系统经验值余额并不多。
此次从莫斯科原始森林的那处地下溶洞空间离开之后,这逃亡的一路上,好几千的经验值都给干到了仅有个位数。
如果这一次返回京城,稍微遇到点什么意外,赵满仓很有可能就会身陷囹圄,这可不是他想要看到的。
因为他可不会小瞧人家克格勃,特别是在如今这个时代,他任何的行动都需要谨慎再谨慎。
如今的系统经验值余额,大概还有五百多,因为前些日子,李保国、齐正则、裴益民等这些人贡献了不少。
只要确定是他们这些人贡献的经验值,那么赵满仓也大概猜测到了,关于他在莫斯科的事情,已经传回到了京城。
并且林婉也知道了这件事,章冬月、林国华、林楷他们一家也都知道了。
因此,系统经验值余额这才会飙升到了五百。
可即便有五百这样的数目,依然杯水车薪。
有过之前从莫斯科逃亡回港九的经历,赵满仓深知经验值的重要性,这大概率是所谓的穷家富路吧。
古人的智慧和经验总结,从来都不是随随便便说出来的,必然是经历过血与泪的深刻教训之后才得出来的总结。
如今的赵满仓,只能够谋定而后动。
“那就花半个月的时间,尽可能攒得更多一些经验值,实在不行的话,就薅羊毛......”
“如今到了港九,坐吃空山肯定不行,需要找一条谋生的路才行......”
“医生这条路子,短时间内还是算了吧,太引人注目了,而且也未必能够赚到多少经验值.......”
作为一名医生,赵满仓要在港九这边发展起来,其实并不困难,问题是在半个月时间内赚到更多的经验值,难度系数并不低。
想要认识到更多人,让他们为自己提供更多的经验值,赵满仓思来想去,大概率也就是自己创业了。
想到这里,赵满仓就行动了起来。
通过约瑟夫格兰特的介绍,赵满仓跟港九一家猎头公司联系上了。
尖沙咀半岛酒店的餐厅内,赵满仓坐在靠窗的位置,跟海德思哲猎头公司的史蒂夫克劳塞见面寒暄着,并且很快就进入正题了。
“我听约瑟夫说,赵先生您想要找两位管理层?不知道贵公司是?”
在史蒂夫克劳塞来之前,已经找人打听过赵满仓了,甚至就连约瑟夫格兰特也询问过许久,但没人能够说得出赵满仓更多的信息。
约瑟夫格兰特的说辞,那就是赵满仓一个富豪,具体多少存款之类的信息并没有透露。
除此之外,关于赵满仓的其他信息,约瑟夫格兰特也不知道了。
换句话说,现如今史蒂夫克劳塞只掌握了赵满仓一丁点信息,其他的信息完全没有。
如果不是约瑟夫格兰特竭力推荐,加上赵满仓愿意给出一万港币的介绍费,否则的话,就算两人是多年好朋友,史蒂夫克劳塞也不会来见赵满仓的。
作为海德思哲公司在港岛这边的合伙人之一,史蒂夫克劳塞交友甚广。
如此也意味着他十分忙碌,不是有利可图的事情,他才不会浪费自己的时间呢。
成功介绍一位管理层给赵满仓,就有两万港币,而赵满仓需要两位管理层,这里便是四万港币,远超市价。
一九五九年的港岛,很多管理层的工资,其实也就是两三千港币而已,股份制这玩意儿在港九还是非常罕见的。
国外,特别是山姆家,他们在五十年代开始,诸如摩根银行、第一花旗银行、大通曼哈顿银行等全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因为这些企业都通过股份制改革,运营上市,借助社会力量进行收购、并购等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和提高自身实力,完成了财团的蜕变。
港九在这个时代,还是茹毛饮血,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魄力与想法。
所以港九这边的企业高层,都是拿死工资的,几乎没有拿股份分红亦或者是成为公司合伙人。
史蒂夫克劳塞当然知道港九目前的职业经理人现状,所以,按照平常的一些招聘业务,他们海德思哲公司能够拿到的报酬,自然不会很多。
赵满仓这么大方的老板,可不多见啊。
“抱歉,公司还在申请当中,不过你放心,关于贵公司的酬劳,肯定不会少的。”赵满仓强调了一遍,接着说道:
“我需要的是一位报社主编,一位印刷厂的经理,我给他们的薪酬是八千元每月......”
能够让赵满仓短时间内完成经验值收割的创业,大概率就是报纸这个文娱行业了。
其他行业也不是不行,而是时间要求太紧迫了,所以还是报纸行业最合适。
半个小时之后,赵满仓目送史蒂夫克劳塞远去的背影,坐了差不多二十分钟,又来了一人。
“请问您就是赵先生对吧?”
来人也是一位大不列颠人,名叫尤里斯沃尔夫,是渣打银行经理佩尔顿拉摩里斯介绍而来的一位律师。
跟汇丰银行一样,赵满仓同样拎着五十万英镑进入渣打银行,并且在渣打银行经理佩尔顿拉摩里斯的帮助下,成功将这五十万英镑兑换成八百万港币,并且也存入到了这家银行当中。
赵满仓想要在港岛这边生活下去,这些都是必要的事情。
除了渣打银行之外,赵满仓同样还拿出了十万英镑,直接存入了第一花旗银行港九分行。
鸡蛋从不要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是投资当中最为重要的思维,特别是赵满仓现在在港九还是一个透明人的情况下,更应该如此。
佩尔顿拉摩里斯介绍了这位尤里斯沃尔夫律师,赵满仓只看重对方一点:名气足够大且实力够强。
“佩尔顿,我不管你之前有怎么样的经历,我相信你就如相信佩尔顿一样,所以,我希望你能够帮我完成一家印刷厂的收购工作.......”
跟尤里斯沃尔夫聊了一会儿之后,赵满仓盯着对方的眼睛,认真说道:
“如果你能够让我满意的话,那么我后面将会有其他大订单交给你来完成,而我给你的酬劳,有两个方案,一个是固定的十万块钱,另外一个则是看你能力了.....”
方案二很简单,假如一家印刷厂定价是一百万港币,印刷厂老板面对收购的时候提出了一百二十万的收购要求。
假设尤里斯沃尔夫能够说服印刷厂老板,降价出售,在一百万的基础上能够降多少,降下来的这部分钱,赵满仓都会给对方补齐。
当然,这个所谓的定价,赵满仓会亲自联系第三方审计公司来进行审核,而不是任由尤里斯沃尔夫或者是印刷厂老板说多少就是多少。
听到赵满仓这么说,尤里斯沃尔夫迟疑了一下,询问了赵满仓几个问题,确定之后这才选择了方案二。
“很聪明的决定,预祝我们合作愉快。”
赵满仓笑着夸赞了对方一句,尤里斯沃尔夫站起来握手,表示感谢。
又闲扯了几句之后,尤里斯沃尔夫也离开了。
转眼过了五天,在赵满仓大把撒币之下,很快就完成了既定任务。
首先是海德思哲这家猎头公司,给赵满仓介绍了好几位候选人,赵满仓通过面试之后,确定了两人。
一位是报社主编陈良生,此人是港大高材生,之前在花园城市一家大不列颠报社担任副主编。
最近是因为他母亲生病,需要他回来照顾。
由于他母亲难离故土,舍不得这边的‘家业’,所以只能让陈良生回来港九这边发展。
另外一位则是大不列颠牛津大学高材生,名叫布鲁斯查普曼。
这是一位大不列颠人,赵满仓专门要求的。
并不是赵满仓崇洋媚外,而是港九目前的情况就是这样,有学识的牛人,大部分都是大不列颠人多一些。
其次,不管赵满仓承认不承认,大不列颠人在港九更加便利一些,也能够挡住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这两人定下来之后,赵满仓就直接安排他们入职了。
而这个时候,尤里斯沃尔夫也完成了一家印刷厂的收购工作。
这是一家效益一般的印刷厂,不能说效益不行,只能说他们是真的很一般。
港九这座城市,尽管目前人口已经接近三百万了,不算很多人,但也绝对不算少。
可就是这么一座城市,算上各类小报、晚报等,整个港九便有两百多家报社,非常恐怖。
五十年代末期,每天就有三十种报纸发行面世,如果再计算各类周刊、月刊、小报等等,平均计算下来每天最少是五十份。
这么说吧,整个五十年代,港九的报纸行业竞争几乎算得上空前绝后,竞争非常激烈。
《大公报》、《文汇报》、《新晚报》、《香港商报》、《晶报》等,还有就是《华侨报》、《联合早报》、《联合报》、《中国时报》、《成报》、《星岛日报》等,这些都是目前市面上最为主流的中文报纸。
明报要在今年五月份的时候才成立,赵满仓倒是想要把查良镛和沈宝新给打包了,可问题是赵满仓现在实力不够,单纯靠钱的话,不太可能吸引到对方。
所以只能徐徐图之。
竞争如此激烈的港九报纸行业,印刷厂经营效益不好,虽然还没亏钱,但也没有赚多少。
因此,在尤里斯沃尔夫接触之后,很快就定了下来。
赵满仓掏了四十万给印刷厂老板,支付了尤里斯沃尔夫八万块钱的酬劳。
后者总感觉自己被忽悠了,早知道就直接选择十万港币的固定酬劳了。
亏大了!
印刷厂拿下来之后,赵满仓就立马安排陈良生和布莱斯查普曼两人对这家印刷厂进行调整。
印刷厂的人并不是很多,总共只有十五人,可以说是非常小的一家企业了。
不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四十万港币花得并不冤枉,相反还是赚大了。
前任老板是三年前进入印刷这个行业的,先后给那些龙虎豹、盗版书籍等刊物进行印刷,接触的都是这些业务。
按理说,这样的业务,也还算挣钱。
奈何盗版嘛,龙虎豹嘛,价格都不贵,利润本来就低。
而印刷厂有十五人,加上购置了大量的进口印刷机器,还有水电、房租等,这些都是成本,收入持续没有增长的情况下,就很快陷入恶性循环了。
港九报业的竞争很大,其他行业的竞争也差不多。
只因为港九的人口增长非常快,几乎是每年都会增加几十万人口,人多地少,竞争当然很大了。
又不是人人如过江猛龙,谁都能够很快混出一片天地。
“良生,布鲁斯,你们两人要尽快对外招工,扩建我们的印刷厂,按照六十人满编的印刷厂来进行招聘.......”
印刷厂内,赵满仓严肃地看着陈良生和布鲁斯查普曼吩咐说道。
原来印刷厂内的十五名员工,此刻都等待着赵满仓这位新老板的‘旨意’,听到老板说要扩招,大家都十分欣喜。
但赵满仓随后又表示,原本的十五名员工也要参加考核,采取末尾淘汰制。
只要是不合格的员工,都有可能被淘汰掉。
面对失业的风险,大家都紧张了起来。
整顿过印刷厂之后,隔天,尤里斯沃尔夫又联系赵满仓,说是他已经物色好了一家晚报报社。
如何在短时间内快速创业?
答案当然是通过收购、并购的方式了。
华南经济日报是一家小报纸,创刊至今已有五年时间,但江河日下,已经亏损十分严重。
按理说,从五十年代初开始到八十年代这三十年时间里,港九报业绝对是伴随着港岛经济发展最快最猛的一个行业。
只可惜报业繁荣的背后,也有很多被时代抛下的企业。
背后原因有很多,赵满仓懒得去深究这些,直接收购华南经济日报这家报纸,他要的仅仅只是这家报业的人才罢了。
如果不是收购其他报纸,而是从零开始创业,那么对赵满仓来说,这就是最浪费时间和精力的事情。
尽管华南经济日报是一家小报纸,效益也十分不堪,但对于赵满仓来说,拥有全套报业体系的职工,这就足够了。
花了不到二十万港币,赵满仓顺利将华南经济日报这家企业收购下来。
结果在收购下来的第二天,就有人上门收保护费了。
当时赵满仓正带着陈良生、布鲁斯查普曼等人开会呢,没想到居然有人来捣乱。
嘭嘭嘭!
黎勇安、吴先文、郑大华几人推搡着报社员工,以及桌子凳子等,发出刺耳的响声。
“黎爷,我们半个月前不是才交了保护费么?现在都还没到一个月,怎么今天又来了?”
华南经济日报前主编范春保面色难看,但还是讨好着说道。
身后站着自己的新老板,范春保当然要好好表现一下,期望自己能够在新老板面前留下一个好印象。
虽说他肯定没办法继续担任主编了,但一个副主编总是没有问题的吧?
“你们不是换了新老板吗?新老板来了,肯定要重新交保护费啊,要不然怎么能行?”
嚣张的黎勇安,一把推开范春保,来到赵满仓、陈良生、布鲁斯查普曼等人面前,突然吐了一口浓痰,面带笑容,语气猖狂地说道:
“你们几位都在这里啊,你们都穿得这么好看,肯定都是老板吧?应该很有钱吧?所以你们以后每月的保护费交两万块钱,没问题吧?”
布鲁斯查普曼收到了赵满仓的眼神示意,便站出来,用十分生硬的普通话说道:
“你叫什么名字?我等下就打电话给约翰督察,你最好记住你的话,希望等下你还能够这么硬气。”
黎勇安闻言,却是一点都不怕:
“鬼佬啊?你当我是吓大的咩?你喊什么督察都没有用,难道你不知道我是谁么?在油麻地这一带,我怕过谁啊?”
赵满仓闻言,顿时有些皱眉。
这事儿有些不简单!
按理说他昨天才收购华南经济日报,外界应该不知道才对,毕竟整个签约过程,也只是尤里斯沃尔夫等人知道,陈良生和布鲁斯查普曼都是他的人,还有谁会去散播这件事呢?
不过这些事儿先不急,还是先处理眼前的事情再说吧。
于是赵满仓只好准备给汇丰银行经理约瑟夫格兰特打电话,但黎勇安却是一把扯断了电话线,让他根本没办法拨打电话。
“想要喊人来救你?没跟我打招呼就想喊人?是不是在做梦呀?”
黎勇安凑近赵满仓,几乎快要紧贴着后者了,但对方身高只有一米七五,远不如赵满仓一米八五的身高,所以在陈良生等其他人看起来有点滑稽搞笑。
“为什么要跟你打招呼?”赵满仓顿时被气笑了,问了一句,然后非常突然就打了对方一拳。
嘭!
赵满仓用了五成力气,直接将黎勇安干飞了三四米远,直到撞在办公桌,这才停了下来。
陈良生、布鲁斯查普曼、范春保等人都没有想到文质彬彬的文艺青年老板,身穿西装,明显就是一名绅士,居然力气这么大?
一拳就把人打飞三四米远,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呀。
而且这还不是黎勇安踉踉跄跄地往后倒出去这么远,是直接飞出去,绝对是因为赵满仓力道太大导致的。
其实,如果不是办公桌挡住了,黎勇安还能够飞得更远。
简直就是西装暴徒啊!
吴先文、郑大华等人都咽了咽口水,有些不敢置信,可回过神来之后,还是立马提起西瓜刀就砍向赵满仓。
他们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正是热血的年纪,哪里管得了那么多?
大部分都是刚到港九没多长时间,为了混口饭吃,他们除了拼命之外,没有其他办法。
但是他们根本靠近不了赵满仓,三人被赵满仓打伤之后,其他十来人全都瞠目结舌,然后不敢再上前了。
有西瓜刀在手里,他们也害怕啊。
毕竟赵满仓的腿脚功夫太强了,比他们的死对头那个红双棍大口发强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