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力求食 作品

第155章,官方消息、风雨欲来(求月票)

一九五九年一月二十四日,农历腊月十六,星期六。

京城友谊宾馆附近的房间内,卡费尔尼科夫、尤兹尼萨维登科、伊莉娜斯托寇思等人正在开会。

此时在赵满仓家门口附近盯着的只有张远航和耿东初两人,罗银水、邵玉琴和张令娴他们则是一起开会。

只因为今天已经是二十四日了,距离赵满仓前往莫斯科参加医学交流已经快满三个月了。

这个时间点,赵满仓很大概率已经快要回京城了,如果当初在博利舍利钦斯基营地搞事的那人是赵满仓的话。

“你们昨天晚上都没有发现任何动静么?不会是你们都睡死了过去吧?”

目光扫过罗银水几人,卡费尔尼科夫面色阴沉地说道。

罗银水他们几人的精神状态,好像有些亢奋,不太像是熬了一夜的样子。

那么真相就是他们昨晚都没有认真盯着赵满仓家,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没有,我们不可能做这样的事情,刚才您也看到了,我们监视的目标还在,她根本没有离开,也没有任何异常......”

张令娴他们几人连忙解释了起来。

昨天晚上是很冷,毕竟这会儿可是寒冬腊月,白天都很冷,更何况晚上?

对于他们这些盯梢的人来说,在晚上盯梢,那确实是非常折磨人的一件事。

见他们这么解释,卡费尔尼科夫他们依然没有释疑,准备今天晚上开始,他们也跟着一起监视。

毕竟现在已经靠近赵满仓原定返回京城的时间了,很大概率就是这个时间点回来。

听到他们这么说,罗银水几人表面上答应,心里却是叫苦不迭。

如果这些人一起盯梢的话,晚上就甭想偷懒了。

另一边,东直门北中街四号,安德烈拉佐夫也在听奥尔洛夫索比亚宁等下属们的工作汇报。

最近这段时间,因为赵满仓的事情,安德烈拉佐夫已经没有好好休息过一段时间了。

只因为谁也不知道赵满仓到底有没有从原始森林那个地方出来。

雪崩的地点太冰冷了,救援是不可能救援的,只能等到夏季再说。

此前在博利舍利钦斯基营地附近出现莫斯科士兵毕兰梅拉泽的身份证明一事,让克格勃的普罗霍特卢布列夫怀疑那是赵满仓冒充的,由此让安德烈拉佐夫根本就没有再睡过一个好觉。

事关重大,由不得安德烈拉佐夫,所以他只能够认真对待这件事。

奈何冒充毕兰梅拉泽的那个人,真的宛如人间蒸发了一样,从此再也没有了痕迹。

而赵满仓家又一直没有任何动静,甭说是赵满仓的身影了,即便是一封信或者一封电报都没有。

导致安德烈拉佐夫认为赵满仓很有可能真的永远待在莫斯科原始森林里了。

莫斯科,特维尔大街,克格勃总部办公室。

从上级领导办公室出来之后,普罗霍特卢布列夫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在办公室里坐了一会儿,他便拿起电话,打出去一个电话,不到两分钟,就有人敲门来到他的办公室。

“现在还没有关于赵满仓的情报么?”

“是的,长官,我们在新西伯利亚州几个州附近都找过了,也严密监视.......当地警察局也在辅助,但截至目前,依然没有任何的消息传来........”

“反倒是因为这一次的事情,当地警察局倒是接连破获了好几个大案子,便是隔壁部门,他们也抓到了乔恩费兰特这人,不过还有艾德文斯图尔特、布拉德霍普金斯和安东尼迪图瓦他们三人并没有找到尸体或者踪迹,猜测他们三人应该是逃跑了.......”

“另外,远东那边传来消息,截至目前,关于赵满仓的踪迹依然没有,没有电报或者信件传递过来.......”

听完下属的汇报,普罗霍特卢布列夫沉默了半晌,然后才挥手让对方离开。

办公室内,彻底安静了下来,而普罗霍特卢布列夫则是在发呆,脑子里转速很快,但没什么卵用。

瞎猜乱猜是不可能找到冒充那位名叫毕兰梅拉泽士兵的人,而他作为克格勃情报科负责人,是不可能一直揪着这件事不放,因为他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就比如说最近这段时间,莫斯科一家专门生产金红石矿石的矿工企业,接到了大量的海外订单。

当前的时代背景,就是莫斯科跟山姆、威廉、德克、路易等关系虽然紧张,但很多领域的经济贸易早已经开放了。

作为克格勃情报科负责人,普罗霍特卢布列夫必须要搞清楚,那些第三方世界国家的人为什么要进口金红石这种矿石呢?

尽管他们克格勃不是专门搞科研工作的,金红石这玩意儿也不是什么限制级矿石,出口是肯定没有问题的。

但关键在于第三方世界的科技实力本来就非常弱,他们怎么就突然需要如此数量的金红石呢?

事务繁多让普罗霍特卢布列夫不可能放太多的注意力在冒充毕兰梅拉泽士兵这件事上面,即便这个人当初在博利舍利钦斯基营地搞出了那么大的事情。

京城,外交部街工字楼,办公室内。

齐正则刚从领导办公室回来,关于赵满仓的事情,领导给出了最新指示:务必保护好我们的同志。

先不管当初冒充毕兰梅拉泽士兵,在博利舍利钦斯基营地闹事的那个人到底是谁,赵满仓前往莫斯科支援,参加医学交流却被雪崩活埋这是事实。

既然是事实,现在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眼瞅着回归时间也快到了,那么宣布赵满仓牺牲的事情便迫在眉睫。

不能因为莫斯科那边的人怀疑,然后就真的认为是赵满仓冒充毕兰梅拉泽了。

人云亦云是非常可怕的。

“看来,领导的意思应该是宣布这个牺牲的通知,安抚躲在暗处的赵满仓.....当然,也有可能赵满仓是真的牺牲了.......”

思考良久,齐正则还是没有想明白领导这么做的用意。

但毫无疑问,领导这么说了,虽然不至于直接盖棺定论,但一定程度上来说,给赵满仓的事情定了调子。

隔天,也就是二十五号这一天,裴益民带着曲国春、李进雄、戴耀民、顾守之、罗德鸿、周德清和练秋婷他们七人回到了京城。

去的时候总共九人,回来的时候,却少了一人。

飞机降落在南苑机场,曲国春他们高兴之余,也带着淡淡的忧伤。

因为赵满仓至今还杳无音信,到底是真的被雪崩活埋在了莫斯科原始森林里面,还是逃出生天在外逍遥呢?

休息过后,曲国春他们几人商量了一下,在晚上的时候,一起来到了友谊宾馆附近的赵满仓家里。

林婉亲自接待他们七人,刚进门,周德清就直接跪倒在了林婉面前。

“对不起......”

当初在原始森林的时候,如果赵满仓不是要救他周德清的话,那么赵满仓也不至于被雪崩活埋。

听到周德清详述了当初的一幕,林婉整个人差点没摔倒,还好被眼疾手快的练秋婷给搀扶住了,这才没有出事。

曲国春他们带来了不少礼物,但这些礼物都没能让林婉开心起来。

即便是林慧君,也是双眼红红的,因为五岁的她已经懂事了,知道她那个爹回不来了。

母女俩哭得很伤心,让曲国春他们这些人更难受。

特别是练秋婷这位女翻译也跟着一起掉眼泪,悲伤的气氛顿时更浓烈了。

当林婉她们在哭泣的时候,外交部街工字楼,办公室内。

裴益民正在给领导进行详细汇报当时的情况:

“....详细情况就是这样了,等到雪崩结束之后,我们还在附近找了一天一夜,但没有任何收获,之后当地救援队也来了,可是面对那种情况他们也是束手无措......”

听到裴益民这么说,领导和齐正则都沉默不语。

那是零下四五十度的原始森林地带,并且还是高海拔地区,平均海拔在两千多米以上,可不是平原地带呢。

那么寒冷的天气,估计也只有神仙来了才有可能把赵满仓给救出来吧?

所以,赵满仓都被活埋了,克格勃情报科的普罗霍特卢布列夫这个人居然还怀疑赵满仓?

再说了,就算赵满仓侥幸没死,逃出生天了,那也应该是联系裴益民他们,或者说回到京城才对。

以赵满仓那么顾家恋家的一个男人,他媳妇林婉又身怀六甲,怎么可能会狠心抛妻弃子呢?

这完全说不通啊。

“当时埋那位莫斯科士兵的时候,赵满仓也参与了对吧?那他不是自己一个人处理的吧?”

突然,领导如是询问道。

这是问题的关键,这一点,当初普罗霍特卢布列夫也早就询问过裴益民、费多尔戈东诺夫、科列斯尼科夫等人。

“领导,这一点我很确认,当时是赵满仓挖坑,其他几位莫斯科士兵也都在帮忙,我和叶友章同志也有帮忙,并不是赵满仓一人将那个士兵的尸体下葬的......”

听完裴益民的解释,领导默然地点头,道:

“既然这样,那就当他已经壮烈牺牲,给予家属补偿吧.....”

领导亲自拍板,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

转过天,也就是二十六号上午,齐正则和裴益民两人亲自过来赵满仓家里,跟林婉宣布了赵满仓牺牲的通知。

来自官方的消息,让林婉彻底晕了过去,现场顿时一阵手忙脚乱。

一个半小时之后,林婉在协和医院病床上幽幽醒了过来,但她的精神状态并不是很好。

从官方那边得知了赵满仓离开的消息,让她彻底崩溃。

尽管之前李保国等人就已经传来了消息,然而这些她都只当做是八卦而已,内心并不是很相信。

结果现如今,齐正则和裴益民都说了那个她最不想听到的消息,这件事真让她几乎撑不住了。

她变得非常憔悴,没有了食欲。

“乖女儿,你可不能这么想不开啊,你自己不吃饭,但是你肚子里的孩子还要吃饭啊......”

边儿上的章冬月,看到女儿这副憔悴的样子,心疼坏了。

然而章冬月并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只能安慰自己女儿要养好身体。

林婉似乎没有听到这句话一样,还是在发呆当中。

港九,旺角避风塘对面的序言书屋,今天的张全贵,准备大干一场。

他跟《港九日报》的工作人员沟通过了,今天要五百份报纸,他要豁出去了。

五百份报纸可不是小数量,跟昨天的三百份,足足多了两百份呢。

当然,今天也是人家《港九日报》让利的最后一天了,从明天开始,张全贵卖一份《港九日报》,收入就不是三毛钱,而是一毛钱了。

不过他也不担心五百份卖不完,毕竟倚天屠龙记这本小说非常好看,昨天就已经有很多人追着要购买《港九日报》了。

大清早,张全贵就接到了五百份《港九日报》,并且把它们全都摆在了书店门口最显眼的位置。

“张伯,给我来一份《港九日报》,扑街的潇湘子......”

“哇,《港九日报》终于到了,太好看了.....”

刚开店没多久,张全贵的序言书屋就挤了不少人,这些人大部分都是来购买《港九日报》的。

看到这样的场面,张全贵笑得直咧嘴。

但是一想到明天之后,他就赚不到这么多钱了,不由有些遗憾。

如果每天都这样的话,那该多好啊?

三毛钱一份报纸,五百份就是一百五十元,这跟抢钱一样。

早早起床的孙雨彤,比往常早了十分钟来到楼下的早餐店吃早餐,点好早餐之后,就来到隔壁的序言书屋,冲张全贵笑着打招呼。

今天的她,不仅购买成报和香港商报这两份报纸,同时也购买了《港九日报》。

“张伯,谢谢你,要不是你前天推荐我买这份报纸,我肯定要错过一本好看的小说了.....”

孙雨彤是《成报》编辑,是文化人,最喜欢看小说了。

而且倚天屠龙记这本小说是跟射雕英雄传一脉相承,尽管里面的郭襄等跟射雕英雄传有关系的配角都被赵满仓处理过了,可依然不影响阅读。

引人入胜的倚天屠龙记,尽管只是发表两天而已,但已经吸引了一大群人的喜爱。

更何况,除了倚天屠龙记之外,还有民生小事和博君一笑这两大板块,其他板块同样备受港九市民的喜欢。

比如孙雨彤,她现在就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自己模仿《港九日报》民生小事这个板块里的小故事进行创作了。

照抄别人的文章,那肯定是不行的,但模仿再创新,那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因为文人里有个词叫:借鉴!

“对吧,信张伯肯定没错。”

张全贵乐呵呵地回应道,不过他很忙碌,因为早上人很多,大家也几乎都是这个时间点购买报纸,所以他顾不上跟孙雨彤多聊。

乘坐轮渡前往港岛的时候,孙雨彤没有发现,她身边有不少翻看报纸的人,有不少人都在翻看《港九日报》呢。

常平修就坐在孙雨彤旁边,眼睛却没有盯着后者这个美女,而是观察四周。

作为《港九日报》的编辑,他当然会留意自己公司的产品。

从二十号这一天开始上市发行,当天总共出货量是两万份,早上八点半左右,就被催促加印一次,补了足足一万份。

二十一号这一天,凌晨五点半就按照三万五千份的数量进行发货,到了早上八点,又补了一次货,这一次补了有六千五百份。

尽管要求补货的数量减少了,但此时的《港九日报》的销量却已经来到了四万一千五百份,这是一个非常厉害的跨越。

现在是二十二号,也是让利的最后一天,今天凌晨五点半的时候,总共发货四万五千份。

如果这四万五千份报纸能够顺利销售出去,那么《港九日报》的销量铁定能够排进全港报纸销量前十左右,甚至更前面。

全港每天都有超过三十份报纸上市发行,这些都是能够赚钱的报纸,否则的话,就像之前的华南经济日报一样,每隔几天才发行一次,所谓的日报名存实亡。

竞争过于激烈的港九报纸行业,看似无比繁华,实际上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每月还有不少新报纸上市,比如大名鼎鼎的《明报》,就是在今年五月份创刊发行的,不过这个时空,估计这会儿查良镛和沈宝新两人还没创立明报吧?

“比昨天多了八人,嗯嗯,看来今天早上又得加印了.........”

观察了一圈之后,常平修暗暗想道,嘴角不自觉地上扬,显然对轮渡上这样的变化感到十分高兴。

今天刊印的《港九日报》,上面有两篇是他写的文章,那么多人喜欢看这份报纸,足以说明一切,他当然骄傲了。

不过,一想到老板设立的读者反馈信箱,常平修便心痒难耐,也不知道有没有人给自己写信呢?

邮寄地址就是港岛荷里活道启发大厦三十六层,《港九日报》办公室。

“痴线嘅!”

孙雨彤眼睛有点疲劳,就从报纸上移开视线,结果看到常平修这个人坐在自己旁边看着自己傻笑,不由翻了个白眼。

后者闻言,笑容一滞,被人骂神经病,换做是以前,他肯定也要骂回去。

但是现在,他收敛了脾气,指了指对方手里的《港九日报》道:

“小姐,你手里拿着的报纸是我们公司今天发行的,上面有两篇文章是我写的.....”

“切,老套的搭讪方式!”孙雨彤上下打量了一下常平修,再次翻了一个白眼。

常平修顿时无语了,自己这幅尊荣虽然不是大帅哥,但也不是猥琐男或者是丑男吧?

对方虽然是一个面容清秀的靓女,但冷着脸的样子,也成功劝退了常平修的聊天欲望。

两人没有再说话,但旁边却有人突然询问常平修。

“这位先生,你刚才说你是《港九日报》的员工?你还写了两篇文章?是不是倚天屠龙记?”

这人明显就是武侠小说迷,接连三个问题,让常平修欣喜之余又有些尴尬。

毕竟倚天屠龙记这本小说并不是他创作出来的作品,而是他老板赵长寿。

跟对方进行一番简短对话之后,轮渡也即将抵达港岛中环码头。

临分开之前,那人还是催促了常平修:“先生能不能麻烦多更新一点倚天屠龙记?这小说那么好看,每天才四千字也太少了.......”

“我们尽量.......”常平修尴尬地应着,给不了任何的承诺。

因为报纸上面的所有版块都是他们老板亲自拍板定下来的,他们这些编辑可没有这样的权力。

甚至就连主编布鲁斯查普曼和副主编陈良生两人都没有这个权力呢。

《港九日报》刚创刊还不到十天时间,上市发行也才第三天,现在就改版的话,肯定不是什么好主意。

不过,就刚才这人的提议,也足以证明《港九日报》确实从竞争激烈的港岛报纸行业里杀了出来。

全港超过三百家报纸,光是闻名全港的报纸便有《大公报》、《文汇报》、《新晚报》、《香港商报》、《晶报》、《工商晚报》、《华侨报》、《联合早报》、《联合报》、《中国时报》、《成报》、《星岛日报》、《香港时报》等。

这些都是销量排名靠前的报纸,在港九有很多市民很喜欢看他们的报纸。

当然这还仅仅只是中文报,还没计算那些英文报纸呢。

孙雨彤也听到了常平修跟人的对话,但她也仅仅只是好奇地看了一眼,并没有多问的意思。

“《港九日报》的销量确实很好,值得深思和借鉴,但我们《成报》也不差啊,切,先追上我们《成报》再说吧......”

作为《成报》的编辑,孙雨彤也是挺骄傲自信的。

再说了,常平修这人长的不咋地,却想搭讪自己,还不承认,切!

此时的常平修还不知道这些,他已经回到了荷里活道启发大厦三十六层公司办公室里,老板居然也早早来到了。

因为最近这段时间都需要在中环这边上班,赵满仓只好又花钱在附近轩尼诗道购买了一套房子。

每天乘坐轮渡往返港岛和九龙半岛,终究不是那么方便。

早上八点,准时上班。

会议室内,主编布鲁斯查普曼、副主编陈良生等人都坐在凳子上,每天早晨例会,有事说事,没事散会。

公司刚成立没多久,事情繁多,例会也就是大家见面聊工作的最好方式,同时也是赵满仓了解公司整体动态,体现老板权力的方式之一。

今天这个会议主要是聊目前《港九日报》的销量情况,从今天的情况来看,稳步上涨。

明天突破五万份,问题不大。

等各部门都汇报完情况之后,赵满仓这才开口说道:

“明天开始,就不再让利了,所以我们必须要守住今天的销量,明天能不能破五万份,是生是死........”

“大家各司其职,做好自己的份内工作,但凡有任何失误的地方,那么到时候你们自己主动提交辞职信,清楚明白?”

众人齐声应了一下,赵满仓这才满意点头,宣布散会。

不过布鲁斯查普曼和陈良生两人却被赵满仓留了下来,叮嘱了几遍,后者这才离开公司。

走出启发大厦,赵满仓顿时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

二十号那天,他就一次性收获了不少经验值,接连两天,又收获了不少。

整个港九日报总共有六十人,还有十二人才刚招聘进来,倒是还没给赵满仓提供经验值。

所以赵满仓薅羊毛已经薅上瘾了。

短短几天时间下来,经验值余额已经成功突破一千了,可以说是自从他拥有系统以来,积累经验值最快的一次了。

虽说赵满仓以前也知道经验值这玩意儿用处很大,可之前这一次才深刻知道经验值的用处到底有多大。

不提其他,经验值余额有四位数的时候,就给足了赵满仓底气。

他想要临时增加系统空间的大小也都可以,也可以临时增加在任何他想要用到的地方。

就比如说大不列颠护照,这玩意儿赵满仓确实没有,可伪造一个还是没有问题的。

如何伪造呢?

靠加点提升制作证件技术咯。

虽说制作证件这样的技术十分鸡肋,但该说不说,在某些时候,它是真香。

现在赵满仓已经拥有四位数的经验值了,也该开始准备一二了。

今天是一月二十二日,距离原定莫斯科‘医学交流’三个月的时间,也不足三天了。

二月七号就是农历春节除夕了,因此如果赵满仓想要跟自己媳妇吃上团圆饭,那就必须尽快安排了。

想要回京城,赵满仓思前想后,最终还是选择从木村那边借道前往半岛汉城,再从汉城进入渤海。

到渤海之后,那一切就简单多了。

但是,赵满仓也不敢小瞧那些巡逻的士兵和高射炮,所以他必须得采购一些船只放在系统空间里,以备不时之需。

而在此之前,赵满仓还是需要稍微清空一点系统空间里的存货。

就比如说之前从莫斯科格罗德帕特里亚什粮食公司收割来的上千万斤粮食,这玩意儿十分占地方。

所以赵满仓来到九龙仓码头这边,租借了一个仓库,然后将系统空间里面一半的粮食都放在九龙仓码头仓库了。

接着赵满仓就去购买了一张前往木村大阪的机票,接下来就等明天了。

港岛利源东街20号利源大厦,《成报》总部,主编办公室。

“这两天市面上多出来一份报纸,叫《港九日报》,李经理有没有看过这份报纸?”

主编牟彦方笑眯眯地看着经理李东衍,看似闲聊,实际上却是有敲打的意思。

《成报》成立于一九三九年,至今已经有二十年的历史。

风雨飘摇那么多年,《成报》一直都是港九销量排名靠前的报纸,但是现如今一家原本濒临倒闭的华南经济日报,被人收购改版过后,却是一跃成为港九排名前十的报纸,这是多么惊人的事情啊。

要说《港九日报》的质量有多么好,牟彦方是不承认的。

他看过《港九日报》,新闻直击、中国在线、本地信息等板块都中规中矩,没什么好说道的。

至于说民生小事和博君一笑这两大板块则是有哗众取宠的嫌疑。

好好的报纸不办,非要整这些歪门邪道,什么时候严肃报纸居然也成为娱乐大众的载体了?

荒唐!

简直荒唐至极!

而牟彦方现在就想要知道,《港九日报》的销量到底为什么会冲得这么快?

这可不太像是昙花一现的样子,毕竟倚天屠龙记这本小说的质量非常高,有点像是《香港商报》上连载的那本射雕英雄传。

反正从行文风格、文章质量等来看,倚天屠龙记和射雕英雄传这两本小说太相似了。

可这明显就是两个作者,除非是查良镛又开了一个小号,但这人有那么多精力么?

牟彦方当然认识查良镛,知道后者不可能有那么多的精力,何况查良镛正在准备的新书是雪山飞狐,而不是倚天屠龙记。

“牟主编,我看过这份报纸,我也简单了解过,但是我也不清楚具体为什么……”

李东衍有点苦恼:

“我察觉到很多报亭、书店老板都在卖力推销这份报纸,并且这份报纸一直摆在最上面,我猜测他们这家报社应该是给这些报亭、书店老板让利了........”

“但是具体让利了多少,以及是否还有其他策略,我暂时还没看出来.......”

让利的行为,无异于饮鸩止渴,根本不是正当的市场竞争,反正牟彦方就是这么认为的。

听到李东衍的话,牟彦方思考了一下,便道:

“那行,麻烦李经理多注意一下这方面的消息,我们《成报》在港岛屹立二十年,靠的是自身硬实力,但也需要注意市场动向,不能闭门造车....”

办报纸的人,怎么可能会闭门造车呢?

目送李东衍离开之后,牟彦方已经在思考,如何抨击《港九日报》这家报社的行为了。

实际上,牟彦方也多少有些眼红,毕竟短短几天时间内,《港九日报》每天销量最少在几万份,这绝对是了不得的进步。

二十号之前,各大报亭书店都没有《港九日报》的身影,然而今天早上,牟彦方经过他家楼下那家报亭的时候,仅仅只是站了十分钟,他就发现有八人购买了《港九日报》,其中五人是主动要求购买,还有三人则是报亭老板推销的结果。

这才十分钟而已,就销售出去八份报纸,这根本不像是一家刚发行的报纸,这个销量都比得上《成报》了。

作为《成报》主编,牟彦方也已经不是单纯的文人了,利益先行已经体现在他日常行为当中。

没办法,港九这座城市就是这样,以利益为先导,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整个社会就像一个大染缸,牟彦方也没能经受住诱惑,家里养了一个老婆和三个姨太太,如果他不努力赚钱的话,怎么养得起这一大家子人?

九龙半岛宏光道一号星岛大厦,星系报业有限公司总部,董事长办公室内,胡文仙喊来了主编顾齐北和副主编申元直两人商议几件事。

首先便是《港九日报》突然杀出来一条血路,并且看其锋芒毕露的样子,完全不是昙花一现。

所以必须要召集起来,一是研究对方的营销方案、报纸文章等等,二是看看有没有打压的可能性。

同行是冤家,何况星系报业有限公司旗下有《星岛日报》、《星岛晚报》、《英文虎报》等报纸,本身竞争压力就很大了,现在还跳出来一个《港九日报》跟他们竞争。

如果胡文仙这个董事长坐视不管的话,可能不需要多久,星系报业公司下属的报纸销量将会受到冲击。

自从一九五四年,她父亲去世之后,胡文仙被迫接手星系报业有限公司。

过去这几年时间里,她一直战战兢兢,生怕把她父亲一辈子的基业给毁掉了。

因此,不管是从哪方面出发,已经有了崛起势头的《港九日报》自然也就进入胡文仙的视线了。

“董事长,据我所知,《港九日报》这份报纸应该是通过让利行为,才会有如此的销量,我相信他们不可能一直这么亏本发行报纸.......”

顾齐北作为主编,平日里除了需要做好本职工作之外,还需要关注其他竞争对手。

而《港九日报》从二十号上市发行那天开始,顾齐北就已经关注到了。

接连两三天的时间,那些报亭老板们都在竭力推销《港九日报》,这本来就十分反常。

所以,顾齐北随便了解之后,很快就知道了《港九日报》的小伎俩。

这种营销策略,不可取。

毕竟办报纸靠可不是这些歪门邪道,而是自身的硬实力。

申元直也点头附和,表示赞同道:

“是的,董事长,我也注意到了这些,港岛、九龙半岛、元朗、荃湾等地方,几乎所有的报亭、书店老板们都在推销《港九日报》.......”

“我还打听到了一个消息,这家报纸背后的老板应该挺有钱的,就是不知道他们这一次让利会让多久,但我想肯定不会超过半个月吧......”

听完顾齐北和申元直两人的分析,胡文仙沉默着点头,但眉头皱得很深,显然有点发愁,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最后只能是静观其变,然后进入下一个话题。

星岛日报是胡文仙父亲在一九三八年创办的报纸,现在已经有二十一年的时间了。

能够在港九这个地方屹立这么多年,星岛日报当然有可取的地方,而且也早已经培养出了一批忠实读者。

短时间内来说,倒是不需要太担忧。

更何况,过去这七八年时间里,港九的人口一路走高,说不定购买《港九日报》的读者只不过是那些新移民罢了。

毕竟《港九日报》也学人家《香港商报》连载小说,并且倚天屠龙记这本小说还跟射雕英雄传那么类似,要着急也应该是《香港商报》和射雕英雄传作者查良镛才对。

另一边,中环皇后大道西,香港商报总部。

一九五二年的时候,香港商报是在京城外交部街工字楼那位领导的指示下创办,是我们唯一特许在内地公开自办发行和在全球加大发行的港九报章。

“这位赵先生创办的《港九日报》还真是凶猛啊,倚天屠龙记这本小说也挺好看的,就是不知道查良镛先生现在是什么心情呢?”

办公室内的房兆辉笑呵呵地冲对面的总经理戴杰说道。

房兆辉是香港商报社长和主编,大权在握,且不惧《港九日报》这份报纸,倒是有看戏的意思。

不等戴杰开口,查良镛就敲门进来了,说曹操曹操就到。

查良镛来这里却不是给房兆辉和戴杰两人汇报好消息,而是带来了一个坏消息,那就是他的新书将不会在香港商报进行连载。

这个消息顿时让房兆辉和戴杰两人大吃一惊,合作得好好的,怎么就不继续连载了呢?

是嫌弃稿费太少了么?还是有人挖他离开?

房兆辉和戴杰两人竭力挽留,但查良镛主意很正,自然不会被留住。

在查良镛离开之前,戴杰还是询问了一下前者关于倚天屠龙记的看法。

“我能有什么看法?有人模仿我的文风,这是好事啊.......”

查良镛这是故作轻松,心里却是非常苦涩和苦恼,却没有什么办法,因为他自己正在经历人生重大选择的关头,当然没什么心思去想倚天屠龙记的事情。

别人模仿他的文风罢了,这有什么奇怪的地方么?

就算有,他也追究不了。

天下文章一大抄,再说了,倚天屠龙记根本没有抄袭他的作品,最多就是文风类似,仅此而已。

转眼第二天,一月二十三号,这一天是《港九日报》结束让利的第一天。

换句话说,诸如张全贵他们这些书店老板们,从今天开始就不可能再像之前那般卖力推销了。

那么《港九日报》今天的销量会怎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