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力求食 作品

第264章,太阳能电池板、新计划、画饼

布置好任务之后,赵满仓他们开始行动,他们兵分两路,一路直奔庄园附近的那一排平房救人,另一路则是直奔庄园内的军火库。

为什么要得到他们的军火库呢?

很简单,赵满仓他们这一次带过来的武器装备并不算很多,而他们需要面对的人却是一支超过三千六百人的海盗队伍。

如此庞大的队伍,赵满仓他们想要把人救走,难度系数当然很大。

即便这群海盗都是一些乌合之众,但三千六百人跟二十一人相比,太悬殊了,更何况赵满仓他们需要带走一百多名华润公司职员,其中有十多人受伤了,所以结论只有一个,那就是灭掉这群海盗才行。

否则的话,赵满仓他们甭想离开杰布拉。

杰布拉这边有很多人,附近应该也还有不少军阀或者海盗,赵满仓他们来这里是执行任务,而不是来这里送死的。

赵满仓自己则是机动,单独行动,并不跟他们一起行动。

两架无人机出现在高空,严格监视陆耀伟和杨春江这两支队伍,赵满仓通过对讲机来通知他们哪里有人,哪里没人。

两支队伍都能够及时反应过来,所以在开了天眼之后,这才是绝对的降维打击。

基于此,陆耀伟他们直接横推无敌,很快就闯入了他们各自的目的地。

“杨春江,你们现在火速控制好局面,在东面这边设立两道防线,然后派出五人去接应另一支小队...陆耀伟,你们这支小队速度救人,从西边这里出来...停一下,十米开外来了一百多人...”

陆耀伟和杨春江他们胳膊上的对讲机,一直在响着,根本没有停下来过。

因为赵满仓一直在说话,远程指挥他们的行动。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都救不了人,那才是奇怪呢。

无敌了!

不到五分钟的时间,零伤亡的情况下,陆耀伟他们两支小队成功汇合,赵满仓看到之后并没有急着上前,而是让他们在保护好那一百多名华润公司职员之后,分出点力量,尽可能地消灭思纳胡德这群海盗。

这一次的救人行动,赵满仓只是当指挥,全程都没有动一下。

半小时之后,思纳胡德还是逃跑,赵满仓看到这一幕,下令让丁志康、赵俊鹏、周德勇、蔡跃文他们从另一边包抄过去,把他们给包圆了。

“别让这条大鱼给跑了,他的汽车队伍最少装了好几箱的美元,这可是你们的功勋章啊,给我拿下....”

听到赵满仓的话,丁志康他们眼睛都红了。

每次出来执行任务,他们最想要的就是拿到功勋章,其他都是虚的。

庄园另一边,也就是豪华别墅的后门,思纳胡德还想驾驶汽车离开,几枚小菠萝从天而降,直接断了他的去路。

子弹倾泻而来,那是他们军火库里面的子弹,结果现在却成了他们的催命符。

丁志康他们几人连续配合,成功将思纳胡德给击毙了。

看到他们的头目都已经死透了,其他小虾米顿时四散逃跑,丁志康他们也没有再追击。

海盗都该死,能杀多少就杀多少,但是追击的话就算了,因为蛟龙军本来就只有二十人,人数太少了,不适合追击。

又过去十多分钟,赵满仓这才收好无人机,回到了杰布拉庄园的弹药库附近。

“老赵,你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居然可以如此精准无误的指挥战斗,太强了,简直无敌了呀...”

看到赵满仓出现之后,陆耀伟、杨春江等人都惊呆了,凑近过来询问情况。

在他们看来,赵满仓绝对是开了天眼一样,可他们也抬头看过,根本没有看到任何东西,连一只鸟都没有,那么赵满仓又是如何看到他们的呢?

“具体是什么,你们现在别管,抓紧时间撤离才是真的。”

赵满仓没跟他们闲聊,毕竟现在还不是安全的时候。

尽管思纳胡德已经被他们干掉了,还剩下的那些小虾米也四处逃窜离开了,根本形成不了威胁,饶是如此,赵满仓还是认为先走为妙。

在杰布拉这边多呆一会儿就多一份危险,他可不想让华润公司的那一百多名职员再受伤了。

陆耀伟闻言,正准备说什么,不远处的周德勇突然兴奋地走了过来,“老赵,队长,我们发现了很多的美钞和黄金,大概有上千万呢...”

一个海盗头目的老巢,发现这样的金钱,太正常了。

只不过,看周德勇那兴奋的样子,估计是有很多呢。

“不用清点,马上打扫战场,迅速撤离。”赵满仓命令道,众人齐声叫好。

大家协同合作,该清理现场的就清理现场,该包扎伤口的包扎伤口,过了一会儿大家伙这才开始撤退。

庄园这边还留了不少车辆,能够使用的车辆超过二十辆,汽油也有不少,所以全部都被赵满仓他们给征调使用了。

思纳胡德这位海盗头目的老巢,确实是放置了很多的物资,这些物资都是抢夺来的赃物,现在则是赵满仓他们的胜利品。

车队启程,离开杰布拉庄园。

刚离开不到半小时,杰布拉庄园这边便来了其他人,并且越聚越多。

一个新的海盗余孽,或许再次诞生。

只不过这些都跟赵满仓没有多大关系了,他们离开杰布拉之后,顺利抵达海岸边,由赵满仓提前去找船只,然后所有人顺利乘坐小舢板,再抵达几海里外的大商船上,紧接着这才返回。

赵满仓他们护送这群人一路返回到港岛,在大海上漂了好多天呢。

回到港岛之后,赵满仓并没有跟着一起回京城,同时又把陆耀伟他们给重新派遣了出去。

越是接近年底,任务就越多。

福田小渔村的机场和深水港已经在建设当中,估计再有一段时间便可以顺顺利利地通航了。

港岛这边,赵满仓再次来到这里,跟驻扎在这边的蛟龙对外贸易公司负责人辛向东交代情况。

往后辛向东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将大部分从大陆运抵福田小渔村的物资转运到港岛葵涌码头,然后再从这里发货出去。

安保团队则是从大陆这边招聘,并不需要过多操心这些。

“我们蛟龙综合机构有钱,所以安全问题放在第一位,每一次外出运货,都必须要有足够的火力支援,我不希望听到你们的求救通知...”

“但如果你们真的陷入危险当中了,必须立马通知蛟龙军去救你们,听到没有?”

辛向东连连表示明白,但旋即他又提出了问题,那就是他们港岛这边的大货轮不多,并且招聘的船长也不多,好像技术还不怎么样。

“那就是从大陆那边招聘,我来搞掂吧。”

赵满仓直接包揽了这件事,因为论人才的多寡,内地肯定是超过小小的港岛。

或许港岛这地方真的有不少人才,但实际上船长是需要技术的,也是讲究经验的,赵满仓相信大陆这边肯定能够帮忙解决掉这个问题。

至于说大货轮不够的问题,这纯粹就是花钱就可以解决的事情呢,更加简单。

在这边待了几天,时间已经进入到十一月份了。

到了这个时候,赵满仓就发现了,时间过得是真的快呀。

港岛山顶别墅,刘宝婵她们母子三人已经搬进来这边住了,而刘宝婵又怀上了,已经快两个月了。

自从确认怀孕之后,刘宝婵可高兴坏了,还一个劲儿地想要确认这一胎会不会也是双胞胎呢?

她的好胜心还挺强的,总是想要超越林婉。

事实上,她第一胎就是双胞胎这件事,便已经算是超越林婉了,谁让林婉根本没有生过双胞胎呢。

在她看来,赵满仓每次来港岛这边都是匆匆忙来,急匆匆离开,好像来找她就只是纯粹来看看她和孩子,仅此而已。

但也因此,让她能够更疯狂索取,或许是这样的原因,才是她生下双胞胎的主要原因吧。

如果赵满仓知道了刘宝婵的想法,只怕要无语了,双胞胎只是一定概率,并不意味着就跟这些有关系。

反正想要生下双胞胎,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第二胎再怀上双胞胎的概率,很低很低。

即便如此,在还没有完全确认的情况下,刘宝婵依然觉得这件事大有可为。

虽然赵满仓说了概率很低,但终究还是有这样的可能性,所以她十分期待。

在港岛待了到十一月四日,赵满仓这才回了内地,并且在白云城郊区的基地机场起飞,直奔大西北。

抵达大西北之后,赵满仓就通过高空降落伞投送物资的方式,将剩余几百吨的物资,全部投送到了沙雅实验室附近。

赵满仓亲自投送物资,当然十分精准,不会有一丝一毫的误差。

反正是通过系统空间,直接从飞机机舱腹部这边打开大门直接投送就可以了,不要太简单。

几百吨的物资呢,分了上百个降落伞,一次性就搞掂了。

这些物资并不完全都是冻肉,还有新鲜蔬菜水果之类,虽然是通过高空投送的方式,但蔬菜这些都进行了非常到位的包装,不会出现意外。

搞掂这一切之后,赵满仓也在高空盘旋几圈过后,这才降落下来。

齐子州他们已经派人抓紧时间将这些物资给带回来,然后存放到仓库当中,这些物资都是他们沙雅实验室这边急需的物资呢。

“老徐,老杨,现在太阳能电池板技术项目还差多少?”

会议室内,赵满仓把徐庆功他们喊了出来,追问进度。

“领导,现在已经完成了,正在测试当中,如果能够通过所有的测试,那就可以正式投产了...”

徐庆功在汇报工作的时候,并没有非常激动,因为他们已经努力了很久,沙雅实验室是在今年二月份便开始投入使用了,尽管一开始他们只有两百一十四人。

而且其中八十人还只是大学毕业生,也就是李维汉、柴云振他们这群人。

在如此困难重重的情况,耗时将近一年,他们也终于拿出了这款设备。

一个能够通过太阳光能来产生电能的太阳能电池板,相关技术都是由赵满仓提供的,根本不需要他们再进行什么研究了,可以说他们的工作很简单。

然而即便这样,他们依然花费了不少的时间。

不过总算是完成了。

幸不辱命吧!

最后的临门一脚,这个测试在徐庆功他们看来绝对是没有问题的。

赵满仓闻言,鼓掌庆贺,替他们感到高兴。

“好,那我就在这里多待两天,直到你们测试完成。”

两天之后,所有的测试结果已经出来了,完全切实可行,一切都没有任何问题。

实验室内爆发出阵阵欢呼声,大家都十分高兴,这件事对于众人来说,确实是非常值得兴奋的事情,因为这是沙雅实验室研发出来的第一款产品。

别说技术什么的都已经出来了,理论层面的技术根本不缺乏,但想要从纸面理论变成实物,这同样需要时间和精力啊,根本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我真替你们感到高兴,非常棒!”赵满仓也挺激动的,他不是科研人员,虽然他可以开挂,但远不如这些高科技产品能够量产来得开心,更让人有成就感。

“大家都休息一天,明天所有人都好好睡一觉,到旁边看看风景什么的,该娱乐就娱乐,该放松就放松,大鱼大肉的生活跟你们招手....”

“我会通知食堂给你们准备好各类点心美食,保证让你们吃饱喝足穿暖,我唯一能够做到的事情就是后勤保障绝对不会落下....”

“从后天开始,你们将兵分三路,一路继续深入研究太阳能电池板的其他几类技术,不管是更高深的技术还是耗能更低的技术,都要开始继续研发...”

“第二路人员则是马上建立十条生产线,我需要你们在半个月内完成生产线的布置和调试工作,半个月后能够马上投入量产当中...”

“第三路则是培养工人,之前九月底我给你们送来了一群初高中学生,都给我好像培训他们,让他们成为一名合格的流水线工人...”

是的,赵满仓从一开始就计划在这里建立腾龙工厂分厂了。

只要是这边研发出来的产品,那都可以直接就地进行生产。

资源的问题,根本不叫问题。

等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出来之后,沙雅实验室地区这边就可以建立一座大型的太阳能发电厂了。

等到那个时候,沙雅地区这边的电能就更加不缺了。

不缺电之后,那么一切就变得更加简单了。

总而言之,赵满仓需要在这边建立生产工厂,从研发到产品生产,至于说后面的产品销售,那就更加简单了。

所有生产出来的产品,到时候交给蛟龙对外贸易公司就可以了呗。

因此,现在的情况就是赵满仓需要将太阳能产品生产出来之后,抓紧时间建立太阳能发电厂,紧接着才是将部分太阳能发电设备打包,交给蛟龙对外贸易公司,然后找人卖了。

赵满仓现在还记得之前他跟外交部街工字楼领导的赌约呢,半年之内要赚够一亿美金。

既然确认了不是从棉兰老岛带回来黄金,所以赵满仓绝对不会主动破坏这个赌约规则。

“太好了,谢谢领导!”

隔天,大家都放假休息,徐庆功他们第一次在沙雅实验室周边闲逛,除了沙漠还是沙漠,他们更多是在逛蔬菜大棚、湖泊等地方。

这些才是沙雅实验室地区这边的巨大变化。

正当徐庆功、吴绍云、杨永富他们这些人闲着到处逛一逛的时候,赵满仓则是编写计划书,准备这一次回到京城之后,找领导提交计划。

蛟龙综合机构的一切行动,当然都需要跟上面汇报清楚,更何况,他这一次的计划需要花费的钱,更多呢。

转眼又是第二天,赵满仓看着吴绍云他们忙着兵分三路地继续搞研发生产的工作,看了一天,然后就带着实验室产品离开了这里。

京城,灵境胡同,办公室外,赵满仓亲自组装太阳能发电设备,展示给领导们看。

“领导,喏,这就是我们沙雅实验室刚刚研发出来的产品,太阳能发电设备,这样的设备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我们东部的资源很少,相反大西北那边的资源有很多,太阳能发电设备的出现就能够很好地利用太阳能,为我们提供更多的电能...”

“不过大西北这边的电能想要运输到东部这边,就需要建立一条特高压输电线了,所以我的想法就是在沙雅实验室建立一座新的发电输电设备相关的实验室,以此来研发这部分科技....”

现在的东大内地,特高压输电设备线路是没有的,只有在一九五四年,在莫斯科专家的帮助下,我们第一条220千伏输电线路投入运营。

至于说330千伏的输电线路则是在一九七二年才建成。

因此,赵满仓提出来的特高压输电线路的计划很好,建立发电输电设备研发实验室的想法也很不错。

可需要耗费如此多的资金,那就要了老命。

领导们一边看着正在发电的太阳能发电设备,又看了看赵满仓提交上来的计划书,沉吟半晌,道:

“这样,满仓同志,我们先开会研究一下,过两天我们再跟你细聊这份计划书的事情,怎么样?”

“没问题,这是应该的,那领导你们忙。”

赵满仓笑着点头,并没有拒绝。

反正饵料已经撒下去了,赵满仓就不相信领导们会不心动?

甚至他在计划书里的相关要求,都会得到允许呢。

没办法,谁让现在的沙雅实验室地区已经成功地拿出了一款产品呢?

太阳能发电设备到底牛不牛逼,在领导们找其他专家咨询过后,不就知道了么?

事实上,在赵满仓离开灵境胡同,返回家里带娃的时候,领导们扭头就喊来了好几位大学教授和中科院那边的专家。

该说不说,内地现如今的人才确实不多,但大学和中科院这两个单位里,绝对有不少人才呢。

“领导,这不是我们国家的产品吧?嘶,这样的太阳能发电设备比我们的火力发电厂也相差不远了,这个效率可真高...”

中科院一位名叫秦一民的专家,看到太阳能发电设备之后,顿时两眼放光。

他已经了解清楚这台太阳能发电设备的功能和发电功率,这才大吃一惊的,毕竟这样的高端玩意儿一点都不像是内地的产品。

尽管现如今内地陆续搞出来了原子弹和东方红一号卫星,然而依然有很多人不太自信,特别是在一些十分前沿的科研领域上面,更加不自信了。

太阳能发电的概念,很早就有了。

早在一百多年前,高卢鸡科学家贝克勒尔在实验中发现光生伏特效应,这是太阳能发电技术的基础。

到了一九三零年,朗格首次提出利用光伏效应制造太阳能电池,一九五四年的时候,山姆贝尔实验室开发出了效率为百分之六的单晶硅太阳能电池,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有实用价值的太阳能电池。

然而在如今的时代,单晶硅这玩意儿还是高端产品,只因为生产效率很低,成本相对较高。

现在东大境内确实能够生产单晶硅,但研发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并且是如此高效率的太阳能发电设备,那几乎不可能。

除此之外,那就是过去这几年当中,从津城码头那边陆陆续续交易来了很多高端设备,也因此,秦一民才会误认为这是从津城码头那边交易来的。

“呵呵,秦同志,你认为这样一台设备,如果能够量产的话,能否建立一座发电厂?建立起来之后,又能够提供多少电能呢?”

领导的提问,让秦一民变得严肃了起来。

沉吟片刻之后,秦一民看了看不远处的刘吉祥、步尚全、武庚年他们三位教授,道:

“领导,这台太阳能发电设备的效率是百分之四十六,比山姆那边研发出来的设备要强大太多太多了,这样的太阳能发电设备,如果是直接建立在我们大西北那边,那么每年能够产生的电能是非常恐怖的...”

“具体能够提供多少电能,这个就需要看发电厂的规模了,如果规模足够大的话,那么每年供应几百万,甚至是上千万度电,完全没有问题...”

“但是有一个大问题,那就是大西北那边的电能只能供应给大西北当地,无法为我们东部这边提供更多的电能,因为现在的输电设备太落后了,根本输送不了这么远的距离....”

在不考虑长距离输电线路损耗、电压稳定、电流强度等实际问题的情况下,220千伏输电线路最远就只能够输送一千公里的距离。

然而,实际情况当中,怎么可能不考虑这些问题呢?

总不能在大西北太阳能发电厂输送出来的一千度电,到了一千公里之外的目的地,就只剩下五百度,甚至是只有三百度电了,那么这样的情况下,损耗如此之大,还要它来干嘛?

并且高压输电线路也是需要成本支出的呀,在支出了这么多成本前提下,结果还是出现这样的低效率问题,说实话,真瞧不上。

因为现在明显还有火力发电厂、水力发电厂等综合成本更低的发电厂来满足现如今内地的用电需求,自然不急着考虑那么多呀。

领导们闻言,也是沉默了,当即便又询问更多的细节,同时还不忘咨询刘吉祥他们其他三位教授的意见和看法。

两天之后,灵境胡同办公室内,一场别开生面的技术研讨会正式开始。

赵满仓也参加了这一次的会议,而且更多时候都是他在发言。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我们需要清楚地认识到一点,我们是一个大国,我们拥有七点零五亿的人口,我们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未来我们国家的大部分人都用上电的时候,以现在220千伏高压输电线来说,根本无法满足我们人民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

“所以开发特高压输电线路是必然的历史使命

“大西北那边的太阳能发电厂必要建立,也必然要建立更多的发电厂,将这些发电厂所产生的电能输送到东部地区也必然的....”

“五年无法建成,那么我们就用十年,甚至是二十年来建成这样的线路...”

“330千伏、500千伏、800千伏,甚至是1000千伏等特高压输电线路都必然会建立起来,横贯东西南北,我们也必须要建立起来...”

会议室内,赵满仓的话铿锵有力,领导们、专家们都认真听着他的话,不时地低头在纸上写写画画。

这可不是开大会,而是开小会,这样的会议,完全是可以在会议结束之后就能够确定下来的呢。

甭管如何,赵满仓是循序渐进地推进计划,给领导专家们画饼。

“各位领导,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全国七亿多人民,家家户户都有电视机、收音机的场面,甚至我们还会有更加先进的高科技设备,比如电冰箱、空调、洗衣机等家电设备,那么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居民每天耗电量最少是一点五亿千瓦时....”

“我这可不是开玩笑,也不是跟大家乱说话,这是必然会在未来三四十年内发生的事情,最晚也不会超过五十年...”

“我们中华民族必然会崛起,这是大势所趋,也是历史的必然,没人可以抵挡得了...”

“电视机、收音机、空调、电冰箱、洗衣机等都是未来很多家庭必备的家电设备,甚至于他们有很多大西北地区家庭,他们可以直接在自家屋顶安装这样的太阳能发电设备,他们甚至比东部地区更早实现现代化...”

“再一个,我们再来聊一聊公共交通领域,铁路!”

赵满仓的话震耳欲聋,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忍不住惊讶起来,实在是太令人吃惊了。

只因为赵满仓描述的未来场景,令人向往,即便是外交部街工字楼领导都听得十分认真

铁路用电需求?

领导越是往后面听,越是吃惊。

“电力火车是未来的必然趋势,我们从一九五八年开始就已经进行仿制了,虽然技术研发过程比较慢,但我相信未来肯定是能够研发出更快更好的电力火车...”

“电力火车完全能够做到两百公里每小时,甚至是三百八十公里每小时,或者是四百五十公里每小时的车速....”

“领导们仔细想一想,未来我们将建成超过四万公里的高铁线路,纵贯南北东西的高铁线路网络,从京城到两千多公里外的白云城,我们也只需要六七个小时就够了....”

嘶!

领导们倒吸了一口凉气,这样的场面光是想一想,就让人浑身激动。

用在民用领域并没有什么,但如果是在军事方面呢?

六七个小时就能够行驶两千一百多公里的距离,这样的运输效率直接拉满。

并且连通全国各地,到时候南北东西之间的交流也变得更加方便快捷,经济发展等各方面也同样如此。

所以今天这一次的画饼大会,赵满仓成功了。

大家都十分激动,不管是秦一民这位中科院专家,还是刘吉祥他们几位大学教授,亦或者是赵满仓。

之前赵满仓提交的计划已经通过了,在大西北沙雅实验室地区建立一座发电厂,成立一个关于研究发电设备、输电设备等方面的新实验室。

目的达成之余,领导们反而是提出,让沙雅实验室牵头,成立研发高速电力机车的科研团队。

对于领导的要求,赵满仓表示没问题,但一切都必须在蛟龙综合机构的领导之下来完成。

他盯上了秦一民他们这些专家,还盯上了明年毕业的大学生名额,他需要更多。

“另外,领导,这个高速电力机车的研发团队,我想把他们放在大西北的沙雅实验室,只有放在这里,我才放心!”

领导闻言,反而是提出了疑问,“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沙雅实验室地区的后勤保障压力会不会太大了?”

出于保密的要求,赵满仓肯定不可能建立一条公路或者铁路从沙雅实验室通往外地,那么就只能够从高空来进行运输。

也就是说,现在沙雅地区这边的所有物资人员的运输,都只能够靠空中运输,地面运输至今还没有实现过。

现如今的沙雅实验室,仅仅只是四千多人,每天消耗的物资就不少了,如果再增加多其他项目人员,只会暴增更多。

如此一来,其实不仅仅是后勤压力增加,还有就是各方面的问题也会陆续出现。

然而,实际上,将这样的项目放置在大西北这边的好处,却仅有保密严格这一点,其他都是坏处。

这么干,何苦来由?

“不会的,领导,我回来之前就已经打听过了,国外现在已经有一种运载能力达到上百吨的运输机,我看看有没有交易来这样的大飞机,方便我们沙雅实验室这边进行各项物资的运输...”

赵满仓的话让领导们眼前一亮,真的能够搞来这样的运输机么?

要知道这样的运输机绝对是限制级的呀,不仅仅可以用在民用航空,更是可以在部队运输上面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战略价值极大。

不管如何,既然赵满仓已经提出来了,那么这肯定是有这样的运输机,就是不知道‘李同志’能否交易来这样的运输机了。

“好,这个你可以直接找粮食公司那边进行交易,如果他们能够顺利交易来这样的运输机,那就分配一架给你们单位……”

顿了顿,领导话锋一转,道:

“不过你们蛟龙综合机构之前的那几架飞机就要让出来了,不能一直占着不用…”

“领导您这话说的不对,我们蛟龙综合机构的设备,哪里有被浪费过?都是物尽其用的好不好?”

赵满仓据理力争,可不管自己的话是否得体。

不过他说的确实是事实,不管是马里奥m6147还是其他直升机,根本就没有被浪费过,一直都有它们各自的用处,而不是被束之高阁,然后就没什么作用了。

领导虚点了点他,笑骂一句貔貅,便没有再说什么了。

如果不是蛟龙综合机构确实很厉害,一直都能够立大功劳,领导肯定也不会给赵满仓好脸色。

就这样,会议结束之后,沙雅实验室又即将迎来扩张的新篇章,但秦一民他们很大概率没那么快前往沙雅实验室地区,因为新场地还没建设好,需要等一等。

这一次,赵满仓只能够找其他工程部队来完成建设任务了,毕竟邓继和、万立明他们还在福田小渔村那边干活呢。

玉门关营地,一支一千人部队在这里集合,他们都是从其他地方过来的工程部队,这一次需要前往大西北干活,胡厚容、尚仲敏、孟周平等人心中忐忑不安。

一架马里奥m6147客机降落在营地机场的停机坪,胡厚容等人有秩序地登机,看到十分年轻的赵满仓担任机长,不由有些好奇。

但张文宏的介绍,顿时让孟周平他们几人全都瞠目结舌。

几人没有想到,眼前的赵满仓并不仅仅只是机长那么简单,更是领导。

赵满仓并没有跟孟周平客套什么,只是强调了一遍部队纪律,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他们应该十分清楚才对。

“你们这支工程兵部队有自己的纪律,也有自己的炊事员,到了目的地之后,你们所见到的一切都需要忘掉,不能够到处观望,还有,除了保卫队的两人之外,不能够你们跟现场的其他人说话,清楚明白?”

为了保密,赵满仓也只能够出此下策了。

孟周平他们连连点头,表示明白。

工程兵部队是部队,虽然有铁一样的纪律,但难保有人传递消息。

因此甭管如何,保密这件事都需要提前跟孟周平、尚仲敏、胡厚容他们说清楚。

当飞机顺利抵达沙雅实验室之后,眼前的一切,确实让孟周平他们瞠目结舌,谁让这里的绿洲环境确实很不一样呢。

齐子州和潘恩之两人亲自给孟周平他们安排房间,他们的生活区域跟沙雅地区这边的其他人,完全是两个世界。

在沙雅实验室两公里外的区域,赵满仓准备在这里兴建一座太阳能发电厂,除此之外,还会在另一边兴建一个实验室。

所有这些基础设施工程都需要孟周平他们这支工程兵部队来完成。

花了几天时间,把这一千人运输到沙雅地区,赵满仓把孟周平他们喊过来,简单开了一个会议:

“现在是十一月份,这边的气候条件不是那么好,诸位同志请多多担待,不过我们会尽可能地提供更好的条件给到大家,保证大家顿顿能够吃上肉...保暖衣服和医疗方面都会尽可能地提供最好的保障给到大家...”

孟周平他们一听,双眼瞬间瞪得滚圆,顿顿吃肉?

一开始,他们还以为赵满仓说大话,结果开工第一天,齐子州就给他们送来了半吨多的冻肉。

嘶!

十多名炊事员看到之后,眼眶都红了,这特么是真的?

“领导,您确定这是我们一天的肉食?而不是一周或者一个月的?”

“你搞错了,这是一顿,晚上还有,每天给你们大概一点三吨的肉....”

说是一点三吨的肉,也就是两千六百斤的肉,上午和晚上各一千斤,早上六百斤的肉,好家伙,不算早餐那顿,中午和晚上两顿各一千斤呢。

他们总共才一千人,每人一斤肉啊,看似很少,实际上很多很多了。

太奢侈了!

“我们领导说了,前面第一周就应该让你们吃饱吃好,如果往后还是不够吃,那么就保持这样,但是你们还得吃蔬菜和水果,不然的话,容易营养不良...”

齐子州的话,让孟周平他们嘀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