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36计 作品

第576章 造神(6K求月票)

第576章 造神(6k求月票)

时代杂志的鲍尔之后,则轮到央视的王国栋。

虽然排在后面,但毕竟国内的大众和海外不一样,大家所关心的地方也有些不同。

“麟…麒麟老师,我这么叫,应该没问题吧。”

两人自然切换成华语来聊。

鲍尔丝毫不介意,因为他是懂华语的。

“当然,这本就是我的笔名嘛,只是之前这个名字在国内不是太出名的,不过我发现,最近也有一些人开始这么叫。”

其实是从霓虹那传过来的,他们对于陈麟风,言必称麒麟老师,表现的很尊敬的样子。

国内这边也开始逐渐受到影响,在提及他写作方面的时候,会带上麒麟老师这个名字。

“麒麟老师,你对国内的通俗文学发展怎么看,有没有可能跟你一样,走出到海外呢”

“当然有,而且希望不小。”

“哦”几个记者都来了兴致,“您给说说”

“通俗文学方面,我比较看好网络文学,因为竞争太激烈了,我觉得整体水平,其实是高过海外的。

这里面不仅包括剧情、想象力方面,还有节奏,怎么把一本小说写的吸引人,我觉得国内的网文作家,都做的非常好。”

陈麟风摊手,“我有时候看一些网文,都会欲罢不能,有时候不是茜茜提醒,我可能都看通宵了。

这就是优势所在,国内的网络文学只是缺乏一个出海的渠道。”

王国栋没想到对方会给出这样一个答案,此前他可是从没有关注过国内网文的。

“您觉得国内网文有前途”他再次确认。

“对,非常有前途,”陈麟风肯定的点点头,“华夏的网络文学,有可能发展成为最具影响力的文化优势项目。”

前世其实就是这样,只是起点在海外的渠道和资源,还是有点不够。

霓虹的轻小说很出名,但其实就内容上讲,除了少数校园恋爱题材,其他大部分都是被吊打的。

哪怕是恋爱题材,后世起点轻小说频道也逐渐发展起来,说不得过不几年就要完成超越了。

霓虹的异世界轻小说,甚至好多都是国内上古年间的套路。

但由于霓虹的动画制作能力强大,因而他们那边的轻小说,借着这个渠道,名气上似乎比国内网文还要大一些。

说起网文,陈麟风来了兴致,提到了这几年的一些热门网文,算是帮忙打了下广告。

像是《斗破苍穹》《冒牌大英雄》《仙逆》《永生》《将夜》《遮天》《凡人修仙传》之类。

都是这几年的热门网文。

说起来,网文确实是开始进入全盛时期,这些小说,哪怕在后世也都是比较出名的。

陈麟风不吝于给它们在更大的平台,比如央视上推广一下。

他现在是起点大股东,也算肥水不流外人田了。

王国栋虽然没怎么了解过网文,但好像不知道在什么地方,也听说过这里面部分小说的名字。

“这里面《斗破苍穹》和《遮天》我好像听说过。”

陈麟风点点头,“没错,这两部小说很出名的。

这些网文可能不如一些实体书质量好,毕竟他们要每天连载,很难说写的又好又快,但在可读性上,一定是最好的,因为他们靠这个吃饭。

大众所喜欢的就是这样的作品,我认为这大概就是未来的文学发展方向。”

王国栋吓了一跳,没想到对方对网文的评价这么高。

眼看有点跑题,他赶快往回收。

“有人说你是现在实体书行业仅剩的一根独苗,你怎么看待这个事。”

“实体书行业确实不景气,以后可能会越来越差劲,大家都转到手机上来看电子书了。”

“那为什么你的小说,还是能卖这么多呢,哪怕光算国内销量,也超过百万本了。”

“可能是因为我这些年积累的口碑还算可以吧,这是读者对我的厚爱。

只是我并不觉得这种现象可以一直持续,说不定等我再写新书的时候,就没有这么受欢迎了。”

其实他也一直在奇怪,正常来说,大家都在网上看书了。

“不,大家对你是不一样的,”王国栋道,“我这边收到不少消息表示,大家对于你的作品,有着不一样的信任感,每当有你新书发布的消息,大家总是奔走相告。”

不止如此,买麒麟老师新书,几乎已经成了一种风潮。

他们买完之后,在网上晒自己买到的新书,然后大家互相讨论剧情,在论坛上发表看法。

一整套下来,像是在做某种社交活动。

当一项活动带上了社交、装逼等字眼,那就和一般情况不同了。

随后,王国栋又问了几个问题,其他几个台的记者也轮番问问题。

专访临近结束,不论是鲍尔还是王国栋等人,都非常满意,这次的专访可谓收获满满。

摄影机已经收起,鲍尔突然问道,“陈,你会冲击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吗”

因为今天专访的主题是小说和文学方向,基本没有涉及到影视类的话题。

这会儿采访结束,他忍不住要多问问。

陈麟风这时已经起身,闻言笑了笑,“当然,我会尝试一下。”

“那莱昂纳多呢”

“他值得一个最佳男演员,这会是第一目标。”

鲍尔了然,《小丑》野心不小啊。

其实总部那边愿意将陈提为今年的年度人物候选,有一部分原因就是由于《小丑》。

这部电影在欧美世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这种影响,是深远且长久的。

西方世界一些国家的政府,甚至有的害怕这种影响,而选择抵制这部电影。

但这又从另一方面,更加抬高了《小丑》的地位。

毕竟对于大众来说,你要不抵制,不封禁,我还不看呢。

政府的封禁,才是最好的广告。

……

“时代的最强音,当代最强的畅销书作家!”

鲍尔带着采访稿回去之后,时代杂志很快推出了新一期的特刊。

封面上,陈麟风和jk罗琳相互抱胸对视,既有对立,也有一丝相互欣赏的意味。

这一期特刊在欧美极其受欢迎,上面不仅有陈麟风的采访内容,也有jk罗琳的专访。

“陈是我见过的,最具有天赋的天才作家。

在这一点上,我不能和他比。

你们也知道,我在发布小说之前,穷困潦倒,《哈利波特》发售之后,我的生活才好起来。

而陈不一样,他在非常年轻的时候,就可以给杂志社投稿了,我记得没错的,是不到10岁

这就使得我们两个人,不管是在写作风格上,还是剧情、想象、节奏上,都有着很大的不同。

但相同的是,我们两个人都致力于让读者喜欢上我们的书,这一点我觉得大家目标是一样的……

……对于陈本人,我认为他的未来更加宽广。

他现在还不到三十岁,就正常人来说,都还没到创作的最巅峰。

我认为他能走的更远,去看看我也不曾见过的风景……”

这是jk罗琳在专访中,对于陈的评价。

再结合着陈对于jk罗琳的看法,两人不约而同的对对方表达了欣赏的态度。

西方虽然没有伯牙子期这个典故,然也是有知音这个说法的。

欧美的一众媒体疯狂的炒作,两个不同时代不同年龄的作家,都表现出了豁达、雅量的一面。

这太美好了。

有时候媒体就喜欢营销这种,惺惺相惜的名人组合。

尤其是两个名人背后都站有大资本作为榜首的时候。

欧美的读者们,尤其是本有点对立的两人粉丝,更是对对家好感大增。

这成了一场口碑营销的大秀。

而东亚地区,不仅有时代杂志,还有当时参与采访的本地媒体。

“陈立志成为当代的流行天王,新一代迈克尔杰克逊!”

“《诡秘之主》将成为新的全球流行文化代表”

“当代最强的两位通俗小说作家,jk罗琳与陈,两人互相欣赏,惺惺相惜。”

“《诡秘之主》或将开启影视化改编,有望达成《哈利波特》系列的票房奇迹。”

“……”

《华青报》《人民文学》《联合早报》等参与采访的媒体,很快便放出了相关的报道文章。

央视华语频道晚上黄金时分,将整个采访视频放出,热度达到了顶峰。

比之其他媒体着重于报道,陈麟风和jk罗琳的对比,央视这边则多了后半段,陈麟风对于国内网文,以及未来文学发展方向的看法。

文学界一片哗然。

“网文那是什么东西,竟然也能代表华夏文学未来的发展方向”

“小陈还是太年轻了,网文作为一点营养没有的快餐文学,他一个年轻人喜欢看,还算正常,但他不该这么说。”

“陈麟风他不是什么没名气的小年轻,他是国内目前最具名望的作家,应该担负起自己的责任来。”

“……”

当然,文学界没落不是一天两天了,大众并不是很在乎他们说什么。

网上对于陈麟风的看法喜闻乐见。

“果然,早就知道麒麟老师喜欢看网文,现在还在看呐”

“麒麟老师果然有品位,推荐的几部网文都是热门。”

“在央视打广告,真牛逼!”

“……”

广告不是白打的,就因为陈麟风表达了对于网文的看好。

一众股民想要用钞票对相关公司表示一下支持,这才发现起点都还没有上市。

不甘心的他们,又开始查找陈麟风相关的公司,麒麟和龙麟。

发现这两家也没上市。

甚至已经在融资的猫眼和v站,也都还没走完上市流程。

股民们常待的论坛、群里面,很快出现了一大批催促陈麟风赶快上市的声音。

韭菜们等着你来割呢,你怎么一点不着急,快点的!

其实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陈麟风手上的几家公司,都很被看好。

结果几家公司一点没听到上市的消息,给大家都急坏了。

玛德有时候老板干的太好,也不是什么好事。

根本不缺资金,他就一点不着急。

……

欧美的神奇十月之后,截止新书发售满一个月,新书的销量超过1100万。

然后便来到了圣诞前的一个月,小说迎来一波新的销售高峰。

如同此前《时代》杂志所猜测的那样。

《诡秘之主》成了圣诞节期间,最好的节日礼物之一,被无数欧美家庭的父母所青睐。

虽然是大孩子了,但也还是可以要求圣诞礼物的嘛。

《诡秘之主》新书的销量,第二次大爆发。

一个月时间,新增销量直接多了600万本。

年底时,单本销量便已经破了1700万本。

这才只是新书发售后,一个季度的时间。

这样的增长速度,完全赶上了《哈利波特》当年的盛况。

《时代》,以及其他报刊杂志,对于陈麟风和jk罗琳的相关营销,着实不是空穴来风。

不止新书,《诡秘之主》的前两本,也跟随新书一起销量爆发。

毕竟圣诞节父母们,总不能只给孩子买第三本吧。

那看着有什么意思。

要买就要买全套!

因而,到了年底,两本书平均销量超过3500万。

系列总销量超过8800万。

《诡秘之主》系列,到了第三本,终于显现出威力,迎来了彻底的爆发。

当然,这是后话。

在接受完专访之后,陈麟风继续在家守着媳妇。

但外界的嘈杂声还是随着小说销量的不断提升,而不断传进来。

11月初,有港岛媒体记者在报道中,提到说他采访到了金庸。

然后宣布说,金庸在采访中,表达了对陈麟风的欣赏,认为这会是未来华夏文学的扛鼎之人。

一时间,传的沸沸扬扬的。

金庸本人已经久不露面了,自从2010年之后,大概三年时间,没有在公众出现过。

开始还有人怀疑,这是不是有跟过去一样,是属于冒用金庸的名头。

毕竟过去没少出现过类似情况。

港岛记者可不讲究。

但随后,金庸相关方出面报道没错。

这下,舆论彻底传开,国内网络也开始讨论起来。

陈麟风在网上看到了相关的信息,腻歪坏了。

他大概明白,这里面有上面领导的手笔。

一两年前,文化口李司长就跟他提起过,要树立起华夏文化名片以及门面。

前段时间,梅姐更是跟他说,官方已经下定决心,要推举他了。

说白了,就是造神。

这种文化名人造出势来,某种角度上来说,也是相关部门的政绩。

就跟古代某一任皇帝执政时期,出现了文化昌盛,文学名人频出,就可以夸赞文治一样。

如今也有类似的需求啊。

文化自信,不能光嘴上说不是。

陈麟风明白这个道理,觉得也没什么不好,毕竟受益的是他。

但拿金庸给他抬架子,就有点……

他可不喜欢这个人,或者说,对他在《笑傲江湖》中的影射深恶痛绝。

也就人已经老迈,否则怎么也得跟对莫岩一样,给上点眼药,或者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在小说里,给影射一番。

如今被这样一夸,到要让他承情一般,别提有多难受了。

陈麟风想了又想,最后在微博上发了一段话。

“受不起这么大的名头,江山代有人才出,华夏经济发展起来之后,肯定会有在文化领域上走出成绩的人,不能太过自满。”

说白了就是,不认,告辞!

这一波舆论过去,上面又有新主意。

“什么和李嗷对话”陈麟风惊讶道。

“没错,在燕京大学,”梅姐道,“听说还要请不少人在现场,比如黄易、王硕、严佳岩等人,哦还有马芸,再加上众多燕大学子。”

“等等,这关大马哥什么事”

陈麟风感觉这就像是一群马里面,走进来一头驴一样奇怪。

“会谈的话题里,有关于武侠的讨论,捎带着也会提到金庸。”

梅姐道,“你应该是对金庸不太感冒的,李嗷更别说,有反方就有正方,所以……”

反正是来凑数的。

陈麟风了然,估计是听到消息,过来刷存在感的。

这几年,大马总最喜欢在大众面前出现。

略过这个,他不禁咋舌,“嚯这可真是大阵仗啊,严佳岩,是那个燕大的文学评论家吧。”

梅姐点点头。

其实这人还是燕系的教授,只是在他们眼里,更重的角色,还是文学评论家。

这位非常推崇金庸,又总是在过去看不上陈麟风写的作品。

他其实才是正方观点的主力。

梅姐笑了起来,“其实一开始,领导是有想过邀请金庸的,只是那位身体确实不太好,因而就放弃了。”

陈麟风嘴角微动,上面还真是不屈不挠。

这是真下定了决心,要推高他在文学方面的地位了。

要看一个人的地位,就看他和谁对话就知道了。

其实陈麟风在文学方面的地位,一直都比较模糊。

要说最具含金量的作品,《她》在全球范围内,地位都不低。

要不也不会因为这部小说,有望拿到诺奖提名了。

只是,陈麟风又是以畅销书闻名。

此前的《无限世界》销量破亿,这种通俗文学,在国内的地位又不太高。

说是通俗,其实就是垃圾文学。

就像前世韩涵、郭小四的小说一样,主流文学界根本不认。

虽然主流文学界其实早没什么地位了,但具体到评述一个人的文学地位的时候,他们这些文学评论家又总能支棱起来。

当然,《无限世界》的质量,也确实没到那个程度,好看是好看了,讲究也是真不讲究。

很多同行都看不太下去。

只是如今又不一样,《诡秘之主》的专业口碑也是不错的,文学界对这本小说,评价颇高。

称其具有维多利亚时代的气息,构建起了一个完整又紧密的奇幻世界。

陈麟风从写《神探夏洛克》以来,看的众多书籍,文笔上的不断提升,起到了作用。

因而,陈麟风如今在专业地位上,评价飙升,已经不是过去那样,还局限于通俗领域。

这也是上面这么急切的想要推他的关键原因。

看到希望了。

李嗷这个人,有人说他是大师,有的人又对他不屑一顾,但总之,文学地位还是有的。

因为,就被上面选中,充当了抬架子的人。

当然,李嗷对于陈麟风也是很好奇的,毕竟是当今最有名气的作家。

影视方面就不提了,作家们多少还是不太看的上拍电影的,电视剧就跟别说了。

再加上李嗷本身也喜欢出风头,这倒是相得益彰,各取所求,因而也就有了这次对谈。

两人要在燕大,对文学展开巅峰对谈的消息,很快就传了出去。

瞬间,全网就激动起来。

这两个人可都是名人。

陈麟风就不说了。

李嗷在内地网上也有很多拥趸的,微博上,最火的人里面,就有他。

“陈麟风要和李嗷对话我艹!”

“这两个一个偏冷静,一个好开炮,性格经历甚至看法都不太一样,感觉有的看了。”

“年轻的那个冷静,年长的那个容易激动,我怎么觉得这俩应该换换”

“哈哈,这谁想的主意,太有意思了。”

“……”

具体的时间,定在了11月8号周五,央视会进行全程录制,还有新浪以及v站进行全程直播。

随后几天,各路报纸、媒体,以及各个互联网平台,都在宣传这次对话。

消息传的到处都是。

甚至连茜茜这个由于怀孕,以至于间隙性断网的人都知道了。

刘茜茜眼睛亮起来,“你要和李嗷对话”

“是啊。”

“你们会聊什么”

“这个得到时候才能知道了。”

“那我到时候能不能去看啊。”

陈麟风摇摇头,“还是不要,到时候人太多,万一磕到碰到。”

刘茜茜小脸立马晴转多云,“为什么啊,根本就不会有事的,你们就是要关着我,不让我出门对不对。”

陈麟风连忙哄道,“第二天央视就有转播,咱们在家看好不好,到时候我和你一起看。”

“嗯……”刘茜茜支起脸想了想,“那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