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陈麟风的2013!(8k大章)求月票
时间每到11月期间,都会是贺岁档电影重点宣传的时候。
今年也不例外。
陈麟风在网上专门搜索相关的电影宣传片,看有没有确定档期的。
一部叫《等风来》的爱情电影,烂片!
还有宁昊那部终于被放出来的《无人区》。
再有就是冯晓刚的《私人订制》,前世他拍这部片子,纯粹是为了帮华艺补《1942》的窟窿。
今世《1942》没亏钱,因而原因自然也变了。
主要是他看到张一谋和陈凯鸽都变了路子,搞起了历史题材加大制作,看起来挺靠谱的。
因而他也想搞点跟过去不一样的。
但又由于有《夜宴》这样的教训,因而为了获取支持,还是炒了回冷饭。
这3部电影,都确定要在今年12月份上映。
此外,还有《大闹天宫》《澳门风云》《前任攻略》,郭凡的《时空恋旅人》,陈凯鸽的《长安三万里》等电影,档期都排在了元旦之后。
具体是在贺岁档的末尾,还是角逐春节档,目前还不确定。
大家都在等着《惊天魔盗团》的消息,得等这部电影确定下来档期,才好安排。
正常来说,2013年的贺岁加春节档,会是比较差劲的。
只是多了个陈麟风,情况就不一样了。
上述的电影里,有几部完全是因为陈麟风的原因,才得以出现。
只要他们质量上来,能够撑住档期,那么大众对于国产电影的信心就还能维持住。
陈麟风拨动着鼠标,眉头紧皱。
尽管有所准备,但看到《老爹去哪》这种根本算不上电影的电影,还是让他有种想吐的感觉。
真敢玩啊。
前世让它整出来近7亿的票房,如今怎么也不能让其背后的资方如愿。
你最好多赔点,才好警示后来者。
但想想这部电影的票房才几千万,就算宣发上下了大功夫,也是依托于芒果台的平台宣发能力。
估计不了多少钱。
想让它赔钱,有点难,至少不能让它大赚,然后整出第二部来。
陈麟风想了想,拨通了郭凡的电话。
“喂,老师”
“我这边《惊天魔盗团》确定要在春节档上映了,跟你说一下。”
郭凡对自己第一部电影还是很重视的,想要争取一个好一点的档期。
因而,他一直在等陈麟风先做决定。
美其名曰“尊师”。
“您要在春节档啊”
郭凡有些犹疑,陈导选择春节档,倒是不让他意外。
春节档最开始就是这位打开的市场,随后几年,也多次在春节档有所斩获。
只是这样,让他有点不好做决定了。
“那老师,您觉得我应该选哪个档期好点”
“这样,你再等等,跟在那个《老爹去哪》后面,他在哪个档期,你也一起,到时候同一天上映。”
郭凡心中一惊,随后小心翼翼的问,“老师,这部电影背后的谁惹到你了”
“没有,只是你不觉得这种综艺电影,对于整个市场伤害很大吗”
陈麟风解释道,“作为电影人,咱也不说做多大成就了,至少不能砸盘子吧,这种片子,就是典型的吃饭砸锅。”
他们不靠电影产业吃饭,只是过来赚波快钱,但影响的却是其他电影人。
没实力也就算了,如今有机会,肯定要上上眼药的。
“其实你也不用太担心,对方大概率是要在春节档上映的,到时候你说不定要跟我同台竞技了。”
“啊”郭凡更惊了。
“老师,我可干不过你。”
“呵呵,”陈麟风冷笑,“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私下里都怎么说的,不想干倒老师的学生,不是好导演。”
“对吧”
郭凡,“……”
他心虚的叫嚷起来,“您肯定是从哪听到了谣言,这都没有的事。”
玩笑开过。
郭凡问道,“老师你咋知道,这电影要在春节档上映的”
“这种电影虽说拍的很随便,但他目标人群还是很清晰的,就是走合家欢,春节这个档期的可能性最大,那时候有大批的家庭,是家长带着孩子去看。”
当然,最主要前世它就是在大年初一上映。
陈麟风心想,前世《老爹去哪》同期,只有一个《大闹天宫》作为对手,两部电影都因此赚大发了。
如今确定的就有《惊天魔盗团》,还有《长安三万里》。
但凡它还敢来,那再加上《时空恋旅人》,非要给它个好看。
光排片都要挤死它。
“嗯,有道理。”郭凡沉吟片刻,“那成,我就等它先宣布,然后跟它同一天上。”
挂断电话,陈麟风无奈的看向半途中,挤到他怀里的茜茜。
“你小心点,别贴我身子太紧,注意肚子。”
刘茜茜翻了个白眼,“一点事没有,偏你在乎的不行。”
“咱的孩子,我肯定要在乎啊。”
两辈子头一回体验,能不小心着点么。
“哼,瞎担心。”
虽是这么说,她还是多存了分小心,稍微调整了下姿势,但整个上半身还是趴在陈麟风的胸口。
双手环抱,脑袋不时的蹭两下。
感觉茜茜怀孕之后,整个人变得痴缠了许多。
不过这样至少要比那种发脾气的要好。
“过几天,你是不是还要到好莱坞,去做奥斯卡公关啊”
陈麟风轻抚着她的发丝,“嗯,这是很早就做好的计划。”
“那我也要去。”
“这……”陈麟风倒是想,但他做不了主啊。
家里大佬不一定会同意。
刘茜茜也知道这个。
“你帮我去说嘛,好不好。”
娇憨中带着点奶味的声音在耳边回荡,让陈麟风忍不住心神荡漾。
犯规了啊,喂。
“好,我去跟爸妈他们说。”
“你真好。”
刘茜茜笑着眯起眼,然后便起身,从厨房处端来一盘水果。
陈麟风大惊,连忙“腾”的一下起身,接过来。
“姑奶奶,我来,让咱妈看到,我又不是她儿子了。”
《小丑》对于奥斯卡的公关,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
陈麟风确实不得不去了。
说服父母的过程很痛苦,但好在他的信用分还是在的,立下了无数担保之后,最终还是得以成行。
不过在此之前,国内这边还有事需要他来做。
临近年底,各种总结和评选轮番上马,有些陈麟风能推过去,有些就不好推脱了。
其中比较重要的,就像是金马奖和金鸡奖。
金马奖在下旬23号,金鸡奖比它要晚一周时间,算是月底。
受到金鸡奖的影响,现在金马奖的时间相比过去在逐渐提前。
就是不想两个奖贴到一块。
哪想到,金鸡奖也提前了,就是要狠狠的蹭。
可谓是不讲武德。
现在奖委会那边,目标很明确,就是打压金马奖,誓要做中华区最高奖,谁来说话都不好使。
陈麟风计划等金鸡奖结束之后,就启程去往洛杉矶。
其实今年的奖项,和他关系不大,毕竟他这两年都没在国内拍戏了。
《小丑》倒是可以报最佳外语片这个奖项,但又担心连续在这个奖项拿奖,会伤害到奖项,进一步打击海外作品参加的意愿。
但《小丑》本身又影响力巨大,12亿美元票房,本身质量也不错。
真要不给奖也说不过去,毕竟随后还要冲击奥斯卡呢。
还是得看评审团的投票情况,就怕算上二次得奖的加权系数,也还是能拿到奖。
反正陈麟风是下定决心,明年不报名了。
改革后的前两届他亲自捧场,后面还是得奖项自身能撑得起来。
……
陈麟风是个闲不住的人,在家除了看着老婆,平时写写小说,他还能抽出时间来和一帮圈内人聚会聊天。
过去一起拍过戏的朋友,如焦恩骏、赵飞虹这些就不说了。
还有像是黄小明、陈昆、王保墙、王谦源这帮,这些人多少也算是一个圈子。
提到王保墙,不得不说,陈麟风做了件好事。
由于历史的改变,至今他都没有见到他那位姓宋的经纪人,理所当然的,老婆的人选也变了。
想必这次保墙应该不至于再碰到事了。
除了前面两拨人,他交流比较多的,就是自己的两批学生,文人圈认识的人,以及部分投资人。
这都不算更外围的朋友。
整个见一圈下来,就要耗费不少时间。
时间久不见也不好,总要维持基本的关系。
他想要在行业一直保持巨大的影响力,就不得不多上上心。
这样算下来,可知娱乐圈其他人的在交际上的时间有多少。
他这都属于是不太经常交际的类型了。
“小陈,你最近可是风光无限啊。”依旧是江文熟悉的嗓门。
张一谋、陈凯鸽、冯晓刚也在,甚至还有徐可、宁昊,和大导们自然也是要聚一聚的。
“嗨,我有什么可风光的。”
“21世纪文学第一,这还不算是风光”
陈凯鸽脸上泛起笑意,“最近文学界讨论声不停,连我们这些圈外人都能听到,真是让人羡慕的紧。”
“哎,我听说一个小道消息。”
江文神秘兮兮的道,“听说《她》这本书,部分选段有可能被列入中学教科书选修内容,小陈这下真要成文学家了。”
嚯
这个消息有点炸裂,所有人都被震到了。
“真的”“不是吧”“我怎么没听说”
最终,所有人都看向陈麟风,想听他给个答案。
陈麟风如坐针毡,“还没确定呢,只是有这么个说法。”
确实是有人通过梅姐来知会他。
只是《她》毕竟是大学期间的作品,文笔上还存在些许不足,必须进行进一步的精修。
这段时间,他一直在家写作,其实也是在干这个事。
“那这岂不就是真事”陈凯鸽惊道。
小陈什么性子,大家多少都明白。
稳妥沉稳到不像年轻人,说的就是他。
如今说是不确定,那肯定就是有相应的风声,只是还没完全定下来罢了。
但以小陈如今的声势,估计也就是早晚的事。
江文得意摊手,“你看,我说啥,陈麟风这小子,以后肯定大有出息。”
冯晓刚翻了个白眼,“这t用你说。”
早十年他们就知道!
宁昊忍不住问道,“具体是哪段”
陈麟风摇摇头,“都说了还不确定,得看相关的专家觉得哪段比较好。”
从一本书里选出写的相对精彩的地方,应该还是挑的出来的。
不要求学生能看出什么东西,无非就是多涨涨见识,培养个兴趣罢了。
《她》作为一部带有少许近未来科幻意味,带有通俗小说写作技巧的,社科文学作品,同类型题材的作品,还是比较少见的。
哦,以上的归类,就是专家给评的。
自从燕大之行后,《她》在文学界的地位截然不同,研究这部小说的专家逐渐多了起来。
“那大概啥时候能定下来啊”张一谋也来发问。
陈麟风无奈,“都说了,都还没定下来呢,我现在都还在对原来的作品进行精修。”
江文戏谑道,“到时候再出版,然后收第二茬钱”
“老江你别道破潜规则啊。”
“就是就是,一点不会说话,罚酒三杯。”
“……”
其实这帮导演,作为影视圈的人,对文学界的事是不感兴趣的,陈凯鸽文青,可能除外。
也就是陈麟风是自己人,多了份关心。
可上教科书就不一样了。
但凡在内地接受过教育的,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按照以前的说法,只要作品能登上去的,哪个不是百度词条能加上“文学家”三个字的。
因而,大家的兴趣瞬间就上来了。
“你们说,小陈是不是以后真能被叫做是文学家啦”
冯晓刚习惯性的开启吹捧模式。
其实这话,他过去以王硕为对象,也在京圈聚会的时候说过。
只是那时候用的肯定句。
但那个肯定句,反倒不如这个问句来的真情实感。
“都上教科书了,可不就是文学家吗。”
陈麟风看了眼江文,已经不想再纠正说不确定了。
陈凯鸽比较谨慎,摇头道,“只是一部作品的话,还是略显薄弱。”
过去的文学大家,像是老舍的《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
巴金的《家》《春》《秋》,这些耳熟能详的文学作品,都远不止一部。
鲁迅先生就更不用说了,教科书上要求背诵的都不止一篇。
江文摩挲着下巴,“你这么说,也有点道理。”
“也不一定,”宁昊抬杠,“曹禺先生,不就一部《雷雨》比较出名吗”
陈麟风道,“他还有《日出》《原野》《燕京人》,也是很有名的。”
“那是在你看来,”宁昊摆手,“普通人估计就知道一部《雷雨》。”
“有道理,”冯晓刚鼓掌叫好,“陈导未来肯定得是文学家,也算是帮咱们实现梦想了。”
然而拍手到一半,就停下了。
因为大家没人附和他。
他自己也觉得没意思。
文学家啊
说实在的,经历过八十年代那个文学狂热的年代,谁还没有点文学梦想呢。
但渐渐的,大家都不再做梦了。
陈凯鸽对此体会最深,他的文青梦啊。
陈麟风一看,大伙怎么蔫了,立马转移话题。
“徐导,你电影后期做咋样了”
由于出身港岛,对大陆教科书、文学家之类内容,体会不深的徐可,刚才一直插不进话。
如今见终于有人搭理他,立马精神一振。
“还好,剪辑已经做好,就是特效比较费事,不过说起来……”
徐可竖起大拇指,“神兽特效那批人,还真是能干,比我之前经常合作的公司,要厉害多了。”
“哦”江文好奇道,“怎么说。”
毕竟大家身在影视圈,还是对圈内话题更敏感,听到两人的交流,很快便挥散失落情绪,兴趣再起。
“主要让人感觉专业,有些法宝或者法术的效果,你用嘴描述不太清楚,但人家能理解,而且素材库里能给你找出来近似的。”
徐可感叹道,“这样能最大程度的做出我想要的想过来,以前那时候,除了我最关注的核心,其他地方,好多由于时间进度的原因,都只能交给特效公司自己来把握,基本上都和我心里想的不一致。”
冯晓刚深有同感的点点头,“我也遇到过这种情况。”
“其实你们这都还算好的。”
众人目光看向陈麟风。
“国内公司毕竟还能沟通,你们要用国外的特效公司,差别会更大。
神兽特效这几年一直在积累神话和仙侠类素材,根据古代神话、志怪故事,以及建筑、壁画、古图上的样式,来丰富素材库。
很多咱们所想的,要带有古风古韵,或者仙味儿,其实古人都已经设想过。
因而只要积累多了,你提的要求,工作人员很容易给你找到,符合要求的近似素材。”
“怪不得,”徐可抚掌叹道,“这次跟神兽合作这一次,可让我再离不开了。”
“那是好事,”陈麟风笑的很灿烂,“说明公司的方向是没错的。”
聊到娱乐圈的话题,大家的谈兴立马就上来了。
张一谋问陈凯鸽,“你的电影,今年要上了吧”
“嗯,《长安三万里》,小陈帮忙取的名字,春节档上映。”
陈麟风插一嘴,“我的那部《惊天魔盗团》也是在春节档,到时候咱俩一块。”
陈凯歌头疼道,“别的都好,就是跟你一个档期,让我有点没底。”
时至今日,电影人谁看到陈导,不心里发怵。
“春节档盘子大,只要电影质量好,不用担心票房的问题,如果好几部优质电影,说不定大家的票房都能上来呢。”
一到春节的时候,亲朋好友之间的交流就会变得频繁。
如果这时候有“今年春节档电影普遍不错”这样的舆论兴起,那一传十十传百,会引来大批平时不看电影的观众。
春节档和平时档期的电影市场,逻辑是不同的。
“嗯,你说的也是。”陈凯鸽道,“只是我这部电影,没有特别出名的演员,你说最后结果能成吗”
他还是多少有些不放心,从《霸王别姬》开始,他的电影就一直喜欢用大牌明星来扩充阵容。
如今一改,真让他有些不适应,浑身哪哪都觉得不对。
“嗨,陈导你自己就是最大牌的,到一定程度之后,观众更看重咱们这些导演,而不是演员。”
这话有点夸张,一些能抗票房的演员,肯定也是对宣发有利的。
只是陈麟风当着一群大导,肯定要这么说。
而且这么说也谈不上错,如今这个时候,大导本身的号召力,确实是有可能高于演员。
毕竟不是前世,如今大导们可没有把自己积累的好感给耗尽。
尤其是张一谋,《宋蒙之战》后,还加了不少分。
说到好感度分值,冯晓刚有些不自在。
“我这回拍《私人订制》,估计要被骂。”
炒冷饭炒到他这个程度,就算谁说大家都会支持他,他也不能信啊。
江文道,“那确实,说不定得给你发一个金扫帚奖。”
虽然有预期不会太好,但这么说太恶毒了。
冯晓刚脸立马黑了,我这么说,是让你们安慰我一下。
不是让你给我添堵的。
这个江文,真是个大嘴巴。
陈麟风差点没崩住,江文也是穿越的
前世《私人订制》确实当选了金扫帚奖。
张一谋问道,“晓刚你之后准备拍什么片子啊”
之前一次聚会,冯晓刚是说到过,他拍《私人订制》,是为了获取支持,拍后续的片子。
冯晓刚想了想,索性告知,“是一部抗日电影,主打战争题材。”
张一谋和陈凯鸽,都把目光转向历史。
冯晓刚一直紧跟在两人身后,也想过要不要拍历史。
只是想到当初的《夜宴》,他又有点犹豫。
他和张、陈两人还不一样,他擅长的点就是现在片,古装历史这块,还真是不擅长。
随后他想到此前拍的《集结号》,感觉战争题材应该是条路子。
历史不光有古代,也有近代啊。
近代抗日时期,也是有很多不错的故事的。
冯晓刚还特意询问了陈麟风的意见,觉得没问题,最终就这么定下来。
“当然,到时候剧本写好了,还是要麻烦陈导您给看看,提提意见。”
有了路径依赖的冯晓刚,讨好的看了眼陈麟风。
“没问题,写好了发给我就行。”
战争大片,在国内很少出现,其实也是个不错的路子。
不过这种电影,一般只有大导有资源拍。
让冯晓刚来,倒是正好。
刚子其实不止是会拍喜剧,此前《集结号》《唐山大地震》,都是带着些严肃气质的。
整体效果也还不错。
只是这位的历史观可能成问题,这就需要由他来把关了。
请他看剧本这种事,倒正中陈麟风下怀了。
“晓刚这边定了,老谋子你呢”江文问道。
“我打算沿着历史往前,继续拍古代战争。”
张一谋眼睛里泛出异样的光彩。
《宋蒙之战》对他影响很大。
票房高只是一方面,口碑才是关键。
这是第一次,他拍出电影,没什么人骂的。
而且网上的舆论,尤其的好,各种式吹捧,让张一谋看的都脸红。
太会夸了。
多夸点!
总之,上次拍的电影,给了他非常不一样的体验。
“我想多拍几部,到时候就叫华夏古代战争系列,尽可能的还原各个朝代的真实战争状况。
江文,你知道么,古代的战争形势,其发生过很多次改变,有的时候骑射厉害,但有的时候又是具装骑士对冲,也有的,能以步兵破骑兵,再有千里奔袭、断粮道、大兵团冲杀……
这些过去前人没有拍过的,我都想拍一遍,让大众知道过去的人,到底是怎么打仗的。”
张一谋少有的,用带着激情的话语,讲述着自己的想法。
他觉得自己找到了未来的方向。
“这个系列拍完,想来我的年龄也到点了,到时候就爽快的退休,正式息影。”
时至今日,岁数不算小了,张一谋开始考虑起自己的身后名。
作为三金大满贯导演,如果在拿到三金的那个时候,直接停止,未来的名声,肯定不会差。
只是后来,他毕竟还是忍不住又开始拍戏。
人生的这后半段,他想来个善始善终。
房间里静了下来。
所有人都震惊的看向张一谋,没想到他突然来个大的。
陈凯鸽怔怔的看着他,“考虑好了吗”
半辈子的竞争对手这么说,让他一时有些不知所措起来。
张一谋笑道,“你们别整的我立马退休不干了一样。
古代战争系列一直拍到观众不想看,说不定能持续拍好多部,十年不止呢。”
江文叹了口气,“没想到你这就做好规划,找到自己的路了。”
他还有点迷茫呢。
本来想好的g三部曲,但这么拍完,之后又要做什么呢
江文偷偷瞥了一眼陈麟风。
几年前,他们一起立下的赌约,要比一比大家谁跨过10亿的电影多。
如今看来,赢家必定是小陈了。
他还要往雅俗共赏的路上走吗
还是说,去拍更大众化的片子
陈麟风没想到,张一谋的一番话,有可能会让江文的理念都产生些许动摇了。
他鼓掌赞道,“张导这个想法好,华夏古代战争系列,过去还没有导演往这个方向努力过。
要是拍的好,说不定真成为未来的标杆。”
他叹了口气,“这要是成了,以后说不定得成为首屈一指的大导演了。”
暗搓搓的一番挑拨,引得陈凯鸽眉头一挑。
那点伤感早丢到九霄云外了。
老谋子当第一
那不行!
他必须得给他拉下来。
陈凯鸽开始想,自己接下来该怎么追赶。
争了一辈子,他才不想这时候放弃。
“你这说的夸张了,”张一谋连忙摇头,“你小陈才几岁,还有几十年的大好时光,比未来谁能比得过你。”
对啊。
这才是头号大敌。
众人都看向他。
现在圈内都有不少声音,认为陈麟风是当代最出色的导演。
真要再给他发育几十年,那还了得
但回头一想,能有什么办法呢,小陈现在才25岁。
不过张一谋、江文他们倒不会在这点上想太多,他们第五代导演,和新生代跨度太久了。
确实算不上一代,未来除非真论个第一。
否则他们大概率不会放在一起比较。
徐可同样如此,跟他一起作对比的,肯定是上世界港岛的导演们。
只有宁昊满脸的委屈。
玛德我年纪小,我成名的时候,陈导正好也成名。
全程被压着,到时候肯定要被拿来当背景板。
艹!(一种植物)
……
或许可能是由于年底的缘故。
在聚会中,刚刚聊到过身后名,和同行对比的话题。
媒体也提到提到了这茬。
“2013年,陈麟风依靠《小丑》,成功拿下欧洲三大电影的三金大满贯,随后豪夺12亿美元的全球票房。
这是他第二次导演的电影,进入影史前十。
按照今年全球电影的票房成绩来看,或许也是他第一个年度全球票房冠军。
文学作品方面,《诡秘之主》无面人篇下,目前单册销量已经超过1300万本,继续创造着自己的记录。
《她》被文学界近乎公认的认为(其实没那么公认),这是二十一世纪最好的文学作品。
种种成绩,让人不得不感叹,陈麟风在今年的大跨度进步。
每当大家觉得,他会暂时停下来歇歇的时候。
他总会回答说:‘不,不会,我要继续进步!’
2013年,完全成了陈麟风的个人秀,这一年是属于他的。
是的,不是2013年的陈麟风,而是陈麟风的2013年。
……”
《人日》石破天惊的在头版,发了这么一篇纯夸赞的文章。
着实震惊到了大家。
其他媒体也在吹捧,毕竟到了年底嘛,大家都有业绩要求的。
但您这浓眉大眼的家伙,也来这一套
随后,像是约好了似的。
《人日》之后,《北青报》《华青报》《光明》《环球》等官媒,集体冲锋,都开启了夸夸模式。
媒体人们有些摸不着头脑,这是发生了什么我们不知道的情况
就在这个时候,《时代》杂志公布了他们关于2013年的,“年度人物”候选人。
陈麟风赫然在列。
全球哗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