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8章大开眼界
大开眼界!
这就是尼古拉斯脑海里的唯一想法。
穷其全部想象力,尼古拉斯还是无法描绘出眼前的画面,安森居然把首映式演变为一场真正的狂欢节!
字面意义上地,一场狂欢。
但是,有一说一,如果仅仅如此,新奇归新奇,还是缺少一些亮点,眼前的盛会也只是嘉年华而已——
嘉年华,不是校园祭,盛大而热闹,但和“蜘蛛侠”没有太多联系,最多就是一场看似喧嚣实则空洞的派对而已。
对此,尼古拉斯表示,永远不要低估安森。
胆大妄为地把洛克菲勒中心演变为嘉年华已经是一个疯狂的主意,显然,安森并不满意止步于此。
如果说前半场最受欢迎的是重现倒吊吻的拍照区,不止情侣们,朋友们也迫不及待地前往体验一番,排队长龙浩浩荡荡地延伸出去;那么后半场最受欢迎的则是一款简单的人生体验游戏。
在那个摊位里,足足有二十台电脑,电脑里有一个单机游戏,进入游戏,一共有四个角色可以选择:
彼得-帕克、玛丽-简、诺曼-奥斯本、哈利-奥斯本。
毫无疑问地,彼得-帕克成为最高人气角色,超过85%的人全部选择彼得-帕克。
选择角色仅仅是接下来一系列选择之中最简单最容易的而已,接下来玩家即将面对十五个选择题。
比如,地下拳击赛的时候,是否听从幕后操纵,输给对手;拳击赛结束之后,又是否制止那个劫匪。
比如,在布鲁克林大桥上,到底是拯救缆车还是拯救玛丽-简;玛丽-简告白后,又是否接受她的爱意。
比如,是否像梅婶婶坦白自己的身份,那哈利呢玛丽-简呢
诸如此类等等。
当观众坐在电影屏幕前的时候,往往说的轻松,站在上帝视角审视角色,轻而易举地说应该这样应该那样,似乎只要做出这些选择就能够控制生活一样。
但现实的残酷在于,当指指点点他人生活的时候似乎格外容易,但回到自己生活的时候依旧一团糟。
现在,这个小游戏就给予每个人机会,自己做出选择,根据自己的判断引申出不同结局,如同平行宇宙一般。
二十年后,平行宇宙的梗已经被玩坏,甚至令人生厌的程度;但在2004年,平行宇宙是绝对新鲜的,观众们甚至无法想象,因为自己的选择,彼得-帕克居然能够衍生出成百上千个不同的发展方向。
当然,单机游戏并没有那么复杂;而且,归根结底,这只是一场首映式,活动只是其中一个环节。
所以,里面并非真的有无穷无尽的平行宇宙,根据摊位主人所说,他们团队制作了彼得-帕克的三百三十三个结局,玛丽-简、诺曼-奥斯本和哈利-奥斯本则分别是六十六个结局,尽可能确保每个人拿到的结果避免重复。
单机游戏结束的时候,每位参与者能够得到一份制作精美的书签,书签上面写着他们各自的结局。
“你的彼得-帕克在三十五岁那年一事无成,成为一个酒鬼。”
“你的彼得-帕克丧失超能力,成为一个普通人,然后,一个叫做托尼-斯塔克的人为你制作了一副发射蜘蛛丝的手套。”
“你的彼得-帕克婚姻幸福,成为一个大腹便便的普通人。”
“你的彼得-帕克成为一名战地记者。”
“你的彼得-帕克加入一个大型组织,不再仅仅拯救纽约,而成为地球的好邻居。”
“你的彼得-帕克,抱歉,毁灭了纽约。”
五八门,应有尽有。
但真正的价值在于,这个游戏让人们意识到,一个选择,可能导致截然不同的结果,生活没有那么容易;而归根结底,彼得-帕克只是一个中学生而已。
难以置信!
谁能够想到,安森居然在首映式安排了一个体验人生游戏!不仅仅是服装造型而已,还真正让人们进入彼得-帕克的世界。
够大胆。够时髦。够前沿。
此前,在“蝴蝶效应”首映式上,安森已经尝试过这件事,让观众在进入电影院之前就提前体验电影感受,为观影进行铺垫;现在,安森更进一步,真正让电影打破第四墙,观众得以进入电影里面的世界。
不得不说……厉害。
纵览全局就能够深深感受到,整个首映式弥漫全场的校园氛围,所有摊位工作人员全部穿上制服,如果是年轻人那就是校服、如果年龄稍稍大一些则是教职工套装,尽可能贴近“蜘蛛侠”的故事设定。
不仅仅是嘉年华而已。
当脚步进入这片区域的那一刻,他们就真正进入彼得-帕克的世界。
当然,这依旧不是全部。
“蝴蝶效应”首映式推开一扇全新世界大门令人大开眼界的周边产品也没有缺席,并且,这次带来惊喜——
一个巴掌大小的蜘蛛侠毛绒玩偶。
其他周边产品,应有尽有,种类繁多,样百出,只有过门不入的人、没有在摊位驻足空手离开的人;但真正具有价值的周边,却没有直接销售,而是必须通过扭蛋抽取,角色、姿势、造型全部随机。
扭蛋机里一共有三十款毛绒玩偶,其中一个蜘蛛侠蹲坐在地上造型的玩偶最为抢手,因为这是唯一一个面具能够摘下来的玩偶,露出安森那张可爱的脸庞,一跃成为首映式现场最走俏最抢手的硬通货。
电影甚至还没有上映,这款毛绒玩偶的价格已经飙升到三千美元。
依旧有价无市。
另外,隐藏活动也依旧沿袭,不需要走遍全部摊位,只需要前往十个摊位盖章即可,任意十个摊位,最终就可以前往无线电音乐厅门口领取一张海报——
海报随机。
没有费多少时间,就有狂热影迷挖掘出隐藏惊喜,如果全部摊位盖章收集完毕,就可以在三款隐藏海报里抽取一份。
三款海报,全部都是安森,却不是宣传海报,而是安森在片场侧拍的生活絮照片制作而成的特别海报。
疯了疯了,整个洛克菲勒中心彻底疯了。
一切,如同万筒般,绚烂缤纷。
尼古拉斯必须承认,这个首映式……着实太碉堡,完完全打破首映式的框架,开创出一项全新活动。
不要说狂热影迷了,就连来来往往的路人也因为好奇而驻足,还有专门慕名前来参加活动的吃瓜群众。
新闻媒体还没有来得及发布通稿和报道,“蜘蛛侠2”首映式已经在曼哈顿引爆一波接着一波的狂潮。
但惊叹赞扬的同时,尼古拉斯也必须客观表示:略显失望,看来,安森也江郎才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