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家d猫猫 作品

第1477章 集体发疯

第1477章集体发疯

疯了,疯了,彻底疯了——

稍稍残留一点点理智的人都会得出相同的结论,华纳唱片疯了,即使是安森,这一份合同也不值得。

继玛丽亚-凯莉之后,一股围剿华纳唱片的风暴正在全面崛起。

对,围剿华纳唱片,而不是安森。

当然,话题核心还是安森,重点在于,业内专业意见普遍认为,“安森不值得”。

不是安森的问题,而在于三张专辑五千万美元的合同就不应该出现,任何一位歌手都配不上如此待遇。

在经历维京唱片的事情之后,业内人士相信整个音乐产业应该达成共识,不要轻易向音乐人低头。

其实,这和电影公司不要轻易割让利益给演员是一个道理,一家公司打开闸门,接下来其他人可能就没完没了。一份合同,影响的可能是整个产业,特别是那些金字塔顶尖的巨鳄们,影响最为直接。

然而,现在

整个音乐业界:呵呵。

所以,唯一解释就是,华纳唱片脑子进水集体发疯。

不止音乐产业,好莱坞吃瓜人士也一样。

震惊,错愕,冲击。

一时之间,不知所措,甚至丧失反应能力,然后,无法控制地开始产生一种嫉妒。

本来,好莱坞这些吃瓜群众还高高在上地嘲笑安森,在娱乐圈的鄙视链里,好莱坞电影演员站在高位,而歌手则落后一个位置,甚至可能逊色于电视剧演员,当安森在好莱坞已经跻身金字塔顶尖的时候,为什么还要自降身价地发行专辑

八月三十一日乐队就算了,毕竟,乐队首次在曼哈顿街头亮相的时候,安森甚至还没有拿到“蜘蛛侠”的角色,后面顺水推舟地发行一张专辑也情有可原,完全可以理解;但后续,就没有必要再继续了吧。

结果,偏偏安森自甘堕落地再次和华纳唱片签约,呵呵,一张专辑的唱片合约价值多少,最多三百万美元应该已经封顶;但在好莱坞,三百万美元的片酬却是三线四线演员就能够轻松入账的数字。

但是,现在

事情和想象的画面截然不同,这绝对不是简简单单一百万两百万美元而已——

三张专辑五千万美元。

从数字来说,这和好莱坞金字塔顶尖的“两千万俱乐部”还有一些差距,但从级别来说,二者的量级已经基本持平。

而且,必须考虑到音乐产业唱片合约的平均值以及最高值都无法和电影产业相提并论,整体水平都略逊一筹,结果安森还能够拿到如此级别的合约,震撼和冲击程度远远超过好莱坞引以为豪的两千万俱乐部。

这,应该如何反应

正当好莱坞那些吃瓜群众挑三拣四居高临下准备欣赏一出闹剧的时候,安森已经轻轻松松站在金字塔巅峰,书写历史;万万没有想到准备吃瓜看戏,结果却见证历史,成为载入史册一刻的见证者。

一片愕然。

也就是好莱坞那些自我感觉良好的演员们因为“两千万俱乐部”而沾沾自喜不可一世。

可笑的是,这些演员甚至根本不是两千万俱乐部的一员,却因为好莱坞存在这样一个高级俱乐部而自诩高人一等,仿佛自己从事一项高尚职业,对歌手、模特、真人秀演员等等百般挑剔、不屑一顾。

一直到现在。

他们崇拜而敬仰的“两千万俱乐部”,在安森眼里根本不值一提,哪怕在其他领域,也能够轻松打破桎梏。

他们的反应如同一面镜子,那些傲慢那些鄙夷那些嘲讽那些奚落那些攻击,投影出他们的卑微和渺小。

一个事实在于,这些自命清高的演员们,恰恰是那些歧视瓶的“高贵”演员们、那些和学院高层沆瀣一气的老学究们、那些对安森的崛起百般刁难不屑一顾的业内同行们,他们无所不用其极地否认瓶们的价值,恨不得把瓶永远踩在脚下,以此证明自己的崇高。

然而,他们的梦想、他们的目标、他们所推崇的敬仰的追逐的一切,在安森的手里,轻而易举地被推翻。

嫉妒,无法控制地熊熊燃烧起来。

他们竭尽全力否认自己羡慕,试图保持冷静保持尊严,一遍遍地告诉自己,那不值一提。

但狂跳不止的心脏和灵魂深处的声音却不会说谎,嫉妒到肝疼。

正是因为如此,罕见一幕发生了——

难得一见地,熙熙攘攘的讨论在好莱坞全面扩散。

明面上,人人都说电影音乐不分家,音乐是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洛杉矶也同样是音乐产业大本营。

实际上,音乐产业的重磅新闻却很少牵动好莱坞的注意,反而是好莱坞新闻时时刻刻引起音乐产业的波澜。

年初格莱美正面硬刚奥斯卡的行为,在业内专业人士看来,根本就是小朋友过家家的幼稚挑衅而已。

这次,却不同。

里里外外,上上下下,讨论完全停不下来,即使是金字塔顶尖的存在们也感受到这股安森制造的波浪。

积极的消极的、正面的负面的,种种声音不绝于耳,这些反应投影出完美面具底下的扭曲、狰狞和肮脏,同时也投影出好莱坞名利场的残酷与血腥。

人们还在冷嘲热讽华纳唱片集体发疯,却在一个转身之后,整个北美大陆音乐和电影产业也跟着集体发疯。

一时之间,娱乐产业内内外外全部一起发疯,这也算是年度盛事奇景了。

自然而然地,索尼哥伦比亚也没有例外。

客观来说,华纳唱片和谁签约、签约数字如何,和索尼哥伦比亚没有半美分关系,根本不需要关注。

但消息,还是第一时间在公司上下引起讨论,原因就在于安森。

“……所以,我们应该怎么办”

伴随提问,会议室里的视线全部望向迈克尔-林顿,索尼哥伦比亚两位首席执行官的一员,站在金字塔顶尖的人物。

眼前是一个小型会议,全部都是迈克尔的心腹,也是迈克尔和艾米-帕斯卡尔展开正面竞争抢夺公司首席执行官大权的关键兵马。

在这波滚滚热浪里,他们也意识到,自己的计划可能受到影响,毕竟,他们正在谋划的事情和安森息息相关。

然而,坐在会议室最前方的迈克尔却显得格外冷静,嘴角的笑容轻轻上扬,展露出笑看风云的风采。

“不怎么办,顺水推舟,我们只需要借势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