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1章大变活人
砰砰,砰砰,砰砰。
轻盈而欢快的鼓点牢牢抓住耳朵,没有旋律、纯粹节奏,却让人群清晰直接地感受到心脏的跳动。
不由地,开始雀跃起来。
然后,吉他手和小提琴手交换视线,两个人一前一后加入鼓手,弦音交缠碰撞,旋律宛若洪流般宣泄而下。
这,赫然是八月三十一日乐队的“唤醒我”,却不是规规矩矩地从前奏、主歌切入,而是跳过前面的部分,直接进入第二段副歌之后的高潮,不需要歌词也不需要演唱,只需要用全身去感受节奏即可。
身体里,那些沉睡在血液里的记忆全部苏醒,一个个不由自主地跟着跳跃起来。
一开始还有些拘谨,但现场的狂欢节氛围很快卸下防备和包袱,全心全意地用身体去感受旋律击打节拍。
啪!啪!啪!
心脏狠狠撞击胸膛的回响让人群狂热起来。
布莱尔、格洛莉亚她们注意到这里情况的时候,现场已经进入狂欢节奏,非洲鼓手站在乐队的最前面,引领乐队成员前行,宛若街头艺人般,激昂澎湃的旋律浩浩荡荡地一路传播,吸引越来越多人。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
布莱尔她们完全不明白怎么回事,但是……
这是好事,对吧
可以明显看到,洛克菲勒中心全面沸腾起来,宛若潮水洪流般汹涌而入的人群还在持续不断塞满角角落落——
三万人五万人
视线,完全无从分辨,但体感却远远不止,这至少是一场十万人的盛宴,整个洛克菲勒中心完全被塞得水泄不通,密密麻麻、摩肩接踵的人潮让空气持续升温,而乐队演奏则轻而易举点燃这股热浪。
此时,再也顾不上思考和分析,她们也尽情加入这场狂欢,真正意义上地,将首映式演变为狂欢节。
从“唤醒我”到“吼嘿”再到“生命万岁”,从八月三十一日乐队到皇后乐队再到披头士,一场没有歌手的演唱会正在无线电音乐厅上演,气氛一层一层地被推向巅峰,在大脑反应过来之外,狂欢已经开始。
福克斯电视台早有准备,派出直升飞机从高空直播,直播画面将这一幕的疯狂向整个北美大陆传播——
乃至于全世界。
以洛克菲勒中心为圆心的四条街道,人满为患,水泄不通,刹那间仿佛纽约跨年夜般,重现盛况。
根据nypd预估,现场至少聚集七万人,尽管没有官方数字统计,但实际情况只多不少,这正在演变为一场曼哈顿狂欢节。
而真正有趣的地方在于,安森甚至没有登场,“蜘蛛侠2”主创团队全部没有登场,首映式还没有宣布正式开始。
“灵感。”尼古拉斯整个脑子里只有这一个想法。
置身于汹涌澎湃的人群里,尼古拉斯再次为自己低估安森的想法感到羞耻,因为安森没有令人失望。
江郎才尽
呵,怎么可能!
当人们期待安森交出一份一百二十分答卷的时候,安森轻描淡写地交出一份两百分答卷,再次带来惊喜。
一场街头狂欢,将八月三十一日乐队的灵魂注入今晚的校园祭现场。
不需要号召、不需要口号、甚至不需要安森登场,一切回归原始一切回归自我,用音乐作为桥梁,让全场观众回归本能,互相联结互相陪伴,最后彻底放松下来,尽情享受这场狂欢,就好像没有明天一样。
年初格莱美颁奖典礼,八月三十一日乐队完成一次匪夷所思的演出,后来安森在采访里解释开场那句“别假正经”的意思:
放下包袱,放下矜持,放牢牢把握生命的每个瞬间。
彼时,电视机前千千万万的观众渴望成为那场演出的一部分;而现在,他们拥有机会真正成为其中一部分——
没有人愿意错过,别假正经,一起狂欢!
那么……安森呢
尼古拉斯能够百分之百确定,这一切都是安森的手笔,同时也是让今天首映式完成蜕变的关键灵感。
接下来,应该就是安森的登场,一鼓作气地将气氛推向巅峰。
但是,尼古拉斯猜不出来:安森在哪里
左看看,右看看,却没有任何线索。
难道就在人群里
毕竟,熙熙攘攘人山人海,任何顶级巨星站在人海里也是星光全失成为汪洋大海的普通一员。
可是,其他人呢
克里斯滕-邓斯特、詹姆斯-弗兰科、山姆-雷米等等剧组成员呢盛大首映式邀请的其他明星嘉宾呢
他们又应该如何登场他们又隐藏在哪里
尼古拉斯毫无头绪!
果然,安森就是安森,永远不要认为自己已经看透安森,因为安森总是能够推翻预期,带来惊喜。
期待值,无法控制地再次攀升,尼古拉斯的心脏狂跳不止。
在尼古拉斯回过神来之前,他已经跟着现场的鼓点轻轻击打节拍,用身体去感受,成为旋律的一部分。
其实,尼古拉斯一直保持警惕,一直保持职业嗅觉,拒绝放松,他不是前来参加狂欢节的,这是工作;但置身其中,癫狂而喧闹的气氛无孔不入地渗透进入血液,皮囊底下的灵魂已经开始翩翩起舞。
就在此时!
乐队演出正好结束一首歌,这群临时拼凑的音乐人正在交换意见,决定下一首曲目,周围群众的建议更是五八门热闹非凡,现场出现短暂的空档,毫无预警地,人群里出现一个声音,抛下一枚重磅。
“彼得-帕克!”
赫,谁
在一片错愕惊呼里,人们纷纷左顾右盼寻找彼得-帕克的声音,在汹涌人潮里有一小群人抬头望向天空。
视线窸窸窣窣地顺着那些视线探过去,那个方向赫然是无线电音乐厅屋顶上方。
尼古拉斯、布莱尔、格洛莉亚他们全部没有例外,熙熙攘攘的视线在高楼大厦之间的蔚蓝天空里探索着。
那里,站着一个身影,因为距离关系而看不清楚,但隐隐绰绰地,依旧能够勾勒出那个修长身影的完美比例。
赫然是……蜘蛛侠!
一个身穿蜘蛛侠战斗套装的身影站在无线电音乐厅屋顶天台上,威风堂堂地站立着。
比起彼得-帕克来说,更准确来说是蜘蛛侠——
因为他带着头套。
刹那间,精神有些恍惚,第四墙打破,他们身处纽约,蜘蛛侠登场,电影里的一幕似乎演变为现实。
下一秒,绿魔即将登场
那刹那的错觉,如同落入平静湖面的一枚石子,层层涟漪荡漾开来,似真似假,如梦似幻,虚实难辨。
不等人们反应过来,蜘蛛侠抓住一根钢索,一跃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