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孒 作品
第444章 调教陆雁苏
「这么说,"盘价"时代即将终止?」
此时内地发来香港的蔬菜瓜果、各种肉类,都会进入几家发行公司,比如水果,一到香港,发行公司会叫上几家大果栏密议货价,大致的流程是果栏老板先看货,然后一个个轮流在发行公司准备的算盘上拨出一个秤价,价高者得,童叟无欺。
整个过程不给果栏老板串价的机会,而因为运输不便和损耗率极高的关系,此时的水果大多时候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拿到就是赚到,果栏老板之间很难做到联合压价。
由于小果栏入货量少,发行公司不会和他们直接做生意,于是就形成了发行公司批货给大果栏,大果栏入货后,加价转售给小果栏,然后街仔(零售商)再向小果栏入货的四级金字塔型出货模式。
「周冠生是这么讲的,丰稔行会划一果价,大栏入货不必再议价。」
「周冠生自称什么身份?」
「丰稔行筹备组组长。」
冼耀文斟酌片刻后说道:「看来内地水果没多大的搞头,你在哈佛有没有家里经营果园的同窗?」
「有一个。」陆雁苏说道:「如果你是打算招募他,那就算了,他毕业后入职了欧文信托银行。」
冼耀文不置可否地颔了颔首,「听说过阿尔贝特·巴尔里尔这个名字吗?」
陆雁苏想了一下,说道:「很陌生。」
「冷藏链呢?」
「这个我知道,我的导师曾经以欧洲的农产品冷藏链为主题讲过欧洲经济复兴,他说欧洲的农产品冷藏链在二战中被摧毁,战后需要重建,以及美国的农产品冷藏链系统需要更新迭代,未来二十年,冷冻技术行业和冻品行业都会有大发展。」
冼耀文淡笑道:「你遇到了一位好导师。讲个笑话,曾经有一个小说家阿冼,擅长写野外生存类小说,类似《鲁宾逊漂流记》。
他写过一部小说《荒岛生存记》,大致的内容是说男主角遭遇海难,飘到一个荒岛生活了三年,最终重回人间。
小说里描述的荒岛比较奇怪,有淡水、丛林,却没有野兽和野果,但海里却是一幅"棒打大鱼,瓢舀虾,贝壳掉到饭锅里"的景象。
男主角遭遇海难这次是第一次见到大海,之前一直生活在沙漠,不要说海鲜,就是水泡子都很少能看见。
刚开始的一个星期,他津津有味地吃海鲜,头两天一天吃三顿,从第三天开始,他变成吃四顿、五顿,后面更是吃七八顿。
不知怎么搞的,他发现自己很快就会饿。
再好吃的东西,吃多了也会犯恶心,到了第二个星期,他对海鲜就没感觉了,只有饿到受不了,他才会吃鱼虾,一天吃八九顿。
到了第三个星期,他见到鱼虾就想吐,他吃了吐,吐完接着吃,忍着恶心使劲吃,没办法,他饿,而且,他发现自己已经变得瘦骨嶙峋。
好了,小说的内容说到这里,我接着说小说之外的故事。
有另外一个专门写情情爱爱的小说家阿陆,她和阿冼不对付,看到男主角瘦骨嶙峋的情节,她就在报纸上抨击阿冼不懂常识。」
冼耀文拍了拍手,看着陆雁苏笑道:「阿陆,你说阿冼和阿陆两个人谁会现眼?」
陆雁苏白了冼耀文一眼,说道:「你这个问题应该去问内陆人,不应该问我这个渔民的后代,是个渔民都知道光吃鱼会饿死。」
冼耀文嘿嘿一笑,「国外留学过的高材生,不要给我经验主义的答案,以科学的方式给我解释一下。」
「哺乳动物维持生命,最重要的是脂肪,海鲜几乎没有脂肪,只有蛋白质,消化蛋白质需要消耗大量脂肪,吃得越多消耗越多,光吃海鲜体内的脂肪早晚来到临界值,饿死只是时间问题。」
「事实证明,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是完全错误的。」冼耀文在陆雁苏的手背上拍了拍,「阿陆,你不错。」
陆雁苏又是一记白眼,「说冷藏链呢,忽然说起海鲜,你到底想说什么?」
冼耀文端起茶盏呷了一口,慢条斯理地说道:「一个人想要保持身体健康,就饮食方面需要汲取人体所需的各种微量元素,锌铁钙镁硒等,各种食物含有的微量元素种类不同,含量也不同,所以,我们很有必要保持食物的多样性。
你,我,很容易做到菜色丰盛、荤素搭配,但不少底层市民不具备这个条件,晚饭有一条咸鱼就是非常丰盛的一顿,如果还能吃到肉,简直是过节。
内地的水果没搞头,我们只能将目光看向外边。从新加坡回来的路上,我在越南西贡逗留了一天,去水果批发市场看了看,越南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域,一年四季都不缺时令水果,价格还便宜,我买了几个柚子回来,昨晚让师奶做了道虾籽炆柚皮,味道不错。
南越地区使用的货币是印支元,与法郎挂钩,两者固定汇率,现在的官方汇率是17法郎兑1印加元,但实际情况是,在西贡随便可以用1印加元兑到17法郎,反过来很难,去银行有限额,民间兑要按黑市价。
我留意了最近法郎的走势,如无意外,会往下跌一点。」
冼耀文指了指陆雁苏的披肩,「最近这段时间香港的天气有点怪,一冷一热,最是容易得感冒,把柚子皮切成丝,放水里煮一煮,对治疗感冒和咳嗽的效果不错。
这对岭南人来说是常识,中秋佳节不少人家都会开一个柚子和月饼一起吃,但外省人未必知道,这种有用的小知识,有必要广而告之。
柚子皮切丁、切块、切片,怎么切都好,先泡盐水去苦味,再焯一焯水,裹上现熬的热糖浆充分吸收,等放凉就是细路仔很喜欢的零嘴。
我小时候在乡下,家里很少会去墟上买菜,都是吃自家菜园子里的蔬菜居多。每隔一两天,卖豆腐的小贩就是挑着担子进村,要是嘴馋了,可以切上一块豆腐,直接付钱可以,用豆子换也行。」
说到这里,冼耀文戛然而止,看着陆雁苏轻笑道:「我刚刚说得很散乱,需要我帮你理一理思路吗?」
「不需要,我听懂了。」陆雁苏傲娇道。
「喝口茶润润嗓子,说来听听。」
陆雁苏脱口说道:「在报纸上发表关于吃柚子益处的文章,以及发动一些小贩制作贩卖柚皮糖,刺激柚子需求。越南柚子比广东柚子便宜?」
「算上运费,还是越南柚子便宜,减去汇率,越南柚子非常有优势,再考虑一下时令,优势更大。货轮从西贡至香港,四天就能到,就算不进行特殊处理,新鲜的柚子可以存放半个月,如果用报纸包一下,一个月绝对没问题。
另外,柚子运输几乎不用考虑损耗。」
冼耀文拍了拍陆雁苏的肩膀,说道:「每逢佳节倍思亲,元旦快到了,我想做点好菜招待亲朋,就是最近钱不凑手,置办不起食材。
阿陆,看你了,唱出好戏给我瞧瞧,别让我在亲朋面前丢脸。」
陆雁苏莞尔一笑,「你放心,我会好好唱,只是卖柚子赚不到多少钱,大概不能让你太有面子。」
「第一次跨国贸易,利润不是那么重要,我更看重利润率,水果生意的美妙之处就是有很大的机会一年内把资金翻上几倍,特别是初始阶段,一年翻上十几倍也不是没有可能。」
冼耀文站起身,双手按在陆雁苏的肩膀上,「西贡不是很太平,那里有个军阀头子七远,经常干强抢民女的勾当,你要注意两点,第一,下了飞机直奔堤岸的水果街市,生意谈好,柚子装船马上回来。
第二,不要对酒吧等娱乐场所感兴趣,最好也不要逛街,晚上就在酒店休息。」
陆雁苏转头说道:「这么危险?」
「其实也没有那么危险,我说得稍微有点夸张,但是,你最好按照我说的做,这样能够最大限度保证你自己的安全,另外就是,你听话却还是遇到麻烦,我会不惜代价救你。」
冼耀文稍稍用力按了按陆雁苏的双肩,「你是个聪明人,该明白别拿自己生命任性妄为的道理,下周一的飞机出发,那边会有人保护你。」
「嗯。」
双手抽离陆雁苏的肩膀,冼耀文坐回自己的位子,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文件放在桌面,说道:「这一趟柚子生意做成,你可以拿到利润的5%,还有就是这份分红合约,第一年你拿总利润的2%,第二年重新评估,做得好,数字增加,做不好,以后还是朋友。
另外,一年半后,视你的表现,你可以按照半价购买中丰公司一定数额的股份,理论上不会低于1%、不高于2%,每半年一次,一共有三次机会,总数不高于5%。
除此之外,满三年后你还有一次机会以估值80%购买不超过5%的股份。这之后,你的身份就变了,我们成为平等的合伙人,我不再有资格给你发放奖励,你想要更多股份,那就是生意。」
陆雁苏冁然笑道:「画大饼不是应该一步一步来嘛,你一次画这么大的饼,以后还怎么画?」
冼耀文淡笑回应,「我只是对症下药,你是聪明人,也见过世面,我一次把牌全部摊开给你看,省略一些猜忌,集中精力专注于扩大生意规模,把蛋糕做大,这样对你我都好。」
陆雁苏轻轻点头,「你确定不是为了让我放下包袱,乖乖去西贡冒险?」
「你想多了,做生意哪有不冒险的,自古以来能成大事者,无一不是大运之人,小心小心再小心,依然不能成事,只能说明你不是这块料。」
冼耀文说着,从公文包里又取出几份文件,放置在桌面用手指点了点,「这些是其他几个国家和地区的水果相关资料,好好看一看,等你从越南回来,我们接着聊冷藏链和微量元素。」
陆雁苏拿起文件翻了翻,随即放回桌面,一脸严肃地问道:「冼老板,中丰公司的目标是什么?」
冼耀文拿起公文包,站起身说道:「中丰只是为了方便在香港做生意才起的名字,在我心里,公司的名字是e&s,"eatingsafety",e排在ABCd之后。」
「e&s……ABCd……」陆雁苏咀嚼了几下,眼睛忽然一亮,「那个ABCd?」
冼耀文颔了颔首,「对,就是那个ABCd。」
「目标会不会定得太高?」
「目标高才有意思。」冼耀文说着走到陆雁苏身前,再次将手搁在她的肩膀上,「假如我现在把生意全卖掉,只专注投资,我的钱也够吃喝玩乐一辈子,可是我才十九岁,说退休言之过早,再干上三十年轻轻松松。
三十年,很漫长,不给自己安排点有难度的事情做,会很无聊的,有钱人家的大小姐,你认同我说的吗?」
陆雁苏笑颜如花,「是呀,做点有难度的事。」
……
下午两点。
冼耀文来到九龙仓码头,进了刘荣驹的办公室,走到窗户前在刘荣驹身旁站定。
刘荣驹将手里的望远镜递给他,「往码头右边看。」
冼耀文接过望远镜,举起,透过望远镜往码头右边望去,只见码头停着一艘货轮,往船身瞄一眼,看见「柳松」二字,观字体像是东国真体,应该是韩国船。
他放下望远镜,看向刘荣驹,「船有什么问题吗?」
刘荣驹面无表情地说道:「我的兄弟发现码头来了几个英国佬,很可能是政治部的人。」
冼耀文笑着说道:「政治部都招来了,你不会跟韩国人走私军火吧?」
「不是我以前的客户,自己找上门的。」
「也是海鲜换粮食?」
「换洋酒洋烟、好牛羊肉。」
「嗯?」冼耀文举起望远镜,再次望向货轮,仔仔细细扫了一遍,看不出新名堂,「对方怎么自报家门?」
「汉城双京贸易金光正。」刘荣驹寒着脸说道。
「双京贸易,柳松号……前柳后松,好怪异的排序。」冼耀文脑子稍稍一转,摸到了一点灵感,「柳松,双京。柳京、松京,柳京是平壤的古称,松京是……松京是哪个城市古称?」
「开城。」
冼耀文瞥了刘荣驹一眼,「会不会有点牵强,如果是朝鲜船、朝鲜贸易公司,起什么名字不好,两个名字相呼应,太容易被猜到。」
刘荣驹的脸色变得愈发难看,咬着牙说道:「金光正,冚家铲,根本没想掩藏身份,做派和李秉喆完全不一样,一点不像韩国人。」(本章完)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