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推移,几天过去,在萧何等人的努力下,咸阳城逐渐恢复生机。
战火结束后,街头巷尾重新热闹起来,集市上也渐渐有了人影。
这日,夕阳西下,高大的城墙上出现了两个身影,伫立在城头。
一壮一瘦,
画面拉近,
正是出宫的扶苏与陪同的蒙恬。
扶苏站在城头俯瞰全城,轻咳了两声,望着来来往往的行人,脸上露出一丝笑容。转头对身旁的蒙恬说道:“上将军,这一切多亏了你,力挽狂澜,挽救大秦的基业。”
蒙恬连忙拱手道:“殿下过誉了,此乃我等臣子本分,且这也不全是末将之功。”
扶苏微微点头,在他心中对于蒙恬充满了信任,从来都不会功高盖主的疑心和忌惮。
他轻轻地拍了拍蒙恬的肩膀,微笑着说:“上将军,你的忠诚和勇敢,孤都看在眼里。如今,大秦满目疮痍,重建之事,还需仰仗上将军。”
蒙恬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感动,他挺直了身子,郑重地回答道:“殿下放心,末将定当竭尽全力辅佐殿下,重建大秦。”
一阵微风吹来,扶苏又是轻咳两声。
蒙恬连忙说道:“殿下,城头风大,还是下去吧。”
他的语气中充满了关切,伸手想要扶苏的胳膊,扶苏摆了摆手,“无妨,我再看看这咸阳城。”
城墙上,扶苏和蒙恬的身影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格外高大。
就在这时,城墙的远处突然传来一阵骚乱。
蒙恬眉头一皱,警惕道:“殿下,且在此处稍待,末将前去查看。”
说罢,蒙恬便快步朝着城墙下的骚乱处奔去。
不一会儿,蒙恬带着一个士兵匆匆返回。
那士兵见到扶苏,立刻跪地禀报:“殿下,有三五个流民与商户起了冲突,流民们因饥饿难耐,想要抢夺食物。”
扶苏脸色一沉,心中满是忧虑,“这战后流民问题,必须尽快解决。”
蒙恬思索片刻,说道:“殿下,此事萧何已经组织开仓放粮了,只是流民众多、有个别些许懒散之人,不愿参与重建事务,游手好闲。”
扶苏轻轻点头,“看来仅靠开仓放粮还不够。”他的目光落在远方,仿佛能看到那些流民们的困境,“得要让流民们有活可干,有希望可盼。”
蒙恬眼前一亮,“殿下所言极是,可同时制定相应的奖惩机制,对于积极配合朝廷事务的百姓,给予一定的赏赐,对于那些游手好闲的流民,轻者劳役、重者发配边疆,修建长城。”
扶苏赞许道:“甚好,如此既能解决流民的生计问题,又能加快大秦的重建,就依上将军所言。”
说完,扶苏又轻咳几声,蒙恬担忧道:“殿下,还是早些回宫调养身体,这些事交给末将去办。”
扶苏看着蒙恬,眼中满是信任,“那就有劳上将军了。”
随后,在蒙恬的陪同下,扶苏缓缓走下了城墙。
不经意间,蒙恬察觉到在扶苏的衣袖上,似乎有一丝血渍。
蒙恬心中也是一阵悲哀………
.
天色渐渐的暗淡下来,咸阳城中一盏盏微暗的灯光,仿佛是大秦从战后复苏的点点希望。
另一边,淳于越的府邸。
淳于越坐在书房中,眉头紧锁,手中的茶杯冒着热气,却丝毫没能驱散他心中的忧虑。
今天的朝堂之上,他深知扶苏的决定虽兼顾各方,虽然分封爵位与田地。
但如此以来,朝廷上下仍由蒙恬、蒙毅、李风等人占主导地位,法家、兵家思想仍然是主流,儒家儒学难有出头之日。
“长此以往,我儒家该当如何呀?”他喃喃自语,声音中充满了无奈和焦虑。
这时,家丁前来禀报:“老爷,伏胜、叔孙通、周昌、卢敖等几位博士,正在府门外等候求见。”
淳于越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光亮,连忙说道:“快请他们进来。”
不一会儿,几位博士鱼贯而入。
几人的步伐显得有些沉重,似乎也背负着儒家的未来。
淳于越站起身来,迎上前去,与众人一一握手。大家寒暄一番后,纷纷落座。
淳于越目光扫视在场众人,一脸忧虑地说道:“今日朝堂上扶苏殿下的决定,诸位也都看到了,儒家恐难有出头之日,不知各位可有良策?”
伏胜摸着胡须,沉思片刻道:“如今蒙氏兄弟、李风等人在朝堂势力颇大,我儒家想要崛起,需另寻他法。不如我们广收门徒,传播儒家思想,待时机成熟,再图进取。”
叔孙通也点头附和:“此计可行,我等还可着书立说,宣扬儒家的治国理念,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学说。”
周昌皱着眉头道:“可如今朝廷推行郡县制,对我等儒家的主张多有抵触,这该如何是好?”
卢敖神秘一笑:“我等可从民间入手,兴办民学,先赢得百姓的支持,再慢慢影响朝堂。”
众人听后,皆觉得此计甚妙,纷纷表示赞同。
几人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希望的光芒,仿佛看到了儒家崛起的曙光。
淳于越目光缓缓地从众人脸上扫过,他那颗因忧虑而沉重的心,似乎在他们的目光中找到了一些慰藉,心情略有舒缓。
他深吸了一口气,终于开口说道:“诸位,不管前路如何艰难,我决心在明日的朝堂之上,再次向殿下劝诫,尽我所能。”
话音刚落,周围的人们纷纷站起身来,眼神中充满了敬意,齐声喊道:“大人此行,真是高风亮节!”
随后,几人围坐在一起,开始细致地商讨起明日朝堂上的策略。
淳于越坐在首位,手中的笔在纸上飞舞,记录下每一个可行的方案。
周围的人则纷纷低声议论着,不时有人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场面显得十分热烈。
然而,他们或许并不知道,蒙毅等人所排斥的,并非是儒学的仁政思想。
而是他们这些整天把仁义道德挂在嘴边,却从未真正理解其精髓的儒学博士。
他们这些人,对于五谷六畜的了解几乎为零,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却妄图凭借一张巧嘴,就能治理好这纷繁复杂的天下。
这种想法,真是滑稽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