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学院要招聘大批的教师。
这个消息传开之后,不光吸引大量人员应聘。
同时,还有人开始托关系,想心思,让自己的子侄来这边工作。
就。
人情世故嘛。
能托关系的,那基本上,都是北河省,邯山市有点门路,有头有脸的人。
要么就是握有一定实权的领导。
或者就是跟山河集团有密切生意往来的合作伙伴。
原本他们都对山河学院的教职工作不感兴趣的。
以前山河学院只是一所民办大专。
大专的老师,就分量不够。
领导跟老板们不会让孩子来这边工作的。
但是本科就不一样了。
本科是正经的大学啊。
哪怕民办本科,那也是说出去有面子的。
而且今年的形势也确实是不太好!
就业大环境不景气。
先来山河学院这边过渡一下。
当个大学教师,身份,地位,都有。
这要是将来,山河学院升级山河大学了。
那就能跟着沾光啊。
毕竟,李墨白可是把狠话都放出去了的。
而且坊间都在传言,李墨白在高层有关系。
那具体什么样的高层不知道。
反正就很牛逼的呗。
就连北河省的几位大佬,都已经安排了对山河学院的视察访问了。
从这一次,山河学院成功专升本的欢迎规模上,其实就不难看出来风向的变化。
想当初,李墨白在粤东遇到叶家刁难的时候,这些北河省大员可都是作壁上观的!
他们反正,语言上的支持是不吝啬的。
但是实际上的行动没有。
可现在不一样了。
厅处级的官员可能不太了解内情。
但是到了部级。
尤其是省内排名靠前的正副部,那多少是知道一些内幕的。
这李墨白,今年过年,是在玉泉山过的……!
琢磨去吧。
叶家那边,有不小的动静。
粤东气势汹汹的要搞山河制造。
动静闹的挺大的。
结果现在,虎头蛇尾,山河制造没事儿。
反倒是粤东的中下级官员各种登门表示亲热。
虽然说,还没有重量级的粤东大佬表态。
但是这个风向出来了。
很多时候,这官面上的事情就是这样。
背景这玩意儿,你可以不用,但是不能没有。
面对各种托关系的电话。
李墨白让校办进行逐一的审核。
这种关系户的招聘,说实话。
那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
既然是免不得要招关系户的话。
那干脆就制定个标准来吧。
优先招那些,能给集团,学校带来实质性利益的关系户。
说人话,就是比谁的关系更硬了。
这些关系户的工作安排嘛。
反正就保证体面,轻松就行了。
给他们安排一些没啥技术难度的活儿。
工资不要太高。
逢年过节的慰问品,礼盒什么的配齐了就可以。
反正这些少爷公主们,也不在乎这点工资啥的。
他们的父母,就是希望孩子能有个稳定的,拿得出手的工作而已。
上上那些必要的水课。
反正学生也不怎么听。
考试也不会考的那种。
你好我好大家好。
先考察个一学期的样子吧。
如果确实有能力的话,那再考虑重用。
但如果实在没能力,只会吃喝玩乐的话,那就当养闲人了。
就当是给他们那位高权重有影响力的父母塞的过年红包。
这操作在各个大企业都流行。
尤其是银行。
现在是明码标价的。
一千万存款一个经理。
四千万存款一个副行长啥的。
给钱就能来上班。
四百万就只能当个柜员。
一个月两三千的那种。
就这,各大老板依然愿意花钱把孩子送进去。
就为面子上好看。
亲戚朋友问起来,孩子在银行上班。
拿得出手!
这些关系户当中,最牛逼的,当然是直接给李墨白打电话的啦。
其次呢,就是帮忙写介绍信,交给李墨白的。
然后,就是找李墨白手下人托关系的。
这直接给李墨白打电话的,肯定要想办法安排。
写介绍信的,那就酌情安排。
找手下人关系的,那就看着办了。
极少数能安排。
李墨白在山河学院忙的挺带劲儿的。
同一时间的龙国,也是各种大动作不断的。
有发展,也有矛盾。
神州大地上,整体是欣欣向荣。
但是也有很多艰难困苦。
李墨白以一己之力,也只能影响山河四省交界处的这片地界。
他的山河食品需要大量土地来进行原材料的种植。
专业的农业学家给李墨白做汇报。
无论是小麦还是原材料药材的种植。
就两种模式。
一个是农民种植,然后统一的收购!
这种呢,质量,产量,都没办法保证。
还有一种呢,就是由集团出面。
统一的承包土地。
统一的规模化的种植。
这样是能保证产量跟品质的。
但是缺点,成本支出变大了。
李墨白看到这个选择题的时候,第一时间,后背发凉。
因为这让他莫名的想到了奶粉事件了。
就是因为养殖户为了提高指标,私自加料。
最后导致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造成不小的灾难。
不行。
不能这么搞。
不能冲到负责。
还是统一承包,直接规模化的种植吧。
农业集体化,规模化,其实是大势所趋。
把大量的人口,从土地上给释放出来。
参与到工业生产中去。
只不过呢,现在的农村老人还是太多了。
老人们还是要种田的。
他们缺乏其他的谋生手段啊。
只能一边种地,一边帮着子女带孙子,带孙女。
能把生活费赚出来就算好的了。
自家一年到头,不要花钱买粮吃就行。
像李墨白在地球时的苏江秦州老家。
到了一二年,一三年之后,就几乎没人种地了。
因为老人们是老的老,走的走。
也没力气下地了。
所以农村的土地全部都承包出去,给东山人种大葱。
一亩地一年好像给一千元。
全村的地几乎都承包了。
根本就没人种。
哪怕是还能干活儿的老头老太太,也不乐意种了。
(兄弟们,来个五星好评吧,咱们让评分再往上窜一窜。谢谢了。免费小礼物有空也点一点!爱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