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太祖界。
明太祖朱元璋:“这朱翊均,怎么会如此记恨张居正?”
......
诸天万界下,不管是大明的皇帝,还是大明的百姓,以及不属于大明时代的皇帝与百姓们,都不是第一次生出这个疑问了。
为何这朱翊均会如此记恨张居正?
(对于这一个问题,众多后世的历史学者都想不明白,同时观点也很多。)
只要是对他明神宗朱翊均不利的事情,他都会第一时间向张居正身上去联想,然后自我沦陷,这实在是让人很难理解与共情。
就因为张居正对他朱翊均管教,太过于严苛了吗?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然而到了张居正与朱翊均之间,怎么就变成了严师出逆徒,这太让人费解了。
或许有大明权贵在暗中推波助澜的原因,只是天道没有把所有细节给盘点出来。
但是明神宗朱翊均对张居正与张家所做的事情,那是假不了的。
大明诸帝想不通,也理解不了明神宗朱翊均的真正想法。
但是这样的一件事情,这已经是成为历史的天道事件,对他们而言,也只能留下无尽的叹息...
......
【万历十二年(1584)十二月,南方各地,以及海南岛上,再次下起了茫茫大雪,这是一场继嘉靖十六年(1537)后的,又下了一场波及全天下的大寒雪。】
【同样的雪色,同样的大明紫禁城,只是在这一年的大雪之中,再也没有了那一个在大雪中行走的红色身影。】
【那是在万历八年(1580)十二月,当时亦是天下大寒,雪积过尺,人马不得行,当时的明神宗朱翊均深感百官之难,便宣布罢朝数日。】
【然,张居正此时自蓟镇赶回,未闻诏令,直至太和门下,明神宗朱翊均闻之,亦上殿,偌大的一个金銮殿上,仅帝与辅二人而已。】
【也仅仅不过四年的时间,已是物是人非...】
此时在天道画面里,再次响起《大明进行曲:关山酒》的歌声,以及张居正在雪中独行的场景...
【谁言天公不好客,漫天风雪送一人。】
【万历十二年(1584)十二月的这场天下大寒,预示着大明的张居正走了,大明王朝的寒冬来了。】
大唐太宗界。
唐太宗李世民:“好一个,谁言天公不好客,漫天风雪送一人。”
“被后世人誉为‘千古一相’的张居正,也给后世人,留下了很大的意难平啊!”
“或许后世人在想,如果给张居正的变法与改革能一直延续下去,就能改变大明之后的历史了。”
“后世人,似乎对大明之后的外族王朝的意见很大,或许是那所谓的百年屈辱史,给后世人造成了很大,很深远的伤害吧。”
“不管怎么说,这天道如此盘点张居正,与张居正之法和改革,那必定是有深意的。”
......
【而对于张居正的清算,万历十二年(1584)十月,已经案结。】
【由于张居正被抄家一事的动静,闹得太大,又或者是为了平复明神宗朱翊均的情绪,张居正被抄出的家产钱财,并没有对外公布。】
【在大明的权贵,也通过各自的手段与渠道,放出了风声:从张居正家中抄出了半个国库的家产钱财。】
【满足了大明百姓此时对张居正的不满民怨,也引得民间百姓,继续痛骂张居正为大明巨贪。】
【毕竟张居正已死,有的时候真相与实情,在当时来说,并没有那么重要。】
【对很多大明权贵来说,就算整件事件,被记入大明史书中,又如何?】
【如今明神宗朱翊均对张居正的怨恨,远远超过了他们的预期。】
【他们在明神宗朱翊均统治的时代下,再也不需要担心,张居正会突然有一天被平反的事情发生了。】
【就算在朱翊均之后,有大明的皇帝为张居正平反,那时的他们都已经死了,人都死了,又如何追责?】
【就算自己能活到那时候,自己都七老八十了,还有什么可怕的?】
【若是在这中间,自己能在众多敌政中获胜,获得更高的官职,权力,荣耀与功绩,谁又会为了张居正的平反而得罪自己?】
诸天万界下的大明百姓:
“无耻,龌龊,卑鄙,丑恶...”
见此一幕,所有时代下的大明百姓,上至洪武年间,下至崇祯年间的大明百姓,都对着在天道画面中的大明官员,怒骂不已...
......
大汉宣帝界。
汉宣帝刘询:“若是大明时代的百姓,看到这一期的天道盘点内容,不知他们会有何种反应。”
“朝廷官场上的权利与利益争斗,无论是在哪一个朝代时期,都是一样的”
“或许只是在大明王朝的时代,比其它王朝帝国时代,他们的贪污腐败更黑暗与龌龊,卑鄙的原因吧!”
“天道就已经言明过,贪污腐败是与世并存的恶劣性。”
“所以在朕的这一世里,大汉官场上的贪污腐败,只是被他们隐藏的更深,没敢像后世大明时代那么猖獗罢了...”
......
【张居正留下的妻妾与女眷,大部分都沦为了官妓。】
【而整个江陵张家,只留下了一处简陋的宅院,以及十亩农地,给张居正之母养老,而张居正之弟张居谦留下来照看其母。】
【长子张敬修,留下绝命书后自缢而死,其妻高氏毁容之后逃过一劫,因此没有被发配到烟瘴之地,留在江陵抚养孤子张重辉,。】
【次子张嗣修,三子张懋修,还有张居正的弟弟张居谦,以及整个张家都被发配岭南的烟瘴之地(广东湛江)】
【之后,次子张嗣修,三子张懋修在四十年后,为其父张居正整理编纂的《张太岳集》流传于后世。】
【四子张简修,在万历七年(1579)娶三边总督,尚书王之诰女。在被褫夺“锦衣卫指挥使”职位后,被贬为庶民。】
【六子张静修,在大明末年,为了逃避乱世兵祸举家逃往苏州,在苏州谋了一个舂米的差事以掩饰身份,之后开了家米店,过着较为殷实的百姓生活...】
【而五子张允修,被夺去秀才之名,被贬为庶民的期间,由于民的间百姓对张家的民怨未消,只能隐藏姓名躲藏,沦为流民,四处流亡讨活。】
【而这样的生活,一过便是四十多年,在四十六年后,在张家名誉被恢复了之后,才得以回到荆州江陵老家,并被授于中书舍人(从七品)。】
【后在八大王张献忠的打下荆州江陵后,张允修更是被抓住送到八大王张献忠的面前,张允修不肯下跪。】
【张允修称自己的膝盖,只对大明皇帝下跪,自己若是向叛贼下跪,就是对先父(张居正)的羞辱,自己只求一死。】
【八大王张献忠何许人也?】
【自揭竿起义以来,八大王张献忠这一路杀过来的路上,不知道已经杀了多少的大明权臣与地方豪强劣绅,即使是攻占了江陵之后,亦是如此。】
【唯独八大王张献忠,在江陵并没有对张家如此行事。】
【因为张献忠自小就从自己的祖辈那里听言过,在张居正的变法与改革时代下,张献忠的先祖过上了一段比较安稳富足的日子。】
【张献忠很欣赏张允修的忠义与气节,所以张献忠并没有为难张允修,并邀张允修在义军中作官。】
【在遭到了张允修拒绝之后,张献忠便是把张允修给关押了起来。】
【夜里,此时已是八十岁白发老人的张允修,觉得自己老命一条,继续苟活下去,很难预料将来会不会做出有辱先父之名与张家之事。】
【于是,五子张允修在墙壁留下一首绝命诗后,纵火焚烧了一间房屋,欲自焚而死。】
【张允修的孙子张同奎,见房室燃起大火,想把张允修救出,然张允修坚决不从,最终逝世于大火中。】
张允修的绝命诗:
【八十空嗟发已皤,岂知衰骨碎干戈。】
【纯忠事业承先远,捧日肝肠启后多。】
【今夕敢言能报国,他年漫惜未抡科。】
【愿将心化铮铮铁,万死丛中气不磨!】
【事后,张允修被大明末代皇帝,赐谥为“忠烈”。】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