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兄友弟恭
众臣对视了一眼,谁也没有先开口。搜索: 一路小说 本文免费阅读
如今能处理朝政的皇子只有宸王、晋王、肃王三人,明王年纪虽然合适,但他志不在此。
宸王能力最为出色,但他身子羸弱,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出事。
而晋王生母身份低微,虽然养在皇后名下,但能力平平。
肃王便更不合适了,他母妃是外邦女子,大昭的江山绝对不可能交给一个外人。
这么看来,好像谁都不合适做皇帝。
谢实甫心里叹了口气。
宸王若非体弱,绝对是最适合的人选。
沉默良久,谢实甫躬身开口:“皇上,臣以为储君之位关乎国本,需谨慎抉择。如今大昭急需一个能力卓绝的明君,若能力平庸,恐怕无法稳定局势。”
谢实甫还是选择宸王。
他此言就差直接说宸王了,其他臣子也都听出来了。
一位老臣反驳道:“丞相所言虽有道理,但朝中每日政务繁重,若无健康的体魄,恐怕也无法胜任。储君他日要肩负起天下苍生的福祉,日理万机,这身体若是垮了,纵有天大的本事,又能如何?”
“臣觉得晋王最为合适。”老臣道,“晋王如今记在皇后膝下,算是中宫嫡子,历朝历代都是嫡长为先,臣以为该遵循祖制。”
此言一出,谢实甫也沉默了片刻。
晋王才能平庸,但的确是占着嫡出的名分。
可晋王自个不争,这朝中没几个人被晋王拉拢,也就是几个固执己见的老臣会严格遵循祖制。
谢实甫稍作思忖,再度开口:“皇上,祖制虽重,可当下大昭内忧外患,实非墨守成规之时。若仅以嫡长论,而不顾君主之才,日后朝堂动荡、民生艰难,又如何向列祖列宗交代?”
“平日里宸王殿下理政便显现出才能,多少棘手难题迎刃而解,这份能力,晋王殿下恐怕难以企及。”
谢实甫言辞恳切,目光从朝堂上诸位大臣脸上一一扫过,“我等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更要为天下黎明百姓着想。”
此言一出,支持宸王的大臣们纷纷点头称是。
几个想推举晋王的老臣见状,犹豫着没有出声。
他们都清楚,谢实甫还有半句话没说完。
大昭此刻,边境有外敌侵扰,国内民生待兴,朝堂暗流涌动,急需的是一位铁腕有谋的君主力挽狂澜,而不是一个能力平庸的中宫嫡子。
文景帝见他们不再争论,眸光微动。
看来宸王的确暗中做了不少。
文景帝抬眸,看向一直站在人群中并未开口的云觞,“云爱卿以为谁更合适?”
云觞神色平静。
并没有被皇帝会突然点名的慌乱紧张。
但他心里清楚的很,文景帝单独点他的名,怕是知晓他曾经是宸王的幕僚。
此前文景帝便试探过他。
云觞面上不动声色,沉稳地向前一步,拱手行礼:“陛下,微臣对几位王爷了解甚少,不敢妄议。”
文景帝闻言,嘴角浮起一抹淡淡的笑意,却不达眼底,“云爱卿过谦了,你素有谋略,朕想听的,不过是你心中真实所想,无需顾虑太多。”
他话语虽温和,却隐隐透着不容拒绝的意味。
云觞心中暗自思量,这显然是躲不过去了。
若是再推脱,反倒会引起皇帝更深的猜忌。
略一沉吟,他不卑不亢地道:“陛下圣明。既然陛下垂询,微臣便斗胆直言。依微臣愚见,立储一事,既关乎祖宗社稷,也关乎天下百姓,需从长计议。”
“宸王殿下能力卓绝,处理政务时展现出的睿智与果敢,我等有目共睹,对当下大昭内忧外患的局势,或许能提出有效的解决之策。然而,其身体状况确实令人担忧,毕竟一国之君需有强健体魄,方能应对繁杂国事。”
“晋王殿下虽能力稍逊,但为人仁厚善良,且有中宫嫡子的名分。若能得到诸位贤臣的悉心教导与辅佐,加以时日的历练,也未必不能成为一位合格的君主。”
云觞一番话,说得滴水不漏,避开了明确表态支持任何一方。
文景帝靠在龙椅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眼神意味深长地看着云觞,沉默片刻后缓缓开口:“云爱卿所言,倒也有几分道理。既然如此……”
他顿了顿,盯着云觞片刻,才缓缓开口,“刘海福,召宸王来见朕。”
刘海福连忙应下,“是。”
……
半刻钟前,宸王、晋王、肃王三人一齐同行出宫。
宸王时不时掩唇轻咳几声。
晋王关切地看向他,眉宇间带着忧虑之色,“你的身子还未曾养好吗?”
宸王摆了摆手,脸上挂着温和的笑意,“无妨,不过是旧疾,不碍事的,六哥不必担心。”
肃王在一旁沉默不语,只是静静地看着两人。
他素来沉默寡言,宸王和晋王也不觉得有什么
不对。
晋王又关心了几句,才缓声道:“你们觉得,父皇会立谁为储?”
此言一出,宸王和肃王脚步都是一顿。
显然,两人都很意外晋王会如此直白的问出这个问题。
肃王眼神中闪过一丝难以捉摸的神色,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他不紧不慢地道:“总不会是我。”
他的母妃是外邦女子,他从小便明白皇位对他来说绝对没有可能,所以从未肖想这个位置。
宸王轻轻一笑,神色间带着几分无奈,“六哥怎么突然问起这个?立储乃父皇的决断,我们做儿子的,妄加揣测可不好。”
“不过,不管是谁,只要能担起这江山社稷,保百姓太平,便是大昭之福。”
晋王看向他,微微皱眉。
宸王眸光温和,心里却多了一丝警惕。
晋王平日里鲜少出头,难不成他都是在掩饰?
晋王这时却开口,“我不想当皇帝。”
宸王和肃王都愣了下。
晋王继续开口,言语间透着几分飒爽,“你们也知道,我能力有限,这朝堂上的争斗,我实在应付不来。与其坐在那个位子上,被各方势力拉扯,倒不如做个逍遥王爷,还能自在些。”
宸王眼中闪过一丝诧异,随即恢复了温和的神色。
“六哥说的有几分道理。”
说完这话,三人都默契的没再开口。
宸王很快也明白晋王为何突然说这一番话。
晋王多半看出他对皇位的心思,所以干脆向他直言对皇位毫无兴趣。
如此,也免了兄弟相争。
许是话说开了,直到走到宫门时,三人虽都未在开口说话,但气氛却较之先前轻松许多。
三人走到宫门口,正准备各自上轿离开时,一个小太监匆匆跑来,神色慌张,见到三人后,连忙跪地,气喘吁吁地说道:“请宸王殿下留步,皇上口谕,召宸王殿下即刻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