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头叔 作品

第340章 操控虎耳山之战

当初我们决定参与历史事件的时候,就已经定出了方针,第一,不能暴露我们参与此事,第二,不能让建奴朝廷赢得太容易,那样会使得孙义先的革命更加的艰难。

所以即使我们派出了轰炸无人机在炮火轰鸣的掩盖下,帮助贱奴轰炸倭寇。

但也尽量控制在一个小心翼翼不被发现的程度,我们的初衷仅仅是不让那些大屠杀的人间惨剧发生。

有详实的历史资料记载,倭寇在甲午战争期间,只要建奴朝廷再坚持一段时间,他们就不战自溃。

多年的筹备建设联合舰队使得倭寇的财政已经进入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这个民族是赌性非常重的,他们压上所有的国运来打这场战争,一旦输了他们将会重新回到明治维新之前的财务状况。

因此这一仗他们打得非常坚决,因为他们输不起。

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拖长这场战争,既拖住建奴朝廷无暇对内围剿革命党,又能拖着倭寇,用温水煮青蛙的方法让他们油尽灯枯。

由于有我们轰炸机的暗里帮助,建奴的将领聂士成等人误判了自己的实力,他们觉得自己的大炮能够给予敌人极大的重创,也因此信心大涨。

历史上的溃败并没有发生,双方在鸭绿江的西北岸形成了长时间的军事对抗模式。

倭寇政府为此次蓄谋已久的大战准备了约8000万两白银的军费预算,他们也做好了长期战争的准备。

可以说他们已经倾其所有的把国运压在了这场战争中,一旦失败或者进入持久战,那么倭寇政府的财政早晚是会崩溃的。

而反观建奴朝廷这边,虽然海关的大部分收入都在大鹰帝国的手中,但是朝廷每年的税收结余仍然有几百万两。

可你要知道,倭寇是有心算无心,他们早早的几年前就开始预谋这场战争,而建奴朝廷,属于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因此即使他们的政府财政状况要优于倭寇,但是并没有把这笔钱准备出来。

因此建奴打得也非常艰难,尤其在末期建奴朝廷的吏治腐败,深得光绪皇帝信任的翁同和又与李中堂有私怨。

翁同和的兄长翁同书曾任安徽巡抚,在平定农民起义军时弃城而逃,后又包庇叛将苗沛霖,曾国藩欲弹劾翁同书,李红章代笔写了《参翁同书片》。

翁同书因此被流放新疆,翁同和的父亲翁心存也因此事气死。他认为李红章不顾情面害死他的兄长和父亲,从而结下恩怨。

因此在翁同和执掌户部尚书一职。以及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主管大臣期间,对李中堂麾下的北洋水师是极尽克扣之能事。

这也使得明明北洋水师的军事设备不比倭寇弱,甚至还要强出一些,但因为军费不足,导致弹药供应不到位,而在历史上吃了败仗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说翁同和此人是一个公私不分,为私怨不顾国家大义的卑鄙小人。

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后,建奴的后勤补给就开始捉襟见肘。

好在我们派出的轰炸无人机以及偷偷伪装成建奴官兵混入他们阵营帮助作战的50架t1000机器人,在战场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液态机器人t1000,是我们的团队为了纪念经典电影终结者而根据影片中的情节制造出来的。

他完全实现了电影中的设定,可以以液态金属变形的形式,模仿任何他见过的物体形状或人物。

这款机器人在我们眼中应该属于古董,他的各项指标已经追不上我们现在所拥有的军事科技了。

一个简单的粒子炮就能够将他轰得元神俱灭,可在1894这个时代,他就是能够横扫全球的无敌存在。

之所以派这个型号的机器人前往,就是因为他们能够伪装变化的能力。

既然我们不想让这个时代的人知道有我们的存在,那自然所有的参与都在暗处。

这也算是把幕后黑手做到了极致了,两军大战混乱中谁也不会注意到己方混入了几百名生力军。

他们一个个变成建奴官兵的样子,拿着他们使用的武器,跟倭寇对射。

可你要知道机器人的射击本领比人类不知强几百倍,任何落后的武器在他们手中也会发挥出最大的威力。

t1000在整个战场上弹无虚发的精彩表现,看的在后方督战的聂士成和马金旭大呼好男儿,并商量战后会给那几个表现优秀的“官兵封赏”

可事实上战后谁也不会找到他们的踪影,战斗一结束他们就会变化形态躲藏在战场上,最后被我回收。

我们对整个建奴这个民族也没什么好感,因此我们只把战争控制在稍强于倭寇的程度。

这使得一场大战下来双方的死伤都不小,只不过是建奴有我们的帮助占上风而已。

试想一个能够主导战场胜负的幕后黑手,如此的拉偏架,交战的双方能有什么好果子吃?

最终激战了半个月的双方,终于都挺不住巨大的战争消耗而暂时停战。

聂士成兵锋正盛自然不会主动向倭寇提出和谈,况且他们也没有那么大的权力来决定战争是停是打,一切都要等建奴朝廷的命令。

而倭寇觉得自己没有取得重大战果就何谈,捞不到太大的好处,因此也没有派出使节,只是双方由于后勤补给,跟不上才暂时休战。

倭寇无奈退回了鸭绿江东南岸到高丽地界进行补给去了。

这场持续了半个月的激战。让倭寇损失了7000多的兵力,子弹炮弹消耗无数。

够他们回去喘息一阵了,反观建奴一方由于占据优势,仅仅损失了3000人马。

这场大劫令得朝廷上下一片喜悦欢腾的气氛,如果说有谁不高兴的话,那就是翁同和,他原本打算在他的暗自克扣军饷的骚操作下会使得李中堂颜面大失进而弹劾他。

结果没成想聂士成马金旭等人居然打了个大胜仗,这使得他如同吞了一只绿头苍蝇一样的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