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中元节开坛守夜,九叔召集同门
六月底,李昆山和千鹤道长离开京城,乘船南归。
在京城待了几个月,该逛的逛了,该玩的也玩了,还顺带接了几单生意,在京城也算有了一些名气。
京城繁华,但再有半个月就是中元节,鬼门关大开,无主孤魂野鬼到阳间领取布施,届时阴阳交汇,是一年当中最容易出乱子的时候。
所以这个时候,正一弟子往往都会谨守门户,维持阴阳秩序。
京城再好,毕竟是他乡异地,还是要先看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呼~!”
十来天的航程,李昆山几乎一直待在船舱。
除了炼气化神,就是服食药材。
为了感谢李昆山救了福晋和小格格,临行之际,醇亲王赠送他大量补药。
“这个感觉,真是太棒了。”
下船之前,李昆山将所有药材服食一空,练气道行随之不断暴涨。
再看个人页面,已然是炼精化气十九层!
不得不说,不愧是皇帝老爹,醇亲王出手当真阔绰。
船上不便尝试,但李昆山可以大体感知。
此时的他气血充盈全身,简直如同鼓起来的河豚。哪怕是九雷齐发,一天也能丢个十几次。
九雷齐发,威力还在七雷之上,就算僵尸联盟那些超级僵尸也扛不住,一天用十几次,一般情况下足够了。
“可惜。”
兴奋之后,李昆山又是轻叹一声。
相比练气,练神的进展就太过缓慢,简直堪称龟速。
李昆山虽然一直苦修不辍,现在仍停留在炼气化神一层。
当然,相比最初,神念倒是又壮大许多。
傀儡符御物范围,已经达到三百米。
另外,技能方面也都有所长进。
尤其是着重修炼的雷诀,只剩不到二百经验值,就可突破第六层。
“师叔一路顺风!”
“师侄保重。”
船靠福州码头,李昆山先行下船,和千鹤道长他们道别。
又走几天陆路,在中元节之前赶回合欢镇。
“李道长回来了。”
“李道长好久不见,还以为你搬走了呢。”
“李道长,今天的鱼好新鲜,带两条回去,做汤好鲜的!”
走在镇子街上,两旁商户居民热情的打招呼。
李昆山笑着一一回应,内心一阵轻松舒适,竟有种回家的感觉。
是了,作为穿越者,相比仅待两年的任家镇,合欢镇反倒更像是家。
“嗯?”
等到了家门口,鱼、鸡蛋、青菜、米,李昆山手里已经多了很多东西。
刚腾出一只手开门,门缝掉出一封信。
信封已经泛黄,塞在这至少已经一两个月。
李昆山塞进兜里,拿着东西进门。
把所有东西放好,收拾一下院子里的石桌,先泡上一壶茶,悠悠的抿了一口,李昆山轻吐一口茶气,这才掏出信。
‘李道长,回来了没有啊,什么时候安排你和诸葛小花再见一面呐。’
‘李道长,怎么还没回来,诸葛小花那边都等着急了。’
‘李道长!你要是再没消息,我就把诸葛小花介绍给别人了!’
一页纸,三行潦草文字,看墨迹,还不是一个时间写的。没有落款,但从语气就知道是谁写的。
李昆山笑笑,随手握一个纸团,扔到柴堆。
“也对。”
不过这倒是提醒他了,就算他不在合欢镇,中元节的时候也不用担心。
毕竟,镇子北边还有一个诸葛孔平。
“不知道开始了没有。”
这一走就是大半年,也不知道关于诸葛孔平的剧情开始没有,李昆山不关心诸葛孔平,他在意的是那只稀有品种西双版纳铜甲尸。
根据电影中的表现,那只铜甲尸的实力还在毛僵之上,就算不是飞僵,也相差不远。
如果把它干掉,少说也是一个紫色词条!
这样的稀有品种,李昆山怎么能错过。
媒婆不是催他再去和诸葛小花相亲吗,趁机打听打听情况也行。
两天之后,七月十四。
“起~!”
小院中间,李昆山摆上桌案,案上放着长明灯、符纸,以及一应法器。
另有三十六根令旗,分布周围。
李昆山身穿黄色道袍、道帽,手持法剑,踏罡步斗。
呼啦~!
随着一声大喝,周围火盆的火焰瞬间窜高一尺。
“哼~!”
李昆山一声轻喝,端坐太师椅,法剑支地,凌厉的目光巡视四周。
他已然设坛,倒是要看看,今晚哪个不开眼的小鬼敢在他的地盘捣乱!
“嗯?”
镇子北边,诸葛家也正在为中元节做准备,诸葛孔平手里拿着孔明灯,忽然看到镇子南边一道金光闪烁,不禁脸色一沉。
“大半年不听动静,还以为那个混蛋搬走了,竟然又回来了,真是气死我了!”
“老爸,你说谁回来了。”
“这个镇上除了天下第一茅,还有哪个混蛋!”
“李道长……”
诸葛小花瞬间睁大眼睛,目光充满欣喜,接着又低下头,面露娇羞。
看着女儿的样子,诸葛孔平眉头一皱。
“他只不过没死在外面罢了,你在那害羞个什么劲!”
“老爸,你这都看不出来,一听到李道长回来,老姐就发春了嘛。”
“发你个大头鬼啊!怎么能这么说你姐姐!”
王慧敲一下诸葛小明的头,望着镇子南边闪烁的金光,不禁一阵点头。
“这法坛设的真是漂亮。”
“漂亮什么啊,和他人一样,绣花枕头一包草,中看不中用!”
“老爸老妈!我出去一趟。”
“去哪?去见那个混蛋啊!”
“站住!”
王慧也叫住诸葛小花,表情严肃。
“今晚是中元节,一会儿鬼门关就开了,怎么能乱跑呢!”
“没事啦老妈,我赶在十二点之前回来就是了,而且我带着符呢,不怕的。”
“那也不行,今晚普通人家都不出门,何况咱们家呢。”
王慧拉住诸葛小花,又是笑笑说道。
“等明天,我和你一起去南边。”
“真的,太好了老妈!”
“去哪?不准去!”
“你说不准就不准啊!别废话了,时辰差不多了,放灯了。”
王慧瞪了一眼诸葛孔平,接着一阵催促。
诸葛孔平什么鬼怪僵尸都不怕,唯独惧内。
偷偷翻个白眼,嘴里嘟囔几句,不敢再多说什么,和家人一起放起孔明灯。“哇,这么大的孔明灯。”
镇子南边,看到北边缓缓升到高空的巨型孔明灯,李昆山不禁咂咂嘴。
嗡~!
当这灯升到最高处,灯光宛如月光洒下,瞬间覆盖整个合欢镇。
在这灯光之下,普通鬼怪并不受影响,但如果敢作恶,登时被照着无所遁形!
李昆山又是一阵点头,不愧是诸葛孔平,有些手段。
说起来,武侯派擅长奇门和神机,之前从诸葛小花口中得知,诸葛孔平虽然是奇门传人,但对神机一直很感兴趣。
家里有许多诸葛孔平的发明,诸葛孔平没事的时候也喜欢搞些研究。
这个巨型孔明灯,想来就是武侯派神机的一种。只是不知道,是武侯派固有手段,还是诸葛孔平的发明创造。
不过无所谓了,李昆山不再多想,专心守坛。
午夜十二点,中元节开始,鬼门关随之大开。大量的无主孤魂涌出,在鬼差的押解下来到阳世,接受生人布施。
李昆山家门前,也放着许多供品、纸钱。
有小鬼路过,贪婪的吸食供品中精气,吃饱之后,又满脸兴奋的去拿纸钱。
“不可多拿!”
院子之中,李昆山一声轻喝,一道金光闪烁。
刚把所有纸钱拦在怀里的小鬼吓得一哆嗦,连忙重新放回去,只取一份。
“不可乱走,吃饱喝足之后,带你们去听戏!”
黑暗之中,几个手持哭丧棒的黑影掠过,一边说着一边驱赶孤魂,正是地府鬼差。
“拜见通判大人。”
经过李昆山门口,行了一礼,这才过去。
“鬼差辛苦了,拿点纸钱喝茶吧。”
李昆山坐在里面,开口说一句。
这小鬼还挺懂事,他自然也不能不会来事。
“多谢通判大人。”
小鬼道谢,取了一份纸钱离开。
吵吵嚷嚷两三个小时,镇子上的供品纸钱基本都被取尽了,在鬼差的驱赶下,这些孤魂前往戏棚听戏。
今晚的戏,只给鬼唱,生人听不得。
如果有活人去听,处于众鬼之间,轻则受阴气侵害,重则被某些别有用心的小鬼当成头主,可就麻烦了。
喔喔喔~!
五点多,一声鸡鸣,天将放亮。
“回去了~快些走!”
在鬼差的驱赶下,所有孤魂野鬼返回地府。
喔喔~!喔~!
鸡鸣三次,天光大亮。
乱糟糟一夜的镇子,也随之重新恢复宁静。
“平安无事。”
李昆山起身,伸个懒腰,将法坛收起,道袍脱了。
凉水简单洗把脸,走到门口。
原本整齐码放的纸钱,早已飞散,米肉等供品倒是还在,但被鬼吸光了精气,除了饱腹之外,已经没什么滋味。
“算了。”
李昆山也懒得收了,不用担心浪费,等到中午,镇上乞丐出来就拿去吃了。
至于为什么非要等到中午,但凡大清早能起来的,也落不到讨饭的地步。
虽然晚上已经过去,但今天还是七月十五,作为正一弟子,还是有许多事情要做。
比如供奉祖师爷,给祖先烧纸,以及其他仪式。
总之,今天还有的忙。
直到下午两点多,李昆山这才算是弄得差不多。
刚才随便填了几把生米进肚子,虽然被饕餮之胃消化,并不觉得饿,总归味道太差。
李昆山也不想亏待自己,干脆出门,去饭馆吃顿好的。
李昆山还有一根金条,十几块大洋,相比普通人而言,算是富人了。
“哎呦~!李道长,这么巧啊!”
谁知刚出门,迎面就遇到了媒婆。手里还是那把大红蒲扇,满脸揶揄笑容的拍拍李昆山胸口。
“回来了也不知道到人家那里去,人家留给你的信你看了没有啊~!”
“看了,这不刚想登门拜访,没想到您先来了。”
“那太好了,跟我走吧!”
媒婆一脸高兴,拉着李昆山就走。
李昆山一头雾水,这是往哪去?
片刻之后,还是镇子南边的饭店,媒婆直接拉着李昆山来到一张桌子。只见诸葛小花,还有一名风韵犹存的中年妇人坐在那里。
“诸葛姑娘,这么巧?”
“是啊,李道长,好巧。”
“巧什么啊,本来就是让你们来第二次见面的嘛!”
媒婆将李昆山摁到座位上,指了指对面的中年妇人。
“她叫王慧,是小花的老妈,嘻,等你们俩成了,也就是你丈母娘了。”
“原来是伯母。”
李昆山连忙起身,行李之后,笑着说一句。
“如果不是媒婆介绍,我还以为是小花的姐姐呢。”
“哎呀~!看你说的,我都生了两个孩子了,我看上去真的这么年轻吗。”
刚才还有些端着的王慧,瞬间笑逐颜开,接着对店小二一伸手。
“快!再给我的好女……咳咳,给李道长加两个好菜!”
虽然‘能会说道’的词条融了,但三言两语,还是哄得王慧、小花母女花枝乱颤。
至于套点话,还不是轻而易举。
一顿饭后,李昆山轻舒口气,西双版纳铜甲尸的剧情还没开始,他还有机会。
“伯母,我先回去了。”
饭店门口,李昆山向王慧道别。
“下次我一定登门拜访。”
“好,我等你来啊。”
王慧满脸笑容,和诸葛小花目送李昆山离开。
不禁又是一阵点头,这次面对面接触,越发觉得真是不错。
这个女婿,她算是认定了。
最重要的是,女儿喜欢。李昆山早就不见影了,旁边诸葛小花还伸长脖子看呢。
回到家里,李昆山喝了会儿茶,开始习练雷诀。
和之前一样,一直练到天色暗下来,之后吃完晚饭,略微休息,又开始炼气化神。
按照李昆山的心思,其他功法符咒都暂时放放,首要将雷诀升到第六层、炼气化神第二层。
“嗯?”
深夜,卧室盘膝而坐的李昆山忽然睁开眼睛,起身走到窗边,只见远处空中,一个八卦图形正隐隐散发光芒。
“那个位置是……师父。”
那是茅山弟子相互之间传递信号的标志,而那个八卦所处位置,正是任家镇上空。
李昆山掐指算算,不禁一怔,九叔召集同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