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找到突破口
“除了政府这层关系,我还找江南市商业银行董事会的朋友打听了。
集团监察部对海霖他们的问话更多是形势上配合自查。
在自查过程中,海霖的手是干净的,这一点得到了董事会的共识。
但是在四年前的两笔境外贷款审核流程中,海霖有责任,而且是他签的字。
这两笔贷款超过3000万,也与此次贷款欺诈有密切关系。”
袁志动用了自己在政商界的人脉关系,帮江北城打探到了上面的态度和银行内部的情况。
从他的话中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海霖暂时是安全的。
真正在这起案件中拿了巨大好处的人已经被带走了。
但是在贷款程序上,海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至于是法律层面上的“违规”,还是集团管理条例上的“重大过错”,就要看董事会的态度了。
用袁志的话讲,集团现在着急的是堵这个1.9亿的资金窟窿。
“袁叔,你这次帮了我大忙,等我处理完事情,再来当面感谢。”江北城感谢道。
他们这些地方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拿到的政策资源和一手信息,是最及时的,也是最全面的。
通过这次事情,再次让江北城认定了一件事情,人要往高处走。
“北城侄子不用客气,你带来那套茶瓷我非常喜欢。”袁志玩笑道,“有句老话叫吃人嘴短,拿人手段。
收了礼不办事就太没规矩了。
何况我和你的父亲还是老友。”
“袁叔喜欢就好,下次我淘到好茶器给你送过来。”江北城笑着道。
45万的东西,袁志是识货的。
换一个重要的信息,江北城觉得很值。
这个社会不缺“礼”,缺的是送礼的渠道。
袁志这条渠道值这个价。
得到消息之后,江北城去了书房,嘱咐私人助理沈君,“把四年前江南市商业银行的人事变动和年度财报找出来。”
沈君有预感,江北城一定是得到重要信息了,点头,立马去做了。
江北城没有急着把消息告诉给海棠溪,让她多陪陪自己的母亲。
晚饭前,沈君把材料准备好交到了江北城的手中。
江北城接过耐心看完。
瞬间理解了海霖。
四年前,也就是海霖批那两笔境外贷款的那一年,江南市商业银行有一个巨大的人事变动。
经董事会评议,海霖调任总行任副行长,且继续兼任金融街支行行长。
他在金融街支行十年,金融街支行每年的业绩和收益都站到了三成以上。
四年前甚至达到了四成。
海霖不仅被提拔为副行长,在同年公布的财报中,江南市商业银行多了一笔支出。
是奖励给海霖的期权。
价值1.2亿,算是对他在江南市商业银行几十年兢兢业业的肯定,海霖也从管理人员晋升成为集团股东。
不过这价值1.2亿的期权时限是五年,意味着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兑现。
不管是提拔副行长,还是期权奖励,都是由当时的行长在董事会上提出的。
也就是这次事件被带走的那位行长。
如此一来就说得通了。
海霖虽然没有拿好处,但是提拔和期权两重奖励逼着他去报答行长的恩情。
他应该察觉到了两笔贷款有问题,但是行长一句话,他刚坐上副行长的位置,违背不了行长的意愿。
除了了解到事情的来龙去脉,江北城也找到了突破口。
能不能把海霖的行为定性为“重大过错”,让他免于追究法律责任,可以从他手上还没兑现的期权下手。
江北城找到了金融街支行的市场部总经理李志,海霖在金融街支行时带出来的徒弟。
李志见到江北城非常激动,“小江总,是不是有办法了?”
他一直担忧海霖。
但是上面没有透露出一点风。
下面现在也自查自纠看的很紧,
完全不知道怎么办?
江北城问李志:“李总,集团监察部你有认识的同僚吗?”
江北城用了“同僚”两个字,李志知道其用意。
“没有,但是有朋友能够接触到监察部的人。”李志如实道。
“让你朋友给我带句话给海霖叔。”
“小江总,现在形势严峻,海行长他们被严格管控,恐怕……”
李志担心江北城的办法根本用不上。
估计传不到海霖的耳朵里。
江北城微笑道:“就两个字。”
李志一脸好奇:“那两个字。”
江北城:“辞职!”
“辞职?”
李志一下没反应过来。
现在这个情况是要追责,不是说你想走就走。
事情没处理干净之前,谁也走不了。
江北城自信道:“你把这两个字带到就够了,海霖叔自然知道该怎么做。”
李志肯定是不知道上面的态度的,所以觉得拍屁股走人的办法根本行不通。
包括海霖现在估计都还在猜上面的态度。被严管之后,接触到的信息非常有限。
自己的人脉也很难用起来,只能等待董事会的态度。
江北城让他主动辞职,其中的深意就是放弃即将兑现的期权,用期权的1.2亿去堵银行的资金漏洞。
也是用1.2亿保他自己平安无事。
他现在也只有这一条路可以博一下,打一张人情牌出去,看看董事会有多少人愿意站出来为他求情。
干了这么多年,取得的成绩,那帮老头儿应该是看在眼里的,毕竟他们作为股东,每年分了不少利润。
之所以是打情怀牌去赌,是因为就算海霖不主动放弃期权,一旦上面改变态度,坚定追究到底,海霖也会因为“给集团造成重大损失”……等期权条款损失这1.2亿。
集团可以用相关理由拒绝兑现。
说不定还会因为“违规”进去。
只要把话带到,海霖就明白其中的意思了。
李志找不到其他办法帮师傅,只能信任江北城一回。
“小江总,我尽量把话带到。”李志感谢道,“这段时间辛苦你了。”
……
监察部的人再次找海霖问话。
海霖精神状态已经不太好了,就算他心理承受能力强,每天这种高强度的精神刺激,他也扛不住。
何况自己年龄也大了,心里还念着妻子和女儿。
“我知道的所有事情,我做过的所有事,我都讲了。”海霖直言道。
摊手表示没什么可说的了。
任何结果他都接受。
“海霖同志,你在江南市商业银行干了多少年?”
“30年!”
“在这期间有没有因为某些错误产生辞职甩责的想法?”
海霖目光变得深邃。
今天的问话和前几次有些不同。
他在职场这么多年,对用词非常敏感的。
“辞职”二字瞬间抓住了他的心。
他配合回答道:“没有,江南市商业银行赴港上市过程中,出现多次程序错误,我也没有甩责,坚持在一线岗位上。
我热爱银行业,我的心血全部浇筑在了江南市商业银行。”
问话的人配合演戏道:“请你认真配合问话,实话实说,不要心存侥幸。
原江南市知名企业家江涛的境外融资,是不是你批的?”
“是!”海霖肯定道,“那几笔贷款没有任何问题,并且为银行创造了丰厚价值。”
他已经从问话中抓住重要信息了。
江涛的融资贷款和这次事情没有关系。
而且合理合规,收益颇丰。
监察部今天先是问了他是否想过辞职甩责,接着又提到了江涛的贷款。
似乎都在提醒他去做什么。
海霖能够想到的人只有和江涛关系紧密的人江北城。
是江北城想让他辞职?
找人带话进来了?
对,
期权!
海霖瞬间反应过来,上面现在的态度一定是挽回银行损失。
他主动辞职放弃期权,这笔钱可以名正言顺的收回,补到资金漏洞上去。
海霖猜测如果真是江北城带话给他,江北城一定找了很大的关系,估计求了不少人。
原本是看到了光,但是他心里却犹豫了。
干了三十年,这一走,什么都没有了。
一切清零,感觉很难受。
钱是其次,放不下金融圈的地位和名声。
现在主动放弃和集团回收是两个概念。
关系到董事会怎么定义他的责任。
“……今天是日常问话,海霖同志,你还有什么要讲的吗?”监察部来的人例行公事,问了几个问题。
海霖沉默片刻。
抬头道:“我要见周董和吴董。”
这两位是江南市商业银行集团董事会的执行董事,也代表银行最大的两位股东,港交所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和南富资本。
两位董事原本是支持他当选下一届行长的,现在出了这件事,海霖只能找这两位董事表明心声了。
钱没了可以再挣,工作没了可以再找,面子和名声都是自己干出来的,但是进去了,什么都没了。
海霖想通了。
最后希望自己的诚意能够打动董事会。
……
海棠溪安慰好母亲,看见江北城还在研究江南市商业银行董事会董事们的履历,给他接了一杯咖啡送过来。
“其实我和妈妈心里已经接受最坏的结果了。”海棠溪头靠在江北城的肩膀上道,“你为我做了这么多,够了。”
不希望江北城走最极端的路线。
江北城笑着道:“没事翻翻而已。”
“宝宝,没有了爸爸那层光环,你会嫌弃我吗?”海棠溪刚问出来,手机响了,拿起一看,一脸震惊,“爸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