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秀林根本不懂农业,其观点100%是错误的。
在科学的发展进程中,总有些人妄图以一己之力挑战科学共识,顾秀林便是其中之一。
她四处宣扬坚决反对转基因的观点,那些支持她的自媒体营销号,更是不遗余力地传播这些毫无根据的狗屎观点,误导公众,搅乱舆论场,他们的行为堪称一场反科学的“闹剧”。
在网络信息的浪潮中,一些别有用心的自媒体营销号与网络水军,为博眼球、混淆视听,炮制出千篇一律的视频。这些视频一开头,便是毫无根据的胡诌:“顾秀林教授真是以一己之力在学术的海洋中掀起惊涛骇浪”。
可事实真是如此吗?
事实上,顾秀林虽然是所谓的云南财经大学特聘教授,但从专业背景来看,她仅仅是研究农业经济政策的文科出身。即使是在文科领域,她都未能取得什么着作成果,在文科自己的学术圈也从来没有掀起任何一点儿波澜,甚至文科领域和农业口的几乎所有人都对她的理论不太理会,因其理论大多是一些陈旧且错误的内容,早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在文科领域都不算突出的人,竟跨界对生物学、转基因等自然理科专业问题大放厥词,实在是荒唐至极。
文科自己的学术海洋,她一辈子都没有掀起一点波澜,她还能跨界去自然学科的学术海洋兴风作浪?
顾秀林在农业政策方面的观点,长期与主流农业经济学和农业政策背道而驰。
在对农业发展模式的认知上,如今国家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2025年中央财政发布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清单,体现了对规模化种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补助方面,补助对象为承担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的种植主体,鼓励引导规模种植户承担相关任务,促进加快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本土化、熟化进程,补助资金主要用于适当弥补承担示范任务的农民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加的播种、施肥、打药、收获等环节成本。
顾秀林却要反起道,极端的推崇保护传统农业,在2024年的一场民间活动中,她反复提到要“保护传统农业”——其实就是过去那种没有工业化的老农业模式。然而,单纯强调保护传统农业,在当下的时代背景下,存在一定局限性。传统农业模式在面对人口增长、资源约束、市场需求变化等挑战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
顾秀林过度强调保护传统农业,却对传统农业的诸多弊端视而不见。从生产效率来看,传统农业以小规模、分散经营为主。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校教授李道亮指出,中国目前每户耕地面积小,组织化程度低,合作社占比不到31%,且规模较小。这种分散的经营模式使得资源难以有效整合利用,劳动生产率极为低下,与国外一个劳动力能顶中国20个劳动力的差距显着。比如在播种、灌溉、收割等环节,传统农业主要依赖人力,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低,不仅效率低,成本还高。反观德国,其农业机械化高度发达,农业机械精准、高效、智能,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保障了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让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
在应对自然风险方面,传统农业对自然环境条件依赖度过高,面临着极大挑战。由于缺乏先进技术和设施,一旦遭遇自然灾害,如干旱、洪涝、病虫害等,农作物产量便会大幅下降,农民收入也会严重受损。而农业工业化通过发展设施农业、智慧农业等,能有效降低自然因素的制约。像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建成的世界首例无人化垂直植物工厂,栽培层数达20层,作物生长不受气候和地域影响,一年能够生产10茬以上的蔬菜,年产量大概在50吨以上,相当于60亩大田的产量,极大提升了土地利用效率,节约了耕地资源。
从市场竞争力角度分析,传统农业的劣势也十分明显。传统农业生产的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缺乏品牌号召力。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难以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安全农产品的需求。例如,在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农业以高度的标准化为基础生产,农产品严格按标准筛选,等级外的农产品不能上市,只能作为加工原料。而我国传统农业生产的农产品在质量把控、标准实施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此外,现代农业工业化带来了种子包衣技术,这是传统农业无法企及的。种子包衣是在卖给农民的种子外面包裹一层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包含了杀虫剂、杀菌剂、微量元素、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播种后,种子包衣能为种子提供全方位的呵护,促进种子快速发芽、生长,有效提高出苗率,增强幼苗的抗病虫害能力,保障作物健康生长。而传统农业由于缺乏工业化的技术加工手段,没有种子包衣技术,种子在自然环境中生长,不仅生长速度慢,而且受病虫害威胁大,导致农产品质量欠佳,产量不稳定。
顾秀林反对农业工业化的观点,与当前农业发展的大趋势相悖。
农业工业化是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和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我们应摒弃这类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落后观念,以科学、理性的态度看待农业工业化,积极推动农业向现代化、智能化、高效化方向发展。
此外,顾秀林在对农业市场化的理解上也存在偏差。她曾举例浙江当年种粮食与种棉花收益差异,以此强调要遵循比较优势原则。但她忽视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会对资源配置起到基础性作用。如今国家的农业政策是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宏观调控来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利益。例如,在稳定实施的中央财政到人到户农业补贴政策中,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等,都是为了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提高农民的积极性。
在转基因问题上,她更是错得离谱。
她声称转基因农业会对人类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会产生新的病毒变种,会对食用者产生不可预料的严重后果,却拿不出任何经得起科学检验的证据。全球范围内众多权威科学组织和研究机构,如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国家科学院、欧洲食品安全局等,都对转基因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评估,一致认为经过严格审批上市的转基因产品与传统产品在安全性上并无本质区别。中国自2006年开始就拥有了好几千个国产转基因育种专利,打破了美国的技术垄断,并且目前进口转基因作物和其他粮食的第一大国是巴西,并非美国,所谓美国用转基因控制中国粮食主权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
那些自媒体营销号可真能瞎编,竟然在视频里面大言不惭的说顾秀林“以一己之力挑战61个院士”,就因为人家支持转基因。
这可太荒谬了,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那些院士可都是在自然学科领域深耕多年、成果丰硕的顶尖人物,各个都是凭真才实学说话。再看看顾秀林呢,一个研究文科的所谓教授,在自己的文科领域都没捣鼓出啥拿得出手的学术成果,有什么底气去质疑人家?
这就好比郭德纲相声里讲的,一群人煞有介事地讨论怎么洗煤,说用煤油洗,还说用其他啥洗,完全就是驴唇不对马嘴、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儿。顾秀林平常传播的那些东西,哪有一点科学依据?全是从国外地摊文学里扒拉来的阴谋论谣言,一戳就破,根本站不住脚。
要知道,判断转基因好不好,去学术网站查查scr论文就一清二楚了。近70年来,十几万篇实验论文都支持转基因技术。可顾秀林呢,从来对这些科学研究成果避而不谈。这不是明摆着嘛,她根本就没有查阅学术资料、分析科学研究的能力,可能连基本的学术网站都不会用,还谈什么挑战院士?就她这点学术能力,还想在专业科学领域兴风作浪,挑战权威,真不知道是谁给她的勇气,真是让人无语加无语。
是什么人热衷于鼓吹顾秀林的错误言论?
再看那些转载顾秀林言论的自媒体营销号,它们就像一群毫无主见、脑袋里一团浆糊的跟风者。
为了吸引眼球、赚取流量,它们不加辨别地传播顾秀林等人的反科学言论,全然不顾这些言论会对公众造成怎样的误导。
除此以往,这些营销号还有一个共同大特征,就是平日里还热衷于传播极端民粹主义思想,煽动狭隘的民粹浪潮,破坏社会的和谐稳定;同时,大力鼓吹宗教玄学等迷信内容,宣扬毫无科学依据的神秘主义理论,严重阻碍了科学知识的普及和理性思维的培养。
这些自媒体营销号的存在,不仅没有为社会带来任何积极价值,反而成为了传播谣言和错误思想的温床。
顾秀林及其鼓吹她的那些自媒体营销号,他们的行为不仅是对科学的亵渎,更是对公众知情权和社会发展的严重不负责任。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需要保持理性和批判性思维,不被这些反科学的言论所迷惑。
对于顾秀林这类毫无专业知识却肆意挑战科学共识的人,以及那些传播错误观点的自媒体营销号,我们要坚决予以驳斥和抵制,让科学的光芒照亮每一个角落,让反科学的“闹剧”早日收场。
(写于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