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错过 作品

第403章 404【资产状况】

第403章404【资产状况】

一般股灾之后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企业收购案发生,毕竟并购才是企业壮大的最好途径。

在香江,像刘銮熊、罗胥瑞这样的人还是很少数的,大多数的人都如黄玉郎、郑经翰,靠着股市发一些小财或者旺市时储钱,等烂市的时候进行收购。

当然即使在旺市和烂市之间的时日,也未必能如愿收购成功。

所以,百乐门报业公司的郑经翰对玉郎国际集团的收购失败是很正常的,郑经翰也会从这次收购案上获取不少的利润。

按照罗齐鸿的估计,这单收购案的利润有上千万,玉郎国际集团市值的二十分之一。

未等罗齐鸿反应,伍小豪又着急打电话来告诉他,说有第三方加入了收购案,究竟是谁伍小豪还没有查清楚。

罗齐鸿隐约猜到了是谁,只是没有想到股灾没有让她有大的损失。

不过认真思量之后,罗齐鸿考虑到了地市没有受到股灾太大的影响,这是地市还没有来得及反应的结果。

与玉郎国际集团的收购案相比,置地公司的收购案更加备受关注,股价已经升至8.9元,涨幅超过了34%。

在9月3日这一天,市场传出华资大户致函置地公司,要求在置地公司股东周年大会上委任郑裕彤、李兆基为置地董事。

在这则消息的刺激下,置地股价再次暴涨,超过10元大关,来到10.3元的价位。

这个股价已经是4、5月股价的1.5倍,而且股价还没有停止涨势。

有经济杂志称,置地公司的体量太大,只要华资财团的决心够大,置地公司股价越过15元的大关完全没有问题。

这份杂志原本是小众的,由于分析比较深入,同时符合股民的心思,因此销量大涨,据说已经超过了5万份。

有珠玉在前,于是其他经济杂志纷纷跟风,对置地公司以及这次的收购案进行了各方面的分析。

顿时间,又促进了置地公司股价的上升,似乎两者之间进入了循环。

兆安地产公司办公室

如今的股市已然回暖,又在众多的收购案刺激下,恒生指数持续走高,似乎又回到了85年的状态。

兆安地产的供股计划已经比较成熟,其他地产公司亦在蠢蠢欲动,如华人置业公司,刘銮熊急需一笔资金抚平在87年的损失。

“老板,兆安地产的市值已经涨到了86亿元,负债有32亿元,负债率37.2%,实际净资产值有34亿元,平均每股16.2元。”程见深汇报说道。

“负债率不高,但是负债金额不低,一旦出现类似87年的股灾,公司还是会陷入困难的。”罗齐鸿想了想,道“我记得华光地产和乐古置业都有一些零散的物业,你们可以考虑出售,获得的资金用来填补债务,争取将公司负债降至20亿元。”

“是,我会安排职员跟进。”康文毅回应说道。

康文毅见程见深汇报完了,便跟着汇报“私有化华光地产公司之后,兆安地产拥有收租的楼面面积631.7万平方尺,其中在中环有138万平方尺,尖沙咀有205.2万平方尺年入租金可达10亿元”

听到康文毅的汇报,众人脸上没有多少惊讶,心底却泛起很大的波澜,10亿元的租金很吓人的,这是一家小型上市地产公司的市值了。

如果再多一些租金,完全够得上一间中型地产公司的市值。

陈智隆收拾了一下情绪,道“上半年公司的新楼盘有3个出售,楼面面积达到了140万平方尺,利润率有31%,是1亿7300.2万元现在有4个楼盘正在开发,预计明年上半年可以建成出售。”

“加快进度,可以考虑出售楼。”罗齐鸿顿时间改变以往的作风。由于兆安地产公司在地皮开发上不是强项,利润不多,所以一直都是自建自销,很少搞楼这一套。

“如果能在5月份前抛售完成,就不需要出售楼了。”罗齐鸿接着补充一句。

陈智隆跟着罗齐鸿这么多年了,知道这一定是有什么大事发生。

“又有暴跌吗”

罗齐鸿摇了摇头“暂时还不确定,内地的环境不是很好。”

“你们是知道的,香江的商业环境受内地的影响很大,我担心重现60年代的恶劣情况,所以少赚一些就赚少一些吧,没有必要冒险。”

陈智隆微微一愕,他对60年代的动荡还是有印象的,不但地产受到影响,市民的安全都得不到保证。

“我尽量把2个地盘建成出售,剩下的2个地盘出售楼。”

“嗯,你们做好方案计划。”罗齐鸿根本管不了这么多,只能抓一抓大方向。

康文毅闻言,问道“那我们是不是要准备一笔资金抄底物业”

“兆安地产公司的物业已经足够多了,这样吧,筹集一个7亿元,主要收购铜锣湾、湾仔的商厦、商场、商铺。”罗齐鸿说道。

“股市的抄底需要筹备多少”程见深趁机问道。

“不超过10亿元!”罗齐鸿随便给了一个数字。

“置地公司的1.6%股权是否要抛售”程见深看着罗齐鸿。

程见深主管了兆安地产公司的收购、股票证券等业务,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判断。

按照他的预计,置地公司的股价马上要到顶了,此时抛售虽然会有一些损失,但不至于那么冒险。

“抛售吧,没有必要等到最高点。”罗齐鸿点头说道。

接着罗齐鸿又来到德合地产公司。

苏祈山跑进来,向罗齐鸿汇报工作。

“老板,金钟德合广场预计在12月份之前入伙,届时第一期物业可以全部出租,等第一期物业出租完毕,便是第二期物业出租。”苏祈山说道。

“两幢高级酒店怎么样”罗齐鸿拿起文件翻开,时不时看一眼苏祈山。

“已经引进美国的酒店管理公司,我们会以最快的速度积累经验的,契约的年限是3年,我相信3年后我们可以撇开美国佬单干了。”苏祈山信心满满的说道。

“嗯,湾仔的德合广场第三座收购成什么样了”罗齐鸿询问起来,因为文件里没有这方面的信息汇报。

“很麻烦,那些业主知道老板是您之后,一直要高价,有的人甚至开价高出一倍。”苏祈山有些气愤说道“把我们当做冤大头了,如果我们真的这么做了,也会被同行骂死的,把湾仔的物业价格抬高到了一个了不得的价位。”

“那就慢慢来吧,反正我们不着急,第三座只是锦上添,并非必要。”罗齐鸿笑着摆了摆手“不用那么生气,小商小贩的当然向大赚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