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小就被不知多少饱学之士围着,作为史记中的经典篇章,赵祯自然很熟悉。
不光赵祯熟悉,一旁的李治也能倒背如流。
李治不解的问道:“阿兄是想说,项羽突围之事,太史公在其中有所曲笔?”
“你听我分析便是。”李放没有正面回应。
略一思索,李放开口道:“看这段项羽的突围的记载,我用现代话给你们翻译一下啊。”
“项羽与刘邦决战,兵败之后被困垓下,两军对峙之时,项羽还有近十万之众。然后就是四面楚歌,不只是楚兵心寒,项羽自己也胆裂惊慌。”
顿了下,不顾二人惊讶的表情,李放继续说道:“思索之下,项羽亲点八百精锐随他一同突围,为了保密,甚至没通知剩下的主力,怕惊动外面的汉军。他想靠着剩下不到十万的楚军,拖延汉军的步伐,为自己的活命争取时间。结果他算错了,汉军只调动了五千骑兵来追击项羽,然后项羽就死了,再然后,楚地就降了。”
双手一摊,李放看向二人:“事儿就是这么个事儿,项羽就是这么丢脸,丢下建制尚存的主力部队,主将率亲兵突围。当然突围是好听的说法,不好听的话,就叫逃跑。”
“这......”
赵祯和李治都沉默了。
毕竟李放口中的项羽是一个丢下军队,只顾自己逃命的小人,与他们自小所学的《史记》中的论调不一样啊。
李放见他们不能接受,便再度开口道:“俗话说胜败乃兵家常事,打了败仗并没什么大不了的,谁还没打过败仗?可明明项羽还有一搏之力,却主动丢下全部军队,只带少数精锐逃生,不得不说,他这个求生欲也是够强的。”
“可四面楚歌之后,楚军心智已丧,项羽那也是迫不得已吧。”赵祯还想试图为项羽挽尊。
李放不屑的说道:“史书写的明白吧?是,楚军士气不高,但上面可有写楚军成建制投降了?全军建制还在,项羽本人也有号召力,只是他觉得留在原地带领士卒战斗,是死路一条,这才弃军而走!”
以往因为《史记》中的记载,赵祯常常感慨于项羽的悲壮,现在被李放这么一拆解,他顿觉索然无味。
他不通战事,但就李放的解释来说,好像确实是这样的。
“司马迁不愧是司马迁。”李放再度开口,“原本是一场无耻的保命之举,在他笔下却描绘的如此悲壮,令人不自觉的忽略了其中的本质。什么叫春秋笔法,这就叫春秋笔法!”
春秋笔法是什么?
春秋笔法不是简单的颠倒黑白,更不是凭空捏造。
在真正的历史中,有时候只需要忽略某些不起眼的细节,或者故意重点着墨某些桥段,都有可能将一件事的结论导向另一个方向。
赵祯和李治都不说话了。
从小教育他们的都是当世的饱学之士,古代可没有这种质疑权威的教育,对于那些前朝经典,每个儒生都恨不得奉为至理,哪里还敢去解释其中的他意?
也只有在李放这里,二人才恍然大悟,历史原来还能这么看。
见二人久久不语,李放忍不住在他们面前挥挥手:“回神了!”
赵祯摇了摇头:“听君一席话,感慨颇多啊。”
李治也深受启发。
“所以说啊,话语权这种东西,还是掌握在自己手中最好。不然你有什么好政策,在那些官员手中,鬼知道会变成什么样?青苗法,不就是这么变成坏法的吗?”
赞同的点点头,赵祯再度开口说道:“可我还有不同的意见。”
“你说。”李放伸手示意。
赵祯正色道:“你方才那些话,也大都是根据《史记》推论而来,而你的论述方式,与太史公也有些不谋而合。你这难道不是一种春秋笔法吗?用你的方式,来解释了历史的另一种可能。”
李放意外的看了眼赵祯,没想到他还能想到这一层去。
李放也没狡辩,干脆的点头承认:“没错,我的说法,也只是我个人的一面之词。历史并不是客观的,一千个人里,可能有一千个不同的解读方式,中华文字博大精深,谁又敢说自己的话一定无可辩驳呢?”
紧接着,李放又补充道:“我也不过是给你们提供了观史的另一个角度而已。而且,我借此想表达的问题,已经表明了。”
说着,李放直直的看着赵祯:“所以,你愿意让自己的意愿任由世人评说吗?”
普通人尚且不能接受别人曲解自己的意思,更何况赵祯这个皇帝?
他果断摇头。
“所以啊,这就是舆论的作用了。”李放轻轻一笑,“任你说的天花乱坠,可只要我的声音够大,世人便只能听到我的声音。当你的意志能真正的深入民间,深入每个百姓之中,到那时,你才能真正的称得上乾纲独断,予取予求。”
赵祯陷入了沉思:“舆论......”
这时,一旁的李治开口了:“所以,下面那个女子,
她所说的几十万粉丝,就代表她能影响到这么多人,进而掌握话语权。而对面那群人,对此却无可奈何,再加上他们本就有错,所以才主动退缩了。”
“虽不全中,亦不远矣。”李放拽了下文,“几十万粉丝,不代表能影响几十万人,但炒起来热度,也是不可小觑的。那群人权衡一下,为了这点小事,闹大了影响学业就太亏了,这才主动道歉的。”
赵祯感慨了句:“现代还有很多东西,需要我去学习啊。”
之后,他握拳表情坚毅的说道:“我回去就再催促一下,早日把报纸办成!”
李放呵呵笑道:“我这里许多故事,也都等着在你们那大放异彩呢。”
“别提此事了。”赵祯苦笑一声。
若非是李放强力推荐,再加上自己确实心里没底,不然他怎会剽窃他人之作?
李治犹豫了下开口问道:“二位兄长,若是在我大唐,此时搞那个什么报纸,可能行吗?”
这会儿他虽然被李世民准许上朝参政了,但明显只是一个吉祥物,也没有什么具体事务让他来办。
今天提到了报纸、舆论、民意什么的,李治颇为心动。
既然朝堂上自己暂时不能涉足,免得太子和魏王警惕,那能不能另辟蹊径在其他地方做出一番事业呢?
被李放科普了一番舆论的力量,李治不由得就盯上了这个。
李放若有所思的说道:“还真别说,你说的还真是个办法。”
在大唐,肯定会有人看出报纸的影响力,古人也不是傻子。
但有李世民在上面顶着,他肯定不会担心舆论掌握在自己儿子手里有什么不妥。
说不准,李治还真能慢慢做出一番事业来,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能派上用场。
“不过大唐要办报纸,比我大宋还要麻烦些吧?”赵祯提醒道。
几百年的技术发展,北宋的工匠技艺肯定比大唐要好太多了。
从印刷到造纸,每一个环节都不好搞定的。
他大宋有李放的技术支持,现在还没发行第一期报纸,要是大唐,恐怕还要再慢些。
李治坚定的说道:“即便夺嫡用不上,日后我若能成为太子,报纸亦不失为利器!所以,此时准备,正合时宜。”
说罢,李治又无奈的耸了耸肩:“反正除了此事,我暂时也影响不到朝政,二位兄长以为呢?”
李放和赵祯对视了一眼,李治说的有道理,二人自然没有反对的道理。
资料都是现成的,赵祯那里也有全套流程,不过就是拷贝的事。
只是几句话的事,三人便敲定了在大唐办报纸的事。
李治可没有赵祯的心理包袱,夺嫡就要无所不用其极,区区剽窃文章而已。
况且作者署名也还是那些人,也称不上都是剽窃。
彻底完事之后,李放活动了下四肢,站起身来。
“怎么样?待会儿出去吃饭啊,你们有谁要回去的吗?”李放开口招呼道。
曹髦早就走了,眼前就剩下赵祯和李治了。
赵祯站起身来:“我不能去了,今晚宫中还有宴会,需要我出面。”
“宴会?”李放忽然想到了什么,“是我们之前计划的那个?”
赵祯有些窘迫,他堂堂天子,被李放忽悠着去带什么货,他还答应了。
这话,他有些说不出口。
可一看他的反应,李放却一下子明白了。
笑眯眯的拍了拍赵祯的肩膀:“加油啊,赵主播,服务好我们的那些‘家人们’,争取日进斗金,你也好早些赚钱整顿军队。”
“哼!”
赵祯冷哼一声:“军队之事,朕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了,你之前说的那个狄青朕也找到了,确实是个人才。”
谈到良将,赵祯的脸色稍霁。
“此人虽地位低下,然武艺确实不凡,但就是可惜不通文墨。”说到这,赵祯还有些遗憾。
历史上,天生的名将固然不少,不识字的名将也有,但总归还是好学的人,才可能有更大的成就。
依靠历史,赵祯找到了狄青,但考教过后,他就有些遗憾了。
狄青品性不错,身手也好,可就是文化不够。
其实这也是正常的,狄青十几岁的时候就因在乡里与人争斗,被打入监牢,然后在脸上刺字,发配充军。
哪里有功夫读书?要真是死读书的性格,也就不会犯法了。
宋朝为啥把士兵叫做“贼配军”?
就是因为那个时候,把人往军队里送,算是一个惩罚方式。
这种方式搞出来的军队,能有战斗力,那才是滑天下之大稽。
除非是韩信复生,不然谁能统御着这样的部队,还能打胜仗?
听了赵祯的抱怨,李放鼓励道:“刮目相看这个成语你不知道吗?他孙权能劝吕蒙进学,你就不能劝狄青上进?日后青史留名,也算是一段佳话。”
“哎呀!”赵祯猛然惊醒,“我倒是忽略了!”
将狄青调到自己身边后,赵祯还没想好怎么安置他,历史虽然证明了狄青的能力和忠诚,可一个低级武官,确实不好贸然提拔。
不然的话,第二天,赵祯的案头就该摆满进谏的奏章了。
被李放一提醒,赵祯醒悟过来,既然不能提拔他,那先让他好生进学才是第一要务。
被改变人生轨迹的狄青,在尚未发迹的时候,接触到了皇室的教育资源,他的成长说不定会远超历史上的极限呢。
匆忙和李放说了两句,赵祯一个闪身消失不见,他要回去准备了。
李放拍拍手:“走吧,他回家了,咱们也要出去吃饭了,吃完饭,再带你们四处逛逛。”
答应了任红昌要给她买衣服,李放还记着呢,可不能食言。
带着李治下楼,李放抬头一看,徐妙锦看着手机和汤菁菁聊的火热,一旁的任红昌静静的看着。
“我上去不过一会儿,你们就这么要好了?”李放走了过去。
汤菁菁抬头,一脸的佩服:“妙锦她不仅人长的漂亮,懂得也很多,像什么汉服刺绣这些古典工艺,她都能说个一二出来,太厉害了!”
“你也很厉害啊。”徐妙锦笑着回道,“要不是你给我说,我哪里知道这么多网红的内幕去?”
李放哑然失笑,这俩人还互相吹捧起来了。
“走吧,差不多到点了,咱们出去吃饭吧,你们选好去哪了没?”
徐妙锦回忆着,看向旁边:“好像是什么自助餐吧......”
“学校那边有个海鲜自助,我们上次一起去吃过,感觉还行。”汤菁菁点头。
李放打了个响指:“行!那咱们就去那!”
大手一挥,李放示意马上启程。
“欸?”汤菁菁喊了一声,“刚才还有一个帅哥呢?上去三个,怎么才下来俩?”
她一直在门口坐着,哪怕是在和徐妙锦聊天,门口随便过个人她都能看的清楚,更别提身穿古装的赵祯了。
要是他下来过,肯定一眼就能看到的。
“呃~~~”李放迟疑了下,然后摆摆手,“嗨,没什么,我们出去吃饭,店总不能关着啊。我让他留下看店了,等会儿他自己就下来了。”
“哦。”
汤菁菁想想也是这个道理,况且她又和赵祯不熟,也就没再多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