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太白 作品

第124章 胎落麒麟印,必是非凡人!

第124章胎落麒麟印,必是非凡人!

养神丹,江湖最常见、也是消耗最大的丹药之一。

此丹以宁神草、清心、酸枣仁、茯苓、五味子……等十余种草药配置而成,药方看似复杂,实际上,对于修士来说,已经是属于最简单的丹药。

无需复杂的炼制手法,只需一些简单的淬炼技巧,即可配置而出。

品相大多以草药年份而定。

具有养心安神、补气解郁、收敛固涩的作用。

一般在练功、斗法之后,配合一颗滋补丸服用,可迅速缓解疲劳。

陆无咎也是因为“血肉观音”之事,心力消耗太甚,这才顺路在八角巷采购了一些,没事嗑两粒,权当豆吃。

反正价钱低廉,哪怕他采购是上品养神丹。

也正因为廉价,才被他随手丢去投胎,怎料,猝不及防的就成了

“咚咚咚……”

七月流火,山风微凉,这一刻,陆无咎仿佛能听到自己咚咚直跳的心跳声。

如果养神丹可以代替残魂剩魄,他已经不敢想象,这是何等的大造化!

他强压内心激颤,法力探入山兔腹中,检查着兔胎情况。

这只山兔共怀了六胎,六胎发育大差不差,其中养神丹投胎的那只,血气明显更加壮硕,心脏跳动更加强劲。

仔细探查而去,明显可以在体内发现一股缓缓释放的药力。

“这也算是一种交易吗”

陆无咎见状,心中微颤。

他一直觉得断魂崖投胎,更像是一种交易,原先是以残魂剩魄交换先天元炁。

现在则变成以丹药交换先天元炁。

思绪徜徉中,陆无咎身影一闪,遁入玄蛇栖苑。

此时,这座不大的须弥院落内,洒满了羚羊、麋鹿、山兔、老鼠……等等山间野兽,其中又以山兔居多。

这些都是陆无咎一路走来,以影子捕捉的处于妊娠期雌兽。

幸亏现在是七月,正值大多数动物妊娠期,不然想要凑出这么多实验素材,还真不容易。

有了山兔例子,陆无咎不再犹豫,随即大肆实验起来。

丹药、灵草、法器、符箓……凡是他兜里有的东西,只要不是孤品,统统投胎试了个遍。

一番尝试之后,他对于非魂魄类物品投胎,终于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知。

在大量实验样本下,他发现,并非蕴含灵物的东西就能投胎。

而是对胎儿有益的东西,才能投胎。

譬如:

毒药、破煞符、阴邪法器……等等,都无法投胎,他尝试强行丢入轮回通道,换来的却是轮回甬道的坍塌。

相反,如果对胎儿有利,哪怕没有灵炁,仅仅是一团血气,也能投胎。

且投胎之物,对胎儿越有利,反馈的元炁越多,不过,这有一个上限,大概是胎儿蕴含元炁的九分之一。

似乎再多,就会损害胎儿。

一些发育不完善的胎儿,甚至根本不会反馈元炁。

冥冥之中,似有一种名曰“道”的意志,规定着基本生命法则。

除此以外,实物投胎不会消失,会伴随着胎儿一起出生,因此体积过大的实物,莫说投胎,投胎通道都不会出现。

“哗啦啦……”

陆无咎随手唤来生死簿,书页哗啦作响中,随手划去几只兽胎名字,那几只兽胎随之终止妊娠。“看来生死簿的力量,乃是在投胎成功的那一刻就埋入了胎儿体内,而非借助投胎之物。”

有此明悟的陆无咎,再看向生死簿目光愈发复杂。

他发现,他对人皮书了解还是太少了。

或者说,恐怕连人皮书创造者——李悠,都未必知道这些能力,这些能力,看起来更像是契合天道之后,衍化而出的功能。

“从实验结果来看,投人胎的话,最好还是使用非实体之物,省得暴露,引来大能调查。”

陆无咎舒了一口气,以他经验来看,动物实验和人体实验,几乎没有本质区别,这是他以大量动物实验的根本原因。

眼下动物可行,人体基本上也就没什么问题。

不过,保险起见,他还是打算观察一下,之前因为疏忽而送去投胎的“墨水仙兵”。

……

……

“哇哇——”

一声高亢啼哭,打破衢城鸡鸣村的平静。

“生了!生了!”

农家小院外的七大姑八大姨,听着屋内传来的哭声喜得连连惊呼!

尤其一声“是大胖小子”的惊呼传出时,院外气氛愈发浓烈,怕是心中再不痛快的个别人,此时此刻,也得压下心中不快。

生了带把的,年过三十的老蔡头后继有人,以后多少得顾忌一二喽。

没多久,老蔡头抱着婴儿走出房门,炫耀似的展示着他的儿子,引来一众夸耀之声。

“哎呀,恭喜,恭喜呀!”

“孩儿娘,赶紧煮鸡蛋,我家还剩点朱砂,回头我拿给你。”

“哎呀,看看这大胖小子,可真像他爹。”

“呦,这胳膊上还有个块胎记呢!”

“胎落麒麟印,必是非凡人!好哇,好哇!”

一时间,农家小院内,一片欢声笑语。

当晚,老蔡头那年过五旬的老娘,煮着红鸡蛋,挨家挨户发鸡蛋,可谓是喜上眉梢。

一日欢闹过后,入夜,老蔡头坐在床边,看着正在吃奶的婴儿,那挥舞胳膊上,虽然有块拳头大的黑色胎记,但他依旧咋瞧咋欢喜,大嘴咧到后牙槽。

“瞧你,盯着干嘛,没看过奈子,还是没看过孩子”

床榻上的妇人抬头,瞧见丈夫那副憨态可掬的模样,忍不住轻笑着嗔怪道。

多年积压的不孕之苦,仿佛在这一刻,随着她的娇嗔烟消云散。

她低头目光温柔地落在怀中婴儿的脸庞上,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抹浅浅的笑意。

案头那盏豆大的油灯,摇曳着微弱的光芒,拖拽出一道长长的影子,落在婴儿的胳膊上,仿佛和胎记融为一体。

“嘿嘿,奈子俺看过,孩子也看过,就是没看过吃俺媳妇奈子的孩子。”

“去你的。”

妇人娇嗔中,忍不住道:“送子娘娘真是神了,要不俺还不得被人戳脊梁骨多少年!你明儿先去烧香,等俺出了月子,再一起去还愿!”

老蔡头连连点头:“好好好!明儿天亮我就去。”

夜色渐深,油灯毕剥,豆烛摇晃,晃得影子温柔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