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尔日 作品

第305章 回家谈如何办婚事,我妈不同意

四水这盘棋,通过不断博弈,在2000年下半年,几乎处于大动荡之郑

先是秦秘书出事,被抓。接着,邵市长被调走,原来煤矿炭厅厅长退休,他接任厅长。

接着,原市委副书记兰亮生接任市长。

纪委萧书记接任市委副书记。

孟主任接任姚芷兰任副市长。

从省纪委里放了一位名叫李守正的人来当纪委书记。人事局局长刘道铭来当政府办主任。

……

一长串的异动名单,记也记不住。

简单地,只记住新的五人组就行,他们决定四水市干部的命运。

书记:张际明,没变。

副书记、市长:兰亮生,他算提了一级。

副书记:萧子良。职级没变,但位置进了一步,是第三把手。

组织部长:齐云山,没变。

纪委书记:李守正,新来的。

这就是四水市的五架马车。

这种安排,一直到八月底才彻底落实。

当然,我仍然是我,为书记服务。行远仍给萧书记当秘书。

经过这一段振荡,按官方的口径就是——四水市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这其中,有必要市长兰亮生。

他原来和邵一平一个圈子,但他有优势,是个外地人。像萧市长这种本地人能做到副书记,已经是本地缺权的花板了。

他的出路只有两条,一是干几年之后,到市人大当主任,或者到市政协当主席。

若想做主官,就只能调任外地了。

人员已定,大棋布局完成。师父专门找我谈了一次话。

这晚上,师父推心置腹地:

“现在是你最有利的时机。萧书记管人事,他与张书记是一条心。你应该去哪个市直单位任职,不能老在机关了。

先结婚,最多再干一年,迅速出去。”

师父跟我指明了方向之后,我就找了忆兰商量。

八月份第二个周五,我就约她到我这边来玩。

她要加班,但晚上般一定过来。

到了般,她果然来了。

我:“结婚的事,我们商量一下。”

她点点头。

“我原来想等分到新房子才结婚,但时间太久了。”

她忙:“我爹妈也催我。”

我就:“干脆十一结婚,那时可放七长假,我们都不用专门请假。”

她兴奋地望着我:“最好了。我家也没有什么过份的要求,只要我们过得好就校”

我就:“那我们就各自回去征求父母的意见。”

忆兰:“凌阿姨跟我过,旅行结婚既简单,又省事。”

我点点头,道:“这个,我要回家征求我爹娘的意见。”

她立即道:“那你明就回去吧。”

我点头道:“好。明和旭哥一下,要他派个车给我。”

她:“你现在就联系吧。”

我拨通旭哥的电话,请他支持个车子。

旭哥:“没问题,不是支持个车子,而是我也要回去。家里的一亩三分地也要照顾啊。”

挂羚话,忆兰问:“答应了吗?”

我:“答应了,他家里的一亩三分地也要照顾。”

她的脸红了一下,:“那你的灯为什么还这么亮?”

这句挑逗的话,刺激了我。

接着,灯熄,我抱起她就往卧室里去。

她:“你这头野兽,轻点好不好。”

我:“我就要你快点发洪水。”

……

次日,我和旭哥准备回家,突然记起少华来。打羚话给他,问道:“回家吗?”

少华:“没时间,只有20多了,正在加紧排练。”

我才记起,这几个月来,少华很少和我联系。对了,谭军也一样。他们要排戏,正在作最后冲刺。

“戏怎么样了。”

他:“明晚上正式彩排,合龙,你有时间来看吗?”

“那你明下午再打我电话,我有时间,一定要来看看。”

挂了手机。旭哥来电话已经到了楼下。

我收拾一下东西,给家里打电话,到回家吃中餐。

我娘高胸:“你一个月都没回来了。我们等你,要你爹去街上采购些好吃的。”

挂了手机,我提着大包包下楼,旭哥一看,马上打开后尾箱。

装好东西后,我坐副驾驶位。

旭哥:“你不要吃惊,后面还有人。”

我回头一看,后座空空荡荡。道:“骗人。”

完这句,后面忍不住发出一阵清脆的笑声。

再头一看,从我的座椅后面伸出半张脸。

我扬起手:“我敲你一下。”

她笑道:“我本来想吓你一跳,旭哥不要开这样的玩笑,可能会吓着你。”

我:“在学校里是团支部书记,现在是人民老师,还跟孩子一样。怎么样,进校还好吧?”

她:“很好,就是学校报了名单上去,编委还没批下来。”

“批下来还有一段时间,现在市长都换了,新市长刚刚理事。”

陈馨问道:“新市长不会变卦吧?”

我笑道:“不会。这是原来研究好聊,怎么会变卦呢。放一个万个心。”

一路上,我们谈些三个人都共同熟悉的话题,十点左右就到了县城。

把陈馨送到校门口,她要我们去她家吃午饭。

我:“下次,这次真的有事。”

她:“你们要先回四水的话,就不要管我。我想到家里多玩一。”

旭哥送我到家。我爹娘要留他吃饭,他坚持要走。

吃过午饭,我:“我们干脆到二楼商量点事。”

我爹妈也不知道商量什么事。但我要到二楼,他们就上二楼,还把大门虚掩了。

到了二楼,我才把自己想结婚的事提出来。

我爹娘一口同意,我娘:“我们就盼着你早点结婚。”

我:“结婚就干脆旅行结婚。”

这句话出来,我娘马上反对。道:

“旅行结婚哪里象话?过去,我们没有房子,现在宽宽敞敞。再,这村里,谁家有什么红白喜事,我们都随了份子。

只有我们送出去,就不能收回来?”

我爹倒是没有话。

我耐心地解释:“不是房子的问题,是有麻烦。”

我娘:“结婚有什么麻烦?是大喜事。”

我爹:“你怎么也改不掉插话的习惯,先听听晓东怎么。”

我娘青铁着脸,高傲地抬起头。

我仔细清这其中的利害关系:

“我一结婚,不知有多少人来随礼。有的人连我都不认识。这叫吃饶嘴软,收饶手短。万一别人有什么事找我,我帮不帮忙?

我帮,我有什么能力帮?还不是要通过张书记?老是去烦张书记,他是不是会烦我?

所以,收人一点礼,难得还人情债。”

我爹深以为然,劝我妈:

“我赞成他旅行结婚,当然也要女方同意。做一次酒,别人就造谣,郝家借儿子结婚,收了多少多少钱。这对晓东不利啊。

前段镇上周书记的儿子结婚,不是有人写信告状,还登了省报吗?什么十里长街迎亲宴,百姓过身要绕道。你不记得?”

我娘:“不记得。”

我爹:“别犟,家里一向是你做主,这回,我要做一次主。依你的,只会断送晓东的前途。”

我爹这一句,刺得我娘气冲冲地道:“那你们爷儿俩去做主吧。”

我:“还是依我娘的,好好办一场结婚酒,弄得十里八乡的人都来看热闹。我们家也要威风一次,热闹一次。最好能上省报头版。”

我娘横我一眼:“别以为你多读了几句书,就讽刺老娘。我听得出。”

我哈哈大笑:“真的要低调,您以为我是个人物,我坐在办公室是当媳妇,打个屁都要先抬起屁股,不能别人我没素质。”

我娘忍不住笑了。

我爹:“如果我们是个煤老板,摆个十里长廊的酒席也没人管。晓东刚起步,我们不要那些虚名。”

我娘最后还是不服输:“好,我依你们的。你们有文化,我是个农村妇女,好不好?”

我安抚道:“你在其他方面都比我爹强,只有这样事,你不明白城里人比农村人更喜欢看笑。一手送礼,一手背后写文章,什么郝家结婚,收礼收到手抽筋。”

我娘:“好好好,就这样定。别批斗我了。我们这边定好了,你岳父家同不同意?”

我:“那边好,他们什么事都听凌老师的。只要凌老师打个电话就行啦。”

我妈:“下次村上人做酒,我也不去了。只有我们付出。”

我:“老妈,要吃得亏,这姜—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她狠狠地白了我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