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 章 三百二十九章
天气 晴空万里
心情 还是自己去看看吧
蒲甘赈灾没结果,
决定微服探究竟。
官员忙着发粮食,
蒲甘贵族密谋反。
水师庆功宴,热闹非凡。宴后,我便决定今夜就在水师军营休息。
翌日,秦统在与一个小校低语了几句后,匆匆走进我的房间。他神色凝重,双手递来一个密封好的铜管,说道:“陛下,王都送来的密奏。”
我心中一紧,朝堂之上虽看似平静,但暗潮涌动,不知这密奏中又是怎样的消息。我剥去封泥,从铜管中取出密信。是太子戴寿宁送来的,内容只有一句:“保皇司密报,蒲甘将有大乱,请陛下速速回京。”
看完密信,我陷入沉思。蒲甘之地,一直是我大理的心头之患,如今大乱将至,正是我解决问题的好时机。我让秦统叫来俞法晨,他是我朝中的肱股之臣,也是我关键时候最值得信任的后盾。
我将密信递与他,他看后眉头紧锁,随后用不可思议的眼神看向我,说道:“陛下不会是想亲自微服出巡蒲甘吧。”我忍不住笑了笑,他还真是了解我啊。
“陛下,微臣还是派人护送您回大理王都吧。”俞法晨语气坚决,眼中满是担忧。我依旧笑着回复:“法晨啊,微服出巡蒲甘风险是大,但是现在太子主政,国事平顺。如果朕这次能顺势解决蒲甘的问题,冒一些风险也是值得的。再加上有秦统陪着,再让保皇司暗中保护,不会有大问题的。”
我心中主意已定,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我不能错过。俞法晨无奈,也只能由我去了。
当天,在送走太师杨易文后,我和秦统便服快马,一路向西,直奔蒲甘而去。
刚进入高棉郡,我便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田野里一片忙碌的秋收景象,农民们在田间穿梭,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金黄的稻谷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枝头。
打谷场上,堆满了刚刚收获的粮食,人们一边劳作,一边谈笑着,空气中弥漫着喜悦的气息。
看来高棉的改土归流很是顺利,一些小部族的首领在得到朝廷的官职后,办事比以前更加卖力了。
我心中暗自高兴,这说明我的决策是正确的。我忍不住与一位正在劳作的老农交谈起来:“老人家,今年收成不错啊!”老农抬起头,看着我,脸上堆满了笑容:“托我们陛下的福,今年风调雨顺,再加上朝廷的税收的比以前少,我们的日子是越过越好了。”
我笑着说:“那就好,好好干,以后的日子会更红火的。”
老农连连点头:“那就谢谢客人了,我们都盼着能过上好日子呢。”告别老农,我继续前行,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可是好景不长,进入蒲甘郡境内,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田地大多都荒废了,原本应该长满粮食的土地上,长满了野草。
路边时不时看到乞讨的人,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眼神中充满了绝望。甚至一些灾民为了争夺一棵野菜而大打出手,那场面让人触目惊心。我的心情变得沉重起来,眉头不自觉地皱在一起。
我军管控下的城镇,官员们有序地发放赈灾粮,但是依旧满足不了四处涌来的灾民。每到一个发放点,都能看到长长的队伍,人们眼巴巴地望着前方,期待着能早点领到粮食。我看到一个孩子,瘦得皮包骨头,眼睛却出奇的大,正紧紧地盯着官员手中的粮食。我的心猛地一揪,鼻子也有些发酸。
在一处灾民聚集的地方,我停下了脚步。我走向一位看似朴实的中年男子,轻声问道:“大哥,这蒲甘怎么会变成这样?”男子警惕地看了我一眼,见我不像坏人,才叹了口气说:“客人有所不知,蒲甘的贵族们不管我们百姓死活,现在还在和大理国的朝廷对着干呢。今年受灾了。我们的粮食都被抢走了,打仗本就荒废了一些时日,日子真是过不下去了啊。”
我又问:“那你们为什么不反抗呢?”
男子苦笑着说:“我们也想啊,可是家人都被他们控制了。他们还说,只要我们假装成灾民,去领朝廷的赈灾粮,然后接济他们的叛军,就会放过我们的家人。我们实在是没办法啊。”
听到这里,我心中大怒,但还是强忍着怒火。
我没有了继续走访的心情,用力一夹马腹便直奔蒲甘城而去了。
日落时分,我终于赶到了蒲甘城。进城时,城门处的士兵们神色紧张,忙着准备宵禁封门,我在最后一刻顺利穿过城门,向着蒲甘总督府奔去。一路奔波,马蹄扬起的尘土沾了一身,可此刻的我全然顾不上这些。
到了总督府,我立即下令召见蒲甘总督乌瑞鑫、赈灾大臣李达文、楚启明、杨景宇,还有领命前来威慑蒲甘贵族的德妃白鹿。我心里清楚,此次蒲甘局势严峻,他们定有诸多要事相商。
众人陆续赶来,一进屋子,看到我的瞬间,那惊讶的表情就像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东西。眼睛瞪得大大的,嘴巴微微张开,仿佛有千言万语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其他人都有些拘谨,不好直言,只有我那俏皮又贴心的爱妃白鹿,率先开口:“保皇司没有把消息告诉陛下吗?现在这种时候,陛下微服前来太危险了。”她眉头轻皱,眼神里满是担忧,那语气不像是在责怪,在我看来更像是在撒娇。
我笑了笑,目光扫过众人,轻松地说道:“我现在已经和各位在一起了,难道各位还保护不了我吗?”
说着,我看向乌瑞鑫,“乌瑞鑫你是朕钦命的总督,说说吧。”
乌瑞鑫深吸一口气,神色凝重,向前一步说道:“回禀陛下,臣上任蒲甘总督后,便发生了大旱……”
我微微皱眉,心中有些不悦,打断他道:“说现在的情况。”
乌瑞鑫连忙躬身答道:“臣遵旨。现在的情况是蒲甘贵族聚兵山野,利用大灾威胁其族人下山领赈灾粮。一旦我们不让灾民领粮,便会有人带头闹事哄抢粮食。德妃娘娘来后,虽说缓解了很多,但是也只能保证蒲甘城不出问题,其他城镇依旧如此,甚至我军粮道也被袭击了几次,好在没什么损失。”
听着他的汇报,我的心情愈发沉重,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心里不自觉地烦闷起来。这些贵族,竟如此胆大妄为,拿百姓当棋子,扰乱我归化蒲甘的计划,我都有些后悔当初入城之时没有屠城了,当时一时心软才给了他们遁逃的机会。
“陛下不用太过忧心,总会有办法解决的。”白鹿轻柔的声音传来,她走到我身边,脸上带着温婉的笑容,那笑容就像冬日里的暖阳,试图驱散我心中的阴霾。
我转头看向李达文,神色期待地问道:“爱卿可有办法?”
李达文低头沉思了许久,眉头紧锁,时而轻轻摇头,时而又微微皱眉。
好一会儿,他才缓缓说道:“臣主张派兵快速剿灭,只是那些蒲甘贵族经常变换驻地,我军一旦出城便有人通风报信,我们很被动。”
白鹿给我递来了一碗茶,我接过喝了一口,滚烫的茶水顺着喉咙流下,努力平复着自己的情绪。我靠在椅子上,手指不自觉地敲击着扶手,思考着对策。
总督府里的气氛异常压抑,每个人都神色凝重,仿佛被一块无形的大石头压着。我长舒一口气,打破沉默问道:“保皇司说的大事是何事?”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神里满是犹豫,都希望别人先开口。
楚启明实在看不下去了,一步出列,挺直了腰板说道:“保皇司密探提供的信息能推断出蒲甘贵族近期会有大的军事行动。”
听到这个消息,我心中一惊,原本就紧绷的神经又紧了几分。看来这次蒲甘的局势比我想象的还要严重。
我揉了揉太阳穴,感到一阵疲惫。今日赶路加上听了这些消息,身心俱疲。
“今日朕也累,各位爱卿就都先休息吧。”我缓缓说道,“我觉得我需要好好地思考一下了。”众人纷纷告退,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我陷入了沉思。
白鹿轻轻的来到我身后,帮我按摩着肩膀。我感觉轻松了一些便问道:“爱妃,他们是不是还有什么瞒着朕啊?”
白鹿走到我身前坐了下来,她不急不慢的把茶碗又递给了我。
“陛下您应该想的到的。大军回朝后,留在蒲甘的军队只有一万多人,既要护卫粮道,又要把守重要的城镇和要塞,所以分散在各地,如果要对蒲甘叛军进行毁灭性的打击,必须重新聚集军队。现在加上我带来的一千重甲也只能保证蒲甘城不失守。”白鹿说完后有些无奈的看向我。
我这时才回过神来,原来是我的思虑不周才导致蒲甘的被动情况。
“那现在叛军主要在哪里活动?”我问道。
“要知道叛军在哪里活动很简单。只要我们放粮不做限制就好了,自然就会有人领我们去叛军的驻地。关键还是我军一旦调动,叛军就会转移。我军也就会扑空。”白鹿的情绪也有些低落了。
我起身坐到了床上,说道:“先休息吧。天塌不下来。”
白鹿莞尔一笑,很是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