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不是我 作品

第三百一十六章

第316章 三百一十六章

天气 太阳挺好的 心情 蛤蟆趴脚面,不咬人,恶心人

吃进嘴里就不吐,

生咽也要吞下肚。

分化治之没毛病,

再联豪强稳蒲甘。

今天一大早,我神清气爽的从佛堂出来朝御书房走去。让我没想到的是,我刚踏入御书房,还没来得及坐下喝口茶,随侍太监就匆匆跑来,神色恭敬地禀告道:“陛下,礼部员外郎梅卫道求见。”

听到这个名字,我不禁皱了皱眉头,心里暗自叫苦。这梅卫道,昨日在朝堂上那番自以为是的言论还历历在目,如今又找上门来,也不知道他又要搞什么名堂。

我下意识地就想称病不见,实在是不想再听他那些空洞无物的大道理。可转念一想,他毕竟也是打着一心为国的旗号,身为君主,我若这般避而不见,传出去难免落人口实。

无奈之下,我只好咬咬牙,说道:“让他进来吧。”

不多时,梅卫道便迈着小碎步走进了御书房。与之前朝堂上的傲慢模样不同,这次他进门后显得极为恭敬,先是恭恭敬敬地行了个大礼,口中高呼:“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那声音拖得老长,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容,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活脱脱一副讨好的模样。

我看着他这副嘴脸,心里不禁一阵厌恶,但还是强挤出一丝笑容,示意他免礼。

一番寒暄之后,梅卫道眼珠子滴溜溜一转,便切入了正题。

他微微欠身,脸上装出一副关切的神情,说道:“陛下,微臣今日冒昧前来,是一直对蒲甘之事放心不下。不知陛下近日对蒲甘一事可有新的思量?”

我看着他那副假惺惺的样子,心中冷笑一声,反问道:“梅爱卿,你是不是又要建议朕放弃蒲甘啊?”

梅卫道一听这话,也不掩饰,立刻挺直了腰板,脸上又恢复了那副自以为是的神情,开始口若悬河地说道:“陛下圣明!微臣正是此意。陛下,您想想啊,这蒲甘之地,本就荒蛮偏远,百姓又不服教化。我们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统治那里,实在是得不偿失啊。”他一边说着,一边挥舞着双手,唾沫横飞,“好战本就是不祥之事,将蒲甘领土占为己有,实在有违仁义之道。如今我大理国内,百姓需要休养生息,国库也空虚,实在不宜再在蒲甘之事上耗费精力了。”

我耐着性子听他说完,心中的怒火却已经在熊熊燃烧。我强压着怒火,冷冷地说道:“梅爱卿,你说得倒是轻巧。那将士们在蒲甘浴血奋战,他们的牺牲就这么不值一提吗?我们轻易放弃蒲甘,如何向那些为了国家出生入死的将士们交代?又如何彰显我大理国的威严?”

梅卫道却不以为然,他撇了撇嘴,脸上露出一丝不屑的神情,说道:“陛下,将士们的牺牲固然可敬,可这都是为了一场不必要的战争啊。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意气,而不顾国家和百姓的安危。况且,威严难道是靠武力征服来体现的吗?真正的威严,是让百姓心悦诚服,是靠仁义道德来感化。我们放弃蒲甘,正好向天下展示我大理国的宽容和仁义。”他说得头头是道,仿佛自己就是那正义的化身,却丝毫不考虑实际的情况。

我看着他那副贼眉鼠眼的样子,心中越发厌恶。他这哪里是一心为国,分明就是纸上谈兵,只知道搬弄那些空洞的道理。我冷笑一声,说道:“梅爱卿,你说得好听。可你想过没有,放弃蒲甘,周边国家会怎么看我们?他们会觉得我们软弱可欺,日后必定会对我们虎视眈眈。到时候,我们又如何保障国家的安全和百姓的安宁?”

我赌定梅卫道不知道这场战争的前因后果,所以既然你站在道德制高点还教育我,我就站到更高的地方来反问你。

这招果然有效,梅卫道被我问得一时语塞,但他眼珠子一转,又开始狡辩起来:“陛下,这都是陛下的臆想罢了。周边国家若是因为我们放弃蒲甘就来进犯,那他们本就是狼子野心,我们就算保住蒲甘,他们也迟早会找借口入侵。倒不如我们主动放弃,落个好名声,还能让他们无话可说。”他说得振振有词,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听了这话,我只感觉一阵好笑。但是想到这种人都进入了我大理国的官场,看来我大理国真的缺人才啊。我也要想一想怎么处理一批滥竽充数的家伙了。

想到这些,心里莫名的就起了一阵怒火。

我实在忍不住心中的怒火,拍案而起,大声说道:“梅卫道!你这纯粹是一派胡言!你只知道空谈仁义道德,却不考虑国家的实际利益和安危。你身为朝廷官员,却如此短视,实在是让朕失望!”梅卫道被我的突然发怒吓得脸色苍白,身体微微颤抖,但他还是不肯罢休,还想继续争辩。

我摆了摆手,不耐烦地说道:“好了,不要再争了。今日朕还有要事要处理,你先退下吧。”梅卫道还想说些什么,但看到我一脸的不悦,也只好闭上了嘴,心有不甘地行了个礼,灰溜溜地退了出去。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我心中感慨万千。这样一个只会空谈、虚伪至极的官员,竟然还能在朝堂上大放厥词,实在是我大理国的悲哀。

看来我真要找刘文海好好的聊一聊人才选拔的事情了,学宫开办已经两年了,朝堂之上还有这种人,当真让人恼怒。

支走梅卫道后,满心的烦躁如乌云般笼罩着我,让我一刻也不想在御书房多待。我独自一人,信步朝着瀚海的观景台走去,期望那开阔的景色能驱散我心头的阴霾。

刚踏上观景台,一阵轻柔的笑声便传入耳中。抬眼望去,只见德妃白鹿正抱着戴寿羽,站在栏杆旁,静静地看着远方的风景。微风轻轻拂过,她的发丝随风飘动,那画面温馨而美好。

众人见我到来,纷纷行礼。我微笑着示意大家免礼,目光落在戴寿羽可爱的小脸蛋上。

小家伙正睁着圆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周围的一切,嘴角还挂着一抹天真无邪的笑容。看着他,我原本沉重的心情竟奇迹般地好了许多,心中的烦闷也似乎淡去了几分。

白鹿察觉到我的情绪,轻轻将戴寿羽交给一旁的侍女,让她抱走。然后,她莲步轻移,走到我身边,关切地问道:“陛下,看您神色不佳,可是有什么烦心事?不妨说与臣妾听听。”她的声音温柔如水,眼神中满是担忧与关切。

我轻叹一声,将蒲甘的问题以及与梅卫道的争论大致和她说了一遍。“这几日为了蒲甘之事,朕真是头疼不已。那梅卫道迂腐至极,竟主张放弃蒲甘,实在让朕恼怒。可蒲甘如今叛乱不断,国库又空虚,朕一时之间也没了主意。”我满脸愁容,无奈地摇了摇头。

白鹿听完,微微皱起眉头,陷入了沉思。片刻后,她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光芒,说道:“陛下,臣妾倒是有个想法。您看,咱们大理本土和高棉郡改土归流的措施,成效显着。或许,我们可以尝试在蒲甘实施同样的政策。”

我心中一动,认真地听她继续说下去。“改土归流可以削弱地方部族首领的权力,加强朝廷对蒲甘的直接统治。这样一来,既能更好地管理蒲甘,又能逐渐消除叛乱的隐患。”白鹿条理清晰地分析着,“而且,臣妾身为白蛮族首领,若有必要,愿意亲自前往蒲甘。臣妾在蒲甘也有些名声,之前两族交战之时,被他们称为女战神,陛下也应该知道。或许,能借此震慑安抚一批蒲甘的贵族。”

我看着白鹿,心中满是惊喜与赞赏。我怎么就没想到呢?白鹿在蒲甘的威望,确实是一张有力的牌。

她若前往蒲甘,即便不能完全安抚住那些人,也必定能分化蒲甘内部的各种势力,为我们解决蒲甘问题创造有利条件。

“爱妃,你这主意真是妙啊!”我不禁赞叹道,“只是此事风险不小,你若前往蒲甘,朕实在放心不下。”我看着她,眼中满是担忧。

白鹿微微一笑,轻轻握住我的手,说道:“陛下放心,臣妾自有分寸。臣妾也知道此事关系重大,不会贸然行事。臣妾此去,一是为了帮陛下分忧,二也是为了大理的百姓。蒲甘若能安定,对大家都好。”她的眼神坚定而温柔,让我心中一阵感动。

“可是,改土归流说起来容易,就连本土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蒲甘的情况复杂,那些蒲甘贵族恐怕不会轻易就范。”我眉头紧皱,说出了心中的顾虑。

白鹿点了点头,说道:“陛下所言极是。所以,我们需要从长计议。首先,可以先派遣一些得力的官员前往蒲甘,了解当地的情况,与蒲甘贵族们进行沟通,尽量争取他们的支持。同时,我们可以在蒲甘推行一些惠民政策,让百姓感受到朝廷的关怀,赢得他们的民心。这样一来,贵族们即便想反抗,也会失去百姓的支持。”

我听着白鹿的话,心中暗自佩服。她一个女子,竟能对朝政之事有如此深刻的见解,实在难得。“爱妃,你考虑得如此周全,真是朕的贤内助啊!”我由衷地夸赞道。

“陛下过奖了,臣妾只是希望能为陛下分担一些忧愁。”白鹿脸颊微红,谦虚地说道,“至于臣妾前往蒲甘一事,陛下也不必急于做决定。我们可以先看看派遣官员去蒲甘后的情况,再做打算。”

我点了点头,心中已经有了初步的计划。吃进肚子里的肉,哪有吐出来的道理?蒲甘,我们绝不能放弃。

“爱妃,多亏有你。若不是你今日这番话,朕还真不知道要在这困境中徘徊多久。”我感激地看着白鹿,说道。

“陛下言重了,这都是臣妾应该做的。只要陛下能开心,臣妾做什么都值得。”白鹿温柔地说道。

我们又聊了一会儿,夕阳渐渐西斜,天边染上了一抹绚丽的晚霞。看着眼前的美景,再看看身边善解人意的白鹿,我心中的阴霾已经完全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