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存放各类水果罐头的地方,有一处就是族人们最早生活的崖壁下方。
这里经过几次改造之后,里面的空间也大了很多,虽然此后不再住人,不过一些需要阴凉干燥的物品就存放在这里,尤其适合水果罐头这种令族人又爱又恨的食物。
今年部落从周围的森林里采集了很多新鲜野果,又加上陶罐烧釉技术的成熟,导致今年产出的水果罐头数量也非常多,光是那种一次性装20斤的罐子,部落里就制作了近千个。
每天吃饭,每个族人碗里都少不了这种东西,虽然吃起来有些酸涩,但熊洪还是坚持让大家喝,毕竟冬天的时候想要补充点维生素或者其他的营养,能用到的办法也不多——即便是罐头,由于制作方法的局限,能保存下来的营养也不多,但聊胜于无。
“这里只存放了200罐罐头,绝大多数都是夏秋季收获的桃子、李子这些野果,今年在西侧的树林里,又栽种了不少的果树,过几年这些果子会更多。”
石雪带着熊洪等人来到储存罐头的山洞里,这里现在熊洪很少过来,都不知道这里改造成什么样了。
“不过我们栽种的果树,经过这两年的打理,今年结出的果子个头更大,吃起来也比以前甜一点,这是族长你说过要进行修枝,我们照做后的结果。”
“嗯,每年还是栽种一些果树出来,这也不费什么事情,等生长几年挂果,族人们也就不用四处去找果树了。”
熊洪来到这里,空气中有股淡淡的香味,还夹杂着一些酒精的味道,让他很是熟悉,闻到酒味,他就知道这个地方来对了,虽然室外的温度很低,但有门窗和墙体的保护,又有值守的族人点的火炉,山洞里的温度差不多维持在零度以上,不至于将这些罐头给冻裂。
空气中有酒味存在,这就意味着有可以发酵酒精的微生物存活,只要有合适的温度湿度,外加“养分”,酿酒也就成了可能。
事实上,之前由于陶罐没有釉,存在一定的泄露问题,存放水果罐头的房间里,经常会有一些族人“泡”在里面,闻着散发出来的香味。虽然罐头喝起来一言难尽,但这个味道确实好闻。
水果可以酿酒,粟米也可以,但熊洪知道,熊部落如今最好的酿酒材料,就是黍米。
粟米主要用于食用以及交换其他部落的物资,如果大规模用粟米酿酒的话,势必会消耗大量的粮食,影响部落赖以生存的粮食储备——熊洪可不相信,族人们在尝到酒之后,会对这种东西无动于衷。
所以对酿酒这件事,熊洪也是保持着谨慎的态度,他知道酒酿出来之后,至少会有一半的族人沉溺其中,但酒也有存在的必要,对熊部落现在的发展来说,是好是坏真的难以预料。
没有酒的时候,这帮莽夫们就已经学会在存放水果罐头的地方“泡着”,要是酒酿出来,那还得了?
所以在酒酿出来之后,立马得把相关的规定给补上,防止这些人因“酗酒”导致危害发生,也为了防止为了酿酒,造成部落的粮食危机——必须要限制每年的酿制数量。
但熊洪也有酿酒的必要,首先就是用于处理伤口。现在对各种伤口的处理,都是用大量的清水进行清洗,再敷上熊姜的伤病坊提供的各种药物,虽然有一些效果,但对伤口的杀菌效果,肯定比不上酒精。
部落现在已经不怎么狩猎了,目前也没有与其他部落发生冲突,族人受伤的概率不高,但还是会有,尤其是各种生产过程中,一些划伤、刺伤很是常见。大部分都靠自己愈合,但稍大一些的创口,不杀菌就很容易感染。
而感染,在这个时代,几乎就代表死亡。
虽然从酿造出酒到提取杀菌所需的高浓度酒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现在就开始制作和研究,总比让理论一直呆在纸面上要好。
另外,部落的一些产品尤其是药物的处理,也需要用到酒精。
酿酒的第一步,就是选择原料,在不能使用粟的情况下,改用黍反而效果更好;第二步就是制曲,这个时代可没有后世的酒曲,要想收集到足够的用于酿酒的微生物,就得从自然环境中收集。
而熊洪来到储存水果罐头的仓库里,正是因为这里的空气中,含有一些酵母菌参与发酵,空气中才有着淡淡的酒精味道。
“这里还不错,就是温度低了一些,”熊洪嗅了嗅空气中的味道,跟身边的石雪说道,“这样,把多余的水果罐头全部搬走,这里面要点上一些火炉,把温度给升高一些。”
毕竟是冬天,原本酿酒最好的夏秋季节,熊洪还没有回来,所以只能想办法提升室内的温度,防止这些酵母菌微生物活性太低,影响酿酒的成功率。
“好的族长,这些罐头过年前应该能吃完。”石雪指了指山洞里储存的两三百个罐头,“每天每个人再多喝一碗,一个月左右就差不多能喝完了。”
“嗯,这个你们跟熊火他们商量就行,明天让他们准备一些脱壳后的黍籽泡上一天,先搞个200斤试一试。”
……
“怎么晚上也有罐头汤要喝了?”
熊大熊二等人面色微变,原本有点酸酸甜甜的水果罐头,不知道是哪批果子出了问题,或者是处理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原本那种略带着酸甜可口和绵软果肉的罐头不见了,而深受族人喜爱的水果罐头,在大批量生产后,口感变得没有以前好喝,带着一股明显的涩味。
要不是部落要求每个人在冬天都要食用,要不是族长也带头喝这些东西,口味越来越刁的族人们,肯定不会去碰。
“别说了,喝就行了,给熊火他们听到,再给你来一碗……你尝过没,这一罐要更甜一点……”
熊火等人抱着水果罐头的罐子,从族人旁边走过,看到谁碗里还满着,就一脸不悦,族人只能硬着头皮喝下去,熊火这才高兴起来,并又给倒上一碗。
熊洪倒是觉得这玩意口感虽然不佳,但果肉还是可以尝一尝的,至少也要比白水有味道,也能解一解吃太多肉食的嘴巴。
整个饭堂里,大家对水果罐头“颇为满意”。
族长有酿酒的想法,这个很多族人都知道,虽然不知道酒是什么味道,但据说跟眼前的水果罐头类似,熊大等人也不明白为啥族长突然开始热衷于“折磨”起他们的味觉。
貊巫和乌青两人倒是对部落的水果罐头赞不绝口,在冬天,除了极少数果子能保存到现在,绝大多数从树上采集下来的果子,都会腐烂掉,就算能保存到现在,也差不多失去了水分,更无法食用。
这对于年纪大了的族人来说,能食用的食物就少了一些,毕竟一些果实软软的,吃起来也口味还不错。
但水果罐头的出现弥补了冬天没有水果的缺点,即便在熊部落的族人们看来,这种罐头不太好吃,可对于貊巫他们来说,对水果的这种处理,至少让他们能够在这种天寒地冻的天气,也吃上水果。
当然这种水果罐头除了这些青壮年不太喜欢,其实在孩子们和老人们看来,倒是非常好吃的东西,尤其是加了一些蜂蜜之后,味道更加好,也是部落孩子们最爱的食物之一。
上次白河诸部的桐根他们回去,还指定要了两百来罐回去,这也让掌管部落物资的熊巫小小的惊喜了一把,并准备明年继续扩大生产,将水果罐头带到更远的地方……
“熊火,明天你们准备一套炉子和蒸锅,送到山洞里,等过两天……”
熊洪没有在意饭堂里众人对水果罐头的各种“意见”,吃过饭找到厨房里正在洗刷的熊火熊灶,跟他们说着明天要用的东西。
从熊洪当族长开始,部落里的饭食就由他们两人来负责,当然随着部落人口的不断增加,他们带的“徒弟”们也越来越多,毕竟一千多人要吃饭,每天光是要煮的肉汤,都得要五六十口锅,光靠他们两个肯定忙不过来的。
而且饭堂也不是一群人一起就餐,而是分成了三四批,不然现在的饭堂是容纳不下这么多人的,熊洪已经在规划了,等围墙的扩建搞好,新的饭堂也会扩展到可以容纳五百人,就不用分那么多批吃饭了。
熊火带着炊具和炉子,一大早就赶到了山洞这里,而熊洪等人,也早早地就在这里准备了。
提前浸泡过两天的黍米被捞出,放在竹匾上,黄澄澄的很是好看。而旁边的炉子已经点了起来,使得山洞中的温度开始上升。没有温度计,不知道多少度,熊洪只能根据体感温度,来判断酿酒所需的室内温度是不是符合。
“把大黄米给蒸熟,其他人在山洞里检查一下有没有漏风的地方。”
熊洪把现场的工作给分了一下,沥干水分的大黄米(黍米)倒在蒸笼上,平铺开来,几个蒸屉一摞,放到青铜锅上。锅盖上面用砖块压住,防止蒸汽顶开盖子。
大黄米蒸至九成熟抬出,时间大概是三刻左右,接着取出放在竹匾上,迅速用预备好的井水淋在上面,降低温度,标准就是手放上去微微烫手,接着将蒸好的米摊开放凉,大概五到十分钟即可。
如果有酒曲的话,放一点酒曲搅拌在里面就行,可这个时候从哪搞酒曲去?好在前两天,熊洪让人将蒸熟的一些大黄米放到山洞里放着,还用炉子连续不断地升温,所以还是从这些米上面收集到了一层像是霉菌的东西。
这些霉菌经过搅拌,放到了蒸好的大黄米中,在昼夜不停的炉火升温下,山洞里的温度差不多保持在二三十度左右,应该能够模拟出夏秋季节的温度,供这些酵母菌生长。
而且放在山洞里的原因,就是这里曾经一直储存水果罐头,空气中或多或少也有些酵母菌的存在。
搅拌后的大黄米,被放到一口大缸中,然后密封紧密后,放到阴凉的地方等待自然发酵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