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棚住不下,好在熊部落还带着不少的帐篷,在围墙里面稍微挤一挤,还是能容纳120人的队伍休息的。
不过随行的500多头牲口就有些难办了。
围绕着外墙边上,当初水草带人也修建了不少的木制栅栏,用来临时安置拉车的牛马,但现在这些牲口的野性还没有完全去除,放到外面很容易受到惊吓。并且栅栏并不算大,只能挤一挤。还有一些地方有破损,需要修补。
“族长,族人们都安顿好了,我准备带人去周围的树林里砍一些木头回来,把周围的破洞都给堵上。”
白茅跟着熊洪这么久了,已经知道晚间在野外露营需要注意什么,“树林不远,我带上二十人,差不多天黑之前就能把需要的木头给带回来。”
“嗯,早点去早点回,走了一天,你们也辛苦了,”熊洪点点头,对驿站的维护,现在还没有条件让专人进行负责,都需要靠来来往往的队伍抽空进行修补或者建设。
“多带点人吧,让黑皮也带队过去,可以更早一点回来。”
对于驿站的维护,水草执行的非常好,事实上,从水村到白骨洞营地中间的驿站,绝大部分都是他和石岩等人建造起来的,后续又经过大家不断地加固和扩建,这才有了像今晚临时休息的规模。
晚饭吃的很简单,就是蒸熟的粟米饭配上一碗肉汤,足够族人吃饱,补充白天消耗掉的体力。
吃过饭后,天色也黑了下来,在野外就不用操心学习了,所以大多数族人都回到了各自的帐篷里,低声地聊着天,偶尔还从帐篷里传来一些笑闹声。
熊洪等人围坐在火堆旁,将族人和牲口、物资都安置好后,他们才能好好休息一下,而且晚间的警戒、值班,也已经安排妥当。
“貊巫,走了一天,感觉还行吗?”
“挺好,牛车要比之前更舒适,今天在车上待了大半天,也没感觉哪里难受。”
貊巫站在火堆旁边,白天坐了一天,虽然嘴上说着没问题,但毕竟年纪大了,路上还是有些颠簸,也让他有些难受。但相比于之前行走在熊皮路上,这条路倒是平整太多,还是可以忍受。
“我不行,坐车除了睡觉就没事可干了,”乌青哈哈一笑,“要是可以的话,明天让我先下来走一走吧,等累了再上车。”
“行,这个没有问题,”熊洪点点头,由于需要带着这一群牲口行动,还要照顾体弱一些的族人,行进的速度自然快不起来,第一天也才走了三十里。
这样的低速还要再持续个两三天,要给牲口和族人适应的时间,熊洪倒也无所谓,反正就算按照这个速度,在第一场雪降下来之前,他们肯定能赶到部落。
……
“大巫师,今年土地里的收成都统计出来了,这是详细的数字,你看一下。”
石雪搬着两大卷沉重的竹简,放到宗庙的桌子上,发出“砰”地一声。
熊巫站起身,拿起一卷,正是记录着粟米的竹简。
“本部石,水村2500石,黑齿村3100石……入仓总数石……”
“嗯,很好,这么多粟米,哪怕明年不种地,也够吃上一整年的,”熊巫微笑地捻了捻下巴上的胡须,“看来族长当初说的对,要想族人不挨饿,就得多种地。”
熊巫看完粟籽的收成后,又拿起了另外一卷竹简,这上面则记录着其他作物的收成。
“黍籽1400石,菽2000石,油菜籽2500石,薤、葱、姜各50亩……”
除了种植的多亩粟田外,围绕着几片农田区,熊部落还开垦了几千亩的土地用来种植这些作物,除了用于丰富部落的食物种类,有些还是生产的原材料。
“这些东西都已经放到粮仓里储存了起来,每日,熊火等人会去粮仓取出一些,用来制作饭食。”
围墙这边的常住人口已经达到了800人,如果再算上从白河诸部迁移过来的人口,那很有可能在这个冬天突破一千人。
人口多了,很多事情就好解决,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会增加。
秋收之后,秋耕也随着开展起来,由于有了大量的畜力加入,再加上白河诸部支援过来的人口,今年的秋耕规模更大,速度也更快——看到部落的巨大收成,每个族人都想着再开垦一些土地出来。
“按照族长的要求,明年以养地为主,所以本部这里的土地,只种植一半的粟,剩下的一半,用来种植苜蓿、菽。”石雪看到熊巫放下竹简,迎着他的目光说道,“而且种植的亩数也不会增加太多,本部这里最多到两万五千亩。”
“两万五千亩……嗯,这倒是足够,族长也曾我说过,算上今年的收成,一半用来种植粟,是足够的。”
除了要养地,熊部落族人们的负担也比较重,减少耕种的面积,可以让大家减少劳作,增加对田间的管理,从而提升亩产量。
“另外就是养殖了,除了畜力所用的牛马驴子,整个部落的养殖场共有猪2800头、鸡鸭近2万,鹅3000只,鹿800头,羊3000多只。”
发展种植和养殖,一直是熊部落坚持的“基本原则”,而这几年部落如同滚雪球般的发展壮大,离不开这样的思路。所以整个部落从上到下都非常重视,自然养殖的规模也在增加。
“对了,熊木那边已经将造纸法改进了一下,等过段时间,造纸坊那边能够稳定地出产纸张后,我们就全部用纸张来写字吧。”
看着一卷卷的竹简堆在案头,熊巫也有些头大,摊开在桌子上读、写还好,要是拿在手上,很重而且很难书写。
去年熊洪便开始准备造纸的工作,在今年年初的时候,更是让熊木牵头组建了造纸坊,并成功地造出了勉强使用的纸张。
虽然这种纸张不仅书写起来容易烂,韧性也不好,稍微受点力度就能裂开。这些问题没等到解决,熊洪便带着人去往白河诸部了,只告诉了大致的研究方向,让熊木也很是迷茫。
好在经过近半年的研究和反复的试验,熊木终于能造出了微微泛黄、纸质柔软坚韧的纸张了。
不过这种纸张还不能大规模的制造,限于原材料不足和方法的不成熟,目前造出来的产量非常少,而且用于书写的墨水也不好,使用效果不算好。
“好,要是能顺带把笔墨给改良了,那就最好不过。”
……
桐根来到熊部落进行“部落访问”已经快三个月了,起初对熊洪说辞的将信将疑,到现在的深信不疑,他自己也觉得很是不可思议。
作为白河诸部参访熊部落的五名族长\/巫之一,这段时间一直跟随熊祀熊黑的“长老团”行动,不仅协助组织各类的祭祀仪式,还要参与部落的秋收、秋耕,甚至还要帮助骨余——那个比他们早一年来到熊部落的族人——帮助他杀鱼。
这些经历让他们感觉很是奇怪,在原先的部落里,只要组织猎手队伍去捕猎,或者安排人采集就可以了,哪有这么多事情要做。
不过在看到熊部落秋收时那一车车的粟米后,连同支援熊部落秋收的族人,也对这种新生活产生了浓烈的兴趣。
这几个月可学到了不少东西,桐根颇感自得,得益于每晚的“识字课”,他们这些人掌握熊部落语言和文字的速度飞快,对于各种技术——熊部落愿意让他们看到学到的技术——都学习的很快,甚至跟熊部落的大巫师交流时,都得到了对方的赞扬。
而剩下四个,他们可没有得到过熊巫的肯定,这让他很是自豪。
“要是回去,先把熊部落的‘识字课’做起来,还有就是开垦土地,虽然不太来得及,还是能开上十几亩的……”
行走在丰乐大道上,前面牛车发出的声音让他陷入了思索中。
桐根内心盘算着,熊部落值得他学习的地方太多了,种植养殖就算是熊部落都非常重视,那他按照熊部落的方法来,肯定也不会错。
“桐根长老,你在这里啊!”
一声熟悉的声音打断了他的幻想,让桐根有些不满,他皱了皱眉头,转身看到身后站着一个半大小子,正是彘鬃。
他对这个少年很有印象,经常看到他跟在彘巫和熊巫的后面跑前跑后,据说还深得熊祀喜欢。
“哦,是你啊,”桐根看到是熟人,心中的不快也烟消云散,上前拍了拍彘鬃的肩膀,“怎么?找我有什么事情吗?”
彘鬃往后退了一步,忍着刺鼻的臭味,离开桐根的“攻击范围”,弯着腰对着桐根行了一礼——这些是熊祀等人根据熊洪的要求琢磨出来的-——直起身说道,“熊祀长老让我来寻你,还有其他几位族长,说是要谈谈你们回去的事情。”
“行,我知道了,”桐根点点头,虽然知道这一天迟早要来,但没想到来的这么快,虽然心中有些不舍,但自己部落的族人也在等着自己,“他们几个现在好像去了砖窑坊、水碓坊吧,你去找找他们吧。”
“好的桐根族长,那我就先去了。”
桐根这次是跟着木棍去田地里学习堆肥的,既然要在自己的部落进行耕种,那提升土地肥力的事情自然也要学,而熊巫居然没有像以前一样,拒绝他学习“技术”的提议,让他很是意外。
以往他们想要学习陶器制作、麻布纺织等“高技术”,都被熊巫拒绝,就算是选种、播种,也都是熊巫在“无奈”之下才同意的,但堆肥这个在他看来更重要的技术,熊巫却丝毫没有犹豫,直接就同意了他的参观学习。
不过今天下午堆肥的场景让他毕生难忘,怪不得带队的木棍还递给他一条麻布围在脸上,就算这样,他还是能从返回的车上闻道剧烈的味道,让他不自觉地又往后退了一步。
“奇怪,桐根族长怎么离的这么远?”木棍看着身后的桐根疑惑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