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匪患横行

顾得地跟顾洲远往工坊走去。

“把那个洛小姐给送回去了吗?路上没出什么岔子吧?”顾洲远边走边问道。

“没,就是洛小姐花钱把她的簪子给买了回去。”顾得地想了想道。

洛小姐路上吐了,还有坐前面抓他肩膀这些事情应该不用跟小远提吧?

“她出了多少银子?”顾洲远随口问道。

那钗子应该能卖个七八十两银子,商城里给出的收购价是商城币。

二哥老实巴交的,可别被城里小妞给忽悠了。

不过他也不在意,一是他不缺那几个子儿。

二是大不了以后再碰上了,他百倍讹……哦不,百倍赚回来。

“她给了100两银票。”顾得地如实答道。

“100两么?这价格倒也还算合适。”顾洲远点头。

“我给阿娘跟大姐买了镯子,金镯子!”

提起金镯子,顾得地顿时眉飞色舞起来。

金器在农村,一般只存在于传说中。

以顾洲远的眼光,金镯子啥的根本就不算什么了不得的东西。

可他从来就不是一个扫兴的人。

“快拿出来我瞧瞧。”这个世界的银子他见多了,金子倒是从未见过。

顾得地伸手入怀,掏出了两副金镯子。

顾洲远伸手接过。

两副都是云月纹金镯,入手挺沉的。

镯子表面錾刻如意云纹并祥云烘月。

“这下好了,我给阿娘送的镯子要被嫌弃了。”顾洲远叹一口气,装出一副受到伤害的样子。

顾得地哈哈笑了两声,“这镯子是也用你的诊金买的,我估计阿娘跟大姐只会把金镯子给收起来。”

顾得地说的一点都没错,村里人有谁会带着金镯子到处乱晃,未免也太过招摇了。

两人一路说笑着,来到了工坊门口。

顾洲远让人新盖的库房还没完工,他的粮食依旧是堆放在工坊仓库里。

这带队来拉粮食的依然是周捕头跟郑衙役。

“这回粮食要多一些,邻县已经有人到这里倒腾粮食回去卖。”周捕头道。

隔壁县的粮价受青田县影响,也一直在掉价。

只不过一般都是青田县的粮食价格出来了,再过上个三五天时间,邻县也跟着降价。

再过个几天,慢慢辐射到更远些的县。

有人就是趁着这个时间差,从青田县倒腾粮食,往外面运,赚取其中的差价。

侯县令跟顾洲远商议后,得出的策略是不加干涉。

有顾洲远源源不断提供粮食,整个桃李郡的蝗灾影响都将很快过去。

以前车队来拉粮食,是带上不少力工一起来搬运粮食的。

后来发现,拉着力工来回跑,还不如直接在大同村现场招人来搬粮食。

10万斤粮食,50斤一麻袋,也就是2000袋。

扛一袋1文钱,算下来也就是2两银子。

郑小光带着两个衙差,守在库房门口。

面前的小桌子上放着一堆刻了字的竹签子。

每有一个人扛完一麻袋粮食,回来的时候就从他们那里领一个竹签子。

“顾兄弟,你有没有听说,现在外面闹土匪闹得挺厉害。”

周捕头跟顾洲远站在工坊门口,看着一袋一袋粮食被搬上了马车骡车。

“啊?我来来回回不少趟,咋从没遇到过土匪?”顾洲远挑眉问道。

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错觉,周捕头感觉顾洲远话语里,好似带着些许惋惜。

“县衙里不少苦主来击鼓,说是路上遇到土匪劫道,货物马匹全都被抢,还有人被土匪拿刀给砍伤了。”

“还有土匪绑架有钱人家的孩子,派人上门送信,索要赎金!”

“总之现在,有钱人家全都低调了许多,还有人牵头,筹集了一笔银子送来县衙,要求县衙调集官兵,进山剿匪。”

周捕头滔滔不绝说着。

也不知怎的,提起剿匪,他脑海里立刻就会浮现顾洲远的面孔。

这可是县里乃至整个桃李郡,靠抓土匪发家致富的第一人!

不仅仅是周捕头这样想,就连听到他们说话的村民想法也都大差不差。

“小远,要不叫县令大人把剿匪的银子送到你手里,你带着大家伙去抓土匪得了!”

有人扛着麻袋经过时,大声说道。

“就是就是,直接把土匪窝给端了,把他们抢来的金银珠宝全都抢了!”另有人应和道。

顾洲远闻言,脸顿时就垮了。

村里人的心现在是越来越野了。

人人避之不及的土匪,他们还敢当个笑料来讨论。

土匪抢钱,他们来抢土匪?

那他们成什么了?

不过……

顾洲远摸着下巴,这点子好似有那么一丝丝诱人。

既为民除了害,还顺带发一笔。

不谈土匪窝里打家劫舍得来的赃款,就是这一串土匪脑袋,那也是不菲的一笔收入。

还能带着人去实战一番,见一见血。

真的动过刀枪闻过血腥味儿的人,说是脱胎换骨也绝不为过。

自己的所作所为,与这世界有太多的格格不入。

将来万一有那么一天,他是说万一。

那么他还是需要一批立得住的人马,来守住现在拥有的这一切。

“顾兄弟!”见他想事情想得入神,周捕头出言唤道。

顾洲远一怔,转脸看了他一眼,“那县令大人要去剿匪吗?”

果然,他心动了!

周捕头心里暗暗想着,嘴上也没闲着。

“县令大人哪有功夫来剿匪啊,这灾荒之年,自来都会伴随着山匪之乱。”

“杀之不尽剿之不绝,剿了一窝便会又生出另一窝。”

“还有就是这些土匪聚啸山林,寻摸的窝点都是易守难攻的险地。”

“县里之前也组织了壮班人马去牛头山剿匪,不仅寸功未立还带了几个伤残回来。”

“所以县令大人对剿匪之事不太上心,他说费这功夫,还不如好好治理县内。”

“快些把灾荒消除,等百姓全都安居乐业了,土匪自然就会少很多。”

顾洲远沉吟不语。

侯县令此言无疑是治本之策。

大多数土匪确实是被生活所迫,逼不得已才上山落草。

要是人人都能吃饱穿暖,自然没多少人愿意担着杀头的风险,来干打家劫舍的买卖。

但是现在土匪已然作奸犯科,干了不少坏事,放任不管也是不应该的。

就像吃了海鲜导致过敏,记住下回不再吃海鲜固然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但是,现在已经因为过敏导致的红疹风团,甚至休克,也要赶紧医治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