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莲从屋里走出来,看到常温元也愣了一下,她冲着对方点了一下头,便钻进了厨房。
她当然认识常温元,不过她向来都是爱憎分明的性格,没把对方赶出去就不错了,不可能有好脸色。
“方支书,看来弟妹不是很欢迎我啊。”
方唯端着茶水出来,常温元不禁苦笑了一下。
“她就是那性格,什么都在脸上。常主任,你今儿来找我,有什么事吗”
方唯也对常温元有意见,不为别的,就是因为清河县和渡边合作的事情。
不管怎么说,方唯给他们传授了技术,无偿支持他们的工作。结果倒好,等他们搞出了【清河一号】,一转脸把技术就卖给了小日子。
“方支书,我是来向你道歉的。当时我们育种基地面临了巨大的压力,所以只好答应了渡边先生的合作条件。
后来我才反应过来,你才是我们能搞出【清河一号】的大功臣,这么大的事情居然没有事先跟你通气,的确不应该。
方支书,我和清河县育种基地都欠你一个道歉,对不起!”
常温元很郑重的向方唯道了歉,态度诚恳,一番话说的简直无可挑剔。
方唯的嘴角忍不住抽动了两下,当时他帮助清河县搞杂交水稻,也不过是想探索一下通过常规方法进行杂家水稻育种的可能性。
后来证明这条路是可行的,虽然清河县只成功了一半。
别的事情他都可以接受,惟独不能接受他们接受了渡边的投资,然后把技术卖给了对方。
“你的道歉我收到了,然后呢”
方唯不会天真的认为常温元跑一趟就是为了道个歉,他想知道对方的真实意图。
“方队长,咱们也是多年的老朋友了,不瞒你说,我是来向你求援的。你大概也知道,我们的【清河一号】一直都有点问题,而我们的研究工作却没有任何进展。
我想请你为【清河一号】培育不育系,正如你跟新林县育种基地的合作那样,你帮我们培育材料,我们一定会高价收购的。”
常温元这才表明了来意,想让方唯帮他们培育育种材料。
他也是没办法了,本来以为【清河一号】的缺陷能很快攻克,或者不管它也没事,毕竟稻种的产量放在那哪儿,亩产能有700斤左右。
可当新林县育种基地开始大量出产【yx-032】稻种,【清河一号】的缺陷就显得很致命。
当用户有了选择的时候,【清河一号】稻种的销量就开始直线下滑。
后来,常温元经过一番打听,得知了新林县育种基地使用的通知材料是方唯提供的,他才悔不当初。
要知道最开始的时候,方唯可是和清河县育种基地在合作,没有方唯也就没有【清河一号】。之前他的确是有点飘了,想甩开方唯自己干,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好在他能屈能伸,觉得凭自己以前和方唯良好的关系,自己当面道个歉,说不定对方就会答应重新合作的事情。
“常主任,很抱歉,这个忙我帮不了。县里的育种基地即将扩大到两万亩的规模,我这边帮他们培育育种材料都很吃力,别的真顾不上。”
方唯毫不犹豫的的一口回绝,他已经彻底不信任常温元。
人啊,不能两次踩进同一个大坑,真要是那样的话,他岂不是成了傻子
现在回过头来看,当初方唯和清河县合作,很难说常温元在背地里采取了多少手段。
“方支书,算我求你了,我知道你有办法,再帮老哥一回,我会报答你的。”
常温元还是不死心,随即又换了一副嘴脸。
“报答我怎么报答,把我辛辛苦苦的研究成果拱手交给小日子常主任,你可能没搞清楚一件事,当你不管不顾的出卖我的时候,就已经断了咱俩的合作之路。”
方唯摇了摇头,脑海里闪过和对方从相识到现在的一幕一幕。
他不得不承认,自己当初太大意了,因为人家从一开始就在算计他。
只不过,这一切都已经没有了意义。
常温元还想再说什么,方唯直接端茶送客,不想再和对方继续拉扯。有些事当断则断,拉扯下去全都是笑话。
“哼!”
常温元含恨而去,全然忘记了自己曾经都做了些什么。
“三哥,要我说就不应该让他进门。什么玩意,他就是一个奸诈小人。”
等人走了,盘莲才从里屋出来。
实际上她不是一个斤斤计较的人,但对于常温元却非常反感。不仅仅是因为对方背刺了方唯,而是对方和方唯交往了这么久,居然一直在演戏。
别问她是怎么知道的,问就是女人的直觉。
“是我当初看错了人,此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以后引以为戒吧。”
方唯长叹了一声,倒也说不上有多沮丧。
如果不是因为常温元把一部分技术交给了小日子,有些事情他还会继续装糊涂。但不管怎么说,他以后跟人合作会更小心一些,免得让自己生气。
吃一堑长一智,所以在对待肖奇峰的问题上他就很谨慎。
“算了,不说那个了,影响心情。吃饭吧。”
盘莲不想刺激男人,随即去端饭端菜,一家人开始吃午饭。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整个大队都不太忙,大家都在等待秋收。现在好像没什么需要集中人手干的大事,各单位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成。
匆匆数日。
禽舍向外界供应鸡苗的任务,总算是告一段落。
这几个月,队里一共卖出去了10万只小鸡,收获了50万元的现金。这几个月大队都没有分鸡蛋,所有的工作重心都转移到了这项任务上面。
现在任务圆满完成,可以静下心来生产肉鸡和鸡蛋。
上午。
方唯坐在办公室里看文件,高文书拿着一份文件冲了进来。
对方一边走路还一边咋咋呼呼的。
“支书,县里下文件了,恢复沈钰同志的工作,从即日起返回县一中上班。”
沈钰现在大队托儿所当幕后所长,工作能力很强,托儿所的方方面面都得到了大家的交口称赞。
对方每个周末都可以回家,郭永清也可以随时过来和老婆团聚,大家都快忘了沈钰以前的身份。
结果,这个时候县里决定让她回城,并恢复人民教师的身份。
“真舍不得让她走啊。”
方唯是有些舍不得沈钰离开,但人家本来就是城里人,只是因为下放才到了农村。
要不是有方唯的关照,都不知道她能不能撑这么久。
所以,对于沈钰来说,当然是回县一中上班才是最好的选择。
方唯随后带着文件去了托儿所,走进了沈钰的办公室。
“婶子,忙着呢”
“还好!老三,你找我有事儿你郭叔那天还说呢,你都好久没去看他了,是不是”
“郭叔这样说的吗我想想,好像是有些日子没去看他了。婶子,恭喜啊,县里恢复你的工作,回头你交接一下工作,就可以回县城了。”
两人聊了几句,方唯便举起了手里的文件,告诉了沈钰县里的决定。
这两年已经有很多人都恢复了工作,比如像之前离开二队的罗工、高青山、吴茂盛等人,都已经回原单位上班了。
现在轮到沈钰,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真的吗我咋觉得跟做梦一样。”
沈钰半天都没反应过来,她生怕是一场梦,梦醒过后一切又回到了原点。
方唯不禁笑了起来,然后把文件给了她看,她才意识到这是真的。
不过到底不是年轻人了,沈钰很快就控制住情绪,开始琢磨交接的事情。她觉得一天肯定没办法完成交接,怎么也要三天的时间。
“行!你回头把工作交给马老师吧,托儿所有你打的底子在,不会乱。”
方唯自无不可,反正什么时候交接完什么时候就能回去,随她自己。
两天后。
沈钰离开了下塘大队,回到了县城的家里。
郭永清亲自去接她回来的,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就仿佛女主人从未离开过。
沈钰眼睛里的泪水一下子就涌了出来,这些年的酸甜苦辣一股脑的浮现出来,使得她忍不住放声痛哭。
沈钰走了之后,她之前的助手马晓华成为了新一任的托儿所所长,
这件事没有引起任何的波澜,毕竟沈钰在下塘大队的存在感很弱,对方一直都是在背后默默的工作。
其实方唯早就知道这些人迟早都会回去的,所以前些年他很重视人才的培养,像高青山等人走了马上就有人能接替工作,绝不会出现问题。
过了大概一周多时间,郭永清亲自上门,喊方唯和方平这个周末去家里吃饭,并让他们一定要把家人带上。
“家人就算了,你看我这边,老的老小的小,等以后有机会再说吧。周末我和大哥过去,郭叔,到时候你可得准备两瓶好酒啊。”
方唯打算和大哥去一趟,家人就不带了,阿公不愿意出远门,小洁还小。干脆都不去了。
郭永清也不好说啥,坐了一会便告辞离开。
周末。
方唯和方平去郭永清家里喝了一顿酒,在桌上,两口子表示了对方家兄弟的感谢。
要是没有方唯的维护,沈钰的日子肯定会更艰难。
方唯没说啥,酒倒是喝了不少。
午后,兄弟两人骑着自行车慢悠悠的往回走。两人的酒量都不错,但喝完酒,还真不适合剧烈的活动。
“老三,你刚才为啥不让我去看婷婷婷婷这孩子也真是的,自从上班之后,总共才回了三次家。”
方平刚才从郭永清家里出来的时候,就嚷嚷着要去看女儿。
结果被方唯给拦住了,让他回头再去。
一路上走着很无聊,方平想起这事儿就随口问了一下。
“咱俩满身酒气,去单位上找婷婷不好。还有啊,你不要总是抱怨,婷婷刚参加工作,忙一点很正常,哪有时间经常回家”
“这样啊,那还是工作重要。”
两人走到半道儿,方平突然想放水,便骑车拐进了小道。
随后方平去方便,方唯看着自行车。
过了一会方平走回来,手里拿着几株植物,说道:“老三,你看这像不像雄性不育株”
这一带没有农田,道路是从一座小山包翻越过来的,四周都是荒山野岭。
方唯不大相信大哥去撒泡尿的功夫,就能找到几株野生雄性不育株。
不过他还是接过来看了一眼,这一看,眼珠子都瞪圆了。
“还真是雄性不育株!大哥,你的运气也太好了吧这玩意可不好找,专门去找的话,有时候一年半载都不见得能找到一株。”
方唯赶紧把这四株植物装起来,然后和大哥一起返回了队里。
他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去找了育种小组的人,让他们赶紧移栽,然后再慢慢培育。
实际上二队已经积累了不少不育株,经过培育之后再进行配对试验,以期能找到更优秀的稻种。
这项工作犹如大海捞针,一年又一年,说不定啥时候就会有惊喜。
随后他才回到了家,盘莲赶紧去给他泡茶。
“三哥啊,你出去少喝点呗,你再能喝终归是对身体不好的。”
“晓得了,下次一定注意。”
方唯哈哈一笑,他每次都一样,承认错误可快了呢,但就是不该。
盘莲拿他也没办法,说了两句就不再吱声了。
翌日。
方唯带着一家人,搭了个便车去了公社。
来这边是为了照相,他们一家四口加上阿公和阿姐,正好可以照一张全家福。
然后给小宝和大宝找了一张合影,夫妻俩带着两个孩子找了一张合影,阿姐和阿公也分别和孩子合影。
总之大老远的来一趟,就多照几张相片,不必心疼钱。
照完相,盘莲和阿姐去供销社买了点东西,一家人便返回了队里。
“三哥,郑主任在等你,等了起码有两个小时了。”
方唯刚进屋,郑虎就跑了进来,说郑先发在队部等着他呢。
“知道了,我马上过去。”
这都到中午了,郑先发居然还在队部等着,方唯觉得事情不一般。
于是他赶紧去了大队部,看到郑先发正坐在他的办公室里发呆。
“怎么了郑主任,有什么十万火急的事情,劳您大驾等这么久”
“你还笑我都快愁死了。我听说上面有人对咱们的稻种换购方式很不满,要是以后不让咱们进行稻种换购,只能全部卖钱,以后大家吃啥喝啥呢”
郑先发之所以等了这么久,是因为这消息实在是太可怕了。
稻种是方唯搞出来的,而他又是全国代表,所以郑先发才特意来找方唯拿主意。
这种事,他一个公社主任真的无能为力。
“谁这么损,又拿这事做文章。”
方唯只觉得血往头上涌,强忍住才没有骂人。
换购稻种的事情来来回回折腾了好几次了,甚至连调查组都来过,结果消停了这么久又有人旧事重提。
下塘大队等于是专业培育稻种的单位,要是不这么干,光卖钱有什么用2000号人吃什么喝什么
这年月拿着钱都买不到粮食,这不是坑人吗
“听说是省里有人说话了,小秀才,咱们这事儿本来就是在走钢丝绳,上面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真的很麻烦。”
郑先发同样很头疼,整个公社17个大队,除了下塘大队,其余的大队也都在培育次一级稻种。
要是以后不准换购,事情的走向就变得很难预料。
“咱们还是去找武主任吧,这事儿县里得有个说法,要不然明年我们只有自己种粮食了,育种的事情只能先放一边。”
方唯愈发的觉得自己之前的计划得加紧实施,尽管现在还没有考虑成熟,但总有人拿换购说事儿,他不得不防。
随后,两人去家里随便对付了几口,就直奔县城。
这武耀阳也被这件事搞得焦头烂额,简直搞不清楚有些人为何要这么做。搞垮了下塘大队,对全县的农业生产影响巨大,对谁都没有好处。
他不能坐以待毙,连午饭都没吃就直接乘车去了湘陵市。
方唯和郑先发扑了个空,武耀阳不在找别人也没用,二人只好先回去再说。
武耀阳到了地区,找到了曾庆。
“武主任,这件事恐怕是不可逆转了。我已经去过省里,省里对此事已经有了定论,不允许换购稻种的形式存在。
我也曾据理力争,但收效不大。经过地区的努力争取,最后明确了稻种必须卖给有收购资格的单位,然后按照每人每年平均350斤稻谷的标准,给下塘大队提供粮食。”
曾庆刚从省里回来,黑着一张脸,看样子是被气得不轻。
但生气也没用,这件事省里已经铁了心,要求各地坚决取缔私自换购稻种的行为。
考虑到下塘大队的实际情况,给对方开了一个口子,允许当地的粮食部门,按照标准给大队供应口粮。
只不过这个标准很低,一个人一年350斤稻谷的定量,只能说可以勉强吃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