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看婷婷她自己,她要是愿意留在下湘陵市卷烟厂,那就留下。要是想回来也行,到时候看看能不能想办法转干,或者干脆考个大学。”
方唯说的是考大学,但盘莲花显然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
现在距离恢复高考其实也不远了,如果自己能坚持学习,不要把高中学到的知识还给老师,还是有很大的机率能考上的。
“涛涛和婷婷这两个孩子真有福气,摊上你这么个小叔,人生的路就会顺畅很多。”
盘莲花深有感慨,她喜欢自己的男人重视亲情,一个对侄子侄女都这么好的男人,只会对老婆孩子更好。
翌日。
婷婷从县城赶了回来,兄妹两人也有挺长时间没见了,正好可以好好聊聊。
方唯去了队部,和郑虎商量了一下过年分东西的事情。
“三哥,咱们只剩下90头可以宰杀的生猪,过年分肉有点少啊。”
“少就少分,咱们怎么着平均一个人也能分到10斤猪肉,过个年还是没问题的。
另外,鸡鸭给大家多分点,每一个人按照2只鸡、2只鸭、10斤鸡蛋的标准分配。”
方唯也知道今年分的猪肉有点少,所以鸡鸭都多分一只,过年应该够吃了。
郑虎点点头,剩下的事情就得由他去操办,方支书是不会管具体事务的。
到了中午,陈州纺织厂拉来了两车布,方唯也没让人卸车,直接跟着车辆去了瑶寨。
王松林早就盼着这批布呢,当时就让人把布卸了下来,然后寨里垫付了货款。
“松林,你回头把布分下去,按人头分发,但要收现钱。”
方唯给王松林接待了一句,就和空车一起返回了队里。
接下来,他让人往车上装了1000只鸡和1000只鸭,结算清楚之后,对方就连忙返回了陈州。
第二天。
队里杀了90头猪,同时还给社员和知青分了鸡鸭以及鸡蛋。
“产出生猪,点数+25470”
“产出肉鸡,点数+12000”
“产出麻鸭,点数+13500”
“产出鸡蛋:点数+20000”
“总点数:点。”
养猪场还剩下2258头猪。
猪肉比往年少了一点,但平均每人也能分到12斤左右,还算不错。
大年夜。
方唯和方平两人家凑在一起吃团年饭,关崇阳和孙道人也来了,另外还有于浩、梁雪琴也带着孩子来了。
这么多人在一起吃年夜饭,很是热闹。
方唯提前买了一些鞭炮,开饭前放了一挂,噼里啪啦的响声过后,一阵火药味飘进了屋里,让人闻到了年的味道。
田桂花、阿姐、盘莲花和婷婷等人忙活了一整天,大圆桌上一盘菜摞一盘菜,都快放不下了。
这无疑是一年当中最丰盛的一顿饭,辞旧迎新,人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
方唯举起酒杯,首先看了看两位老人家,再看看阿姐、盘莲花、大哥大嫂、于浩两口子,以及所有的小辈,开口说了两句祝福的话。
然后将杯子里的酒一饮而尽。
一顿饭吃了两个多小时,之后婷婷和涛涛他们帮着残局,于浩和方唯把孙道人和关老爷子送了回去。
大年初一。
村里来了两个特殊的客人。
孙道人开门见到了自己的两个徒弟,很是惊讶:“你俩怎么来了?是不是山上出什么事了?”
“师傅,我俩特意来看看你,山上没什么事,一切都好!”
“没事就好!屋里坐,坐下再说。”
孙道人这才放下了担心,和两个徒弟进了屋。
方唯不在村里,一大早他就去了瑶寨,带着慰问品去看望孤寡老人。回来后还在队里转了一圈,到了下午才知道此事。
他连忙去了孙道人那边,屋里没人。
转身去了关老爷子那边,才见到了孙道人和他的两个徒弟。
“老三,谢谢你啊,他俩一直都得到了你的照顾,我都不知道该如何感谢你。”
师徒三人中午在关崇阳这边做了些吃的,说起了这几年的事情,肯定会提到方唯对孙道人两个徒弟诸多照顾。
就在年前,方唯还派人给他俩送去了粮食、食用油、黄豆以及一些瓜果。
孙道人向方唯表示了感谢,他的两个徒弟连忙起身冲着方唯行了礼。
“都是自己人,莫客气。晚上都到我屋里吃饭,你们两个多住几天再走。”
方唯笑着摆了摆手,示意三人不必客气。
他稍微坐了一会儿,喊关崇阳和孙道人师徒三人晚上去家里吃饭,便起身离开。
他今儿出来了大半天了,连午饭都是在张楚家里吃的。
“三哥,过年好!”
回到家里,只见屋里坐满了人。
王松林和七八个阿哥阿姐,早上来给阿公拜年,同时也是过来看望一下方唯和盘莲花还有两个孩子。
盘莲花留他们在家里吃了午饭,要不是因为等方唯回来见个面,他们都已经走了。
“大家过年好!中午没喝好吧?我现在陪你们再喝几杯。”
方唯笑呵呵的和大家打了招呼,然后就让盘莲花去整几个菜,和王松林他们喝几杯酒。
王松林连忙拦住了他,说道:“中午喝了,我们一会就得回去,莫忙活了。”
“急什么呀,晚上吃完饭再走。”
方唯见他们的确都喝了酒,就不再勉强,开口留他们在家吃晚饭。
“老三,让他们走吧,他们回去还得喝一场呢。”
阿公替王松林他们解了围,过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吃吃喝喝。
王松林他们晚上还有饭局,就不必硬留他们了。
方唯笑着点点头,坐下来和他们聊了一会,王松林等人便告辞离去。
晚上。
关崇阳和孙道人以及他的两个徒弟过来吃了一顿饭。
“老三,道观年久失修,破败的地方越来越多。你帮着出个主意,我们怎么做才能修缮一下呢?他俩想外出化缘,我觉得不可行风险太大。”
大家吃饱喝足之后,孙道人开口向方唯讨教。
如今道观里破损的地方越来越多,再不管连房子都有可能塌了。上面肯定是不会拨款的,外出化缘又担心被抓起来,真是难办。
“孙老,别想那些不切实际的事情。他俩的身上连介绍信都没有,能走到哪里去?等今年不忙的时候,我带人去帮你们修缮,只是木料和其他的材料需要就近解决。”
方唯笑着摇了摇头,认为孙道人和徒弟的想法不切实际。
但道观也不能任由它破败下去,他只好决定亲自出马,带人去进行修缮。队里会木工活的人很多,竹器厂就是一所好学校,不少人就是透过业余时间学会了木工和人竹器的制作。
只是山高路远,材料的问题不好解决。
“这么些年,我们使用木料都是从山上直接砍伐,砍一棵树我们会补种三棵,真要叫真的话,道观后山那一带的山林土地都是我们的。”
孙道人说的很实在,靠山吃山,要不木料从哪里来?
而且他还真没胡说,道观拥有周围山林的地契,只是现在不会有人承认罢了。
方唯没吱声,他觉得这也是办法。道观附近的山林目前都是无主的林地,或者说都是国有的山林,既然没人管理倒是可以就地取材。
“砍一棵树补种十棵树吧,到时候我来解决。”
方唯不是那种死脑筋的人,懂得变通。比如像队里正在建设的“新民居”工程,就需要用到大量的木材。方唯就让人从防护林和队里的山林中砍伐了一些合用的树木。
当时他给林业队提出的要求就是砍一棵树,必须要补种十棵树。
但是他从没有让人去山里砍伐树木,出了大队的林地就是国有林地,进山伐木缺乏必要的合理性,和盗伐没什么区别。
这和进山采摘果实不一样,果实自然成熟,不采摘也是浪费。
道观的情况又有所不同,因为其没有自己的山林。以前的地契肯定没用,这事儿还得去和主管部门协商,暂时只能这样了。
翌日。
孙道人的两个徒弟带了一大堆东西,返回了道观。
这些东西都是孙道人积攒的,他在医务室受人尊敬,一年到头都有人给他送吃的喝的穿的。
因为阿公在这边,所以方唯一家人都呆在了家里,而大哥方平一家人则去了娘家。
等过了正月初五,婷婷就收拾好自己的物品,去了湘陵市。按照之前的说法,她会在湘陵市卷烟厂学习半年的时间,学习期满是去是留等到时候再说。
这次回来,方唯也和婷婷谈过,不过对方担心自己也走了父母身边连个人都没有,一直都在犹豫。
方唯也没有劝她,让她慢慢考虑,反正还有半年的时间。
早上。
方涛去山上砍柴回来,看到小叔和婶婶正在院子里锻炼身体。
他俩一直都在坚持练孙道人传授的“养生功”,每天也就花个二十来分钟,早已养成了习惯。
“满满,婶婶,你们锻炼这么多年,觉得有用吗?”
方唯走进院子把柴放好,然后站在一旁看了一会。
等两人锻炼完,收了功,他才笑着问了一句。
“当然有用了!你看看我和你婶子的气色多好,每天吃得香睡得好,几乎不生病。”
方唯笑着回应了一句,然后打水在院子里洗了一把脸。
盘莲花转身回去喊两个小家伙起床,然后就要吃早饭了。
“满满,那你教教我呗,以后我也坚持锻炼,体会一下你说的效果。”
“行啊,你想学我就教你,反正又不是啥不传之秘。不过,锻炼身体的事情贵在坚持,光是嘴上说可不行。”
方唯笑着让方涛过来,然后给他传授了基本动作。
接下来几天,他就把这套“养生功”传授给了涛涛,确信对方学会了之后,就让其每天自行练习。
假期结束,方涛返回省城上班。
临行前,佛和田桂花给儿子塞了2000块钱,让他收好等办喜事的时候用。
这些钱是两口子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毕竟方平自从当了厂长之后,几乎就没有时间赚外快。田桂花在托儿所也一样,每年两人加一起也就一千来块钱的现金收入。
也就是下塘大队吃的喝的都不缺,换成别的生产队,普通社员家里很难拿出来2000块钱的存款。
时间匆匆。
郑虎开始安排收割油菜的事情,而“新民居”工程在大年初五之后就早早复工,100套住宅即将完工,只是配套工程的进度还差一点。
由于农业机械的大量使用,队里已经很少能看到全体出动的景象。
大量的劳动力向副业和林业集中,抽调一些劳动力参与“新民居”工程的建设,压根不会影响队里的农业生产。
油菜籽很快收割完毕,然后就将土地翻了,晒一晒田,能消灭大量的寄生虫以及病毒和细菌。
最近的天气不错,郑虎安排人员进行晾晒,然后经过处理就可以榨油。
方唯抽空去了瑶寨。
瑶寨的油菜比下塘大队收的早一些,已经完成了榨油的工序,大家都等着分油呢。
方唯作为寨里的头人,像这种事必须由他拿主意,别人包括王松林都不能代替。所以赶了过来,马上会计就拿来了账册。
“今年寨里种植了一季黄豆、一季花生、一季烤烟,秋收后又种植了一季油菜。其中,黄豆种子的总产量为万斤,花生种子的总产量为万斤,烤烟的总产量为68万斤,油菜籽的总产量为万斤。
黄豆种子卖了万元,花生换种子卖了万元,烤烟卖了170万元。油菜籽经过榨油,获得了菜籽油39105斤菜籽油。另外,寨里在收割烤烟的时候,还同时获得了9520斤的烤烟种子。”
会计将寨里从去年到现在,所有的经济作物收成说了一遍。
方唯点点头,让对方把账册放下,便把他打发走了。
“采收农作物,点数+”
“采收农作物,点数+”
“采收农作物,点数+”
“采收农作物,点数+”
“总点数:点。”
“菜籽油按照平均每人50斤进行分配,剩下的9105斤菜籽油归入库存。去年大家干得不错,取得了很耀眼的成绩。
所以,我计划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启动寨子的改造工程。工程包括所有的房屋修缮改造,内部道路的整修以及配套设施的修建。”
方唯选在这个时间点宣布此事,自然有他自己的考量。
下塘大队的“新民居”工程一期即将完工,到时候可以让瑶寨的人前去参观,以便为接下来的瑶寨改造工程献言献策。
方唯对于现代建筑还是心里有数的,但对于像瑶寨这样的木制建筑群,却不怎么了解。
所以,在制定改造方案的时候就需要大家群策群力,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这项工程。
说实话,瑶寨的条件要好于下塘大队,人口少、人均耕地多,未来的经济实力一定会很不错的。
“好的,三哥,我这就去安排。”
王松林按照方唯的决定,给大家分了在菜籽油。
阿公和王竹韵都有,阿公分的东西寨里会派人送下山,而王竹韵分的东西,寨里会给她折现。
这次正好方唯在这边,走的的时候就把59斤菜籽油顺便带了回去。
接下来。
队里也完成了榨油工作。
这一季队里收割了斤油菜籽,共榨出来斤菜籽油。
“采收农作物,点数+,总点数:点。”
队里决定按照平均每人80斤菜籽油的标准进行分配,一共分出去了斤菜籽油,剩下的51365斤菜籽油归入了库存。
说实话,目前队里的各家各户,谁都不缺油水。
年初分了菜籽油,到了秋天还有茶油,人均食用油的拥有量比城里人不知道高出多少倍。要知道,城里人每个月的食用油供应量可是按两算的。
如今的下塘大队和瑶寨都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富裕队”,谁不羡慕这两个大队的生活水平?
说不好听的,大队的年轻男子找老婆,挑选的余地大了去了,毕竟县里的年轻姑娘都以能嫁到下塘大队为荣。
至于队里的年轻姑娘,谁都不希望嫁到外面去,都想能在队里找到中意的另一半。
“三哥,有件稀奇事和你讲一下。二队有个男知青,准备娶方文书的妹妹,说是懒得回城了,以后就在队里安家了。”
这天。
郑虎来找方唯谈工作上的事情,谈完之后,他有讲了一件趣事。
二队的一个男知青打破了常规,把方文书的妹妹追到了手,而且已经去提了亲,方文书的家人也答应了。
不出意外的话,两人最近就要领结婚证。
“看来不是所有人都能坚持到底的,总有人会向现实低头。不过,这个男知青靠不靠谱?别到时候又整出什么事来。”
方唯很有感慨,知青们也不容易,有的甚至十五六岁就到了这边插队。
等他们长大之后,会慢慢的产生现实偏差,终归会有人认命的。
知青在前些年几乎不会和当地人结婚,因为这样子做了就意味着失去了回城的机会。
但今年以来,方唯已经听到了好几件诸如此类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