噗噗的熊 作品

第148章 做人不能太死板

第146章 做人不能太死板

会议结束后,王奉刚回到军营,赵方远便找了上来。

“长官,后方发来电报,友军方面同意了合作开采石油,宋文杰连夜派了一支考察队过去,具体的方案还有待商榷。”

王奉抿口热茶,润了润嗓子:“这事就放给宋文杰去做吧,我只要结果就行。”

“还有别的事吗?”

赵方远又递上来一封电报:“长官,这也是后方送来的,询问一下坦克的研制方向。”

嗯?

王奉:“电报给我看看。”

接过电报后,上下扫了一眼。

赵方远建议:“长官,依我看咱要是造坦克,机动性一定要强。”

“鬼子的战车联队,就是因为陷入泥泞,被咱们硬耗死的。”

王奉点点头:“确实如此,国内基础设施陈旧,而且还要兼顾山地作战。”

“你对坦克了解多少?”

赵方远挠了挠头:“只听老谢讲过几次”

王奉应了一声,心中暗暗思考。

提起坦克,就绕不开三大派系。

英,法,德系可以放在一起,虽然小差别很多,但大体上都注重坚固的装甲,以及凶猛的火力。

苏系的快速生产,成本廉价是一大特色。

虽然火炮装甲也不逊色,但相比德系,还是差了一点。

美系就很均衡了,两者兼顾,但都不是很出彩。

目前部队中的装甲力量几乎为零,当务之急还是尽快的建立起一支具有战斗力的装甲作战单位。

可以着重考虑一下苏系。

况且这里是亚洲,不是欧洲。

自己所面对的不是德国,而是日本。

压根就用不上多么凶猛的火力,用溢出来的资源,多造几架飞机岂不是更好。

王奉:“这样,给后方兵工厂发报,在设计新款坦克时,参照一下苏系BT-2轻型坦克,之后把铆接工艺换成焊接,再改进一下装甲防护。”

“还有一款型号,详细参照一下德国目前的轮式装甲车,自行设计改进一款。”

关于轮式装甲车,王奉对其很感兴趣。

在机动性方面远超履带式坦克,可以搭载数挺重机枪,直接部署到营连级,担任步兵主要支援火力再合适不过了。

还真挺期待步兵营爆改机步营的!

“关于轮式装甲车,让技术人员多下点功夫,不用特别着急”王奉想了想,“眼下最急切的还是尽早量产出坦克。”

轮式装甲车生产难度低,又有坦克技术的加持,外加车辆工厂的技术团队,同时在研发卡车。

可以适当发挥主观能动性,尝试突破科技年代限制。

做人不要太死板嘛!

赵方远在一旁拿笔记录下来:“长官,还有什么需要吗?”

王奉摇摇头:“就先这么通知下去吧,坦克项目盯紧点,有情况及时汇报。”

赵方远敬了个礼:“是!”

——————

当消息传回后方。新建的车辆制造厂内,一群研究人员围在一起,满身的机油污垢,桌子上面铺满了厚厚一摞图纸和资料。

厂长祝钧开口:“各位都看到了吧,上峰的命令是要咱们先把轻型坦克搞出来,再用心打磨轮式装机车。”

一旁的技术员面露苦涩:“卡车项目马上就要完成了,前不久又来了个油罐车项目,坦克这边”

倒不是他消极工作,而是任务真的太多,实在是忙不过来。

车辆制造厂里,满打满算就二十多个技术员,两个项目一起扛,上午忙这个,下午忙那个。

真弄不过来了!

祝钧冷哼一声:“你现在一天休息几个小时?”

被问到的技术员一愣:“五五个小时。”

技术人员和生产线工人不一样,长时间用脑,再得不到充足休息,反而会拖累项目进度。

祝钧一拍桌子:“太多了!我一天才睡四个小时,你干嘛睡五个小时?先每天匀出来一个小时,把坦克项目撑起来。”

“等到这周末卡车项目完成后,所有人立刻把精力全扑到坦克上来,当然油罐车也不要落下,今天几号?”

“18号。”

“这样,在月底之前,务必把油罐车项目结掉!”

“怎么样,大家伙有没有信心?”

祝钧雷厉风行,不等一众技术员回应:“既然大家都不说话,那就这么办!”

“等油罐车项目结束后,轮式装甲车项目立马启动,这段时间大家先整理一下材料,想想思路。”

 

 

“事事咱都得提前做好准备,不能现上轿,现扎耳朵眼儿吧?”

下方一众技术员你看我,我看你。

“没问题厂长。”

“.”

祝钧点了点头:“不错,战争时期,大家多担待一下。”

“对了,机床厂有没有消息,生产线造的怎么样了?”

卡车项目总工程师开口:“已经传来消息,今天晚上就能把设备运过来。”

祝钧应了一声:“好,设备一到位,立马进行调试。”

“初期大概产量能有多少?”

项目总工程师想了想:“一周大概能生产四辆。”

“主要还是工人不足,毕业生大部分都被火炮厂要走了”

祝钧嘴里暗骂:“程飞鹏下手真他娘的快!我刚把报告写完,还没等送上去呢”

“先这样,不耽误大家时间了,散会吧!”

话音刚落,一众技术员立马起身,向屋外走去。

研发任务繁重,片刻也拖不得!

身为厂长,祝钧也没闲着,直接将会议室变成办公室,拿起桌上的资料便开始苦思冥想。

“轮式装甲车,德国技术.”

——

【万字更新,求波月票,各位元帅们,请用小票票砸死卑职好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