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菜不蒸 作品

第284章 不遵守交通规则的李世民

“三,三个?”李放看着刚刚出现的人影,心底有些发麻。

这一个个的,怎么都不按套路出牌啊?

可人已经来了,他总不能把人给赶走吧?

没奈何,李放只得迎了上去,想看看赵祯多带的那是谁。

走到近前,李放有些诧异:“这......”

虽然来人头戴椎帽,垂下来的白纱将容貌遮得严严实实,但李放还是认出了她。

赵祯竟然把自己的媳妇,也就是皇后郭氏带了过来。

明知道今天都是外男,皇后怎能轻易在别的男子面前露面?

吕夷简也跟在一旁,他也不劝劝?

身后李世民等人已经站了起来,这次来的这位可是大唐之后的一个王朝,李唐君臣自然要慎重对待。

李放余光看了眼身后,冲着郭氏点头致意,然后低声询问道:“你这是怎么回事?她还怀着你的皇儿,你就这么把她带过来了?也不怕出事?”

赵祯苦笑一声,正要解释。

那边郭氏却先一步开口,声音轻柔却带着一丝坚定:“叔叔勿恼,是我百般央求之下,官家才松口带我来此。”

“叔叔?”李放心中愣了一下,然后才反应过来,这是宋朝那个时候对小叔子的称呼。

只是,自己明明比赵祯大几岁的,不过想到他是皇帝,李放也就释然了。

估计郭氏是顾忌这一点吧。

“那你又是为何?这穿越之事我们到现在都还没弄明白,你怀着孩子,万一出了什么事,他可要追悔莫及的。”

李放严肃地说道,眉头微微皱起,目光中带着一丝担忧。

说罢,他又将头转向了吕夷简,语气中带着些许责备:“吕公也不管管?就看着你们官家胡闹?”

吕夷简自然不会坐视不管,他看向赵祯,胡须微微颤动:“官家并未与老夫直言,待老夫发现娘娘至此,已然晚了。”

吹胡子瞪眼的,要不是因为有外人在场,吕夷简非要再谏,让赵祯下不来台不可。

李放身后众人,见赵祯他们好似起了纷争,在李世民的阻止下,停下了靠近的脚步,安心当起了吃瓜群众。

赵祯几人自然看见了那群人。

郭氏小声解释了句,声音轻柔却带着一丝坚定:“一切都是为了皇儿,我身怀大宋未来,皇城之内又是那般。叔叔只说将现代育儿养胎之术传授过来,可为人母者,岂敢有些许怠慢?为了防止出什么意外,我还是自己亲自看上一遍,方能安心。”

她这话立场十分正确,有肚子里的孩子作为借口,那俩人自然说不出什么话来。

李放无语,也不好再多说什么了。

“来了就来了吧,看起来穿越对怀孕的人也没什么妨害,还算是好事。”

说完这话,李放转身带着三人走向人群,给他们互相介绍。

两位帝王相见,自然又是一番互相客气。

虽然奇怪这位大宋的官家为什么把自己的皇后也带来,但人家包裹得严实,李世民他们自然也不会乱问,很快一行人便热络了起来。

曹髦与赵祯一起向李世民请教治国之道,而李承乾他们哥仨围在一旁,虚心倾听。

起码表面上如此。

吕夷简与长孙无忌谈经论文,也算是棋逢对手。

只剩下李放一人在发愁,这么多人,还有自己准备的许多食材、器械要怎么带过去。

刚提的新车虽然是大车,但也顶多坐七个人。

可如今只是屈指一算,大唐五个,北宋三个,这就有八个人了。

更别说其中还要分男女,座位最好隔开。

想了一下,李放悄悄叫过任红昌来。

“郎君?”她疑惑地看向李放,眼中带着一丝不解。

“是这样的。”李放解释完自己的苦恼后,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我是这么想的,你自己就能回去,能不能先带着你徐姐姐,还有那位郭皇后先过去,剩下的人我开车拉着走。”

任红昌反应了过来,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郎君那个金手指又有了新技能?让我们这些人也能带别人穿越了吗?”

之前他们几个人带人穿越,只是能在现代与自己的朝代穿越,至于带别的朝代的人,还没试过,任红昌担心失败。

李放沉吟了下,眉头微皱,似乎在思索:“我觉得应该可以,先试试再说。不行的话,我再想办法。”

回到众人面前,李放说了自己的打算,弄得李世民有些不好意思了。

“是我冒昧了,只想着带这几个小子开开眼界,没想到给先生添麻烦了。”

李世民提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歉意:“若是实在不行,先生不如就把我们几人送回去吧,下次有机会再聚。”

李放自然不能这么干,摇头拒绝了他的提议,转身示意任红昌开始行动。

她来到郭氏面前,俯身轻声喊道:“娘娘跟我来吧。”

郭氏回头看了眼赵祯,见他点头,这才站起身来,动作轻柔而优雅。

李放指挥着三人手拉着手,然后示意任红昌试着穿越回去。

但和以往不同,先前念头一动就能消失在原地的穿越之术仿佛失灵了一般,原地站了数十秒,三人还在那里面面相觑。

“郎君,是不是......”任红昌正要提出换个方案,那边李放却伸手示意,让她先别说话。

“有了!”李放冥冥之中感觉到了一个请求,下意识地他就反应过来了,这正是任红昌的穿越请求吧?

脑中选择了同意,下一刻,面前的三人消失在了原地,穿越成功。

“呼!”

李放长舒一口气,脸上露出一丝轻松的笑容,“我就说一定可以的吧。”

他挺高兴的,不是因为又验证了一条穿越规则,而是通过这件事更进一步证明了,这个金手指是受李放控制的。

起码是以李放自己为主,这充分证明了他的主动权。

欣喜了片刻,李放转身面对众人,语气中带着一丝轻松:“她们先走一步,我们也要赶紧跟上了,各位,随我来吧。”

带着几人下到一楼,李放毫不客气地指挥起了众人,搬食材、搬器械,每个人手上都不能空着。

让这些人把东西搬到车上,然后李放就能开车找个没人的地方穿越走了。

“陛下,我这里可没有下人,还要委屈您了。”李放笑着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调侃。

李世民掂量着手上的东西,倒也不恼,反而好奇地问道:“此物是作何用处?不知先生可否见告?”

他手中的东西是一个便携式的钢架烧烤炉,因为折叠起来的原因,李世民看了半天都没认出来作用。

无视了一旁翘首以盼等着帮自己分忧的两个儿子,李世民等着李放的解释。

李放俯身搬起一箱子碳来,开口解释道:“那是一个烧烤架,是一种炊具,在你们那......”

顿了下,李放想起了那句著名的诗词:八百里分麾下炙。

他描述道:“烧烤,你们那儿应该叫炙肉吧?就是做那玩意用的。”

“炙肉......”李世民来了兴趣,年轻时行军打仗,他可没少在野外宿营,没粮草了,那就只能吃马肉。

最简单的烹饪方法就是烤了。

这当了十几年皇帝,还真别说,李世民还真就怀念起了那时跃马扬鞭的生活。

在宫中他自然是不缺吃食的,可总也没有年轻时的味道。

被李放这么一说,李世民的馋虫就被勾了出来。

“走,走,走!我也见识见识这后世的炊具。”李世民兴致勃勃,先一步走了出去,步伐轻快,仿佛回到了年轻时的战场。

李放赶紧跟了上去,随口吩咐了一声:“小曹,你看着锁下门啊!”

说罢,人就已经追上了李世民。

这老哥几个可是纯纯的新人,李放要是不跟在后面,他还真不放心。

果不其然,此时正是清晨,逛街买菜的人正是多的时候,突然冒出来一大群身穿古装的人来,马上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李世民他们也不怯场,东瞅瞅西看看,什么东西都觉得新鲜。

李放跟在身后帮忙支应着,时不时还要跟旁边认识的邻居解释两句,一刻也不敢怠慢。

好容易走出了街口,李放这才松了口气。

“呼~~~”

一口气还没喘匀乎,身后赵祯抱怨的声音传来:“我说你,带什么烧烤架也就算了,怎的连你家的锅都带上了?还有这插头,没有电一会儿要怎么用啊?”

李放回头一看,赵祯的新造型让他忍不住失声笑了出来。

赵祯一手抱着一口锅,另一只手还拎着一袋子食材,锅后面的电线搭在他身上,那造型,是相当别致。

再配上他那一身精致的衣饰,就更有喜感了。

也难怪他忍不住出言埋怨。

李放出言指点,语气中带着一丝调侃:“你就不会让别人帮你整理一下,非要自己硬着头皮让线拖在地上。”

“老朽说要帮官家搭把手,官家非说不让。”吕夷简从后面赶来,伸手便要从赵祯手上接过东西来,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

“即便官家不愿坐享其成,也不必推辞老朽的好意吧?”

可赵祯还是闪身让开了,他坚持解释道:“现代人都讲究尊老爱幼,我这叫入乡随俗,若是让他人看到吕公搬着东西,我空着手,那成什么了?”

这几个人正在这边客气,李放也在其中。

可就这一会儿的功夫,前面的李世民他们就出事了。

李放他家这条街正对着路口,街口以外车水马龙,川流不息。

李世民他们自然不傻,不会做出以肉身去碰汽车的“壮举”。

可由于不懂交通规则,那边绿灯亮了,行人纷纷穿过马路,李世民他们却还在原地站着不动。

正巧这时对面路过一群列队上学的小学生,成群的孩子引起了李世民的注意。

“辅机,你说那些孩童如此列队齐整,这是要去做什么?”李世民问道,眼中带着一丝好奇。

长孙无忌看了看,也搞不明白,眉头微皱:“莫不是乡里训练民夫?可这年纪也太小了吧?”

看着那些小孩子列队整齐,齐刷刷的向前行进时,长孙无忌成功地误会了。

李世民摇头否定了他的猜测,语气中带着一丝自信:“朕觉得不像,似这般盛世,乡里民夫肯定不会选这等孩童,依朕来看此应是孩子们在前往学堂。”

“可前往学堂又为何列队而行?如此规整的方式,我朝行军也未曾有这般次序吧?”长孙无忌疑惑道,眼中带着一丝不解。

这时李承乾在旁眼珠一转,趁机上前进言:“阿耶与舅父若是不解,何不上前询问一番?我看此地民风淳朴,想来不会有事。”

李世民犹豫了下,回头看了眼李放,发现李放还在和赵祯他们聊天。

人和人的体力不同,李世民这边几个人,不是年轻人,就是惯于沙场征战的好手,前行的速度自然快。

李放跟着他们赶到街口后,便停下来等后面的几位老弱。

李治几个走得慢的人刚到,才说了两句话的功夫,赵祯就指着李放身后面露惊恐。

“快,快!”着急之下,赵祯只能徒劳地说出两个字,语气中带着一丝慌乱。

李放疑惑地转过头去,瞬间也是满脸的紧张。

“我去!停下!别tm往前走了!”李放拔腿便跑,十万火急。

原来,在看到李放聊天的时候,李世民犹豫了下,还是决定过去看看。

他毕竟是皇帝,总不能事事都询问一个小辈的意见。

而且他只是去马路对面,又不是太远的地方,何必那么谨慎?

尤其是人群刚刚才过了马路,李世民他们虽然看不懂红绿灯,但也知道这是此地的规则,于是一行几人兴冲冲地朝着马路对面走去。

可是这个路口的绿灯本来就短,再加上他们耽误的这会儿功夫,灯已经变红了。

而他们这一行人又都是有身份的人,自然不可能拔腿跑过去,于是危险便降临了。

李放看到的场景,就是李世民一行四人直愣愣地朝着马路对面走去,在他们的一侧,便是即将发动的汽车。

李世民他们甚至都没有注意到危险。

好在李放的喊声及时,李世民几人停下了脚步回头看了过去。

这时,一辆辆汽车从他们身前呼啸而过,疾驰的风中,隐隐飘来一句话。

“傻*,闯**的红灯!”

刚才要是李世民几人不停下脚步,汽车就不得不紧急避让,一场车祸就避免不了了。

至于刹车,那是不可能的。

前面的司机能看到李世民他们的动向,后面的人可看不到。

前车要是敢猛刹,追尾就是必然的结果。

现在可是早高峰,路上车那么多,都等着上班、上学,要真出事了,那可就小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