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菜不蒸 作品

第231章 认清现实

李放无奈的说道:“司徒你既然能看到兵权的重要性,成事之后怎么又不重视那些将领了呢?这会儿可不是天下太平,而是乱世!”

“汉已失鹿,正是男子建功立业之时,对于那些骁勇之士,当多加笼络,使他们聚集在东汉这个旗帜下,这才能名实相符。难道司徒真的以为,只要除去了董卓,天下各州郡的那些野心家就会乖乖俯首听命?”

王允沉默不答。

李放叹息一声,继续说王允的下一个失误。

面对李傕、郭汜进犯,王允有过应对,他先是派出了胡轸和徐荣率军阻击二人。

胡轸这个人,在现代声名不显,但其实在正史上,早在反董联盟时期,胡轸就是董卓手下独当一面的大将。

他负责应付的是著名的江东猛虎孙坚,在西凉军中,胡轸的威望、资历远在李傕等人之上。

不仅如此,连吕布在董卓手下的时候,也要受胡轸的辖制。

裴松之注《三国志》记载:初坚讨董卓,到梁县之阳人。卓亦遣兵步骑五千迎之,陈郡太守胡轸为大督护,吕布为骑督,其余步骑将校都督者甚众。

胡轸的职位,还在吕布这个董卓义子之上。

董卓死后,胡轸也就投降了王允,王允实际上也确实没拿他怎么样。

这会儿胡轸可是没有兵权的,王允要是真想清算凉州人的话,胡轸必死无疑。

从这一点,也可能证明王允是真的没打算将那些凉州的将校如何的。

可王允却忘了,亦或者他根本没意识到,此时的凉州人心中是惊魂未定的,他们需要一个确切的消息。

王允不给他们定心丸,他们就自己去拿了。

面对李傕、郭汜的进犯,王允丝毫没有重视,认为不过是疥癣之患而已。

所以他让胡轸和徐荣出马,名为阻击,实际上就是招降。

可王允的态度实在让人不安心,于是就有了下面的记载。

(王允)不假借以温颜,谓曰:“关东鼠子欲何为乎?卿往晓之。”

看了看王允那不假辞色的样子,胡轸如何敢放心的把自己的性命交到王允手中?

还听王允的前去劝降李傕等人?万一他王允要秋后算账呢?

以前是没有机会,现在李傕、郭汜重整大军,他麾下亦有部队。

很顺利的,两军合流。

结果便是:荣战死,轸以众降。

可怜徐荣,腹背受敌,苦战无果,血染沙场。

曾经正面击败孙坚的大将,还未崭露头角,便猝然而逝。

直到这时候,王允才意识到事情不对,但已经晚了。

李傕郭汜兵临城下,围城不过几日光景,城内蜀兵作乱,长安城陷。

“吕布还算是有义气的,司徒那般对他,他临了逃命之时,还招呼司徒一起跑,只是司徒不愿而已。”李放感慨道。

“我如何待他了?”王允不服气的问道。

拉拢吕布背刺董卓,是自己现在就在思考的策略,既然要拉拢,那自然是要好话说尽,不吝财色。

既然拉拢成功,又怎能说自己苛待吕布?

李放开口念了出来:“而素轻布,以剑客遇之。布亦负有功劳,多自夸伐,既失意望,渐不相平。”

“渐不相平,渐不相平......”

王允喃喃自语,眼神逐渐无法聚焦。

他扪心自问,自己到底是如何看待吕布的?

拷问自己的内心后,王允自然有了答案,也难怪二人渐不相容。

王允轻视吕布,而吕布自持有大功于朝廷,二人可不就互相看不顺眼。

大敌在外,长安城内还将相失和,焉能不败?

要知道在西凉余部兵临城下时,吕布还是有还手之力的。

吕布和郭汜还在史书上留下了难得的武将单挑记载:汜、布乃独共对战,布以矛刺中汜,汜后骑遂前救汜,汜、布遂各两罢。

差一点,吕布就单杀了郭汜。

可惜的是,吕布虽然骁勇,但也是双拳难敌四手,城破之后,也只能逃往关东了。

李放无奈叹息道:“

司徒舍生取义,嘱咐关东诸公以国家为念。却不知关东之人已是虎狼之态尽显,天下已乱,谁又不想做第二个汉高祖呢?”

“你说什么?”王允瞪大了双眼,“你的意思是,关东诸公也都是乱臣贼子?”

“历史上,司徒铲除董卓的二十八年后,魏王曹操之子曹丕逼汉献帝刘协禅位,建立魏国,东汉正式宣告灭亡。一年后,汉室宗亲刘备在成都建元称帝,宣布继承汉统,史称蜀汉或者季汉。又八年,孙坚之子孙权在武昌称帝,立国号为吴,史称东吴。我们现代人所说的三国时代,正式来临。”

“至于司徒说的关东诸公......”

李放顿了下,看了眼脸色惨白的王允,不知道该不该往下说。

可他正好和王允的眼神对上,王允艰难的开口:“说,说罢!老夫,暂时还死不了。”

“唉!”李放摇摇头,“之前的讨董联盟,在我们现代人口中,通常被称为十八路诸侯会盟。”

“十八路诸侯!”王允再也坚持不住了。

虽然现代大部分人都觉得,称呼当时的各路野心家为诸侯没什么问题。

毕竟他们真的是实质意义上的诸侯,他们控制着各自属地的军政实权,朝廷基本没有任何管辖的权力。

这不是诸侯,那什么是诸侯?

可诸侯这个词哪里是能乱用的?

汉朝建立后,刘邦斩白马为誓,十分明确的规定了,天下以后只有刘姓诸侯国。

李放现在直说诸侯之名,彻底戳破了王允的最后一丝幻想。

“唔!”

王允闷哼一声,身子忽然向前弯去,以手捂胸,一副痛苦的模样。

“司徒!”李放一惊,赶忙凑上前去。

这接二连三的打击,不会把人气出个好歹来吧?

凑到王允身边,李放赶忙帮他拍打后背顺气,关切的问道:“司徒,司徒怎么样了?千万莫要动怒,一切都还来得及。那只是历史,现在补救,都来得及的。”

低头看着地下,王允喘了几声粗气,抬起一只手摆了摆示意自己无碍。

缓缓坐直了身子,王允胸前不住的起复,总算是平复了下来。

可李放在一旁却看呆了。

“都说气的吐血,电视剧里也确实没少演,可现实中真的有人能情绪激动到吐血啊?”

只见王允嘴边一抹刺眼的鲜红色,地板上也有几滴鲜血。

“司徒你,我带你去找医生吧!你这都吐血了!”李放不敢怠慢了。

王允再怎么看上去身体不错,可终归已经年过半百了,真要气出个好歹来,不是开玩笑的。

扶着王允,李放就要站起来。

“不必。”王允勉强说出两个字来。

甩开李放,他自己伸手给自己搭脉。

古代的医生也不是谁都能当的,首要一点就是要识字,而在古代,识字那就是士族阶级的特权。

一般的文士也都懂点医术,就是李放没想到,王允竟然也会。

当下示意任红昌安静,看着王允给自己搭脉。

片刻,王允松开了手,身体更放松了些:“可有茶水?还请予老夫......”

“有,有。”李放赶忙回答,“红昌,给司徒沏茶。”

任红昌赶忙去倒茶。

李放转头问道:“司徒你这病,要不咱们还是去寻个医生吧?你年纪这么大了,万一有个好歹的,大汉岂不是失一良臣?”

“你这小子还说老夫是良臣?”王允瞥了他一眼,嘴角勾起一丝笑容。

听王允那口气,李放也听的出来,他确实放松了不少。

当下嘿嘿一笑:“您老虽然行事有所偏颇,但人品确实没问题!舍生取义,不是什么人都能做到的,就冲这一点,晚辈就佩服之至!”

“哼!”

王允哼了一声,不过也能看出来,他心情好多了。

“老夫方才把了脉,我是急火攻心乃至于此,不是什么大事,不必寻什么医生了。”

李放放心了,连连点头:“那就好,那就好。”

这会儿,任红昌也沏好了茶端

了上来。

王允漱了口,长舒了一口气,算是彻底缓了过来。

平静下来之后,王允看向李放问道:“如你所言,你非是我大汉之人,为何要甘冒奇险。先是大闹董卓府邸,而后又跑到老夫面前大放厥词。这其中但凡稍有不慎,你小命不保,所作所为,你究竟是何用意?”

“司徒这话说的!”李放正色回道,“大汉之后的千年间,朝代纷乱不休,魏、晋、隋、唐、宋等等朝代依次登场,可历经了千年的时光,司徒可知现代人之族名?”

“族名?”王允用探寻的目光看向李放。

李放解释道:“就如羌人、鲜卑人、匈奴人等名称一般,汉这个字,如今也已经成了我汉族之名,任由朝代更迭,可汉人之名却千年未绝!只此一事,便足以让我为之努力了!”

“汉人嘛......”王允脸上露出欣慰之色。

他们那个时代称呼汉人,只是因为是汉朝之人罢了。

更前面一点,还有秦人、赵人、魏人等等称呼,但这些称呼却都随着他们国家的灭亡而彻底消散。

只有“汉”这个字,彻底刻入了华夏文明的血脉中,乃至于传承千年,也不会被人忘记。

与之相对的,汉朝这个朝代,也终将光耀千古!

这一天下来,总算是有一个能让王允欣慰的消息了。

忽的王允站了起来:“我看外面那处灯火璀璨,莫不是你们这里今晚有什么庆典,取消了宵禁不成?带老夫出去看看吧。”

事到如今,突然之间变幻的天地,还有各种神奇的视频,以及看起来毫无破绽的故事,这一切都指向了一个答案。

那就是李放说的是真的。

但王允心中还没有百分之百信任李放,透过阳台的窗户,正好能看到广场那边的华彩万道。

虽然是夜晚了,但王允也想去看看,最后确认一番。

“宵禁。”李放紧随其后,“司徒,我们现代早就没有宵禁了,任何人在晚上都能随便上街,没有人会担心自己的安全的。”

“哦,真的?”王允有些惊讶。

古代的宵禁制度,主要还是由于统治需要。

夜色,往往是各种犯罪活动的最好的保护伞,同时这也是古代的那些统治者最担心的事。

往小了说,夜晚的犯罪活动,会影响社会稳定,降低民心。

往大了说,那就是许多政变、起义之类的造反活动,可大多都是在夜晚发动。

而为了杜绝风险,这才有了长年累月的宵禁制度。

在古代,无故夜晚出门上街,是真的可能会被当场格杀的。

所以,听到李放说没有宵禁,王允才这么吃惊。

“当然是真的了。”李放笑了笑,伸手示意,“司徒请随我下楼,也让司徒看看,何谓盛世繁华。”

李放自信的样子,让王允来了兴趣。

迈着方步,跟随李放来到楼下。

听到他们的动静,徐妙锦赶忙暂停正在看的视频,看了过去。

她一眼就认出了王允,也是颇为惊讶。

王允的样子,确实超出了一般人的刻板印象。

“大明中山王之女,拜见王司徒。”徐妙锦上前福了一礼。

王允回礼,转身看向李放:“这位是......”

李放上前介绍了一下徐妙锦,听到她真的是一位货真价实的王爵之女,王允不禁有种如在梦中之感。

“大明,不知距离我大汉又有多少年月?”王允感慨道。

出人意料的是,徐妙锦竟然答了上来:“1148年。”

见几人看过来,徐妙锦笑着答道:“知晓司徒要来后,我就顺手查了下,故而这才记得此事。”

“又是千年时光。”

王允看着周围的一切,光怪陆离的,心中感慨万千。

李放开口说道:“我们要带司徒出去逛逛街,这会儿也没人来,要不你跟我们一起去吧。”

“我还是算了吧。”徐妙锦摇了摇头,“你给我找的那些视频我还没看完呢,我要好生学习学习,就不去了。”

“行吧,那随你。

说罢,李放看向王允:“司徒?咱们走?”

与徐妙锦道别之后,王允踏出超市门口,这才算是真正的踏入了现代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