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答应的干脆,还让李放颇感意外,本以为还要多费些口舌,没想到这么容易。搜索本文首发: 看书娃 kanshuwa.com
不过这样倒好,省的李放浪费口水。
说完这些事后,朱棣又来了兴致,听到那些个神医自然就想到了同一时代的帝王将相。
“如你所言,你可曾见过那唐太宗、魏武帝、昭烈帝?”朱棣好奇的问道。
后面两位李放没法说什么,关于李世民倒是能说上一二。
二人一问一答,气氛转向融洽,不知不觉间就来到了一处宫殿。
李放正侃侃而谈,手臂挥舞做着手势:“我们在曹魏那里已经布置好了,就等时机一到,天兵下场,便可诛杀......”
正自慷慨陈词,李放忽的觉得身上有一道寒意。
嘴上忽的停了下来,李放下意识的向前看去,一个熟悉的人正暗戳戳的盯着他。
徐钦皱着一张脸,十分不善的看着李放。
究其本心,他是十分不愿意在这个时候入宫的。
眼下正是魏国公府需要低调的时候,既然徐妙锦不打算入宫当这个皇后,那么徐家人还是少在皇帝跟前晃悠。
指不定让皇帝看不顺眼了,就有灭顶之灾。
可是。
徐钦下意识的瞧了下自己身侧,姑姑的已经按捺不住向前走了几步,徐钦脸色更苦了。
“怎的就让我摊上此事了呢?”徐钦心中哀叹。
这件事里的几个人,一个是皇帝,一个是自己亲姑姑,思来想去,徐钦还能怨谁?
可不就只有李放了。
看他那一脸苦相,李放却只觉得好笑。
或许是自幼出身高贵,徐钦年龄虽然不小,但行事作风比起曹髦来可要幼稚不少。
挑衅的朝他挑了挑眉毛,李放迎了上去:“你怎的来了?”
对面,看到李放浑身上下没什么毛病,徐妙锦暗暗松了口气。
朝着李放点头示意,徐妙锦带着徐钦上前拜见:“陛下。”
“都是一家人,起来吧。”朱棣随意的挥挥手,越过二人向前。
越过徐妙锦时,朱棣意有所指的说道:“妹子可真是用心良苦。不过也好,且看看,咱到底有没有伤了他。”
“呵呵。”徐钦干笑两声,“陛下何出此言,臣与姑姑是来进宫谢恩的,并无他意。”
朱棣脚步不停,走到几人身前,带着几人继续向大殿里走去。
“你还想再给自己添一条欺君之罪吗?”朱棣嘲讽般的笑了笑。
看到如今徐钦这副模样,朱棣不禁又想起了自己的岳父,中山王徐达。
上下五千年来,若论名将,自己那岳父老泰山也定能排在前列。
可斯人已逝,只不过才二十几年吧,徐家也才第三代人,子嗣便如此不堪。
从徐钦身上,朱棣不由得便想起了李放所说的自家子孙的下场。
脸色变得阴郁了些。
徐钦用余光看着朱棣,见他脸色下沉,立刻惊出了一身冷汗。
“陛下!陛下!臣不敢欺君!万万不敢啊!”
说话的同时,徐钦还不住给姑姑使眼色,让徐妙锦帮着说上两句。
可徐妙锦只是瞥了那边一眼,就不再理会侄子了。
朱棣只是吓吓小孩儿而已,又不可能真拿徐钦怎么样,徐妙锦懒得管。
迎上李放,二人走在朱棣两人身后,看着他逗小孩儿。
徐妙锦缓缓开口:“你......怎么样?”
说话的同时,她朝着前面朱棣的位置使了个眼色,意思很明显,就是在问朱棣有没有为难李放。
“还行,我没什么事,只是别人就不一定了。”李放耸了耸肩轻松的回道。
“别......人?”徐妙锦有些结巴。
李放口中的别人还能有谁?
小心的看了眼朱棣,徐妙锦不自觉的压低了声音:“你跟他说土木堡之变了?”
“不然呢?”李放随意的回道,“他既然完成了我的要求,我肯定也要说话算话。”
徐妙
锦愣了片刻,然后神情有些奇怪:“那他听了是什么反应?”
“还能是什么反应?想杀人呗。”
回答了徐妙锦的问题后,李放接着岔开了话题,老跟她聊朱棣有什么意思。
李放带着点兴奋说道:“待会儿吃了饭你带我出去逛逛吧,我还没来过南京呢。”
“你们还没吃午饭啊?”徐妙锦有些诧异。
“啊,咋了?”
对于李放的疑问,徐妙锦没有正面回答,从怀中掏出手机来,让他自己看,现在已经是下午一点多了。
与朱棣的交谈浪费了太多时间,李放都没注意,就已经下午了。
摸了摸肚子,李放嘟囔道:“怪不得呢,我觉得饿了。”
抬头向前,满满一桌子菜正等着他们呢。
“先填饱肚子再说,反正朱棣这边今天是完了。”李放安抚了徐妙锦两句,紧接着几人就来到了桌子前。
朱棣停下脚步,转身看着李放:“你二人可说完了?”
目光移动到徐妙锦身上:“妹子可还是信不过咱?”
徐妙锦表情变了变,上前屈膝行礼:“陛下言重了,臣女怎敢有此心,只是先生所说之事太过重大,臣女担心陛下伤神。”
“先生......”
朱棣嘴角勾起一丝微笑,看了眼徐钦,都这样了她还在装。
不过考虑到自己的打算,朱棣也没打算戳穿她。
“那咱还要谢过妹子了。”朱棣大马金刀的往那一坐,“既然来了,都是一家人就一起吃点吧。”
徐钦看着满桌子的美味佳肴有些为难,刚刚吃过没多久,他如何还能吃得下?
“陛下......”
徐钦刚想要推辞,却被走到身后的徐妙锦拽了下。
随后,徐妙锦低头回道:“多谢陛下。”
他们姑侄俩还在那跟朱棣客气呢,李放已经迫不及待的坐下了。
他是一点也不客气,早就腹内饥饿,又说了一上午,坐那就是开始动筷子。
惹得徐钦不住的给他使眼色提醒,却都无济于事,周围侍奉的太监宫女也都是瞠目结舌。
历来皇帝赐宴,大臣们无不诚惶诚恐,恨不得连屁股都不敢坐实了。
哪里有像这位一样的,简直像吃断头饭一般,风卷残云。
“断头饭?”徐钦心里咯噔一下,“不会吧?此人莫不是触怒了陛下,自知绝无幸理,这才自暴自弃?那我与姑姑此来,岂不是......”
想到这里,徐钦再也坐不住了。
本就食不甘味,此时更是心有负担,无心进食。
把筷子一丢,徐钦站起身来朝着朱棣行礼:“陛下!臣今日与姑姑入宫,正是为叩谢天恩而来。前日里姑姑为仁孝文皇后祈福,幸得天恩,家父也忝居其中,臣为人子不胜感激!”
“今日领旨奉姑姑回府,现特来拜谢圣恩!”
说罢,徐钦直接大礼参拜,搞得十分隆重。
话里话外徐钦说的清楚,自己和姑姑可不是为了李放来的啊,皇帝可千万不要误会。
只是,他这一弄,倒让其他三人不知道作何反应了。
三个人对李放之事的内情知道的详细,哪里会有徐钦那个脑洞,能从李放的动作上推出他触怒皇帝这个结论。
因此,对于徐钦这番举动都有些不解。
“这孩子莫不是真的被吓到了?”朱棣一阵无语。
想他老丈人何等英雄,北伐大元,破其都灭其国,一代名将。
怎的子孙竟然这般不肖?
可联想到自己身上,朱棣也不忍苛责他了,终归算起来这孩子也要叫他一声姑父的。
大舅哥冥顽不灵,可毕竟孩子还小,想到刚逝世不久的妻子,朱棣也忍不住心生恻隐。
“罢了,都是自家人,不必谢恩了。”摆了摆手让徐钦起来了。
看他听命坐了回去,朱棣开玩笑的心思也淡了不少。
都这个点了,徐钦用没用过饭他会不清楚?
朱棣就是心情不好,一时促狭,想要整整小孩子,谁让他亲爹那么不懂事的?
靖难未成徐辉祖不来迎奉自己也就罢了,靖难成功之后还梗着脖子不肯低头,这让朱棣如何咽的下这口气?
也就是在徐钦身上,朱棣看到了自己家的未来,一时心软,这才松了口。
不然的话,以他的性子,哪里能这么容易松口?
若是这么容易咽下对徐辉祖的气,历史上朱棣也不会想办法挑徐钦的错处,最后废了他的爵位。
只是他们这俩这边弄得热闹,却完全没有影响到李放和徐妙锦。
回过神来,另外两人的互动,让朱棣和徐钦二人都满脸黑线。
两人低声细语,你一筷子我一筷子的,正吃的美着呢。
而且看那样子,还多是徐妙锦在伺候李放?
什么时候徐家人这么卑微了?
二人不由自主的对视了一言,徐钦赶紧低头,朱棣则心中有火,也懒得跟这小孩子置气了。
在现代尝过了那么多美食,终于来到自己的地界了,徐妙锦一点也不跟朱棣客气,自顾自的给李放介绍起来。
“这是烧鹿筋,此物在宫中也算罕见了,你尝尝。”说着,徐妙锦便给李放夹了一份。
明代宦官刘若愚所铸的《酌中志》中有提到:“冬至节,内官进烧鹿筋、蹄肚,赐百官共食。”
她自己不吃,倒是伺候起了李放。
“嗯,嗯。”李放品尝着美味连连点头。
咽下口中的食物,李放指着一个菜问道:“这个又是什么?不会是烧鹅吧?”
那个菜看起来像是禽类,可非鸡非鸭,联想到明初的一桩传闻,李放这才有此一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