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钰。“裴氏的声音自月洞门传来,怀中的织锦缎子簌簌作响,“你爹当年为校勘《史记》,在雪地里跪了三个时辰。“她将缎子铺在儿子膝头,赫然是副轮椅坐垫,“后来寒症发作,右手连笔都握不住“
日头西斜时,书斋突然闯进个浑身泥水的少年。姜锦钰望着他怀中浸湿的《农政全书》,手指在轮椅机关上轻叩:“小郎君莫急,先用宣纸隔开书页“话未说完,少年突然跪地叩首:“求先生教我补书!“
暮鼓声中,姜云霜掀帘进来添灯油,却见姜锦钰的轮椅停在樟木书架前。他正指点少年用棉线装订书页,昏黄烛光里,褪色的青衫与少年补丁摞补丁的衣袂叠在一处,竟分不出谁更破旧些。
“霜妹。“姜锦钰忽然转头,眸中跳动着两簇烛火,“明日明日我想早些来。“他抚摸着轮椅扶手上新刻的云纹,那里嵌着片杜诗残页——正是当年被父亲斥为“狂生妄语“的批注。
檐下铜铃轻响,惊醒了梁间栖燕。姜云霜望着大哥挺直的脊背,忽然想起那个雪夜——十四岁的姜锦钰拖着病腿爬上藏书阁,只为给寒门学子偷渡半卷《策论》。
晨光初透雕花窗棂时,姜锦钰的轮椅碾过青砖的声响惊醒了檐下铜铃。他望着案头摞成小山的契约册,手指不自觉地摩挲轮椅扶手上新刻的云纹,那里还嵌着半片泛黄的杜诗残页。
“劳驾登记《梦溪笔谈》“稚气未脱的嗓音突然响起。姜锦钰抬头,见个总角小儿踮脚趴在柜台边,腰间缀着的和田玉佩险些勾破账簿。他忙转动机关降下案几,却听那小儿“咦“了一声:“先生的字像燕子掠水!“
姜云霜正踮脚整理书架,闻言指尖顿在《颜氏家训》的书脊上。晨光斜斜切过半室墨香,正照见兄长握着狼毫的手微微发颤。
“小公子谬赞。“姜锦钰将契约书推过去时,袖口不慎沾了朱砂,“不过是依样画瓢“话音未落,那小儿竟攀着柜台探身:“能教我画燕子吗?我爹总说我的字像蚯蚓钻泥!“
满室哄笑惊得梁间栖燕扑棱棱飞起。姜锦钰苍白的耳尖泛起薄红,正瞥见妹妹捧着青瓷盏过来,盏中酸梅汤晃出细碎金光。
“小公子好眼力。“姜云霜将冰镇梅子汤推过去,腕间银镯叮咚碰着案上青玉貔貅镇纸,“家兄这套飞燕体,原是临摹欧阳询的“她忽地掀开柜台暗格,露出叠洒金宣纸,“咱们书斋新进了《九成宫》拓本,可要瞧瞧?“
小儿眼睛倏地亮了,捧着字帖跑开时玉佩撞得叮当响。姜锦钰长舒一口气,这才发现掌心汗渍将狼毫笔杆浸得发亮。他望着契约书上如燕尾掠水的“梦溪“二字,忽听身后传来压抑的咳嗽声。
“这沈字的捺脚“姜文博的老花镜滑到鼻尖,枯枝似的手指轻点墨迹,“倒有几分你祖父的风骨。“他转身取药碗时,袖中飘落半片松烟墨,正落在轮椅暗格里。
申时骤雨初歇,书斋门帘忽然被翡翠佩环撞得乱响。那小儿去而复返,怀里抱着湿漉漉的字帖:“姜先生!您看我这燕字可像“他忽地顿住,目光落在姜锦钰盖着薄毯的膝头。
满室寂静中,檐角铜铃叮咚三响。姜锦钰喉头发紧,正欲转动轮椅,却见小儿猛地将宣纸拍在案上:“这个捺脚总也飞不起来!“墨迹未干的“雁“字在洒金纸上洇开,倒真像折翼的孤鸿。
“要这样“姜锦钰不自觉地执起紫竹笔,手腕悬空时袖口滑落,露出腕骨处旧年冻疮的疤痕。狼毫在宣纸上划出惊鸿般的弧度:“欧阳询说点如坠石,其实最要紧是腕活“
姜云霜倚着博古架穿书签,见兄长边说边比划,褪色青衫袖口沾了墨也浑然不觉。斜阳穿过雨渍斑驳的窗纸,正映着他眼底跳动的微光,恍若十四岁那年雪夜偷渡书卷时的神采。
小儿离去时,姜锦钰案头多了包松子糖。他望着糖纸上歪歪扭扭的“谢“字,忽听身后传来算珠轻响。“方才那孩子,“姜文博从老花镜上沿抬眼,“是通判家的独子。“
暮色染透青砖时,姜云霜点亮琉璃灯,见兄长仍对着那包松子糖发怔。“大哥可记得?“她将鎏金暖手炉塞进他掌心,“你十二岁那年,用欧阳询的字帖跟周夫子换糖画“
“第二日被爹打了十下手板。“姜锦钰忽然轻笑,指尖抚过轮椅扶手的云纹机关,“那糖画是兔子模样的。“他转动木轮行至书架前,薄毯滑落在地也浑然不觉。
次日寅时,姜文博掀帘进书斋时,惊见案头契约册已按书院分类码齐。晨雾中,姜锦钰正俯身整理散落的字帖,轮椅扶手上沾着新鲜墨迹,俨然是半阙新临的《九成宫醴泉铭》。
“二叔看这里“他抬头时眸中星河璀璨,竟与年少时一般无二,“我想着把历代书家真迹做成活页,寒门学子租字帖可比买“话音未落,檐下铜铃忽然急响,通判家的马车已停在门前。
姜云霜抱着新收的旧书进来,正见兄长执笔与通判公子论字。晨光里,那小儿踮脚指着《多宝塔碑》拓本,姜锦钰广袖翻飞如展翼,案头松子糖的甜香混着墨香,惊醒了梁间栖着的春燕。
秋风卷着烽火台的狼烟掠过房陵城头时,姜云霜正将最后一箱货物推进书斋暗室。琉璃灯映着木箱上“战术手套“的墨字,忽听得身后传来熟悉的清嗓声。
“防水涂料掺了桐油,绝对比你们那些皮甲耐用。“陆哲晏推了推金丝眼镜,玄色锦袍下露出半截战术腰带,“但先说好,这批凯夫拉纤维“他话音戛然而止,因为姜云霜突然将羊毛斗篷甩在他脸上。
暗门“吱呀“开启,何玮铁甲上的霜花簌簌而落。这位守城副将的目光如鹰隼般扫过箱中奇装,突然抽出佩剑挑开冲锋衣:“此等妖物“
“将军细看这针脚。“姜云霜徒手攥住剑刃,殷红血珠顺着玄铁纹路滚落,“突厥人的骨箭最怕交叉缝纫的密纹。“她将冲锋衣翻面,露出内衬的细密铜丝网,“若是掺了乌兹钢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