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7

道:“小兄弟,你忙着呐?”

林瑜拍拍手上的土:“怎么了?您有事?”

邻里左右住了两个月,她与旁的人都不熟,唯有这个阿婆,常常出去的时候,她都在卖豆腐,一人带着孙儿,见谁都是笑呵呵的。

阿婆道:“昨儿个夜里下了雨,屋顶瓦漏,我这一把骨头上不去,你来替我看看罢。”

林瑜答应得快,婆子把带来的豆腐给她:

“今早刚压出来的豆腐,只放两段葱一煮,香味就出来了。你这里没有葱罢?待会儿到我家里折两段。”

“我说今日怎么起床就听着喜鹊叫,原是阿婆要来。”林瑜端了豆腐往房里送,“您先回,我把门锁了就过去。”

林瑜过去的时候,木梯已经搭好了。屋顶不高,扶着楼梯爬上去倒也没什么。

今儿太阳大,王婆婆一手遮在额前,与她说道:

“我家虎子前两日都没去学堂,他回来说,学堂里的老秀得了重病,只怕熬不过去。附近好多孩子都在那处读书,王公子是个会读书认字的。若是愿意,我请人去问一问,把公子荐过去,每月还有束脩钱用。”

六七岁的小童学得浅,讲讲他们的课本不是很难。只是学堂里都是些男童,不管小时候学的什么,他们长大后,耳濡目染形成的观念都会走向她难以接受的方向。

林瑜想了想,若是自己教过的孩子以后跟她说什么男尊女卑,奴才就是奴才之类的话,她一定会难受死,宁可不要这份体面又能提高地位的活。

她笑了声,“我连家里的那二两酒桶都闹不明白,哪里好去误人子弟。”

林瑜补好了瓦,回身坐在屋顶,此时碧空如洗,晴岚暖翠,烟迷远岫,燕语莺啼,碎金落了满身,还有些刺眼。

一只肥啾啾的麻雀喳喳落到身旁,左右跳跳,忽地歪头在她手背啄了一口。

林瑜哎了声,抬手挥了挥。

一道矮墙之外,温时停了下来,抬头望向她这边。

“没事罢?”阿婆在底下不明所以,担心问道:“啄伤了?”

“无事,看到一位朋友。”林瑜扶着木梯下来:

“阿婆,我还有事,就先走了。”

说来也巧,林瑜到济宁州才五日,彼时她还住在客栈,将要离开的那日,恰巧遇见了温时两人过来投宿。

几人又在一处喝了茶,林瑜才知,他们要探的亲是一位堂兄,也在兖州。林瑜起先不信,后来瞧见一群仆人过来接他,才知道真有这么巧。

林瑜现在所住的屋宅,也是托了他帮忙,才找到一个稳当的牙人。这段日子两人偶有往来,也算得上半个朋友。

出了院门,温时就在不远处,着雪青缎面缂丝圆领袍,束青玉冠,腰束一条忍冬纹宽带,身形仍是清瘦。

他面上挂着浅笑,林瑜不合时宜地想起西子捧心这个词。

外面只他一人,林瑜回身朝后边望了望,奇怪道:“小刀怎么不在?”

“她在前边街上买甜枣,和路边的摊贩吵了起来。”

温小刀十七八岁,自幼跟着温家的护卫师傅习武,一贯是个直来直去,不肯吃亏的性子。因有一身的功夫在,也不要旁人为她担心。

林瑜扑哧一笑,“你不去拦一拦?”

“小刀脾气太冲,和人吵一吵是好事,吵得赢她心里舒畅,吵不赢总会吃个教训,收收脾气。”

如果别人这样说,林瑜定会鄙夷他冠冕堂皇,但这样说的人是温时,她则很能相信是他考虑周到。

与他认识虽只有短短几月,但。小刀虽然说过她是他的家仆,但温时待她并不像一个高高在上或是和善可亲的“主子”,林瑜暗中观察,他的做派更像是一位兄长。

“进院子坐一坐么?后园种的好些花开了,摘下我们三个煮茶喝。”

“不去了,只是恰巧路过。”温时方才看到她家大门已经锁上,想她待会儿还有别事。他从腰间取下一个莲纹蜀锦荷包,递了过去。

“你上次说想要一盆状元黄,昨日出门遇到了花农,说是没有状元黄,这种菊花与之相似,便拿了些种子回来,带给你瞧一瞧。”

只是种子,林瑜也看不出什么。

她仍是打开荷包,仔细辨别了一回,“只有种下去,等它发芽才知道。”

她今日虽也遮了粉,却因阳光太好,依旧可见肤下本来样貌。

目光悄然从她脸上挪开,温时轻咳了声。

“你想看一看么?”

“好。种出来或许要三月之后了,届时再告诉你。”林瑜展颜一笑,收下了荷包,“我待会儿还有事情,你不喝茶的话,就先告辞了。”

温时停在原地,等待她缓缓离开视线。

一如从前的许多次。

只不过那时,他还站在她看不见的地方。

时隔三年,在异地他乡见到暗恋六年的人是什么感受?

温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