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封为太子

“佑风,你是大周永远的功臣。”昌隆帝看着宋司摇,一脸欣慰和自豪。

欣慰宋司摇终于长成了参天大树,成为了大周的中流砥柱。

自豪自己的眼光独到,慧眼识英雄,宋司摇是他发掘的宝藏。

“多谢皇上褒奖,臣女愿意穷尽毕生之力守护一方百姓平安。”宋司摇拱手道。

昌隆帝点头,他看向身旁的人说,“国师,这就是朕跟你提起的宋司摇,朕的佑风公主,你不在的这段日子,她替朕分担了不少啊。”

萧见山,大周国师,深得昌隆帝器重。

之前他不在京城,出去云游去了,是在宋司摇出征以后才回来的。

“佑风公主,久仰大名,今日一见,果然非同一般。”萧见山看着宋司摇说。

宋司摇看向萧见山,胡须花白,仙风道骨,看模样有七十来岁,笑容温和,像是一个和蔼的老者。

“国师过誉。”宋司摇语气淡淡的。

“国师,佑风,现在你们回来了,以后有空多聊聊,朕觉得你们一定会有共同的话题。”昌隆帝道。

“是,皇上。”宋司摇和萧见山齐声回答。

昌隆帝继续道,“将士们,请起。”

“谢皇上。”众将士起身。

“将士们,你们辛苦了,你们永远是大周的骄傲。”昌隆帝吩咐王公公,“王福,倒酒。”

“是,皇上。”王公公倒满了三碗酒,一一递给昌隆帝。

昌隆帝端起酒碗,大声道,“第一碗酒,敬上苍,护大周。”说完,他将酒碗一翻,酒泼在地上。

“敬上苍,护大周。”众将士跟着昌隆帝大喊,泼酒。

昌隆帝端起第二碗酒,“敬英灵,勿忘历史。”

他说完将酒洒在地上,神色庄严肃穆。

众将士跟着做,“敬英灵,勿忘历史。”

“第三碗酒,敬你们,你们辛苦了,祝贺你们凯旋归来。”昌隆帝向他们举杯,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多谢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众将士大口喝掉碗中的酒。

“宋司摇听令。”昌隆帝道。

“臣女在。”宋司摇拱手。

“你在此次五国大战中立下赫赫战功,夺回晋丰城,守护一方百姓平安,现特封你为一品护国侯,赐黄金万两,布帛千匹,良田万顷,享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昌隆帝道。

“谢主隆恩。”宋司摇跪下谢恩,“臣定不负皇恩,倾尽毕生之力,佑护大周平安。臣在,剑在,大周安。”

昌隆帝一脸欣慰,笑道,“有我们护国侯在,朕可以高枕无忧了。”

他夸完宋司摇,目光落在江禾夏身上,“江校尉此次协助护国侯夺回晋丰城,劳苦功高,晋升为将军,希望江小将军以后继续守护大周。”

江禾夏心底涌起一股喜悦,面上却越加严肃,“臣谨遵圣旨,谢主隆恩。”

昌隆帝望着沈裴,“凌王此次带兵支援护国侯,如果没有你的支援,这场战役打的不会如此顺利,大周伤亡更重,损失更是不可估量。

你敏锐的判断,睿智的决定是这场战争胜利的必不可少的因素,你已经长大了,能够独当一面,代替朕做很多决定,现在,朕封你为太子,希望你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永远怀着仁心,永远将天下百姓放在第一位。”

昌隆帝话音一落,全场一片死寂。

谁也没有想到昌隆帝会在这个时候突然封沈裴为太子。

毕竟之前没有任何的征兆。

“见过太子殿下。”宋司摇给沈裴行礼。

她声音一落,其他人跟着行礼,“见过太子殿下。”

声音此起彼伏,震动山脉。

沈裴望着所有人,目光从容,坚决,“免礼。”

“多谢太子殿下。”众人谢恩,起身。

“皇儿,以后你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了。”昌隆帝语重心长。

他心疼沈裴,希望沈裴做个闲散王爷,一辈子想不尽的荣华富贵,又过得轻轻松松。

但是,他总要有一个后继之人。

这大周的江山,只有交给沈裴他才放心。

“儿臣定不负父皇所托,尽心尽力,永远把百姓放在第一位。”沈裴对于突然的晋封也很意外。

但是,只有他坐九五至尊这个位置,他才能给宋司摇足够的自由,绝对的保护。

宋司摇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能够施展她的抱负。

沈玄,沈璟,沈瑄面面相觑,他们还在这里暗暗较劲,没有想到昌隆帝早有决定。

沈裴都不屑于和他们争,在昌隆帝心中,太子只有他。

他们面色无常,心中早已波涛翻滚。

未来的日子还很长,沈裴这太子之位坐得稳不稳还另说。

昌隆帝看沈裴,越看越满意。

他目光一转,落到卫定国身上,眸光突然变冷。

“卫定国!”

“臣在。”卫定国跪趴在地上,他瘸了一条腿,少了一条胳膊。

对于一个军人而言,他这辈子已经废了。

“你在军中不听军令,擅自做主,带兵陷入敌人的包围圈,破坏整个作战计划,给大周带来巨大损失,如果不是护国侯英勇善战,这一场战争大周必定全军覆没!”

昌隆帝阴沉着脸,满脸愤怒。

卫定国浑身颤抖,“臣罪该万死!”

如果不是宋司摇及时赶到,他可能已经死在了战场上。

他认罪认罚。

“卫定国违抗军令,革除将军一职,从此再不能摄入军事,打入天牢,判五年,即使遇到天下大赦,也不能赦免。”昌隆帝道。

“草民谢主隆恩。”卫定国狠狠磕在地上,瞬间头破血流。

原本他带着家族任务去出征,是要光宗耀祖的。

结果,他反而成了家族的耻辱,为家族蒙羞。

卫贵定国被当场带走。

此次出征的人按照军功大小都有赏赐。

宋司摇的五个徒弟昌隆帝都要给他们封赏,让他们留在军中,他们都是有真本事在身的人,他们在军中将来会为大周立下更大的功劳。

但,五人都拒绝了。

他们说习惯了闲云野鹤,自由自在的生活。

天机阁的人编入了军中,成为了宋司摇名正言顺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