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阁酱 作品

第344章 344:肯定能大赚一笔

第344章 344:肯定能大赚一笔

把大棚的积雪扫完,四个人又钻进大棚,在大棚里面寻宝。搜索本文首发: 小说皇

谭小絮惊讶的发现:

“哇,这黄瓜,现在能吃了!”

只见黄瓜架子上,挂着一片还带着黄色小花的黄瓜。

有的黄瓜已经有一拃长。

有的小黄花还没落。

有的刚刚要开花。

总之前仆后继的往外冒,长势喜人。

谭小絮虽然之前也一直关注蔬菜大棚,但都是从别人口中汇报,自己很少亲自到这边看。

偶尔来看一回,也是走马观花看个大概。

现在终于有时间看个仔细,才发现,黄瓜居然已经长这么大了。

旁边的西红柿,也长出绿色的小果子。

最大的,已经有鸡蛋那么大。

还有辣椒、茄子,豆角,全部挂果。

不远处的菠菜、香菜,更是一片碧绿。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没人会相信,在天寒地冻的北国边疆,会有这么一块生机勃勃的小天地。

“我们能吃根黄瓜吗?”汤小鹏问。

“吃个屁啊,没看黄瓜还那么小吗,再等两天。”汤庆祥说。

谭小絮咽了口口水,小声道:

“其实,吃一根尝尝味,也不是不可以,对吧?”

汤庆祥:“嗯,也行,尝尝味是可以的。”

兄弟俩都捣蒜般点头:

“对对对!”——果然还是场长的话好使!

然后两眼放光的盯着谭小絮,等她下手。

她不下手,别人谁敢动?

谭小絮在几人殷切的目光下,伸手,从架子上摘了一根差不多有十五公分长的黄瓜。

黄瓜摘到手里,就跟绿色的翡翠一样,绿的那么好看。

“哇,谁能相信,冬天居然能长出黄瓜?”

兄弟俩齐齐发出惊叹。

“所以,咱们的试验非常成功,来,一人一块,尝尝吧。”

谭小絮把黄瓜分成五份,每人分到一小块。

还没吃,空气里就弥漫了独属于黄瓜的清香。

冬季的黄瓜,大概由于生长期比夏天的黄瓜更长,所以香气更足,味道更浓郁。

吃起来,口感更加脆爽。

谭小絮把黄瓜一口放进嘴里,细细咀嚼,充分享受这难得的美味。

后世都说反季节蔬菜不好,但是,如果真让他们一冬天只吃萝卜白菜、芥菜疙瘩,又有几个受的了?

所以,反季节蔬菜势不可挡。

既然不可挡,那就走在前列,成为引导者!

“小絮,咱们这些菜种出来后,全部都给职工吃吗?” 汤大鹏最先吃完黄瓜,发出了疑问。

谭小絮摇头:

“不,留一部分给职工吃,另一部分,拿出去卖,卖出去,不但能挣一笔钱,还能扩大蔬菜大棚的影响,这对我们后续持续开发、加大投入有好处。”

汤小鹏眼里闪着亮光:

“咱们要是这时候把黄瓜西红柿拿出去,不敢想会有多震撼,比小麦亩产突破一千斤还震撼!”

谭小絮道:

“咱们今年因为建造大棚,种的还是有点晚了,也是因为经验不足,摸不清冬天蔬菜的生长周期,明年有了经验,一定要早点种,最好赶在年前上市,到时候肯定能大赚一笔。”

“那是,独家生意,当然能赚大钱。”

高毅松突然发问:

“你打算卖到哪?”

“哪都能卖,场部供销社,县城供销社,实在不行,还有鹤城供销社,放心吧,不愁卖不出去,再说,就算卖不出去,咱们自己吃了,也不亏。”

“那价格呢,你打算怎么定价?”

“价格肯定不能便宜,比如黄瓜西红柿,放到零售端的话,可能会是夏天价格的十倍。”

“十倍?!”

西红柿夏天的价格是多少来着?

虽然各地不一样,但基本上在五分钱上下浮动。

五分钱的十倍,那就是五毛。

五毛钱一斤的西红柿,不敢想。

谭小絮:“物以稀为贵,第一份反季节西红柿卖到原来价格的,不算贵了,凡是能拿钱买到的东西,都不算贵,真正贵的,是拿钱都买不到的。”

高毅松深以为然的点头。

吃过了黄瓜,谭小絮又把目光放到那一畦碧绿的菠菜上。

“这菠菜长的这么密实,该间苗了,正好,我想喝菠菜鸡蛋汤了。”

于是,蹲下来,拔了一大把菠菜。

又拔了一小把香菜。

然后,又薅了几根水萝卜。

装在一起,揣进狼皮大衣里:

“走吧,回去做菠菜鸡蛋汤喝,再凉拌点香菜,还有糖醋萝卜。”

说的另外几人又流了口水。

四个人离开蔬菜大棚,提着铁锹往回走。

抬头看看,雪开始变小,没有刚才下的那么猛了。

走在雪地里,汤小鹏突然看见旁边有个雪窝:

“那里肯定有东西。”

迈开大步走了过去,十分惊喜的发现了什么:

“这里有只冻死的野兔!”

汤小鹏果然从雪窝里拎起一只已经冻的僵硬的灰色野兔。

“那正好,回去炖兔肉吃!”

没走几步,又发现一个雪窝。

这次汤大鹏抢了先,居然又从雪窝里拎起一只冻死的野鸡。

“哈哈,又多了个菜!”

在快到家的时候,他们又捡到一只冻死的野鸡。

一路上收获不小。

把这些东西都带回家,交给赵阿姨处理。

中午,赵阿姨就给做出一道兔肉烧土豆、小鸡炖蘑菇,另外还有一道凉拌香菜,还有一道只加了糖和醋的糖醋萝卜丝,十分清爽解腻。

另外就是菠菜鸡蛋汤。

一桌子难得的美味。

几个人围在一起,吃的身上直冒热汗。

这场雪没有停,断断续续下了两天两夜。

终于到了大年三十这天,雪停了。

大家重新走出家门。

食堂也再次开张,正式张罗年夜饭。

征求了大家的意见,让大家吃顿饺子。

给每个宿舍发了面团、和猪肉白菜馅,又给他们发了擀面杖,让他们自己擀皮,自己包饺子吃。

每个宿舍都有炉子,包好的饺子,自己在宿舍里下了吃。

谭小絮家里也开始忙活包饺子。

下午三点钟时,天色已经开始变暗,高毅松和赵阿姨来到谭小絮家,两家人一起忙活。

汤庆祥要看守大棚。

家里就剩汤玉梅、杨月娟、赵阿姨三个女人,还有四个孩子。

汤玉梅负责拌馅,杨月娟在里屋揉面,揉好了面,谭小絮开始擀饺子皮。

另外几个在那剥蒜。

汤玉梅在外间拌好了馅,要端到里屋,突然听到敲门声。

“咚,咚咚。”

敲的很斯文。

汤玉梅疑惑,放下饺子馅,问:

“谁啊?”

走过去开门。

打开门,看见门口站着一个身形高大的男人,穿一身军大衣、戴棉帽子,整张脸都被裹住了,只露出一双眼睛,眉毛和眼睫上沾着厚重的冰霜。

围巾上也因为呼吸产生的热气,结了一片霜冻。

“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