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后之木 作品

第1049章 1046湘军

“这里的视野好开阔呀!”苏妍婍眺望着远处的汉口、汉阳,心想这里不愧是军事三镇。

黄鹤楼始建于223年,孙权为巩固武昌防御,专门修建了这座眺望台,后来就军用转民用。

历史中的黄鹤楼是多灾多难的,宋元时期就经历了七次毁灭与重建,建筑风格也随朝代更迭演变。

明清两代遭遇了4次火灾与战乱,眼前这座新修建好的黄鹤楼就是封建社会最后一座。

“夫君!我们真的不投资三镇的工业吗?”骆雪晴在一旁问道。

骆雪晴思索片刻:“我仔细调查了一下,三镇的未来市场潜力很大、真要发展起来绝对能超越沿海城市。

资金方面一直不是九鼎的问题,只要夫君你愿意投资、总会有无数商人出钱出力。

我们想要打通内陆市场、辐射周边省份,那么就必须拿下汉口、以此为进军内地市场的跳板。

夫君你在清廷那么多的布局中,真的没有汉口吗?白白放弃赚大钱的机会吗?”

朱文聪内心清楚越是赚钱的买卖、参与的人越多竞争越激烈,朱文聪不想和他们卷。

放弃汉口又是不可能的事情,朱文聪一直想让九鼎隐藏起来、最好是闷声发大财。

骆雪晴顿时明白了朱文聪的用意,果真是大隐于市、这是朱文聪反复提起的终极目标。

东方有句老话说得很好,人怕出名猪怕壮、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低调只有好事没有坏事。

“现阶段想利用九鼎做文章的人太多了!江湖势力想让我推翻清廷,商人势力想让我驱逐洋商、西方势力想让我成为最大的买办。

清廷想依靠我与西方国家建立沟通的桥梁,地方总督需要我做靠山、以此要挟中枢。

归根结底九鼎太无敌!我本以为九鼎还没那么强大,毕竟我们的发家时间太短。

当一家公司发展成为托拉斯之后,巨大的收益伴随着巨大的风险、此所谓飞得越高摔得越惨。”朱文聪无限感慨。

骆雪晴自豪的回应道:“这不就是夫君常说的资本!郁金花事件足以证明,资本能让一朵花比黄金还要昂贵。

九鼎不就是插上了资本双翼腾飞的,没有资本就没有九鼎,这是我执掌九鼎银行的经验总结。

夫君你说君以此兴必以此亡,我们最终的结局是不是被资本送葬、输得一无所有!

资本的游戏本本就是零与一的博弈,大多数人都走向了财富归零的道路、只有少数人赢下所有。”

朱文聪听到骆雪晴的说法很是欣慰,九鼎确实是依靠着资本崛起的、这一点朱文聪心里很明白。

为了避免被资本反噬,朱文聪把全部身家赌在了未来的工业、建立一道防火墙。

骆雪晴给朱文聪倒上茶水,对资本越是了解越是能看清社会的本质、从而掌握生存法则。

只要是资本的乐土、赚钱永远是人生的首要目标,一个人的成功也是由金钱来衡量。

“夫君!我现在发现你来清廷不是赚钱、而是挖掘人才,一开始我还以为挖掘人才是个幌子、现在看来赚钱才是幌子。

清廷的各方势力太多了、有人赚钱就有人亏钱,夫君想要一家独大就要与天下商人为敌。

正如夫君曾经说过、无论是什么时代、人才永远是最终答案,掌握了人才就掌握了未来。

目前夫君在松江建立了留美预备班、在江南建立了人才基地,现在还要在湘楚建立人才基地。。”骆雪晴细细分析道。

“我还会在津门、京师建立留美预备班,总之一句话概述‘天下英才,尽入吾彀’。

以我们现在的体量来说想要在清廷赚钱是难于上青天,故此不如建立好我们的人才库。

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任人唯亲是不变的主题,我们不可能一直用西方人、也不可能重用华人。

只有纯正的东方人才能让九鼎良性发展,一旦东方人的数量少于白人或者华人、这意味九鼎已经易主。”朱文聪发现门口清廷官僚。

那位官僚客气的说道:“皇上!我们李部堂想和你聊一聊,不知你是否赏光见一见?”

朱文聪愣了一下,心想李鸿章不是在前线打仗吗?怎么一下子闪现到了黄鹤楼。

带着满脸疑惑的朱文聪来到了李鸿章的雅间,他此时淡定的喝着茶水、欣赏着窗外的美景。

“陛下、我们又见面了!”李鸿章笑道,朱文聪有双重皇帝身份、一个来自东方的皇上、一个来自沙俄的陛下。

“捻军被彻底消灭了?”朱文聪不由问道,这个时间点上、负隅顽抗的捻军已经走向末路。

李鸿章给朱文聪倒上茶水:“战争差不多要结束了,我就不和左部堂抢最后的战功。

此次而来主要是想和陛下你聊一聊,听闻陛下的银行给清廷皇室借了一大笔钱?

没有别的意思,只是不理解为何要提供这笔贷款,难不成陛下与皇族达成了合作?

毕竟两宫太后大力推动着洋务运动,直接与西洋人合作有失国体、但与陛下合作就能保全国体。”

“哈哈哈!我想天底下没有人会拒绝稳赚不赔的买卖!更何况九鼎世行的客户群体一直是国家、贵族,我们只为这类人提供金融服务。

至于会不会有更深层的合作,你不应问我、应该去问宫里的人,他们有这个意向才会有可能性。

我只是个商人、在商言商,没有巨大利益的事情我是不可能去做、也不会去承担什么风险。

不过年底的时候我会去一趟京师,不是合作而是旅行、就是如此的简单。”朱文聪直说道。

李鸿章陷入了深思中,自己还以为朱文聪与皇族建立了合作关系、没想到只是利益关系。

看来要先摸清楚宫里的想法才行,两宫太后应该不可能与朱文聪达成意见一致。

李鸿章不由松了一口气,后宫与朱文聪建立合作那太过于恐怖、自己们这些地方总督的军政大权会被强行收回。

朱文聪是清楚李鸿章心里所想,目前后宫缺乏制衡总督的能力、彼此双方都是搭伙过日子。

“陛下!你觉得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会更大还是变小?”李鸿章有些猜不透未来的局势。

战争结束那可是秋后算账的时刻,历朝历代都会上演的剧情,等待功臣的不是天恩浩荡、而是人头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