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支持自然是没有问题!只要有营收的能力,银行就不可能拒之门外。
额度与利息我可以给到最低,但有一定的条件、那就是你们只能找九鼎借贷。
每年九鼎银行将会审查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的账目,根据你们现有的情况给与相应的贷款支持。
同时也会派遣一位专员入驻总局,我需要确保你们的资金只是用于总局、而不是用在其他地方。”朱文聪明说道。
曾国藩愣了片刻,心想朱文聪不愧是国人、太懂自己们如何使用这笔贷款。如果是外商随便糊弄一下,可面对朱文聪必须如实回答。
李鸿章给曾国藩、朱文聪添茶水,朱文聪虽说是汉人、但和外国人一样是一根筋、不知道变通。
当下需要用钱的地方太多了,朝廷没钱、地方也没钱;税收重地江南还处于战火纷飞状况,大家都在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所以当捻军突破陕地、进入晋地,朝廷死活也要把他们堵住、不能让他们再祸害江南。
“你可能留洋太长、不知道当下的国情,自从太平天国揭竿而起、全国各地大乱,朝廷是万分艰难的情况。
以前对付太平天国还有英格兰、法兰西的军队助战,各地的反贼与他们没有利益冲突、所以他们没有出手帮助。
朝廷为了天下安定可谓是耗尽了人力物力,才将各地的反贼死死压制住;可要彻底消灭他们,这需要更多的资金。
为君分忧是做人臣的本分,这个道理我相信你会懂的。”曾国藩缓缓说道。
朱文聪微微一笑,对于他们的愚蠢愚孝自己是一点兴趣都没有、九鼎的资金是不可能用于老太婆的奢侈开销。
他们想要得到老妖婆的支持就需要花钱、花大钱,毕竟清廷皇室不像是西方王室有专门的银行家负责理财。
当下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地位,那么就需要花钱治理天下、借此赢得天下民心。
等到统治地位牢固之后,个人的奢靡生活就变得尤为重要、至于百姓的死活没人在意。
“我只是一名商人、只看重利益的的得失,给总局借钱是因为总局能给我丰厚的利息。
如果是其他人需要资金,要么有偿还的能力、要么有等价的抵押物,否则九鼎银行是不会提供贷款。
我知道你们效忠于清廷、西太后,如果需要资金尽管明说、没有必要遮遮掩掩。
你们难道不知道九鼎银行专门为王室理财、为王国提供贷款,九鼎还是美利坚、沙俄两国最大的债主。”朱文聪直说道。
曾国藩与李鸿章对视一眼,这个信息自己们还真的不知道;之前听说过西洋诸国找私人银行借钱,没想到居然是很正常的事情。
大清要是向私人银行借钱,那么天朝上国的脸面搁哪里?绝对不能让民众知晓,清廷国库严重亏空的真实情况!
君主不好意思说、臣子就要自告奋勇,就算出事情锅全在臣子、与君主毫无关联。
朱文聪才不在意清廷的脸面,老妖婆想过奢侈的生活、那就先拿出诚意。
“朝廷是可以拿出矿山作为抵押物!只要有这个诚意,我相信西方各国的银行都会大开方便之门。
并且清廷的海关税收是逐年提升,等到捻军被剿灭、江南的税收也能恢复过来。
总之大家非常的看好清廷的未来税收,只要你们能满足我的条件、我可以帮你们游说。
至于你们找哪家银行借钱是你们的事情,九鼎是不会参与进来。”朱文聪补充一句。
曾国藩认真看了一眼朱文聪,他给美利坚、沙俄放贷、却不愿意放贷给清廷、这明显是不看好清廷未来。
还好他愿意帮忙牵桥搭线,外国银行是没有朱文聪这般理智、只要是熟人介绍、利润足够大他们就敢放贷。
“多谢!”曾国藩对朱文聪敬茶。
“顺便说一下,九鼎银行将会用汇丰银行的名号,额。。汇丰银行算是我们的分公司。
九鼎银行以后是服务于国家、王室、贵族,其余的业务交由各地的分公司负责。
我能了解一下现在的机械制造总局的生产情况吗?以及你们准备上马什么项目?”朱文聪说道。
“我们保持每天生产15支毛瑟枪,扩大规模后这个数字可以翻一倍。还有美利坚的雷明登边针枪,以及我们自己研发的连发步枪。
今年我们准备生产清廷的第一艘自造的气船,还有就是提升炼钢的工艺技术。。
不知道九鼎能够提供先进的炼钢技术?我们可以花钱购买、我们也能拿的出钱。
据说九鼎的炼钢技术是全世界最先进的,我们不要太先进、只要和英格兰旗鼓相当就行了。”李鸿章说道。
“哈哈哈!”朱文聪忍不住笑出声,他们是真的敢想。
李鸿章一脸疑惑的表情,今年自己特意安排清廷的出访团成员去参观九鼎、好好的学习一下先进技术。
“不行吗?”曾国藩不解问道。
“还真的不行!如果我将先进的技术传授给你们,那么九鼎将会是西方世界的公敌。
如果清廷愿意为九鼎向英格兰宣战,那我将先进的技术免费赠与;我不可能承担如此之大的风险,无数洋人也是死死盯着九鼎的一举一动。
我们只能给到你们落后的技术、淘汰的设备,但我可以为你们培养专业的人才、让你们走自主研发道路。
不过!打铁还需自身硬,你们的基础设施、相关人才根本不具备,再好的技术也没有用武之地。”朱文聪摇头说道。
曾国藩、李鸿章只能喝茶掩饰尴尬,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的基础条件太差了、可这就是真实的自主研发情况。
洋人的枪炮、战舰价格过于高昂,不走自主研发道路、只能被洋人狠狠的剥削。
唯一的好消息是西太后和总理大臣奕劻是支持的态度,要钱给钱、要人给人、必须实现师夷之技以制夷。
朱文聪回想起清廷的初期洋务运动,当年老妖婆还是坚定的改革派、可惜甲午海战战败后,洋务运动至此破产、改革派变成了保守派。
为什么倭国的洋务运动成功了、清廷的洋务运动失败了,其中要说的点面太多、归根结底国情不同。
“咳咳咳!现在我有个想法,我准备创建清廷第一家轮船运输公司、以全新的官督商办模式运营。”李鸿章打破片刻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