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丰银行从开业起至1928年,共向清廷、北洋提供82笔贷款,折银3.5亿两,1911年后取得了东方关、盐两税收存权,成为控制东方金融命脉的外商银行。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与恨,想要获取如此之多的好处就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1874年清廷在弯弯修建国防工事,各国银行只有汇丰不怕得罪倭国官署,但要求“台防借款”年息15%,而市场公开发行的债券平均年息只有8%。
清廷建淞沪铁路、左宗棠西征、甲午战争等等,都是汇丰银行提供贷款,最终成为清廷最大的债权人。
从1874到1890年间,汇丰一共借给了清廷2897万两白银,占了清廷总借款的7成。
成功的背后是有着大资本的支持、底气来自于伦敦金融城,同时还有英格兰官署的支持。
朱文聪是打算让汇丰成为自己在东方的白手套,九鼎的名号终究是要隐去、老祖宗都说过要闷声发大财。
“这是我请的东方厨子做的闽菜,不知道符合不符合陛下的口味。”托马斯在餐厅介绍着。
朱文聪大口吃着饭菜,从菜的味道就能知晓托马斯用心良苦、极力的想要攀上自己。
当下这个时代是属于九鼎的,任何巨头公司面对九鼎都会黯然失色、资金与规模远远不及。
托马斯一边吃着饭菜一边打量着朱文聪,他给自己的银行赐名、证明这是一家人了。
要是能从九鼎搞到数十万美元的资金支持,托马斯有信心将汇丰银行的规模扩大数倍。
“这道佛跳墙味道如何?”朱文聪问着身旁的骆雪晴。
“嗯。。还行!”骆雪晴感觉比家里做的差一些,可能食材或者厨师亦有差距。
“陛下、你要参与银行的实际经营吗?”托马斯主动找话题问题。
朱文聪摇摇头,自己只想当背后的大金主、享受着丰厚的利润分红。
托马斯有些惊讶,还以为朱文聪会分走自己的话语权、以后大家听从朱文聪的号令。
引用九鼎的模式倒也是不错的选择,托马斯自认为自己的能力是不如朱文聪、有他主导工作才能有更光明未来。
“那以后遇到官方需要资金的时候,是以九鼎出资、汇丰出名的方式放贷吗?”托马斯弱弱问道,这种深藏功名的行为太令人敬佩。
“没错!东方九鼎的情况比较复杂,所以我不想用九鼎的名义行事。
我记得之前和你们说过,我有着51%的股份、但话语权在49%的股东;没有他们的加入,九鼎也无法进入东方市场。
汇丰银行的未来我极其看重!一家银行想要做大做强,它的客户不能是个人而是国家!
你的眼光超越了绝大多数银行家,这也是我为什么看重你的原因。”朱文聪对着托马斯说道。
托马斯很是自豪,之所以能成功关键还是背后的金主支持、自己也能给他们带来更大的收益。
给香江官署借钱这一招直接奠定了汇丰银行在香江的地位,从此托马斯喜欢上了给国家放贷。
“陛下、当下我有一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清廷的偿还能力。英格兰为了让清廷有这个能力,特意接管了海关部门。
可是海关的收入是用于偿还赔款、清廷无权做主海关收入,他们依靠的是国内的农业税、商业税、杂税等。
根据我的调查,各地方隐瞒了税收的真实情况,比如收税100万两白银、上缴朝廷顶多三十万两。
以往清廷对地方是有着绝对的掌控权,现在他们对地方已经没有了曾经的统治力。”托马斯切换主话题。
骆雪晴瞪大眼睛,自己恍然明白为什么朱文聪一直说清廷的主权在九大总督手中。
随着皇权被两宫太后接管,她们为了决出胜负、必然会拉拢汉人势力。
想要赢得各地方总督的拥护,那就需要授予他们更大的权柄、成为他们的新主子。
清廷的奴才制度是非常的成功!臣子永远是奴才、君主永远是主子,所以君主从不担心他们背叛。
“我也考虑过和地方官署建立合作关系,可他们。。信誉不是特别好。
权力的国度里资本说话不算话,他们可以随便找个理由赖账、甚至说强取豪夺。
不过我和有些官僚是好朋友,他们很绅士、很有礼节、只不过他们思想太守旧。
他们不会为了城市的发展而借钱,也不会为了市民的拮据生活而借钱,他们只会帮他们的主子借钱。”托马斯接着说道。
朱文聪发现托马斯对东方了解的挺详细,也难怪后面成为清廷最大的债主、同时掌控清廷的经济命脉。
托马斯看着朱文聪,他是东方人、更是最成功的银行家,他一定会给自己答案的。
“怎么说呢!清廷的情况确实复杂、政令朝令夕改,他们说出的话和放屁没啥区别。
不过不能因此放弃!做生意就避免不了风险,正所谓风险越大收益越大,全凭个人的实力来掌控。
你有清廷的朋友、我也有一些朋友,我们可以优势互补、以此规避一些没必要的风险。
清廷绝大部分的官僚是井底之蛙,但也有少部分官僚、他们认可西方科技、也想引进。
我会帮你牵桥搭线、可具体工作要你带队完成,我无法保证合作的顺利不顺利、因为朝廷会干涉。
一旦朝廷干涉我们与地方的合作,你需要借助英格兰这面大旗、我相信你知道该怎么做。”朱文聪细细回答道。
托马斯认真听着,朱文聪此番言论非常的真诚、能解决问题但不能百分百保证。
“我发现东方的帝权不能交给女人来掌管!”托马斯感叹一声,如果是皇帝亲政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破事。
“不不不!如果是同治帝主政的话,我们无法谋取更大的利益。那两位太后为了巩固自身的地位,势必会让利给我们。
这就是东方的权衡之道,当你想要得到什么的时候、你必须要失去某样东西。皇帝是为了国家的主权,太后是为了个人的权力。”朱文聪解释着。
“那她们决出胜负、一人独揽朝政,对我们是好是坏呢?”托马斯虚心请教。
朱文聪一脸苦笑:“坏!别忘记我们这些外商在他们眼里是强盗,别指望他们会对我们一直友好。”
朕即天下之后的老妖婆在身边人的吹吹捧捧后感觉自己无敌天下,直接对11个国家宣战。
看似大义凛然的宣战是为了社稷存亡、为了黎民百姓而战,实际上是害怕洋人扶持光绪上位,像极了当年她在列强的支持下剿灭太平天国、捻军来巩固统治地位,同时重用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只要我把洋人全部得罪死,谁也无法再得到洋人的支持上位取代我、总之我走过的路他人别想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