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后之木 作品

第993章 890国力

某桑、家乡的樱花开了。

仅在远处就能看到吉野山成片成片盛开的樱花,这个时候人们对大自然的破坏力还很低、许多景色保持着最初的模样。

随着进入吉野山、所有人被樱花所吞噬,一时间分辨不清前进的道路、眼前飘荡的樱花迷住了众人的双眼。

朱文聪顿时感到不负此行,下一步就该骑着骏马踏足富士山、照片一定要框起来当传家宝。

“我们就在这里歇脚吧!”朱文聪对着后方的马车说道。

中田滉一识趣的骑着马离开,自己就是朱文聪在倭国这段时间的仆人、要全天候待命。

芽衣等人迅速将野炊的工具摆放好,自己还是第一次见到有喜欢在山里生活的城里人。

只有穷人才会生活在山里头、富人在繁华的城镇里生活,当然有些富人的兴趣爱好很独特。

“这就是樱花吗?”路易斯赞叹不已,自己是第一次见到樱花。

苏妍婍抬起相机就是一顿猛拍,论起享受生活还得是朱文聪、太会挑选好地方了。

朱文聪坐在毛毯上、直接打开一瓶啤酒,自己是难得有这么清闲的一天、不用处理公司的事情。

“皇上、东方有樱花吗?”芽衣站在朱文聪的身后按摩着肩颈。

“你们的樱花就是从东方引进的!

早在秦汉时期宫廷贵族就开始种植樱花树,直至唐朝、樱花成为一种常见的观赏物。

倭国与东方交往次数最多的朝代是唐朝,你没学过倭国的历史吗?不用学吗?

倭国派遣大量的使者前来唐朝学习先进的文化与技术,有个叫鉴真的和尚六次东渡倭国、为倭国带来大量的东方‘文化财富’。

所以倭国现在的建筑、服饰等风格一直是唐朝,连一些习俗与爱好也是唐朝。在倭国民众眼里,唐朝才是心目中的东方帝国。

清廷口口声声的天朝上国、万邦来朝,其实也是唐朝的忠实粉丝、谁不渴望那种盛景!”朱文聪见众女感兴趣便讲解起来历史。

芽衣等妹子还是第一次了解到唐朝,自己们虽说会写字算数、但其它学科根本没触及过。

倭国官署想要壮大起来,就需要抹去曾经的历史、不能一直活在东方帝国的阴影下。

“唐朝真的是东方最鼎盛的王朝吗?”玛丽亚很好奇,沙俄其实是想成为西方的‘大唐帝国’。

“妍婍你认为呢?”朱文聪把问题抛给苏妍婍,她是学霸、历史这块比自己记得牢。

“如果从对外影响力来说,我觉得是西汉王朝、一条丝绸之路直接打通了中西的壁垒。

西汉王朝是陆地的丝绸之路、唐朝是海上的丝绸之路,具体哪个更强、我就没资格评判。

对内的话西汉的国力是远胜于唐朝,虽说武帝穷兵黩武、但没有他就没有大汉民族。

后面的孝宣之治更是让西汉进入极盛时期,《汉书》也曾提到过‘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菞庶亡干戈之役。’”苏妍婍细说着。

“说得好!”朱文聪心想不愧是学霸,开口就能引经据典。

玛丽亚呆呆的眼神望着苏妍婍:“什么意思呢?这又是东方的文言文吗?”

“牛马布野是不是牛和马特别的多?”芽衣猜测着,牛马的数量越多、越证明国家的繁荣。

苏妍婍点着头,唐朝的百姓的生活并不那么美好、但是西汉的百姓生活保障很齐全。

西汉时期礼乐还没有崩坏,汉代是提倡孝道、只要你能活到老年、你的生活就由宗族或者当地官署来保障。

“夫君、倭国一直模仿东方为什么没有一个盛世呢?还是说东方的文化并不是适合倭国?”路易斯很好奇。

“倭国历史上有个盛世,公元710年到794年的奈良时代、就是东方的唐朝时期。

唐朝迎来盛世、倭国一样迎来盛世,倭国深受东方盛唐文化的影响、对国家进行全方位的改动。

奈良时代的第一位天皇是元明女帝、没错倭国有女皇帝,历史上总共有八位、第一位是推古天皇。

元明女帝在位时期一直推动唐倭的文化交流,其中有一次派出的遣唐使人数高达594人!

当时的平安京就是模仿长安城的格局建造,我们赏花结束后、北上去往京都的路途会路过平安京。”朱文聪讲解着。

众女听得很是认真,心想朱文聪真的学识渊博、对历史的了解达到了恐怖的程度。

芽衣都是头一次听说,自己作为倭人都不知道这些、朱文聪到底是怎么知晓的。

朱文聪喝着小酒说着倭国的历史,许多人对倭国的了解都是从甲午海战后开始的、简称甲午粉。

或者说许多人对近代的了解也都是从甲午海战开始,对清廷的偏见也是甲午时期。

许多人都不知道甲午之前的清廷有多强盛,也不知道甲午之前的倭国有多么的虚弱。

倭国为了打赢甲午海战、睦仁亲自带头节衣缩食、每年从皇室经费中拨出30万给海军。

李鸿章一个海防捐就轻轻松松搞到260万两白银,什么是国力、这就是硬底子。

老妖婆为什么同意赔款那么爽快,因为她深刻的知道当下的情况是国穷民富,那些刁民从不交税。

就算是缴税也会被层层克扣、地方上的100两白银到国库里顶多10、20两白银,皇帝不知道吗?当然不知道呀!

就算是粮食也敢明目张胆的贪,只要你敢查账下面人就敢一把火烧了粮仓、来一个死无对证。

如果还不能平息皇帝的怒火,让几个替罪羊写认罪书然后自尽、你作为皇帝你能有什么办法!

嘉靖和万历之所以摆烂也是清楚的认知这一点,皇帝早已不是当年口含天宪的天子、文官们已经可以轻松拿捏皇帝。

皇帝和文官就像是搭火过日子的夫妻,丈夫皇帝可以随时换个妻子、文官妻子随时投奔新的丈夫(皇帝)。

而清朝末期的情况和明朝差不多,国库里都能跑耗子、地方的门阀世家富得流油。

“夫君、现在的倭国会迎来新的盛世吗?我看睦仁全面向西方学习,这像极了当年向大唐学习。”苏妍婍猜测着。

“睦仁是再造倭国、盛世是留给他的孩子去创造,不把底子打牢实、怎么平地高楼万丈起。

没有汉武帝打出一个民族的尊严、哪有后面的孝宣之治,总之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朱文聪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