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后之木 作品

第1093章 1092津门

在平遥短暂停留几天后、朱文聪的车队正式抵达津门地界,距离京师也只是一步之遥。

京师可不是一般人能随随便便进出,古代社会的户籍制度(保甲法)让你连村子都走出不去。

普通百姓需要长期离乡、首先需要向地方官署申请路引、同时你还要准备足够的干粮。

尤其是灾荒和战乱的时候,大量的流民涌向京师、那么你只能待在城门外等死了。

同时西方人也被限制自由,必须在使馆区(东郊民港)附近活动,类似于广州的十三行外贸区。

朱文聪需要在津门等待进京手续办理完成的通知,以此自己才有资格正式进入京师。

故此津门变得极其的繁荣,全国各地的商贾云集于此、流离失所的民众也聚集此地。

更重要的是、津门是九国租界城,1860年英格兰率先在津门建立英租界、紧接着是美利坚、法兰西(61年)、普鲁士(95年)、倭国(98年)、沙俄(1900年)、意大利、奥德利、比利时。

“夫君、我们是进城还是直接去租界?”苏妍婍不由问道。

租界都是在城外的荒地、清廷不想扩大城市规模,所以便把这个任务交给洋人去完成。

津门的老城区就是主城,河西区是英租界、法租界在英租界上边、美租界则是在南侧。

“去租界吧!许多人已经收到了我们抵达津门的消息,我们还是低调行事最好。

自从捻军被朝廷消灭之后,江湖上的三教九流之人特别想和我一起共襄盛举。

有些没脑子的汉臣想直接给我当臣子,这种作死的行为、你说我最后保他还是不保呢?

唉!烦心的事情一大堆,有时候是真的应验了一句话、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朱文聪感叹一句。

苏妍婍则是拿着相机拍摄着古城池津门,自己本想着津门好好的游玩一番、可现在还是打住最好。

津门的各方势力太多了、他们无疑都把宝压在了朱文聪身上,至于清廷不再有人看好。

朱文聪注视着车窗外的田野,和平区似乎是倭租界、甲午战争后丢失,再往下走就抵达了法租界。

此时民众还在勤劳的忙活农事,古代的城市是由周围的村落一同供养、城市是没有生产力。

“我怎么感觉西洋租界一点都看不出来?来来往往的民众都是东方人,像是西洋人很少见。

这洋人租我们的地、还帮我们建房子,真不敢相信他们会有如此好心。”王月洁很是惊讶。

“没办法呀!必须要维持清廷的天朝上国脸面!城内的事情必须自己说了算,城外的事情就管不着了。

地是清廷卖的、账是算在西方人头上,原住民非常的痛恨西方人侵占自家的田地。

不过很快他们就会发现西方人和清廷一对比、前者简直是大善人,洋人至少是把他们当人看。

习惯世代为奴的民众对此还不怎么适应新的身份,可他们又不敢和洋人靠太近。”朱文聪耸耸肩。

王月洁忍不住吐槽道:“真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难怪清廷一直在丢失民心,民众再傻也能看出谁好谁坏。”

马车很快行驶到了目的地,美利坚商人西蒙站在前方、他便是马利克创建的百万俱乐部中的一员。

朱文聪与西蒙紧紧握手,他们是自愿成为自己的奴仆、自己的一切开销由他们买单。

“尊敬的陛下、西蒙很荣幸为您服务,也非常的欢迎你来到津门的美利坚租界。”西蒙客客气气说道。

“你在这边有产业吗?”朱文聪很好奇,百万俱乐部的人一直跟随着自己投资。

西蒙点点头、自己专门负责美利坚在津门的市场,主要倒腾来自美利坚的花旗参。

满族来自于东北、所以东北的人参全被皇亲国戚垄断,想要获取、只能通过皇帝的赏赐得到。

皇室贵族独享的东西往往最受欢迎,所有人都在利用自己的信息渠道获取人参。

随着美利坚带着花旗参来到东方之后,东方的商人兴奋不已、立刻将花旗参买光。

“陛下!目前许多西方人想见你一面,他们讨论最多的还是南洋那边的市场、说陛下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他们岂能懂得陛下的思想!南洋又不是他们的领土,他们拒绝不了其他地方的商人。”西蒙说着正事。

朱文聪看着挺上心的西蒙,由于自己已经将美利坚商人拉过来、所以他们坚决捍卫九鼎在南洋的利益。

后续把其他西方国家的商人也拉过来,那么就能打破英格兰在南洋的市场垄断地位。

“晚上办个聚会、把他们全都邀请过来,正好我也想和他们聊一聊。

这段时间一直和东方的地方商人闲聊,他们有许多想法、看法、尤其是对西方人。

以往他们是给西方商人当买办为荣,现在是争着和九鼎建立合作关系、这是平等的!

可九鼎无法给到他们太多的庇护,作为清廷人自然是要受清廷的管束、不敢有任何个人意见。”朱文聪停顿下。

“所以我给了他们指了一条明路,那就是加入美利坚、成为他们羡慕的洋大人。

许多东方商人的思想很难转变过来,这需要你们带一带、培养一下西方的经商思维。

东方的那一套仁义只会让他们被吃得连骨头都不剩下,他们需要海盗思想、需要敢打敢拼。

你们只需要将他们带好、那他们将会成为你们最大的助力,尤其是在南洋市场这块。”朱文聪吩咐着。

西蒙连忙点头,带东方商人做生意是没啥问题、只要是朱文聪的吩咐是绝对执行。

朱文聪看了一眼队伍后方的秦商众人,他们一直在尾随自己、也时刻保持着礼貌距离。

吴翰墨得到朱文聪的授意、立刻急忙跑了过来,完全不敢相信洋人对朱文聪如此敬重。

“这段时间你们就跟着他们学习,看看西方人是怎么做生意的、多学一点他们的本事。

顺便。。让你们的孩子学习一下外语,他们想要继承家业就必须证明自己的价值所在!”朱文聪吩咐着。

吴翰墨连忙点头,自己的孩子在学习这块一直有天赋、只不过科举一直失败。

西蒙认真看了一眼吴翰墨,他似乎不是晋商、听口音好像是来自西北地区的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