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后之木 作品

第1064章 1062志向

朱文聪本来打算去往湘西逛一逛,奈何那边过于封闭、只能就此作罢。

当下与后世的东方地貌有着很大的区别,许多地方在后世是美景、在现在是原始地貌。

能去的地方只有被人工开发过的地区,出行最重要的就是安全、没有谁会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陛下不多待上几日再走吗?”临行之际巡抚刘昆特意邀请朱文聪来自己的府邸做客。

朱文聪摇摇头,自己的行程非常的紧、去往晋地之后就要去往京师、时间都安排妥当了。

刘昆感到一阵遗憾,要是朱文聪能留下来的话、新修建好的学堂就可以让他亲自检验。

像是朱文聪这种大金主、刘昆是希望越多越好,可惜湘地的那些地主、商人都喜欢哭穷。

想要发展教育就需要砸钱、可这个时代的人都是廉价的劳动力、没有人会着重去培养。

一般都是大家族自行培养读书人、以此获得朝中的席位,这也是读书的终极目的。

“陛下!这是我们商议好的留学名单,还请你过目一下、看看他们谁适合谁不合适。

我本以为他们对西学嗤之以鼻,没想到他们积极报名赴美留学、一直渴望着看看外面的世界。

可这么多人去往美利坚留学不太合适,毕竟所有的开销都是陛下一人承担、我可不敢让陛下破费。

其中有些商贾的孩子愿意自费留学,他们只需要九鼎提供留学的渠道就行了。”刘昆拿出一份名单。

朱文聪扫视一眼、总共有着三十五位学子报名,他们无一例外都是科举失败、或者对朝局失望之人。

刘昆给朱文聪倒上茶水,自己也是有着私心、自家的家族子弟便在名单之中。

由于清廷还没有启动留学计划,所以民众想留学只能自己找关系、让洋人朋友帮个忙。

许多出去留学的人最终选择定居海外,他们无法接受落后、贫穷、愚昧的清廷。

“既然他们愿意出国留学的话,那就全部出去、这点开销不算什么!

西方社会还是非常的欢迎我们的到来,毕竟他们一直想和清廷搭建沟通的桥梁、可清廷在逃避。

今年清廷派遣了官员出国访问,西方各国那可是热烈欢迎、这意味着清廷终于开窍了。

事实上清廷只是迫于舆论压力、不得不安排人出去看看,至于改制那就下次一定!”朱文聪说道。

刘昆有些不敢相信,自己始终认为清廷愿意去改变、真正的做到师夷之技以制夷。

现实却非常的打脸、清廷安排的出访团似乎就是出国游、说再多道理清廷也听不进去。

“那朝廷推行的洋务运动又是何意?既然不愿意接受西方思想,那么直拒绝不就行了。

我本以为今年过后朝廷会有巨大的改变,没想到高层又要回到曾经的醉生梦死的生活。

这太平天国、捻军被消灭之后,高层估计是高枕无忧了、可以好好的享受生活。

唉!我也只能在这里发发牢骚,也不知道这艘破船多久沉。”刘昆感慨万千。

朱文聪认真看着刘昆,他作为守旧派居然不看好清廷的未来、看来清廷已经失去了民心。

大家之所以认可清王朝的统治,估计谁都不想改变、毕竟变法是要流血牺牲的。

“你到现在还没看明白洋务运动的背后是派系斗争吗?支持洋务的是汉人、反对洋务的是旗人。

毕竟朝中大权都被他们旗人掌控,汉人集团想要谋取朝中大权、就需要通过变法获得。

每次的变法都是权力的重新洗牌,你看汉人总督一个接着一个、旗人也得捏鼻子认下。

两宫太后之所以对洋务运动上心,乃是他们想让旗人主导洋务、可惜那些旗人是烂泥扶不上墙。

京师的同文馆招募都是旗人、后来迫于舆论压力不得不让汉人进入,可汉人的数量被严格锁死。

两宫太后心里明白,往后的朝局必定是洋务派的天下、谁主导洋务谁主导朝局。”朱文聪详细说道。

刘昆恍然大悟、自己太缺乏这些权斗的经验、此刻才真正的明白朝局的凶险。

难怪曾部堂在暗中培养自己的势力,真到了撕破脸皮的时候、也是有着绝地翻盘的资本。

朱文聪却感到很是遗憾,西方都在奋发图强、东方还在内斗,没有对比就没有差距。

等到清廷的第一批留学生送出去、再回来,朝中却没有他们的一席之位、也不需要他们报效皇帝。

“我要强调一点!那些出国留学的学子们,他们。。他们很难回来、一般会选择留在美利坚。

如果你的家族或者他们的家族有移民的想法,九鼎这边也是可以提供移民的渠道。

就清廷目前的环境而言,他们回来不回来都不重要、因为朝廷不会重用他们。

顶多加入曾部堂或者李部堂的麾下,他们见识过西方的花花世界、就很难接受当奴才。”朱文聪突然想起来。

刘昆目不转睛打量着朱文聪,此时自己才明白他的真正目的、一时间感到非常的无奈。

朱文聪的嘴角微微上扬,自己不担心被看破、东方人最擅长揣摩一个人的所有心思。

清廷不珍惜这些留学生、那么九鼎就勉为其难全部收下,不能让那些天才们没有用武之地。

待在清廷也只能每天浑浑噩噩的过日子,加入九鼎就能和西方资本硬碰硬、能让自己踏上世界的大舞台上。

“九鼎对他们而言应该是最好的归宿了!能为陛下效劳,我相信他们会感到无比的荣幸与满足。

热爱清廷的人无论如何都会选择回国效力,可这种人是少之又少、他们回来也改变不了什么。

唉!我都开始说一些丧气的话,未来是真的一点都看不到、陛下你说清廷还有未来吗?

给清王朝磕了一辈子的头,突然之间发现自己这一生挺荒诞的。”刘昆感慨着。

朱文聪给刘昆倒茶,他能有这个觉悟证明着他已经开悟、已经接受新思想。

像是那些不思进取、混吃等死的官僚们,刘昆是进步巨大、可惜他也无法改变什么。

“未来在于你所培养的学子们!属于我们的时代终究会过去,未来终究是属于年轻人的。

所以我为什么要着重的推动教育建设,因为我把我的一切赌在了下一代的天才们身上。”朱文聪直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