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在这风起云涌、各方势力竞相角逐的天下大势中,若想最终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赢得这场旷日持久的逐鹿之战,那么拥有众多士人的坚定支持绝对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之一。
李渊微微一笑,那笑容如同春日暖阳般和煦。
他轻轻地放下手中的茶杯,再次拿起那份关于并州公务的卷宗,专注地阅读起来。
毕竟,身为并州的主人——掌管着五个郡县的州牧,
自己肩负着重任,若想治理好这片地区,就必须深入了解其中的每一个细节,做到心中有数,绝不能像盲人摸象一般盲目行事。
而此时,站在李渊身旁的阎忠正静静地凝视着他,眼神中透露出敬佩与忠诚。
这位经验丰富、足智多谋的谋士,一直以来都是李渊的得力臂膀。
只见他不时地从旁协助李渊查阅资料,并轻声解答着李渊提出的疑问。
就这样,时间匆匆流逝。
整整三天过去了,李渊和众多并州的官吏们始终未曾离开过这间宽敞明亮的议事堂。
他们埋头于堆积如山的公文之中,仔细审阅着来自并州各地大大小小的民情报告。
这些报告详细记录了当地百姓的生活状况、农田水利建设、治安情况等等。
终于,经过数日的辛勤努力,一幅清晰的画卷逐渐展现在李渊眼前:在过去的这一年里,阎忠有条不紊地指挥着各级僚属,在太原、上党、雁门三地展开了大规模的开荒行动。
通过众人齐心协力的奋斗,成功开垦出多达一百七十万亩的荒地!
而且,按照计划,这些新开垦的土地预计在明年便能够播种各类粮食作物,届时必将为并州带来更为丰厚的收成。
截至目前,仅太原、上党、雁门这三个郡县的田亩总数已达一千二百八十余万亩。
再加上新开辟的这一百七十余万亩,总计超过一千四百五十余万亩!
然而,这还未算入河东以及西河两郡的数据呢。
此时此刻的河东地区,一场轰轰烈烈的清丈田亩、分发田地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据最新消息称,待到明年春耕时节,河东的田亩清丈工作便可圆满完成。
由此可见,河东之地广袤无垠,其面积之大令人咋舌。
以至于黄都需带领数百名文吏不辞辛劳、耗费大半年时间方可完成相关事务处理。
毫无疑问,这片富饶的土地必将成为李渊麾下又一重要的钱粮赋税来源之地。
成为李渊麾下五郡之首。
在议事堂内,李渊足足停留了三日之久。
期间他认真聆听各方汇报,并仔细查阅各类文书资料,终于对自己治下的情况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然而,仅仅依靠这些书面材料和他人的陈述,终究难以让李渊完全安心。
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唯有亲身实地去考察一番,方能真正做到心中有数。
于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李渊毅然决定走出议事堂,亲赴各地视察。
而李渊此番出行的首站,便是位于城外的那座规模宏大的军营。
这座军营之中共有两万战兵屯驻在此。
当李渊纵马踏入军营之时,营中的校尉们早已得到消息,纷纷前来迎接大将军入营。
此时正值隆冬时节,十二月的天气异常寒冷,寒风凛冽刺骨,天空不时还会飘落鹅毛般的大雪。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城外这座所谓的大营实际上更像是一座坚固无比的军堡。
它以之前没收的世家坞堡作为核心区域,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又向外扩建了整整两圈。
整座军堡皆由坚实的砖石精心构筑而成,显得格外壮观雄伟。
由于严寒难耐,众多士卒们纷纷躲进温暖舒适的房屋之中。
众人鱼贯而入,踏入了宽敞明亮的大堂。
只见李渊气宇轩昂地大步流星而行,目标明确且毫不犹豫地径直朝着主位走去。
旋即潇洒地转过身来,目光如炬般扫视着麾下那十多位威风凛凛的将领们。
李渊稳稳站立于首位之上,眼神依次扫过那四名校尉以及八位司马,他们皆是跟随自己南征北战、出生入死的得力干将。
这几位校尉此前一直在河内郡驻守,肩负着至关重要的使命——严密监视着洛阳一带的风吹草动。
然而时过境迁,如今李渊已然与朝廷成功达成和谈协议,并决定主动让出河内这块战略要地。
而原本从颍川开始便一路忠心耿耿追随李渊左右的周丁、钟明等校尉,也顺应形势撤回至太原。
被阎忠妥善安排在了这处军堡之中。
当然,这里绝非仅仅只有这么一座孤零零的军堡而已。
实际上,整个晋阳范围内星罗棋布的所有坞堡等各类军事建筑设施,皆已被阎忠调拨给了军队,充作临时军营之用。
不仅如此,阎忠更是煞费苦心地在原有基础之上对这些坞堡进行了修缮工作,或是大刀阔斧地加以扩建改造,力求使其能够容纳更多的士兵。
如此一来,无论是战兵还是辅兵,都得以顺利进驻这些坚固的坞堡,从而拥有一个安稳舒适的栖息之所。
堂内气氛肃穆庄重,众将闻得李渊之言,顿时群情激昂起来。
只听一阵整齐划一的声音响起:“参见大将军!”
话音未落,一众将领纷纷单膝跪地,同时双手抱拳,向着李渊齐声高呼,以表忠心不二之意。
见此情形,李渊面带微笑,轻轻挥动右手,朗声道:“诸位快快请起,不必行此大礼!”
随着他的话语声落下,众将依言起身,而后井然有序地各自归座。
“大家可都是从颍川开始便一直追随着本将军的老伙计们了!遥想这两年以来啊,咱们一起经历了无数次的南征北战。从最初的颍川出发,一路奋勇厮杀,历经重重艰难险阻,终于才打到了如今的并州这块土地之上呀!也正因如此,咱们方才有了这短暂的安宁与休憩之所。只是不知,各位兄弟们会不会心中有所埋怨,怪责本将军把大家领到了这么一片苦寒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