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性不管面子不面子,老丞相忍了才两日就忍不住了。
跟着方遥到了将军府,也不管自己受不受欢迎,硬着头皮就往里走。
反正他是老丞相,方遥就是再混账,总不能让府里下人把他赶出去,至于方遥自己嘛,也懒得赶他。
老丞相一进方家书房,好家伙,里面已经坐了好几个人,一见他也来了,忙起身让座,大家客气一番,又重新归位,各自津津有味地看着手中书。
有的人甚至还拿出纸笔做记录,老丞相忙在方府管家的带领下坐下,也拿过一本书看起来。
这一看就是一上午,不知不觉到了午饭时间。
然后,老丞相就看见有人站起来去吃饭了。
“大将军家里竟然还管饭?”他问一名从自己跟前走过的官员。
那官员道,“哪里哪里,都是我们自己家人送来的,大将军可没那好脾气,还管饭?能让进来就不错了。”
丞相唔了一声。
方遥这家伙粗中有细,朝中官员来府中看书,特意辟了块地方重新搞的书房,人再多也能坐下。
这样子很容易被人说与朝臣结党,他却反手来了一个不管饭,谁想吃谁就让家人送,能让厨房帮忙热热就算给面子了。
主打一个一视同仁。
这样一来,谁都别想借机攀附他,也别想往他身上泼脏水。
“丞相大人是否不知大将军定的这规矩?今日没带饭过来吧?若是丞相不嫌弃,将就吃点下官家里送来的吧?”
“不必了,多谢,我回府用过饭后再来也一样。”
“下官劝丞相大人还是别回去了。”
“哦?为何?”
“因为大将军家的书稀有,每种只有一本,等着看的人那么多,大将军不许任何人带回家去。要是回去吃午饭再回来,上午看过的书有可能就被别人拿去看了,所以大家都不爱走,有什么事也都在这里解决一下。”
俨然成了一个另设的小朝廷?
老丞相就去找方遥了。
把自己的道理一讲。
方遥当场回了一个字,“屁。”
气的老丞相就去找皇上了,还特意当着方遥的面找的。
他说方遥不注意分寸,让那么多官员到自己家读书,万一出点什么事情,很容易被人构陷,说他结党营私怎么办?
他还跟皇上说,“臣好心提醒大将军,大将军不说反思改善,杜绝后患,反对臣说粗话。皇上,您给臣评评理,皇上您必须狠狠地说他一顿。”
皇上看着老丞相越说越来气,没忍住哈哈大笑起来。
老丞相一怔,“皇上您还笑?臣是为朝廷好,也是为了大将军好。”
怎么这俩人都不领他情呢?
方遥不管那么多,直接对皇上一拱手,道,“皇上您也听到了,当初臣就说不让他们到家里来看书,是您非要臣把家里最大的水阁整理出来当书房,让他们过去读书的。您还说璃儿的这些书涉猎广泛,知识丰富,且都是精品。让臣为了朝廷好,把那些书公开给官员们看,”
“臣想收费您还不同意,好说歹说才把修整水阁的钱给分摊了一点。结果怎么样,臣就说指定有人会说臣居心不良拉拢朝臣吧,这不就来了。”
说罢意有所指地看了眼老丞相,仰着脸不乐意了,“皇上,臣必须收费。那些书可不是一般的书,全是孤本,臣不能谁都给他们免费读。不行不行,有的人不光看,还抄,那么好的书,岂能任由他们免费搞了去。臣要收费,收来的钱拿去给将士们买酒喝,还能抵御寒冬呢。”
老丞相瞠目结舌。
原来方遥本不想让官员们去家里看书,都是皇上逼他答应的。
现在看这情形,自己不但不能阻止,还得赶紧想办法让方遥继续开放书房。
“呃......”
老丞相一时也找不到什么可说的了。
前脚自己还反对,后脚接着要支持,这立场转变太大,卡壳了。
皇上拿起御案上的镇尺就要往方遥身上扔,方遥一下子跳到老丞相身后,对皇上道,“您可仔细着些,那镇尺可贵重,扔坏了不许找臣赔的啊。”
“皇上,皇上息怒,”老丞相忙伸手劝架,脑中已经想好该怎么说了,“早知道这事是皇上您支持的,臣就该大摇大摆地去将军府了,也不用搞得好像还得臣求着大将军似的,哼。”
一向认真的小老头受方遥和皇上影响,也开始变了腔调说话。
“这事臣有个主意。”
皇上和方遥就都看着他了。
方遥警惕地道,“我可告诉你啊,你要是让皇上再逼我管他们饭,我可真把那帮人都赶出去了啊。到时候我就说是你到皇上面前告我结党营私,以后他们看不成书,就让他们骂你家祖宗去。”
“那不会那不会,”老丞相道,“皇上,臣建议在京中设一所皇家书阁,专供朝中官员以及书院读书人使用。可以象征性地收点费用,不需要太多,用来保证书本的保养和书阁的维护就行。至于那些想留在书阁吃饭的人呢,可以在书阁院里设一小食肆,只供简单餐食,个人费用自理。当然了,肯定还有其他需要完善的地方,到时候臣可以找人再细细琢磨一下,写一份折子递给皇上看,您看臣这主意可行不可行?”
不等皇上说话,方遥先就抢先道,“行,太行了。赶紧把那帮人从我家里弄出去吧,皇上。微臣那里有时候是需要保密的,这帮人过去,臣还得专门找人看着他们,防止他们到不该去的地方转悠。连臣父母都不敢到院子里闲逛了,生怕遇见人还要打招呼,还不知道对方是谁。”
看他模样就知道,他早就巴不得把那些人都轰出去了。
皇上睨他一眼,哼道,“这能怪谁?谁让你那些书太珍贵。刚才老丞相说的话你都听见了,你准备怎么办?那些书是捐出来呢?还是......”
“不捐,”方遥斩钉截铁,道,“臣可不捐,往上数几辈,臣家里也就这些书最值钱,书阁想要的话可以买。不过臣知道皇上您抠门,臣倒有个建议,您让朝中大臣们一起捐,”
“要么让他们把家中藏书孤本拿出来,要么花钱买臣家里的,每个人捐多少都是统一的。若是臣捐得够数以后再往外拿,那臣可就收费阅读了啊。反正在臣心里,将士们能过好日子比那帮朝臣读书重要得多,臣会把收来的读书钱用在给将士们改善用度上的。”
他一转头,对着老丞相道,“你让他们琢磨章程的时候,记得写上方家的书要收费,爱看不看。要是他们对这有意见,我就说是你到皇上面前告我鸟状告的。”
皇上的手盖在镇尺上,真想砸他。
老丞相心里也在骂他:泼皮,无赖,混不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