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沙团团 作品

第194章 人生在世,为了什么?

    周琅先去大原书院里转悠参观了一遍,感觉还行,就去报道了。

    大原书院,他们看过原书,还算是比较熟的。

    周启南会来这里读书,会遇上很多知己好友,将来都是他的得力助手。

    大原书院确实是藏龙卧虎的地方。

    师长得知周琅愿意来大原书院,十分热情,给他讲了好多关于大原书院的事情。

    后面,两人就去县城里找房子。

    书院附近的房子没有合适的,要不太小,要不太偏,要不格局不好。

    大原很大,他们不熟,最后还是去了牙行。

    花银钱让牙人帮忙介绍,带着去看了几家,就相中了两家,一家面积大,有三进的院子,院子里还有口井,还带后院,可以种些花,种些菜,养些小家禽等,生活很方便。

    另外一家临街面,做生意方便,就是小了些,总共不过八间屋子,住一家人可能有些憋屈。

    林十七算了算,她与周琅一间屋,三房要一间屋子,小哑娘身怀秘密,肯定也要安排他单独一间,周婆子要一间,以后周老汉来了也要有地方住吧,周幺姑自幼惯着的,定然也是要一间屋,大丫与二丫一间……

    这一算,至少要有六间屋子。

    还要搞豆腐坊,库房,厨房等等。

    最后,一合计,还是要了那个宽敞的屋子。

    她们做豆腐是有买家的,不需要临街开豆腐店,开了豆腐店还要请人工去卖,又是一项麻烦。

    反正她们手里现在也不差银钱。

    李助得知他们在这里用银子之后,特意打听了他们这边银元宝的花色字样与成色之后,定制打造了一批,上架到dy商城了,林十七她们手里有的是钱,银子在现代来说,又便宜,找到李助提供的店铺,可以想买多少就买多少。

    只要买成功的东西,快递都能送上门。

    说白了,她这豆腐生意做不做,都不在于赚钱了。

    而是在于让周婆子高兴,让她们大手大脚花银钱有个说法。

    她们就算把这座宅子买下问题都不大,但不能太夸张。

    让人怀疑。

    租下来,每个月给租金,更好一点。

    于是,两人一合计,租了那个三进的院子。

    周琅夫妻,加小哑娘住最后一进,其他人住第二进,第一进就做豆腐坊。

    给牙人付佣金爽快,牙人给他们办事也效率,直接让他们下了押金,签了一年租约。

    因为房主是个大员外,大原县好多处房产,都在牙行名下出租,牙行可以代表房主出租合约,所以,办起来很快。

    搞定了事宜之后,两人又驾马车回桃花村。

    天还没有黑透。

    周婆子得知他们把事情都办妥了,又是把他们一番无脑夸。

    就是听说租金有些贵,略微心痛。

    林十七道,“娘,您甭心疼了,租金我们四房先出了,相公这回考了秀才案首,上面奖励的银子不少呢,刚好拿来付了租金,您不用操心,跟我们出去过活,哪能让娘去替我们交房租……”

    “哪能让你们出钱,公中来出,既然是去做生意的……”

    “真不用。”

    周婆子感动得眼眶湿润,又憋回去了。

    “这个家里,个个都伸手找我要银子,个个都盯着我这手里的一点棺材本儿,就你们两口子,天天给生财,不让我往外面拿一个子儿,我上辈子积了德,才生了这么一个好儿子,娶了你这么一个好媳妇……”

    又想起大房与糟心的二房,又不禁骂了起来,“那些倒霉背时鬼唷!”

    周老汉在旁边抽旱烟,理解周婆子的心情。

    接下来的时间,就是收拾东西,准备搬去大原县了。

    家里的豆腐坊,贴出了告示,乡亲们得知周婆子她们要上县城去住了,各种舍不得。

    找到周婆子说话。

    “老姐妹,羡慕你啊!儿子考上秀才案首,这是要跟儿子媳妇去县城里享大福去了唷。”

    “我这辈子县城都没有去过一趟,老姐妹还是你会生儿子,竟然要去当那城里人了,还要去城里做大生意,你要是发达了,可别忘了我们啊……”

    “说起来,也只有你家老四是个大孝顺的,这才考上秀才就把你们带在身边,有些人娶了媳妇忘了娘,有了功名白眼狼的人,不在少数呢。”

    “老姐姐,我看你的面相就知道,以后是个享大福的人……”

    ……

    周婆子心花怒放啊。

    人生在世,为了什么?

    就图一张脸啊!

    这脸面谁给她的?她的好儿子,好儿媳咧。

    她这辈子是个填房,嫁到桃花村来的时候,好多人都用异样的眼光看她,瞧不起她。

    处处拿她跟周老汉早前死掉的大房相比较。

    她也不是愿意当填房的,只是娘家为了那高一点的聘礼银子,就让她嫁过来了。

    但她不认输,样样都要比别人做得好,孩子也生得多,一个也没有饿死。

    周老大她也是当亲生的儿子一样,一把屎一泡尿的拉扯大。

    时间长了,村里人才对她放下了轻视之心。

    可背地里,有时候还会骂她不过是个小填房……

    现在好了,她儿子周琅有出息,有孝心,儿媳有本事能干,还知礼数,这才打心底深处,再也没人敢瞎咧咧她了。

    只剩下满心真诚的羡慕与嫉妒了。

    家里的其他人得知要搬家,三房一家子都很兴奋,也很高兴。

    刘氏表示,一定跟去县城里把豆腐坊做好。

    两个小娃娃,三丫与小四郎都拍手乐,因为天天可以见到卖糖葫芦的人了。

    周老三自然也愿意,县城里可好玩了,他最清楚。

    大丫与二丫听说之后,生怕周婆子不带她们去,她们自告奋勇要去帮助做豆腐……

    小哑娘,平平淡淡。

    爹娘去哪里,他就去哪里,哪里都一样。

    ……

    第一天搬家,周老汉也跟着去看了,摸清了门路,知道他们住哪里,帮忙张罗东西摆放,一应搬家事宜,都井井有条之后,他才回了龙泉镇。

    周老三赶着马车,把周老汉是准备送回村的,周老汉说不需要,怕林十七她们在县城里要用马车,就让他先回去,他自己走回村就行了。

    反正天天走的,也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