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知秋 作品

第六回 北宁使团

邓城郡,是南虞西北部的边境重镇。在它的西边是与南虞结盟的西景,北边便是强大的北宁。

在南虞立国近百年以来,邓城郡曾两度失陷于北宁。所幸的是,时间都很短,最后都被南虞给夺了回来。

虽然南虞与北宁之间有着漫长的边境线,但邓城的地理位置却是最为重要的。相比较起中部的随州与东面的淮州来说,邓城也是南虞最为重要的边境军事重镇。

因为中部的随州有山川之险,即便是北宁突破了随州,南虞也可利用地形节节阻击,从而延缓北宁的推进速度。同时北宁若推进速度过快的话,其两冀也容易受到威胁。因而在这近百年以来,南虞与北宁在随州只发生过一次规模不算很大的战争。

做为东线的重镇、淮州。虽然这里与北宁与东莱都接壤,但淮州一带水网纵横,河道众多。并不利于北宁骑兵军团与大军团的作战。北宁与东莱也曾几次进攻淮州,但都因南虞准备充足,而北宁、东莱联军,特别是北宁大军似乎并不习惯在这样的地型上作战。

最终虽然北宁占得淮州下的两县,东莱国占得一县。但在这之后便难以再进,南虞虽失三县,但却也使得战后淮州三国之边境已维持了近三十年。

而西部的邓城却不同。这里虽然西靠大山,但东面与南面都是平原与浅丘。并且除去一两条主要江河之外,也不像淮州那样水网交错纵横。

一但北宁大军控制了邓城郡,那么其大军便可随时挥师南下,直指南虞的国都、郢都。因而邓城虽然曾两度失陷,但南虞都想尽办法,甚至就是倾其国力也要想办法将其夺回来。

随着南虞与西景同盟关系的稳固,邓城郡所面对的威胁也稍有缓和,但由于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南虞还是将七镇之中最为精税的邓城镇驻防在了邓城一线。

南虞本来就缺少优良战马,七镇卫军虽为南虞最精锐的军队。但由于先天的环境因素,南虞七镇中的其余六镇,甚至包括驻防京师的郢都镇在内,所拥有的骑兵都不多。

最多的郢都镇也不过才四千骑兵,其余几镇骑兵数量都仅在一千至三千之间。但邓城镇却拥有七千骑兵,几乎是占了全国卫军骑兵总数的三分之一。足见邓城对于南虞的重要性。

虽然这些年,北宁与南虞之间并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争,民间的商贸往来也渐渐恢复。不过邓城郡的防卫依旧十分严密。

在北宁通往邓城的大路上,一支数十人组成的队伍正护卫着三辆马车缓缓的南行着。护卫的人员全都是身着铠甲,从装束与旗帜上一看,便知是北宁的军队。

那三辆马车中的最前边一辆显得比较气派应该是官员所乘,而后边两车则是装得满满 当当的物资。从外观也看不出究竟是装的什么。

因为这些年的和平,两国并没有完全禁止边境上的贸易。但由于出入对方国境所需的手续十分繁杂,再加之对贸易之商品也有诸多的限制。因而为了利益而在两国之间往来的商队虽并不算少,但却极少有大规模的商队来往与两国之间。这便使得这支队伍格外的显眼。

在这支队伍刚刚到达两国边境时,便已被邓城镇的斥候所发现,并立即派人回去禀报。

就在这支队伍离着邓城尚有二十余里地时,只见前方烟尘扬起,紧接着一队两百余骑的南虞骑兵飞奔而至,并将这支队伍给围了起来。

随行护卫的北宁士兵一见,也急忙的亮出兵刃将这几辆马车护在中间。

最前边那辆马车的车帘一挑,一名身着官服的北宁官员急忙跳下车来。他看着双方剑拔弩张的样子,忙挥手道:“别误会!别误会!”

随即让自己这方的人都将兵器收了起来,这才朝着面前一名骑在马上的南虞将官走了过去。

来到跟前一施礼:“这位将军!千万别误会!我们是大宁的使团!在下是大宁礼部的官员,也是这次出使的正使。”

那领头的将领一见对方人数并不多,而且已先收起兵器,这人又自称是使团的。这才一挥手,示意手下也将兵器先收起来。

不过他并未下马,而是在马上问道:“你说你们是北宁来的使团?出使我大虞有何贵干啊?”

那官员一笑道:“自然是来朝贺贵国太后的大寿的!”

说着他又一回身朝手下吩咐道:“把行文、和礼部的批复以及通关文牒呈上来!”

很快有人将相关的文书以及通关文牒呈了过来。

那将领接过之后查看了一翻后道:“即是使团,那就请在此稍后。待我差人禀报府尹大人及镇守使知晓查实之后,自会发放通关文碟的。还请正使大人谅解!”

“那是!那是!”

看着手下人拿着文书奔回城去了,那将领这才跳下马来,打量了一翻这支北宁使团。随后向那正使问道:“这两车都是些什么东西?”

指着中间一辆车上装着的一箱箱物资,那使者忙道:“这一车乃是进献给贵国太后做为贺礼的礼品。后边那一车是我们随行人员的物资,想必将军也知道。我们这路途遥远的,难免会有野外宿营的情况,所以各种必备的物资还是少不了的!”

看了看这两车的东西,那将领说道:“要不我看这样吧!为了不耽误更多的时间,你先让我们把这两车的东西查验了。若没有问题,那么一会通关的文碟到了,你们便可起程。这样也可为你们省去不少时间,可否?”

那使者想了想,也是这个道理。于是便点点头:“那请你们先查验吧!不过千万注意,这辆车上可是进献给贵国太后的贺礼,千万别弄怀了!”

“放心吧!”

说着一回身命令道:“兄弟们,马上检查,不过手脚都给我轻点!”

“是!”

接到命令后,二三十名军士跳下马来,准备上前检查。而其余的兵士则全都仍端坐于马上,并且十分警觉的注意着使团的护卫以及周围的动静。

但与此同时,就在邓城郡的南门,邓城郡的通判与副镇守使却正在为西景前往大虞贺寿的使团送行。

西景使团是昨天下午到达的,一到邓城便受到了地方官员的热情接待,并且在馆驿留宿一夜之后,这才差人将他们送走。

由此可见,虽然同为贺寿的使团,但一个做为南虞的宿敌,一个做为盟国,所受到的待遇是完全不同的。

而且这次的庆典,南虞也只是邀请了西景与北燕两国。对于处于敌对状态的东莱与北宁并未发出邀请。

在得知北宁竟然也派出使团之后,让邓城府尹与邓城镇守使都感到十分意外。不过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而且现在还并未交战,人家又是来送礼贺寿的。自然也不能过于怠慢,否则也显得失了礼节。

于是在接到通报后,一面快马派人将此事通报朝庭。一边差人送去通关文碟。并让一通判去城门还是迎候一下,样子还是得做做。若是他们急于赶路,那就不用管了。若是想留宿一夜,那也可安排在馆驿歇息。

不过这北宁使团似乎并不想在这里歇息,此时的时辰刚刚过午,他们过了邓城郡,便上了官道朝南赶路而去。

这倒是让邓城府尹松了口气,若是真的他们留一宿,那就是做样子,晚上也得在驿馆设宴款待一下。到时去也不是,不去也不是。这样走了正好!至于朝庭以后打算怎样对待,那自会有文下达。

却说这北宁的使团,过了阳城郡,继续沿官道南下。

使团中有一名护卫,虽然看着有一撇八字胡,却皮肤光泽细嫩,身形也有些苗条。他看着路上没有什么行人,便轻轻的一崔马,赶到那正使的马车旁。并轻轻一跃的跳上了马车。

驾车的车夫也不敢多言,只得往一旁摞了摞。这护卫也不理他,而是直径一挑车帘钻进了车内。

那车内的正使此时正打着瞌睡,忽然感觉有人进来。他一睁眼,忙躬身施礼:“公主殿下!您这是…….!”

原来这假扮随行护卫的竟然是北宁的晋阳公主韩莹,同时她也是北宁第一高手,北玄剑宗宗主公孙衍的亲传弟子。

北宁的北玄剑宗,就如同南虞的灵云门一般。同时它不但是北宁最大的武学门派,而且与北宁皇室的关系还非同一般。

当年陈南灭亡之后,天下纷乱。中原地区的各路义军在各诸候国与地方门阀的合击之下,也是举步为艰。

为了生存,各义军的头领们便商议决定,将本来各自为战的义军整合起来,只有形成合力,方能有一线生机。

于是在数路义军整合之后,便推举了其中最大三股势力之一的柳其义成了盟主。之后,柳其义也建立了北宁王朝。

而当时义军中另两股最大的势力便是公孙氏与夏候氏两支。

北宁立国之后,为了犒赏功臣,公孙氏与夏候氏都得到了重赏。柳其义封夏候氏为河北王,驻守河北云中一带。公孙氏为南阳王,驻守南阳、信阳一带。

虽然北宁采取的藩镇制。按理说,这两氏都是可以世袭的。但随着时间过了几十年的变迁,先是夏候氏离开了河北,转而入朝为官。

后来公孙氏在一次权力争斗之中,受到牵连而遭到陷害失势,当时的公孙家主一气之下,便辞去了一切朝中官职、爵位,入山创立了北玄剑宗。

再往后,在宁恒帝时期。也就是现在的宁平帝之父即位之后,为公孙家平了反,但此时的公孙家已无心再入仕。于是宁恒帝便亲封北玄剑宗为“天下第一剑门”。并免除北玄剑宗弟子一切劳役,同时其弟子若要入仕,无需参加地方初试。可直接进京参加京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