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胖的老鼠 作品

第160章 操练外甥们

第160章 操练外甥们

马寻心情愉快的来到了城外,来到了军营。

李文忠、沐英和朱樉立刻赢了过来,“见过舅舅。”

“在军中就用不着如此,该以军职为先。”马寻就笑着开口,“说起来还是该以老二的将令为主,他是亲王。”

朱樉就连忙讨好说道,“舅舅,军中虽然是说爵位、身份,可是父皇的旨意才是最重。”

马寻说的有道理,因为私下里还是要注意官职、爵位。

可是朱樉的话同样非常有道理,在军中不一定就是爵位高的就是主将,以后说不定会出现侯爵指挥国公的事情。

看了看四周,马寻问道,“兵马准备的如何了”

李文忠笑着回答说道,“还是以飞熊卫和羽林左卫沿途护卫,再加一些辅兵。”

正兵,也就是卫所里的五千六百人。而在这些正兵之外,也会有些辅兵,这是帮忙处理后勤等一系列事务。

马寻看向朱樉,问道,“你也是回过老家的,沿途有多少驿站、一共多少路程,你心里清楚吧”

朱樉立刻点头说道,“虽不会全都记得,但是大致有数。再说了,我要是领兵,肯定再派人去探路。”

“那好,这一次你带兵回去。”马寻直接开口,“大军行军,一路安排你来做主,我不说话。”

朱樉一下子愣住了,瞬间有些慌张,“舅舅,您是认真的”

“就是几百里路,只是两卫人马,这还是从京师到帝乡。”马寻恨铁不成钢的说道,“这么些事情你安排不好,以后还怎么给你父兄分忧”

李文忠和沐英也都愣住了,他们也没有想到马寻直接将行军的事情给甩给朱樉了。

指了指朱樉,马寻说道,“你自小就在军中历练,现在也十六了。你二哥、三哥这个岁数都在外头打仗了,让你安排行军,有什么不好的”

朱樉连忙解释,“舅舅明鉴,我不是畏缩,就是忽然被舅舅委以重任,又是忐忑又是开心。”

马寻就再次做出安排,“五天后大军开拔,老四不是一直自夸骑射无双吗他为先锋塘骑,探路的事情他来做,出了差错我治他的罪。”

看了看朱樉和李文忠,马寻说道,“一会儿让老三直接去领军令,老四岁数小、做事不稳妥,老三负责后勤辎重。”

这一下朱樉心里的压力陡增,让老三、老四来打下手,那两小子也才十四、十二。

这一下好了,作为主将,朱樉的压力就立刻上来了,他真的要开始指挥全军、安排部将了。

最主要的是一旦出了差错,‘监军’就要立刻骂他,甚至打他,就算是从‘大将’被贬为小兵,也都是有可能的事情。

看着忧心忡忡的朱樉去忙着准备军务,马寻笑着问道,“这么对老二,是不是狠了点”

“还是舅舅心疼秦王。”李文忠就笑着说道,“秦王殿下率军回帝乡应该没事,军中之事他们本来就了解,无非是此前没有独自领军。”

沐英也跟着说道,“舅舅安排的周到,本来就是上直卫所,将士精锐不说,沿途也并无匪患,最适合秦王殿下练兵了。”

马寻笑着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说了再多也没用,还是得练才行。”

随即马寻对李文忠说道,“你记得早点在大都督府下达军令,文英去趟兵部,这些事情也得办好。”

李文忠和沐英更加没意见,大都督府强势,可是理论上也和兵部互相制衡。

最主要的是虽然很多事情此前都开始安排,不过即使是国舅、皇子,那也要有分寸,调动两个卫所的兵马就需要朝廷的明确旨意。

李文忠心情很好,对马寻说道,“舅舅,我军中现在有不少人在练重弓。本就是稍微改一改就是,以后和鞑子结阵,我倒是有些期待了。”

沐英也连忙说道,“舅舅,二哥的军阵一向严谨。重弓配弓弩,鞑子的骑步兵根本近不了身。”

别看沐英是有些本事,也算得上是一个比较出色的青年将领了,但是他对李文忠也是非常崇拜。

这也很好理解,李文忠的战绩就在那里,谁看了不崇拜呢

“魏国公和郑国公现在去练兵了,你也要抓紧了。”马寻就小声说道,“我思来想去,去打和林的时候得三路大军。”

李文忠正色说道,“舅舅,我想的也是如此。大概率是魏国公领中路大军,郑国公和我各领左右两路军。”

说是三路大军,名义上也是以徐达这个大将军为主,这一点大家也都没意见。

可是常遇春这个副将军和李文忠这个左将军有着绝对的自主权,近乎就是和北伐时一样,三路大军各自有着各自的任务。

沐英讨好说道,“舅舅,真的要是去打和林,带着外甥呗不管是跟着二哥还是跟着舅舅,那都是我的福气。”

“舅舅为何不能领我出征”李文忠装作不高兴的说道,“文英,别整天给魏国公、郑国公吆喝,他们喊了两年了,都以为舅舅肯定会跟着他们出征了!”

沐英随即也愣了一下,徐达和常遇春想要带着马寻出征不是秘密,大部分人也下意识的认为一旦马寻随军,必然是跟着这两位大将军当中的一人。

李文忠随即看向马寻说道,“舅舅,您还是和我一起出征,战场上的事情我们商议着来。”

“保儿,我就算是不太懂军事,也不是那么好诓骗。”马寻哈哈大笑,“真的到了出征的时候,你才是主将。我才不跟着你,到时候被你训斥下不来台。”

旁边的沐英也是在笑,别看二哥说的好听,真的到了军中,二哥的将令严格,是谁都不能违背的。

更何况沐英也清楚,他的二哥不需要担心‘功高震主’,舅舅真要是出征,肯定是不会跟着二哥。

“舅舅!”朱棣兴高采烈的来了,“舅舅,真的让我为先锋”

看着这小子一副激动的样子,马寻说道,“快点回去找你父皇、母后要些甲胄和漆弓,好歹是先锋大将,行头一定要足。燕王大旗打起来,那才威风。”

朱棣更为激动,脸都涨红了,“那我这就回宫,舅舅。给我五十骑就行了,用不着太多塘骑,我肯定能沿途探查军情!”

“去找你二哥商量,他是给你五十骑还是给你一百骑,我不过问。”马寻就笑着说道,“只是你给我记好了,误了军情,你二哥不罚你,我先罚你!”

激动的朱棣抱拳说道,“末将领命,愿立军令状!”

对于朱棣的这些激动,马寻等人也能理解,毕竟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独自领军’。

这样的机会实在是太难得了,所以表现的稍微有些亢奋也是情有可原。

大家也都是从这个阶段过来的,朱棣的这些表现还不算是太夸张。

夸张的来了,比如说朱棡,“舅舅,要不然让我为先锋吧不让我领大军就算了,让我安排辎重叫什么事情”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这个道理你不明白”马寻板着脸训斥道,“一路军粮消耗、战马损耗等,你记清楚。但凡超出了合理之数,那就是你无能!”

朱棡更加郁闷了,行军路上肯定是有军粮或者是战马等消耗,只不过这一切也都是需要在规定的数字之中。

他现在就要负责押运辎重,分配大军的物资了,这可就是个细心才能做好的工作了。

二哥是主将没问题,可以率两卫兵马。老四那小子是捞着了,可以率塘骑先行。

偏偏我这个老三倒霉,出风头的事情做不了,只能去安排辎重了。又苦又累还不显军功,甚至是现在抱怨几句,就被骂的不轻。

看着朱棡郁闷的样子,马寻显然也不是特别放在心上。

这些安排轻易是不会做出改变,除非是朱元璋或者朱标下旨,要不然朱樉几个就要按照这些安排来办事。

马寻只负责压阵,只负责带着外甥们回凤阳,他准备当一个甩手掌柜就好,只需要将外甥们一路的表现记下来就行。

表现的好就鼓励、肯定,表现不好的地方就记下来批评,以及最为重要的报给朱元璋那一家三口。

安排好这些事情,马寻马不停蹄的出发了,他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做。

“都给我仔细检查着!”常茂意气风发的站在贡院门口,“谁要是偷懒,小爷手里的鞭子饶不过你们!”

趾高气昂的常茂忽然听到了熟悉的叫唤,看到旺财扯着脖子在叫唤,脸上的跋扈神情瞬间变得谄媚。

“注意些,你是勋贵子弟不假,只是用不着刻意如此。”马寻忍不住教训说道,“所谓威仪,不是说你话说的凶就行。你品行好,其他人也敬畏你。”

常茂立刻讨好说道,“舅舅教训的是,我就是想要学舅舅。只是我本身没有德行,只能跋扈一些才让人敬畏。”

马寻也没有多说什么,常茂虽然跋扈了一点,但是也不算什么。

看着这小子现在在尽职尽责的办事,这就值得肯定了,毕竟常茂这样的勋贵子弟本可以吃喝玩乐。

但是现在呢,一个个的都是在办着差事。

这还都是不被朝廷正式承认的差事,这些‘打黑工’的小子们跟打了鸡血一般亢奋、尽职尽责,马寻才是最开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