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 补偿
在和锡市长途车站签订了协议后,虞县供销社那边终于来消息了。
高喜德带着市场部经理,再次拜访了梁家。
“这次的事虽然是石有才个人行为,但他也是借用了供销社的便利,才会办起事来毫无顾忌。
虽然组织已经惩罚了石有才,法律也不会饶过他,但他对你们造成的伤害,却是实实在在的。为此虞县供销社也十分抱歉,经过组织决定,对亮晶晶进行补偿。”
高喜德拿出了一份合同,“这是供销社的新合同,比之前那份的抽成比例有所下降。”
他将合同推向孙秀芹和梁书弗。
梁书弗接过来翻看,市场部经理接过话继续道:“除此外,为表示我们供销社的诚意,我们打算升级亮晶晶柜台,不知你们对柜台的展示上有没有什么要求或意见?”
送走两人后,孙秀芹吐出一口长气,接着她就兴奋的说,“小弗,那以后平均每个头花咱们能多赚一毛钱了。”
别看每个才一毛钱,但她们出的量多啊。
就这段时间上新款,她们一共出货15000个,全卖掉的话就多赚1500块,够给工艺品厂付1/4代加工费了。
“还不止这些。”
梁书弗手指划过合同上的一条条款,“以后供销社会先把货款给我们一半,这样我们就不用垫那么所钱,手里的资金会宽松很多。”
别看她们生意好,各处开花,其实手里真的一直没钱。
因为成了国营饭店的固定供货商,货款都是月结,父亲收农产品每天都是现金出去,所以平时都是自己垫钱。
头花这边资金回笼的更慢,供销社都要等头花卖了会计算了利润后才给她们付钱,而头花的成本本身不低,要不是裁缝铺那边一直支持着,别说扩大规模,就是囤新款都没那个实力。
孙秀芹也感慨,“这下总能看到点钱了吧。”
“妈,你忘了爸那边的鸭舍了吗?”
梁书弗提醒。
“诶…”
孙秀芹看向一旁乐呵呵不说话的丈夫。
去年梁勇抓的那十只小野鸭,在徐老师的指导下,两个月前终于下蛋了。
经过25天的孵化,现在家里多了一群一个月大的小野鸭。
因为第一代孵化质量稳定,梁勇决定扩大养殖,开始野鸭蛋人工繁殖尝试。
圈定池塘,建立鸭舍,科学饲养,定期清扫,防病防疫,都是钱啊。
但看着眼爸爸的梁勇,孙秀芹无奈地挥挥手,“建吧,建吧。”
“妈,钱攒着没有用,只有转起来盘活了,才能赚更多的钱。”
梁书弗安慰道:“这些都是前期投入,野鸭蛋的需求稳定,上正轨后很快就能回本。”
“秀芹,小弗,你们放心,我和徐老师已经谈好了,他以后定期来我们这做技术指导。我们的野鸭养殖肯定没问题。”
梁勇立刻眉开眼笑。
“你先别高兴太早,这养十来只野鸭和养一百只可不是一回事,先去陈队长那边问问政策。”
孙秀芹忍不住泼冷水。
“是是,其实上次我已经问过陈队长了,他说政府鼓励农民发展副业,办养殖场只要报备就行,我等下就去问具体要办什么手续。”
“行,等打听清楚了,你就算算需要花多少钱,夏天就是野鸭繁殖高峰,在那之前要将养殖场搞起来……”
梁书弗听着父母两人的商量野鸭养殖的,慢慢从灶房内退出。
她回头看了下在纸上画画写写的两人,缓缓扬起了嘴角。
在不知不觉中,她的父母从吃苦耐劳蜕的农民变成了拥有敏锐的市场嗅觉,灵活变通的草根经营者。
不再害怕改变,不再对陌生事物畏手畏脚,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经验,来应对全新的挑战和机遇。
“姐姐,你笑什么呀?”
今年春天蹿高了一截的梁书瑶,小大人似的从外进来,后面还跟着一个小尾巴梁书平。
“书弗姐姐。”
自从梁书红去海市后,这个娇滴滴的小胖墩变得越来越懂事,现在都会帮着家里洗完烧灶膛了,就连身体也越来越结实了,不再动不动发烧咳嗽。
“我笑你的鞋子穿反了。”
梁书弗指了指妹妹的脚。
梁书瑶低头一看,发现自己两只脚丫子正歪着,小脸一红。
“我,我…”
刚刚爬树摘桑葚忘了时间,肯定是急急忙忙的穿错了鞋子。
“下次爬树记得穿鞋,小心刮伤脚底板。”
“我怕刮坏鞋子。”
梁书瑶脚上穿的是姐姐从展销会上买回来的运动鞋,她可爱惜了。
梁书弗摸摸妹妹的头,“鞋子坏了不要紧,但你脚被划破的话,我们都会心疼的。”
“姐姐,我现在爬树可厉害了。不会划破脚的。”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梁书弗很坚决。
说起爬树,她也很擅长。
从小为了口吃的,村里河边那棵桑葚树,从果子微微泛红到变得黑紫,树上都少不了她的身影。
之前瑶瑶还小,只能蹲在树下看她爬;后来她们一家搬出来了,她忙得没时间再去摘桑葚,没想到过年的时候瑶瑶自己学会了爬树。
“好吧。”
梁书瑶听话的点点头,心里则想着幸好宋征哥哥有较她爬树技巧,小心一些应该不会蹭到鞋子。
这边梁书平将双手捧得高高的,“书弗姐,这是我们摘的,给你。”
他手捧着桑叶,上面堆满了桑葚,每一颗都饱满剔透。
“谢谢书平。”
梁书弗接过,用手捏了一颗放进嘴里。
薄薄的果皮爆裂,里面甜蜜蜜的汁水瞬间充盈整个口腔。
“嗯,好吃。”
她笑得眯起眼。
梁书平更加开心了,“桑葚果然是这时候最好吃的果子,马丽亚她根本不懂!”
“马丽亚?”
梁书弗不解的看着两个孩子。
“嗯,刚刚我和书瑶在摘桑葚,被经过的马丽亚看到了,她就笑我们。”
梁书平不悦地嘟嘴。
“啧啧,果然是乡下人没见识,把这种上不了台面的野果子当宝贝。”
梁书瑶捏着嗓子,学得惟妙惟肖。
“也是,你们哪能和我比,我是要去城里当官太太的,而你们一辈子只能在乡下种地,也就只配吃这些粗俗的东西。”
她记忆力好,一字不差的将马丽亚说的话转述了一遍。
“书弗姐,马丽亚说这个季节就该吃杨梅,枇杷。可我没见过杨梅和枇杷,那是长什么样的?”
梁书平不是馋,只是有点好奇。
“美术书上不是有图片吗?”
梁书瑶瞪眼。
她才不稀罕呢。
“我们自己种枇杷树,今年就能结果了。到时候你想吃多少就摘多少。”
梁书弗看着两个弟弟妹妹,“对了,桔树和桃树要不要?”
村里划的自留地里,现在只种了蔬菜,边缘处还可以种点果树。
“要要要!”
两个小家伙听了后高兴的直蹦跶。
“屋里有炒蚕豆,你们去吃吧。”
梁书弗将两人哄走后,陷入沉思。
枇杷和葡萄都是时鲜货,不容易保存。就算以前马家条件好的时候也不一定能吃上。现在就更不用说了。
马曙光还没还清工厂的钱,马亮去年过年都没露面,马丽亚也没有工作,照道理日子肯定很难过。
而马丽亚却坐着小车,吃昂贵的水果。
听她那语气,是找了个城里对象,还是当官的?
难怪上次见到自己家那么趾高气昂。
梁书弗想到她的小心眼,心里暗暗提防。
她得去见见马丽亚,得从她嘴里套些话。